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及其他分离手段从甘西鼠尾草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别鉴定为:丹参酮ⅡA(1)、丹参酮Ⅰ(2)、丹参内酯(3)、隐丹参酮(4)、丹参酸甲酯(5)、间羟基苯甲醛(6)、迷迭香酚(7)、异迷迭香酚(8)、紫丹参甲素(9)、紫丹参乙素(10)、二氢丹参酮Ⅰ(11)、丹参新醌甲(12)。其中化合物7、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6为首次从该属植物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常温条件下用甲苯从云南三种不同产地的成品褐煤蜡中萃取蒙旦树脂-峨山树脂(ESSZ),昭通树脂(ZTSZ),寻甸树脂(XDSZ),然后使用尿素络合法除去正构化合物(褐煤蜡的组成成分)-正构酸,正构醇和直链化合物,最后进行GC-MS分析,获取了树脂中单元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结果表明,在这三种树脂的高丰度化合物中,树脂中烷酸的含量相对较低;树脂醇类物质如烷醇和五环三萜酮类的含量相对较高;树脂中烃类物质四环及三环芳构化的五环三萜烃和二环芳构化的三环和四环萜烃类化合物含量相对较高,烷烃种类较多但含量较低。寻甸树脂中以三芳环三萜(aromatized triterpane)和Hop-21-ene含量最高,峨山树脂中升藿烷(17α(H),21β(H)-Homohopane)含量最高,昭通树脂中D-环单芳藿烷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固态发酵木薯酒精渣生产生物饲料菌种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获得能混合固态发酵木薯酒精渣生产生物饲料的真菌组合.方法:利用木薯酒精渣堵养基,初筛能在其上良好生长的植物内生真菌菌株,再将这些菌株两两组合进行固态混菌发酵、添加酵母混菌发酵,测定产物中粗蛋白和粗纤维的含量,获得能有效降低木薯酒精渣中粗纤维、提高粗蛋白含量的菌株组合.结果:菌株G4与C15、Q4与C32混菌发酵效果最好,可将粗蛋白质含最从底物的1.42%分别提高到产物的16.08%与18.54%(于基),粗纤维含量从底物的32.41%降低到27.57%与26.59%.添加酵母培养后,两个组合产物中粗蛋白质含量可进一步提高到21.79%与23.56%,而粗纤维含量几乎无变化.结论:菌株G4(黑曲霉)、C15(白地霉)与郎比可假丝酵母,Q4(黑曲霉)、C32(青霉)与季也蒙假丝酵母可用作混菌固态发酵木薯酒精渣生产生物饲料的菌种.  相似文献   
4.
小桐子(Jatropha curcas Linn.)又名麻疯树,属于大戟科(Euphorbiaceae)麻疯树属(Jatropha Linn.)植物,在中国西南各省均有大规模种植基地。小桐子树皮和叶片具有多种生物活性[1-2];种子含丰富油脂,可作为生物柴油的原料[3]。小桐子油饼是一种在小桐子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大量产生的副产品,其中的蛋白质含量较高、氨基酸组成合理,是优  相似文献   
5.
黄腐酸的提取与其醒酒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取制备黄腐酸(FA)并研究其醒酒作用及部分作用机制,对昆明小鼠预防性灌胃不同浓度的黄腐酸,观察小鼠的醉酒时间和醉酒小鼠的只数,并使用气相色谱仪(GC)测定小鼠血浆中乙醇的浓度。结果:与模型组相比,3%、5%黄腐酸组中小鼠醉酒时间明显缩短(P0.05);与海王金樽组相比,1%、3%、5%黄腐酸组中小鼠醉酒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且5%黄腐酸的醒酒防醉效果最佳。与模型组相比,30、90min时,1%、5%黄腐酸组中小鼠血浆中乙醇浓度明显降低(P0.05);60min时,乙醇浓度降低非常明显(P0.01)。与海王金樽组相比,60、90min时,1%、5%黄腐酸组中小鼠血浆中乙醇浓度明显降低(P0.05)。黄腐酸具有醒酒作用,这为开发黄腐酸成为一种新型的醒酒药物提供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6.
西南风铃草(Campanula colorata Wall.),又名岩兰花、土桔梗、土沙参,为桔梗科(Campanulaceae)风铃草属(Campanula Linn.)多年生草本植物,产于中国云南、贵州、四川和西藏,阿富汗和老挝等也有分布[1]。民间常以该种的根入药,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瘫痪、破伤风和虚痨咳血等[2]。有关风铃草属种类的研究多集中于生物学特性方面[3-4],对该属种类化学成分的研究报道尚不多见。  相似文献   
7.
采用鸡胚尿囊膜模型(CAM),对云南鼠尾草和丹参两种植物抑制血管新生活性部位进行筛选,继而,将活性部位采用硅胶柱层析、凝胶柱色谱及其他分离手段做进一步的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对其进行结构鉴定,并用CAM模型对化合物做活性评价,结果从5个活性部位分离得到5个具有较强抑制血管新生作用的化合物:丹参酮ⅡA(1)、丹参内酯(2)、丹参酮Ⅰ(3)、隐丹参酮(4)、柳杉醇(7),其中化合物2和7首次发现具有抑制血管新生活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白菊木[Gochnatia decora(Kurz)A.L.Cabrera]的化学成分,从其树皮甲醇提取物的石油醚萃取部位分离出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木栓酮(1)、木栓醇(2)、齐墩果酸(3)、齐墩果烯(4)、豆甾醇(5)、β-谷甾醇(6)、棕榈酸(7)、正十五烷酸(8)、十四烷酸-1-甘油酯(9)、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0)和没食子酸甲酯(11),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白菊木属植物中发现。采用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产生一氧化氮(NO)模型和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试验对单体化合物1~4进行了抗炎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1、3和4具有明显的NO抑制活性(IC5010μmol L–1),化合物2、3和4具有一定的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9.
生物碱为番荔枝科植物中含有的特征性成分,具有多种骨架类型和广泛的生物活性。本文系统综述了番荔枝科植物中该类成分及生物活性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以期为它们的深度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