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瓜同源三倍体创制及减数分裂行为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常规杂交法研究黄瓜二、四倍体杂交过程中亲本育性、授粉组合及亲本基因型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并利用减数分裂制片法对获得的黄瓜同源三倍体进行了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行为的观察.结果显示:(1)同源四倍体白交结实率比较低(13.0%~14.5%),可能与其花药内所包含的正常花粉粒比例小及花粉管萌发长度较短有关.(2)二、四倍体杂交组合的结实率很低(0.26%~0.02%),但在两种配组方式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即以同源四倍体黄瓜为父本和二倍体黄瓜为母本的杂交结实率比较高,反之则杂交结实率比较低.(3)在二、四倍体杂交过程中,二、四倍体的基因型对杂交结实率的影响较大,以杂交双亲同属一个基因型的杂交效果较好.(4)同源三倍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与二倍体基本相同,但存在较高频率的染色体异常行为:中期I染色体构型复杂,在大多数花粉母细胞中可观察到单价体、二价体、三价体的存在;中期Ⅰ和Ⅱ有少数染色体游离于赤道板外;后期I和后期Ⅱ常出现落后染色体、染色体桥及细胞分裂不同步现象,其最终结果导致了不正常四分体和不可育配子的形成.(5)同源三倍体花粉粒的平均可染率和萌发率分别为18.8%和11.3%.研究结果表明,黄瓜二、四倍体正反交能直接获得同源三倍体材料;同源三倍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异常导致不育配子的形成是引起其育性低的细胞学原因;同源三倍体的部分育性为通过同源三倍体的回交来选育初级三体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庞俊秀  薛惠芬  刘婉秋  龙鸿 《广西植物》2021,41(12):1996-2003
三倍体丹参是以二倍体丹参为父本、人工染色体加倍的四倍体白花丹参为母本杂交选育的杂交种。为深入了解三倍体丹参花粉的特性,以及为三倍体种质利用提供孢粉学依据,该文以二倍体丹参为对照,研究了三倍体丹参杂交种花粉的形态变异规律。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二倍体和三倍体丹参的花粉萌发沟、外壁纹饰、花粉粒形状等特征进行了显微和超微形态观察,综合进行了花粉形态差异比较,并对花粉大小和形状数据进行了差异显著性分析和正态检验。结果表明:(1)二倍体丹参为6沟花粉,三倍体花粉萌发沟有6沟和8沟两种类型,沟内疣状颗粒分布不匀,出现畸形萌发沟。(2)二倍体和三倍体花粉外壁均为网状雕纹。二倍体花粉网眼内具多个多边形穿孔,穿孔大; 6沟和8沟两种类型的三倍体花粉网眼无穿孔或仅有几个小穿孔,6沟和8沟花粉的外壁雕纹相同。(3)三倍体花粉的极轴长(P)和赤道宽(E)均值显著小于二倍体花粉,花粉大小呈偏正态分布,P*E的差异系数大于二倍体花粉,且有极值存在。三倍体和二倍体丹参的萌发沟和雕纹存在差异,而花粉形状差异不显著。综上结果表明三倍体丹参花粉在倍性效应和杂合性的双重影响下发生了形态变异,且有多种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3.
猕猴桃属9种植物的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研究了猕猴桃属6种和3变种植物的花粉形态。本属花粉粒具三孔沟或三拟孔沟,外壁纹饰差异较大。可作为该属属下分组的重要依据之一。根据外壁纹饰,可将它们概括为4种类型:(1)皱块状表面具细条纹;(2)不规则的瘤状纹饰;(3)小沟状或小穿孔状;(4)较规则的瘤状纹饰类型。  相似文献   

4.
三倍体植株因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常产生败育的胚囊和花粉;又因柑桔属植物具有单性结实的能力,因而人工培育三倍体植株已成为获得无核柑桔品种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柑桔属植物中,获得三倍体主要有三条途径:(1)通过胚乳离休培养诱导三倍体植株;(2)四倍体品种同二倍体品种杂交,获得三倍体;  相似文献   

5.
利用扫描电镜研究了中国萹蓄属(Polygonum) 13种、1变种、1变型植物的花粉形态.结果表明,中国萹蓄属植物的花粉粒为长球形或超长球形,具三孔沟,外壁纹饰可分为4种类型(1)花粉粒表面具细网状纹饰;(2)花粉粒表面具颗粒纹饰;(3)花粉粒表面仅两端具颗粒纹饰,其余部分光滑;(4)花粉粒表面仅沟间区两端肩部光滑,其余部分具颗粒纹饰.根据花粉形态类型,结合该属植物的习性、叶柄基部及花柄上关节的有无、花柱和柱头的数目以及瘦果形态等特征,参照前人的研究处理意见,将中国萹蓄属植物划分为4个组,即小灌木组section Fruticulosae (Boiss.) F.Z.Li et Y.T.Hou,stat.& comb.nov.、萹蓄组section Polygonum、丝茎萹蓄组section Pseudomollia Boiss.和铁马鞭组section Plebeia Tzvel..  相似文献   

6.
水稻同源三倍体与二倍体之间的杂交曾有过报道,渡边等发现三倍体自交表现为完全不结实,若授以正常的二倍体花粉,结实率为 13.5%。Sen在籼型品种T1242自然产生的三倍体与二倍体的杂交后代中,得到了三体、双三体和四体等。另外,Watanabe、Hu、Ramanujam、胡兆华和Qu等也进行过研究,但都是对其中出现的非整倍体进行研究,对于出现的二倍体, 未有详细的报道。  相似文献   

7.
离体培养柑桔小胚获得三倍体植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峰  张进仁  吴安仁  陈善春 《遗传》1988,10(6):9-11
兰倍休植株因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 常产生败育的胚囊和花粉;又因柑桔属植物具 有单性结实的能力,因而人工培育三倍体植株 已成为获得无核柑桔品种的一条重要途径。在 柑桔属植物中,获得三倍体主要有三条途径: (1)通过胚乳离体培养诱导三倍体植株[[I>; (2) 四倍体品种同二倍体品种杂交,获得三倍体[41 . (3)单胚的二倍体柑桔品种作母本进行杂交或 自然授粉后,可产生一定比例的,重量为正常种 子1/6至123的小粒种子,并已确定此小粒种 子是三倍体[[2,3,8,10]。这无疑为柑桔的三倍体培育 提供了一条简便、实用和快速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三倍体换锦花在安徽发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对分布于安徽江南和江淮两个地区野生居群的换锦花Lycoris sprengeri进行了细胞学研究, 发现换锦花为一复合体,包括两个不同类型:(1)三倍体类型,分布于安徽马鞍山市采石的野生居群,其 染色体数目和核型为2n=33=9st+21t+3T,属4A核型,极其稳定,该种的三倍体类型为首次发现;(2) 二倍体类型,分布于滁州市琅琊山的野生居群,发现有2个核型,核型I,2n=22=8st+14t,属4A核型, 约占观察细胞的80%;核型Ⅱ,2n=22=1m+1sm+14st+6t,属3B核型,约占观察细胞的20%,该染色 体核型为首次报道。换锦花三倍体居群和二倍体居群的植物外部形态特征基本相同。本文还指出罗伯逊变化在石蒜属核型演化中起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培育石蒜属植物新品种(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石蒜属(Lycoris)、朱顶红属(Hippeastrum)、萱草属(Hemerocallis)植物为试材,采用花粉离体培养、田间杂交、胚拯救等方法,研究了石蒜属植物在远缘杂交过程中的生殖隔离。结果:1、在花粉活力测定中,所得最适宜朱顶红花粉萌发的培养基组成为:70 g/L蔗糖+5 mg/L硼酸+0.01 g/L氯化钙+50 g/LPEG-4000;萱草组花粉的最适培养基组成为:100 g/L蔗糖+0.3 mg/L硼酸+0.4 mg/L氯化钙。2、以石蒜属植物作母本,设计8个杂交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子房膨大率随杂交组合的不同而呈现差异性,其中与四倍体萱草杂交组合所得平均子房膨大率为59.81%,高于二倍体萱草组(33.12%)。3、胚拯救初期,各组合获得胚珠0~44个,其中鹿葱×萱草‘金娃娃’组合最多,中国石蒜×萱草‘金娃娃’组合最少。胚珠膨大率随杂交组合的不同出现差异,7个杂交组合的胚珠均发生膨大,膨大率在1.79%~96.15%之间。其中鹿葱×’Custard Candy’组合胚珠膨大率较高(96.15%),稻草石蒜×’Cust...  相似文献   

10.
葡萄属植物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葡萄属Vitis L.37个类群(包括32种、1亚种和4变种)以及其近缘属麝香 葡萄属Muscadinia(Planch.)Small一种植物的花粉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葡萄属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 在区别并鉴定属下的种类时有较大价值,但对种以上的分类以及研究系统演化无多大意义。葡萄属植 物的花粉形态特征可以分为4类:(1)花粉粒扁球形或圆球形(P/E值为O.97-1.08),沟较宽,可见被有 较密颗粒状突起的沟膜,属于该类的有紫葛V.coignetiae Pull.ex Planch.;(2)花粉粒长球形至近长圆球 形(P/E值为1.25~1.76),沟较宽,可见有较疏颗粒状突起的沟膜,该类型包括了庐山葡萄V.hui Cheng 等共10种1亚种3变种;(3)花粉粒长圆球形(P/E值为1.87~2.1),沟边缘紧靠合呈直线状,但在赤道 轴萌发孔处沟边缘分开呈菱形,该类型有秋葡萄V.romanetii Roman du Caill.ex Planch.和锈毛刺葡萄V. davidii(Roman du Caill.)Foex.var.ferruginea Merr.et Chun等1种1变种;(4)花粉粒长球形或超长球形 (P/E值为1.30~2.0),沟边缘紧靠成直线状,麝香葡萄Muscadinia rotundifolia(Michx .)Small等21种的花粉属于此类型。  相似文献   

11.
12种十字花科植物花粉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十字花科8属12种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分析.其中8种为首次报道.观察结果表明:4族8属12种十字花科植物花粉形态的一般特征为:花粉粒长球形至超长球形;极面观三裂圆形,少数四裂圆形;外壁纹饰为网状或细网状纹饰;三沟,偶四沟.12种植物的花粉可划分为5种类型:(1)花粉粒长球形,网状纹饰,三沟;(2)花粉粒超长球形,网状纹饰,三沟;(3)花粉粒长球形,细网状纹饰,三沟;(4)花粉粒超长球形,细网状纹饰,三沟;(5)花粉粒长球形,三或四沟,网状纹饰.十字花科花粉形态特征在不同族间、不同属间以及同属不同种间均没有明显规律,在十字花科分类过程中,不宜单独以花粉形态特征作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枣属植物经过染色体鉴定的5个种,未发现奇数倍性;中国枣为二倍体,未见自然多倍体类型。1978年通过胚乳培养,已首次诱导出三倍体植株。1983年三倍体始花结果,其细胞学特点如下: 1.胚乳二倍体胚乳二倍体的染色体数2n=24。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正常。前期Ⅰ和中期Ⅰ,形成12个二阶体。减数分裂结束,形成正常的四分体,小孢子大小整齐。花粉粒属于正常的三孔沟型。2.胚乳三倍体胚乳三倍体的染色体数2n=36。小孢子母细胞较二倍体大。减数分裂染色体行为不正常。前期Ⅰ和中期Ⅰ有数目不等的单价体、二价体和多价体,染色体群数变动于14—20之间。后期Ⅰ、Ⅱ染色体分离不规则,数目不均衡,有落后染色体,多极分裂,并带有微核。减数分裂结束时,部分小孢子母细胞形成一分体、二分体、不等四分体、五分体和六分体等,小孢子大小不一致。正常花粉比二倍体大,有三孔沟和四孔沟两种类型,还有部分小花粉粒和败育花粉。  相似文献   

13.
普通小麦与华山新麦草的杂交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3  
陈涑阳  张安静 《遗传学报》1991,18(6):508-512
华山新麦草是分布在秦岭山脉华山段的1个特有种,经细胞学鉴定为二倍体种(2n=14)。利用普通小麦与之杂交并通过幼胚培养获得了杂种,杂交结实率为0.19%,幼胚培养出苗率为33.3%。杂种表现为双亲的中间型,杂种F_1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28,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每细胞平均0.99个二价体,26.01个单价体。杂种花粉粒败育,以小麦花粉与杂种回交时获得了种子,回交结实率为2.5%。回交一代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49,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中期Ⅰ染色体构型多数为2Ⅲ 7Ⅰ。  相似文献   

14.
龙须草花粉活性及结实率与其无融合生殖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两种生态型无融合生殖龙须草为材料,经去雄套袋、去掉柱头及相互杂交等处理,比较几种方式下的结实率。结果表明:去雄套袋、截去柱头以破坏授粉和杂交授粉等处理与去雄不套袋作对照之间结实率的差异不显著。两种生态型龙须草的成熟花粉粒都具有活力,在蔗糖溶液中的离体萌发率分别为28%和34%;花粉在柱头上的附着和生长的荧光观察表明:花粉附着率较低,花粉在柱头上可以萌发,但不能进入柱头和花柱。证明龙须草花粉对其结实率没有显著影响;龙须草具有很高的无融合生殖度,是优良的无融合生殖基因供体。  相似文献   

15.
本文根据十余年来对粳稻花粉植株后代的性状表现和育种应用研究结果摘报如下。1、花粉植株当代染色体的倍性表现。以根尖细胞染色镜检,其染色体的倍性表现出多种多样,有单倍体、二倍体、三倍体和非整倍体,仅就育种应用而言,粳稻花粉植株自然加倍率一般为35—70%左右。2、花粉植株第一代表现出多样性。花粉植株来源于杂种 F1代,经过基因重组的花粉粒具有多种多样的基因型。即使是同一花药内的花粉诱导出来的植株,性状表现也有较显著差  相似文献   

16.
黄勇  郭善利等 《木本植物研究》2001,21(1):51-52,T012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首次对山东补血草属三种、一变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报道了花粉形态特征,探讨了花粉形态特征的分类学意义。结果表明本属花粉粒大小和外壁纹饰可作为分种的依据。同时结果也支持新变种-刺突补血草(Lmonium sinense(Girard)Kuntze var.Spinulosum Y.Huang)的成立。  相似文献   

17.
34个小麦品种(系)与黑麦进行了杂交,结果表明:亲和性在供试材料间存在明显差异,其中12个小麦品种表现了与中国春相似的亲和性;对34个小麦/黑麦属间杂种(F_1)的回交结实率和开放授粉条件下的自交结实率的统计表明,杂种育性普遍较差,但不同组合间存在明显不同,其回交与自交结实率的变异幅度分别为0—4.50%和0—3.087粒/穗;小麦与黑麦属间杂种(F_1)育性与杂交亲和性间存在明显相关,回交和自交结实率以及能够回交和自交结实组合的出现频率均随亲和性的增加而表现增加的趋势;在小麦品种演化过程中,亲和性与杂种育性均表现降低的趋势;小麦/黑麦属间杂种(F_1)PMC MI染色体配对水平普遍较低,平均交叉结仅为0.359,但组合间存在一定差异,变幅为0—1.3;平均99.936%的杂种(F_1)花粉表现败育,仅有0.064%的杂种(F_1)花粉能被KI—I_2正常染色,杂种(F_1)染色体配对水平与正常染色花粉频率、正常染色花粉频率与自交结实率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209和0.205。  相似文献   

18.
山东补血草属花粉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首次对山东补血草属三种、一变种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 报道了花粉形态特征, 探讨了花粉形态特征的分类学意义。结果表明本属花粉粒大小和外壁纹饰可作为分种的依据。同时结果也支持新变种--刺突补血草(Lmonium sinense(Girard)Kunt zevar.Spinulosum Y.Huang)的成立。  相似文献   

19.
通过杂交和自交实验,对重唇石斛授粉亲和力和结实性进行分析,并对其开花期间花粉及蕊柱结构的动态变化进行显微观察,以探讨重唇石斛的最佳杂交授粉时间.结果表明:(1)花器表面结构差异较大,唇瓣、药帽、萼片表皮布满突起、钩刺等,花瓣表皮较平滑;(2)杂交时以重唇石斛为父本或母本均具有选择性,但作为父本亲和力强,杂交结实率可达100%,作为母本杂交结实率最高为60%;自交结实率非常低,为4.3%;(3)花粉培养的最佳配方为30%蔗糖+0.15 mg·L-1 CaCl2;(4)花开第4天后花粉发育饱满,第5~12天花粉发芽率稳定大于70%,蕊柱的乳突细胞于开花第6~10 天时发育饱满.研究表明,重唇石斛花开第5~12 天为最佳授粉时间.  相似文献   

20.
哈姆林甜橙与粗柠檬体细胞杂种的育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异源四倍体柑桔体细胞杂种“哈姆林甜橙+粗柠檬”及其亲本的花粉活力、花器官发育、花器官形态发生与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四分体阶段进行了观测和统计.结果发现“哈姆林甜橙+粗柠檬”的花粉染色活力、萌发率、每花药中花粉粒数均居于其双亲之间,花器官发育及其形态发生具有双亲的特点.但小花粉及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的不正常四分体比率远远高于其双亲.以体细胞杂种“哈姆林甜橙+粗柠檬”为花粉亲本,与二倍体单胚类型宜昌橙与华农本地早的有性后代杂交,获得了110棵有性后代植株,其中三倍体82棵,二倍体和其它倍性的植株28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