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粘膜应用自身抗原诱导外周免疫耐受状态,依赖应用抗原剂量,诱导产生两种粘膜耐受机制:高剂量偏向产生T细胞克隆无能/排除,低剂量偏向产生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TGF-β,IL-4,IL-10)的T细胞克隆扩增。大量研究表明鼻内或口服应用抗原诱导粘膜耐受可有效预防的几种实验性自身免疫病(EAE,EAMG,EAU,IDDM和CIA),在同等剂量鼻内应用比口服诱导粘膜耐受更有效。基于动物实验结果,对人类自身免  相似文献   

2.
Liu QS  Zhang RH  Chu YW  Xiong SD 《生理学报》2003,55(6):633-640
在体外克隆T细胞中,T细胞无能可在多种条件下诱导产生,但T细胞在体内条件下的无能诱导仍有很多疑问和争议。由于正常动物体内对单一抗原特异应答的T细胞频率太低,从体内新提取未经刺激的T细胞进行无能诱导研究一直存在技术上的困难。本文利用HNT—TCR转基因小鼠高度单一的针对HA多肽抗原的CD4^ T细胞群体,以T细胞增殖反应作为检测方法,比较研究了克隆CD4^ T细胞和新提取未经刺激的CD4^ T细胞对无能诱导的反应。结果表明,经化学交联剂l—ethyl-3-3(3-dimethylaminopropyl)carbodiimide(ECDI)处理的抗原提呈细胞(APC)与流感病毒血细胞凝集素(HA)多肽诱导在克隆CD4^ T细胞中产生了无能,这种无能是依赖于特异抗原和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的;而在同样条件下,新提取未经刺激的CD4^ T细胞则不能被诱导产生无能。结果提示,体内T细胞与克隆T细胞存在功能上的不同,体内T细胞的无能诱导可能需要不同的条件。这对体内T细胞免疫耐受产生的机制研究和临床应用都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CD4~+CD25~+ Treg细胞与移植免疫耐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诱导器官移植受者对供者抗原的免疫耐受是防治同种异型移植排斥反应的最理想途径。目前认为,免疫耐受形成的主要机制包括:胸腺及骨髓阴性选择引起的克隆清除(Clonal deletion)、组织特异性自身抗原低表达引起的克隆忽视(Clonal ignorance)、阻断T细胞共刺激信号引起的克隆无能(Clonal anergy)、嵌合体(Chimerism)的形成、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cell,Treg)介导的克隆抑制(Clonal suppression)等。近年来CD4+CD25+ Treg细胞的研究已成为免疫学界的热门课题之一。已知CD4+CD25+ Treg细胞存在于小鼠、大鼠和人体中,是机体自然存在的具有主动调节活性的T细胞,对维持自我耐受和控制自身免疫病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着重就CD4+CD25+ Treg细胞的免疫调节机制及其在诱导移植免疫耐受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4.
细胞毒T淋巴细胞抗原-4(CTLA-4)是激活的T细胞表达的一种膜蛋白,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它通过与B7分子的结合来阻止共刺激信号的传递,抑制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活化,起到抑制免疫反应及诱导免疫耐受的作用。CTLA-4在自身免疫病、过敏性疾病、感染、肿瘤及抗移植排斥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简要综述了CTLA-4的基因、分子结构,及其与T细胞应答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调节性T细胞(Treg)对维持机体免疫动态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不仅诱导产生自身免疫耐受,防止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而且能够限制免疫防御中T、B细胞过度活化,避免造成组织损伤。最近研究发现,Treg可能导致效应性免疫细胞失活,降低机体对肿瘤和病原的免疫应答。尽管Treg可能通过调节免疫细胞活化、增值和分化及效应等多环节产生抑制作用,但其抑制机制仍未清楚。本文对近几年国外研究Treg可能的抑制作用机制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牛分枝杆菌减毒活疫苗--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Guérin,BCG)对预防严重的儿童结核病有效,但其免疫保护效率随儿童年龄增长而降低。BCG不能提供终身免疫保护可能与其诱导的记忆性T细胞主要是寿命较短的效应记忆性T细胞有关。新型结核分枝杆菌蛋白亚单位疫苗将有效的抗原有机组合起来,在适宜的疫苗佐剂辅助下诱导Th1型免疫应答。动物实验表明,增加抗原谱可有效提高亚单位疫苗的保护效率。更重要的是,亚单位疫苗在体内持续时间较短,可诱导寿命较长的中央记忆性T细胞,提供比BCG更持久的免疫保护力。记忆性T细胞的分化受抗原特性与剂量、细胞因子、转录因子及雷帕霉素等的调控。对亚单位疫苗及其诱导的免疫记忆进行研究将对新型结核分枝杆菌疫苗的设计与评价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自身免疫调节因子(AIRE)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春雷  刘丹  李一  杨贵贞 《生命科学》2003,15(5):289-292,306
自身免疫调节因子(autoimmune regulator,AIRE)是一种具有转录活化潜能的DNA结合蛋白。由于AIRE基因的突变可导致自身免疫病APECED(autoimmune polyendocrinopathy—candidiasis-ectodermal dystrophy,APECED),又称自身免疫性多腺体综合征I(autoimmune polyglandular syndrome typeI,APSI)。因此,这一基因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很可能对维持自身免疫耐受、控制自身免疫起着重要作用。对自身免疫耐受产生机制的揭示将为自身免疫病、超敏反应、移植排斥及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本文对AIRE的基因鉴定、分子结构和生化功能、亚细胞定位、组织分布及其在自身耐受产生中的作用作一综述性介绍。  相似文献   

8.
免疫耐受是针对特定抗原(主要为自身抗原)的特异性不应答状态,是免疫系统稳定机体内环境的生理功能基础,其产生和维持的主要机制包括中枢耐受和外周耐受2种类型。其中,中枢耐受主要通过阴性选择的过程将自身高反应性免疫细胞进行克隆清除,其主要发生在胚胎期和新生期的动物体内;外周耐受的机制相对多样而复杂,主要包括克隆清除、克隆无能、免疫忽视状态和免疫隔离部位等多种方式。免疫耐受也会受到调节性T细胞等免疫调节细胞及分子的调控,从而保障免疫系统的正常生理状态。对免疫耐受的生理基础及其相关的进展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和总结。  相似文献   

9.
诱导和维持T细胞耐受是免疫系统区分自我和非我的关键。自身免疫调节因子(autoimmune regulator,AIRE)作为转录因子,在胸腺髓质上皮细胞中可驱动一系列组织特异抗原基因的表达,从而在诱导中枢免疫耐受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外周免疫耐受的机制复杂一些,清除耐受是其重要机制之一。外周淋巴结的基质细胞可表达部分组织特异抗原,递呈给T淋巴细胞,激活并最终清除它。中枢免疫耐受和外周免疫耐受机制可清除潜在的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维持对自身组织耐受。一旦免疫耐受被打破,将发生自身免疫反应和自身免疫疾病。  相似文献   

10.
HLA-G属于一种非经典HLA-I类抗原,主要表达于母胎界面的滋养层细胞,迄今为止的研究表明,HLA-G分子可以与相应杀伤细胞抑制性受体(killer inhibitory receptor,KIR)作用,抑制NK细胞和CTL的杀伤作用。这可能是诱导和维持母胎耐受的一个重要机制。与经典I类分子类似,HLA-G的凹槽结构可结合九肽抗原,从而可能向TCR提呈抗原或直接与T细胞表面KIR结合,进而调控T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1.
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能广泛杀伤自身肿瘤、同种异体肿瘤。LAK细胞用于恶性肿瘤的过继免疫治疗是近年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IL—6是一种多功能细胞因子,在机体免疫系统、防御功能及造血调节中有重要作用。已有文献报道,IL—6可诱导IL—2受体表达,提高PHA刺激的细胞毒T细胞(CTL) 的杀瘤活性。本实验观察了IL—6和IL—2合用对人LAK细胞诱导及其杀瘤活性的影响。(1)在诱导LAK细胞克隆的含  相似文献   

12.
建立EB病毒(EBV)转化的B淋巴母细胞系(LCL),应用此细胞系作为抗原递呈细胞筛选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克隆。收集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者外周血20份,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利用Pan T细胞试剂盒去除PBMC中的T细胞,获得non-T淋巴细胞,EBV病毒转化non-T淋巴细胞。应用转化的LCL细胞作为抗原递呈细胞,ELISPOT筛选可能的HPV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克隆。成功建立18个LCLs,建株成功率为90%。转化成功的LCL细胞体积增大,聚集成团状或簇状。建株失败的两份标本,用于转化的non-T淋巴细胞数少于2×106。应用LCL细胞作为抗原递呈细胞筛选出64个HPV抗原特异性的T细胞克隆。成功建立LCLs,此细胞系细胞可作为体外研究HPV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刺激细胞。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重组CHO细胞乙肝表面抗原(CHO-rHBsAg)在小鼠中诱导T细胞免疫应答的能力,全面评价疫苗的免疫原性,以CHO-rHBsAg免疫BALB/c小鼠,常规制备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并在体外以抗原或特异多肽刺激;采用ELISA法测定抗原特异性T淋巴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乳酸脱氢酶法(LDH)测定抗原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活性,酶联斑点法(ELISPOT)测定CTL频数(CTLp),应用流式细胞仪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结果显示,rHBsAg可在小鼠中诱导Th1及Th2类细胞因子;加铝佐剂的rHBsAg较未加佐剂的抗原可诱导较高水平的IFN-γ、CTL克隆及较高百分比的CD8+T淋巴细胞亚群。重组CHO细胞来源的HBsAg可在BALB/c小鼠中诱导一定程度的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4.
在过去几年间,惊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可简单地通过口服抗原(口服致抗过程)防止自体免疫疾病。现有证据表明,上述过程诱导产生的转化生长因子(TGF-β)能抑制体外免疫反应并对自体免疫疾病具有负调节作用。这一发现支持用TGF-β治疗自体免疫疾病的观点,尽管TGF-β由口服致抗的CD8细胞释放比外源施以更有效。  相似文献   

15.
T细胞抗原受体(T ceIl receptor,TCR)是T细胞表面关键的受体分子。TCR特异性地识别各种多肽抗原并通过胞内区ITAM磷酸化传递抗原刺激信号,进而引发T细胞的免疫效应。TCR的活性异常将会导致自身免疫病和免疫缺陷病的发生。对于TCR结构和功能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免疫反应的分子机理,从而为相关免疫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该文对TCR的分类、基因重排机制、受体组装方式及其结构基础、TCR对抗原的识别以及活化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综述了近几年来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非经典人类白细胞抗原G(human leukocyte antigen-G,HLA-G)是机体内一类重要的免疫调节分子,包括膜结合型HLA—G(mHLA—G)及可溶性HLA—G(sHLA—G)两种分子表达形式。HLA-G分子可通过与受体结合直接抑制多种免疫活性细胞的生物学功能,或通过诱导产生免疫调节细胞间接抑制机体的免疫应答。研究显示,HLA—G基因多态性及分子表达在母胎免疫、感染、自身免疫病及肿瘤的发生发展中均有重要意义。对HLA—G在自身免疫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 TLRs)在先天免疫系统中广泛表达,可通过促进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 presenting cells,APC)共刺激分子的表达从而间接导致T细胞活化。然而研究发现,TLR也可在T细胞中表达,并可在没有APC的情况下直接调节T细胞的代谢与功能。本文综述了TLR信号对不同T细胞亚群代谢和免疫功能的直接调控作用,为T细胞介导的癌症及自身免疫病等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Sun EW  Li LY  Gao W 《生理科学进展》1997,28(4):373-374
胸腺内注射法诱导免疫耐受已被肯定。不同的诱导抗原(细胞性和可溶性)、不同移植模型(同种和异种)以及不同的动物模型(小动物和大动物)均能以此法诱导免疫耐受。以前认为在胸腺内注射抗原时需要短时加用抗淋巴细胞血清(ALS)等免疫抑制剂,此观点最近受到挑战。作者认为耐受的诱导与注射的抗原剂量相关,而与抗原形式关系不大,对其临床应用可能性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1型调节性T细胞(Tr1)在免疫耐受的诱导和维持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Tr1细胞通常在免疫耐受的环境中由外来抗原诱导产生,通过产生高水平的IL-10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而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Tregs)可在胸腺中天然产生也可在外周被抗原诱导产生,通过细胞接触发挥抑制作用。现对Tr1细胞的表型、功能及其抑制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不少学者根据大量研究工作,对 Burnet 提出的关于“白我识别”的设想进行了进一步探讨,并就“自我识别”和自身免疫问题发表了一些新的见解。事实证明,针对自身抗原的许多免疫活性细胞,并没有在胚胎期被消灭,而是持续存在直至成年;它们也不一定都是 Burnet 所想象的“禁株”。它们之所以不破坏自身抗原,或者机体之所以对这些自身抗原具有免疫耐受性,可能是因为:(1)抑制性T 细胞抑制了这些针对自身抗原的免疫活性细胞;(2)一定剂量的某些自身抗原可以使相应的 T 细胞或 B 细胞处于免疫耐受状态。如果因抑制性 T 细胞不足等因素造成免疫耐受性的障碍,就可发生自身免疫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