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探讨IL-17和sICAM-1与COPD之间的关系,观察COPD患者和对照组血浆中IL-17、sICAM-1的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30例COPD病例组(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25例正常对照组,测定肺功能;采集外周静脉血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浆中IL-17及sICAM-1的水平。结果:1、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中IL-17的浓度(202.56±68.52pg/mL)明显高于稳定期的浓度(160.56±53.53 pg/mL);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血浆中IL-17的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浓度(68.12±12.41pg/mL),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血浆中sICAM-1的浓度(255.78±141.50ng/L)明显高于稳定期的浓度(170.68±97.70ng/L);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患者血浆中sICAM-1的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的浓度(56.62±18.01ng/mL),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3、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IL-17与sICAM-1的水平均升高。COPD急性加重期组和稳定期患者血浆中IL-17与血浆中sICAM-1呈正相关(r=0.981,P0.05;r=0.664,P0.05)。结论:IL-17、sICAM-参与了COPD的发病,并且IL-17、sICAM-1水平可能与COPD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变化与消化间期综合肌电周期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狗进行慢性实验,在十二指肠浆膜缝植三对双极电极,记录空腹时的电活动。观察血浆游离脂肪酸(FFA)浓度变化与消化间期综合肌电(IDMEC)周期性活动的关系。实验结果提示:(1)血浆FFA浓度随IDMEC周期不同时相而变动,Ⅰ相时最低,Ⅲ相时最高(P<0.01);(2)静脉注射心得安后,血浆FFA浓度降低,随IDMEC的周期波动消失;(3)静脉注射酚妥拉明后,在IDMEC的各时相中血浆FFA浓度升高,且无周期性波动;(4)切除双侧迷走神经干后,血浆FFA浓度略有降低,随IDMEC的周期波动仍然存在;(5)静脉注射心得安、酚妥拉明和切除迷走神经后,对IDMEC的周期性活动没有明显的影响。以上结果证明,在空腹情况下血浆FFA浓度随IDMEC周期的不同时相而变动,交感神经系统在这些变动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伊伐布雷定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血浆中桥接整合因子1(bridging integrator 1,Bin1)的影响。方法:收集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小于40%的CHF患者40例,分为伊伐布雷定组20例,常规治疗组20例;选择23例同期体检且年龄、性别与实验组无统计学差异者作为对照组。入选对象采集清晨空腹静脉血,CHF患者于治疗30天后再次采集空腹静脉血。测定血浆Bin1和NT-proBNP浓度,心脏彩超检测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end-diastolic diameter of left ventricle,LVEDd)、E峰、A峰及E/A比值。结果:CHF患者血浆Bin1浓度(1047.85±304.82 pg/mL)较对照组(1248.84±238.04 pg/mL)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患者血浆Bin1浓度与LVEF呈正相关(r=0.567,P0.05),与LVEDd (r=-0.332,P0.05)、NT-proBNP呈负相关(r=-0.509,P0.05)。伊伐布雷定组治疗后Bin1浓度较治疗前升高(△234.98±267.18 pg/mL),常规治疗组治疗后Bin1浓度较治疗前升高(△34.87±66.89 pg/m L),伊伐布雷定组治疗前后血浆Bin1浓度变化常规治疗组更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HF患者血中Bin1浓度显著降低,与心功不全程度相关;伊伐布雷定可升高CHF患者血浆Bin1浓度,可能对改善衰竭心肌兴奋收缩耦联、提高心肌收缩力有益。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入选125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与60例血压正常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立位、卧位血浆肾素活性(PRA),醛固酮(ALD)浓度及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浓度。结果: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立位、卧位血浆PRA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ALD浓度及AngⅡ浓度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根据高血压病1级、2级、3级分组,立位、卧位血浆PRA均依次降低(P<0.05);而ALD浓度及AngⅡ浓度依次升高(P<0.05)。结论: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与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发病关系密切,血浆PRA水平、AngⅡ及ALD浓度有望成为原发性高血压病分级的有效指标;降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AngⅡ及ALD量是治疗高血压病的关键,血浆AngII、ALD也有望成为评价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本工作通过脑内埋藏套管,向兔双侧侧脑室内注射微量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观察对空腹血浆自由脂肪酸(FFA)和血糖浓度的影响,结果如下:(1)侧脑室内注射引起血浆FFA 浓度明显下降,但血糖浓度无明显改变,静脉注射,血浆 FFA 不仅未下降,反而明显升高,血糖浓度也无明显改变。(2)注射苄胺唑啉和心得安不能消除侧脑室注射 CCK-8所引起的血浆 FFA 下降。(3)注射阿托品和切断膈下迷走神经以阻断胆碱能神经的作用后,侧脑室注射 CCK-8不再引起血浆 FFA 浓度下降。从上述结果看来,侧脑室注射 CCK-8降低血浆 FFA 浓度的作用,不是由于 CCK-8吸收入血所致,而是脑内 CCK-8浓度升高所产生的特异作用。这个作用可能是通过迷走神经引起的,与交感神经活动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6.
用Trilostane将内毒素血症大鼠的血浆皮质酮维持在略高于对照大鼠的水平或给内毒素血症大鼠注射地塞米松,使血浆中糖皮质激素浓度进一步升高。结果发现,血清氨基酸总浓度和丙氨酸浓度与血浆皮质酮浓度正相关,而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浓度则与血浆皮质酮浓度负相关。说明应激时糖皮质激素浓度的升高对于促进分解代谢,抑制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释放是必需的。本文就应激时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多的生理意义以及激素治疗的作用机理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顺铂化疗对下丘脑、血浆ghrelin、orexin表达和摄食量的影响。方法:Real-time PCR、ELISA法观察顺铂对大鼠下丘脑、血浆ghrelin、orexin表达及摄食量的影响;19名接受顺铂经导管动脉灌注化疗(TAI)的肝细胞患者(HCC),ELISA法检测化疗前和化疗后血浆ghrelin、orexin的变化,用直观类比标度(VAS)(0-10)评估食欲和摄食量。结果:每日腹腔注射顺铂6 mg/kg,1-5 d大鼠摄食量均显著减少(P0.05),且1-4 d血浆酰化ghrelin显著降低(P0.05),5d时浓度仍低于对照组,但无统计学意义。血浆非酰化ghrelin和总的血浆ghrelin没有明显变化(P0.05),而1-5天血浆orexin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顺铂注射1 d后,大鼠下丘脑ghreilin和orexin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减少(P0.05),ghrelin mRNA变化持续3 d,orexin mRNA在化疗后5 d仍低于对照组(P0.05);肝细胞癌患者化疗后1至8 d的摄食量明显降低,1 d和2 d时的血浆酰化ghrelin显著低于化疗前水平(P0.05)。3 d时逐渐恢复,化疗后3 d、4 d和7 d时血浆酰化ghrelin浓度与化疗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血浆非酰化ghrelin和总的血浆ghrelin没有明显变化(P0.05);化疗后1~4 d时血浆orexin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化疗后7 d时orexin基本恢复到化疗前水平(P0.05)。结论:顺铂可降低大鼠下丘脑和血浆ghrelin、orexin的mRNA表达,HCC的TAI会降低血浆酰化ghrelin、orexin、和摄食量。  相似文献   

8.
本文作了21只健康家兔血浆中cAMP和cGMP浓度测定。实验选用雄性健康家兔,体重约2—2.5kg。正常饲养。心脏穿刺,收集家兔血浆样品。用竞争性蛋白结合分析法(CPBA),测cAMP含量,但游离的与蛋白激酶结合的cAMP分离系采用中科院生化所、上二医所介绍的膜片法。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测cGMP含量。具体操作步骤分别与有关药箱说明书相同。 21只正常家兔血浆中cAMP和cGMP浓度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21例正常家兔血浆中cAMP cGMP浓度测定结果 此结果与国内外有关文献对照:家兔血浆中cAMP的含量比人高,波动范围比大鼠大,但与小鼠相类似,见表2。这些差异可能系动物种系和方法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血压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患者血浆内皮素(Endothelin,ET-1)、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的浓度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1年3月-2013年5月我医院确诊为高血压LVH患者128例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28例体检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ET-1、NT-proBNP的浓度。结果:观察组血浆NT-proBNP及ET-1浓度分别为(6.4±3.5)pg/m L和(18.4±1.5)pg/m L,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图显示,NT-proBNP曲线下面积为0.932,可信区间为0.886-0.988,灵敏度为97.8%,特异度为79.9%;血浆ET-1曲线下面积为0.798,可信区间为0.709-0.892,灵敏度为65%,特异度为93.1%。结论:高血压LVH患者NT-proBNP及血浆ET-1水平显著高于正常人,对高血压LVH患者NT-proBNP及血浆ET-1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探讨三七皂苷Rg1对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活性的调节作用。运用发色底物方法测定三七皂苷Rg1在体外和静脉注射对家兔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血浆或血小板释放的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1)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三七皂苷Rg1在体外呈浓度依赖性明显抑制血浆PAI-1活性,同时提高血浆tPA活性;30和60 mg/kg的三七皂苷Rg1静脉注射显著抑制血浆PAI-1活性,提高血浆tPA活性,同时降低凝血酶激活的血小板所释放的PAI-1水平。本实验提示三七皂苷Rg1能抑制PAI-1活性,同时升高tPA活性可能是其抗血栓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本工作根据抗原抗体间具有高度特异性的中和作用的原理,将微量 CCK-8抗血清注射入制备有埋藏套管的慢性实验兔的侧脑室内,观察在中和脑内外源性或内源性的 CCK-8后,血浆 FFA 浓度的变化,结果如下:1.侧脑室内注射正常兔血清,对血浆 FFA 浓度无明显影响;在注射 CCK-8同时注射兔正常血清,也不影响 CCK-8降低血浆 FFA 浓度的作用。2.侧脑室内注射 CCK-8抗血清能有效地阻断外源性脑室注射 CCK-8降低血浆 FFA 的作用,此阻断作用随 CCK-8抗血清剂量的增加而增强。3.侧脑室内单独注射 CCK-8抗血清,血浆 FFA 浓度明显升高,这一作用可能是由于中和了脑内内源性 CCK-8的作用所致。以上结果表明,CCK-8脑室注射引起的血浆 FFA 降低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特异性;而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脑内释放的内源性 CCK-8可能参与血浆 FFA 代谢的调节。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LC-MS/MS的分析方法测定大鼠血浆中的野黄芩苷,研究灯盏生脉胶囊中野黄芩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行为。方法:以噻氯匹定为内标,血浆样品经1%甲酸乙腈沉淀蛋白处理后,用LC-MS/MS法测定血浆中的野黄芩苷浓度。结果:野黄芩苷线性范围为1.31~670.00 ng·mL-1(γ0.999),最低定量浓度为1.31 ng·mL-1,回收率、日内、日间考察均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实验结果显示,野黄芩苷在大鼠体内出现多峰现象。结论:建立的LC-MS/MS定量分析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大鼠血浆中野黄芩苷的测定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本工作用雄性家兔做慢性实验。通过脑内埋藏套管向下丘脑微量注射乙酰胆硷溶液7微升,在注射后的10、20、40及60分钟分别自耳缘静脉取血,测定血浆自由脂肪酸的浓度。85次实验的结果总结如下:(一)将生理盐水或高强盐水7微升注入下丘脑并不引起血浆自由脂肪酸浓度明显的改变,其波动范围分别为6.5%及16.4%。肌肉或静脲注射乙酰胆硷1.4毫克,1小时内血浆自由脂肪酸浓度变化不超过11%。(二)将乙酰胆硷0.7—1.4毫克注入下丘脑结节区,可引起血浆自由脂肪酸水平明显升高,在注射后的第10及20分钟分别较注射前升高78.5%及85.0%,60分钟时恢复原水平。将同量乙酰胆硷注入视前-隔区及乳头区,均不引起血浆自由脂肪酸浓度明显改变。(三)将乙酰胆硷0.7—1.4毫克注入第三脑室,观察到血浆自由脂肪酸浓度缓慢而轻度的降低,在1小时未降低24%。总结以上结果可以认为,下丘脑,特别是其结节区可以显著影响血浆自由脂肪酸水平,其机制有待进一步阐明。  相似文献   

14.
詹昌德  潘敬运 《生理学报》1993,45(3):305-309
本文在氯醛糖麻醉猫中探讨室旁核毁损前、后,电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对血浆皮质醇浓度的影响。在动脉压力感受器完整猫中,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对血浆皮质醇浓度无明显影响,但在动脉压力感受器去神经和迷走神经切断(SAD+VD)后,电刺激肾神经中枢端引起血浆皮质醇浓度升高。微量注射红藻氨酸毁损双侧室旁核后,可阻断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引起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升高,这些结果表明:动脉压力感受性反射可抑制刺激猫肾神经传入纤维引起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升高;室旁核在刺激肾神经传入纤维引起的血浆皮质醇浓度升高效应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观察血浆循环DNA(cfDNA)浓度与血常规指标间的关系,探索cfDNA的来源。方法: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选定人群的血浆cfDNA浓度,用ADVIA12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常规指标,用双变量关联分析和逻辑回归分析血浆cfDNA浓度与性别、年龄及血常规指标间的相关性。结果:男性的血浆cfDNA浓度(23.23±3.186)略高于女性(18.55±2.037),但差异无显著性(P=0.2183);在各年龄段中,61~70岁年龄段的cfDNA浓度(23.20±4.274)最高,其次为70岁以上年龄段(20.92±2.089),51~60岁年龄段最低(15.81±1.747),但三者之间的差异没有显著性(P=0.3276);双变量关联分析表明血浆cfDNA浓度与过氧化物酶活性指数、血红蛋白及红细胞比积呈正相关(P<0.05),与性别、年龄及其他血常规指标无关;逻辑回归分析提示血浆cfDNA浓度升高只与平均血小板浓度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指数呈正相关(P<0.05)。结论:血浆cfDNA增加可能与平均血小板浓度升高及过氧化物酶含量或活性有关,血小板前体细胞(即巨核细胞)可能是cfDNA的一个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观察糖尿病大鼠主动脉氨基脲敏感性胺氧化酶(semicarbazide-sensitive amine oxidase,SSAO)的活性变化,探讨2-溴乙胺(2-bromoethylamine,2-BEA)抑制SSAO活性对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的保护作用。制备大鼠主动脉组织匀浆作为SSAO来源,体外应用苯甲胺作为SSAO催化底物,检测不同浓度2-BEA对主动脉SSAO活性的抑制作用。采用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单次腹腔注射诱导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成年Sprague 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NC)组、糖尿病模型(DM)组、2-BEA 5 mg/kg组、2-BEA 20 mg/kg组,每组10只,2-BEA每天腹腔注射给药,连续8周。8周末,腹主动脉采血,硝酸还原酶法测定血浆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含量,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内皮素-1(endothelin-1,ET-1)浓度,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鼠主动脉SSAO活性,观察主动脉形态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与NC组比,DM组大鼠主动脉SSAO活性、血浆ET-1浓度显著升高(P0.01),而血浆NO含量显著降低(P0.01);2-BEA抑制糖尿病大鼠主动脉SSAO活性,降低了血浆ET-1浓度并升高了血浆NO含量(P0.01),2-BEA 20 mg/kg组效果比5 mg/kg组更明显(P0.05),2-BEA组大鼠主动脉内皮损伤较DM组明显减轻。以上结果表明,2-BEA通过抑制主动脉SSAO活性保护糖尿病大鼠血管内皮。  相似文献   

17.
黄腐酸的提取与其醒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取制备黄腐酸(FA)并研究其醒酒作用及部分作用机制,对昆明小鼠预防性灌胃不同浓度的黄腐酸,观察小鼠的醉酒时间和醉酒小鼠的只数,并使用气相色谱仪(GC)测定小鼠血浆中乙醇的浓度。结果:与模型组相比,3%、5%黄腐酸组中小鼠醉酒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海王金樽组相比,1%、3%、5%黄腐酸组中小鼠醉酒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且5%黄腐酸的醒酒防醉效果最佳。与模型组相比,30、90min时,1%、5%黄腐酸组中小鼠血浆中乙醇浓度明显降低(P0.05);60min时,乙醇浓度降低非常明显(P0.01)。与海王金樽组相比,60、90min时,1%、5%黄腐酸组中小鼠血浆中乙醇浓度明显降低(P0.05)。黄腐酸具有醒酒作用,这为开发黄腐酸成为一种新型的醒酒药物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叶黄素持续补充对机体血浆叶黄素浓度、血浆氧化应激水平及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的影响。方法:20名健康青年志愿者,随机分为2组,分别为叶黄素组和正常对照组,叶黄素组每天补充叶黄素20mg,连续补充20d,正常对照组未给予任何补充。试验前及首次口服后的12、24、72、144、240、480、720h分别留取清晨空腹静脉血5mL,分离血浆。HPLC检测血浆叶黄素浓度,测定血浆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丙二醛(MDA)含量、Ox-LDL浓度。结果:叶黄素组血浆叶黄素浓度呈稳定上升趋势,GSH-Px及T-SOD活性呈持续性上升趋势,MDA含量呈持续性下降趋势。叶黄素组血浆叶黄素浓度在口服72、144、240、480h后分别升高59%、115%、164%、214%(P均<0.05),且女性血浆叶黄素浓度在口服240h后显著高于男性(P<0.05);血浆GSH-Px活性在补充20d后升高42%(P<0.05),MDA含量下降23%(P<0.05)。结论:每天补充叶黄素20mg,持续补充20d能有效提高机体血浆叶黄素浓度及机体抗脂质过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19.
皮质酮是鸟类重要的糖皮质激素,在其适应环境变化及压力应激反应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非应激状态时,鸟类血浆皮质酮浓度处于基线水平,当鸟类面对应激刺激时,血浆皮质酮浓度迅速升高,应激水平的皮质酮对鸟类个体生存至关重要。然而,目前繁殖季鸟类血浆应激水平的皮质酮浓度变化及其与繁殖投入关系的研究结果存在种间差异,仍需在不同的物种中进行实验研究。本研究分析了繁殖季杂色山雀(Sittiparus varius)血浆应激水平的皮质酮浓度在繁殖阶段的变化,及育雏期亲鸟血浆应激水平的皮质酮浓度与繁殖参数和亲鸟育雏投入的关系。结果显示,与求偶期相比,育雏期杂色山雀亲鸟血浆应激水平的皮质酮浓度极显著升高(P < 0.001),雌性与雄性亲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 > 0.05);雌性与雄性亲鸟血浆应激水平的皮质酮浓度与繁殖参数、亲鸟递食投入、巢防卫行为均无显著相关性(P > 0.05)。  相似文献   

20.
本实验用四氧嘧啶复制实验性糖尿病小白鼠模型,观察降糖饮中药对其血浆中分子物质(MMS)含量和血糖变化。结果表明:糖尿病小白鼠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相比,血浆中MMS含量和血糖浓度显著提高,降糖饮组和消渴丸组均能明显降低糖尿病小鼠模型血浆中MMS含量和血糖浓度。上述结果提示,降糖饮中药能显著降低血浆中MMS含量和血糖浓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