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了改进精制白喉毒素脱毒工艺中存在的时间长和损失大等问题,我们考虑进行脱毒过程中加入L-赖氨酸协同脱毒的试验,并以原工艺进行比较,结果使原工艺存在的问题均得到较好的解决。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吸附精制百白破混合制剂的不同配方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新一代吸附精制百白破混合制剂最佳配方为:精制百日咳菌苗18μgPN/ml、精制白喉类毒素为30Lf/ml、精制破伤风类毒素为10Lf/ml。由该配方组成的吸附精制百白破混合制剂,其中百日咳菌苗的毒性试验BWDU/ml、LPU/ml、HSU/ml三种指标均符合制检规程要求。其效力单位(IU/ml)超过规程要求一倍以上,精制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的安全试验均符合规程要求,白类效力试验≥80-100%,破类效力试验≥0.5-4.5IU/ml。上述结果说明本文提出的配方作为新一代精制百白破混合制剂的配方是适宜和实用的。  相似文献   

3.
吸附精制百日咳菌苗毒性逆转试验报告史天绪,陈爱荣,秦力,何长民(卫生部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兰州730046)目前已知,吸附精制百日咳菌苗或吸附精制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简称ADTP)和吸附精制百日咳、白喉类毒素混合制剂(简称ADP),如...  相似文献   

4.
关于生物制品氢氧化铝吸附剂中的铝含量测定,我们采用双硫腙络合滴定法(1)以来,结果尚为准确。但该法耗费乙醇较多,而且指示剂不够稳定。为此,我们于一九七三年参考有关文献,加以改进,以过氯酸溶解样品,并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进行络合滴定,对精制破类、精制白类、流脑菌苗等氢氧化铝吸附制剂中的铝含量,作了一些测定试验,结果比较满意,现将试验方法与结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苹果Ty1-copia类逆转座子家族鉴定及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逆转座子RT保守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方法从苹果'嘎拉'中克隆了20条RT片段,分析苹果基因组内Ty1-copia类逆转座子家族特性及进化关系.结果显示,20条逆转录酶保守序列表现出了高度的异质性.结合已报道的37条苹果Ty1-copia类逆转座子RT片段,构建了系统发育树,发现家族1、3和4中具有转座活性的逆转座子的可能性较大;序列分析表明,Ty1-copia类逆转座子是苹果基因组内序列重组的热点.用RT序列为探针进行Southern杂交,发现苹果基因组内Ty1-copia类逆转座子拷贝数高、分布广泛.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分离具有转座活性的苹果Ty1-copia类逆转座子及其人工诱导芽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将连续生产并已申报人体接种反应观察的三批吸附精制百日咳菌苗、白喉、破伤风类毒素混合制剂,分别于4~8℃、18~22℃、37℃贮存半年、1年、1年半和30天,然后以小鼠法或豚鼠法对该制剂进行安全稳定性、效力稳定性以及毒性逆转等测试。其毒力安全稳定性试验表明,三批混合制剂中的精制百日咳菌苗在4~8℃贮半年、1年、1年半后、它们的BWDU/ml、LPU/ml、HSU/ml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白喉及破伤风类毒素在4~8℃贮存半年,1年、1年半以及18~22℃贮存半年和37℃贮存30天后,三批测试组的豚鼠均健存且体重增加。在效力稳定性试验中,4~8℃贮存1年和1年半后精制百日咳菌苗的效力与贮存前(分别为26.73IU/ml、21.02IU/ml、19.17IU/ml)无显著性差异(t=0.114;P>0.05);白喉及破伤风类毒素4~8℃贮存长达1年半后,效力仍在2~3.2IU/ml,动物保护率仍可达80~100%。三批混合制剂在37℃贮存30天后,通过Schick毒性试验及测定BWDU/ml、LPU/ml、HSU/ml各指标显示,精制百日咳菌苗、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无毒性逆转。说明该吸附精制百、白、破混合  相似文献   

7.
绿脓杆菌抗毒素精制方法与效价测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胃酶消化──硫酸铵盐析法对绿脓杆菌外毒素A(PEA)免疫马血浆进行了试制提纯,对该法酶处理及热变性中影响精制效果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比较试验,同时对文中采用的4种效价测定方法进行了筛选。结果表明,胃酶消化法可用于PEA免疫马血浆的精制;效价测定以生物学方法(细胞毒性中和试验、小鼠致死毒性中和试验)为佳。综合比较试验的结果,本文拟订了PEA免疫马血浆精制的“修订法”并与“常规法”进行了精制比较。初步结果表明,修订法的精制效果优于常规法。  相似文献   

8.
脱毒甘薯经过几年来的试验和示范栽培,其增产幅度和种植效益已被广大农民所认识,全国各省的甘薯主产区都准备进行大面积推广。但是,脱毒甘薯的脱毒效果如何以及与未脱毒甘薯的区别,除少数科研单位能通过病毒检测手段进行确定外,一般情况下是很难从外观形态上直接进行鉴别的。这对保证脱毒甘薯的种薯质量和纯度将会带来一定的困难,若推广途径和管理方法再有不当,极易造成以假乱真和坑农害农现象的发生。作者从1992年开始进行脱毒甘薯栽培技术的研究。通过几年来的观察研究,发现脱毒甘薯比末脱毒甘薯不仅在产量和质量上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柑桔属茎尖嫁接脱毒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病毒病及类病毒病极大的影响果树的生长以及果实的产量与品质。热处理可以克服木本植物的某些病毒病,但对多数病毒病则无效;茎尖培养可使许多草本科植物脱毒,但对木本植物则很困难;胚培养可以使多年生木本植物脱毒,然而所获得的脱毒植株,不能保持原品种的特性。茎尖嫁接可克服柑桔等木本植物的多种病毒病。  相似文献   

10.
研究不同剂量及不同白喉类毒素纯度引起的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状况,用于指导疫苗的生产,提高疫苗的质量。以豚鼠为动物模型,采用迟发型超敏试验法,对原制白喉类毒素、精制白喉类毒素、纯化精制白喉类毒素、高纯度的精制白喉类毒素的剂量与超敏反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注射白喉类毒素剂量的大小与超敏反应成正相关,与纯度成负相关。剂量越大,超敏反应越强;纯度越高,超敏反应愈弱。  相似文献   

11.
对8个节瓜(Benincasa hispida var.chieh-qua How)品系基因组DNA中的Ty1-copia类逆转座子逆转录酶核苷酸序列进行扩增,并对品系A39FA的29个克隆产物的核苷酸序列及翻译的氨基酸序列的系统进化和同源性进行了分析,还对29条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对。扩增结果表明:8个节瓜品系的基因组DNA中均包含长度约260 bp的逆转录酶核苷酸片段;从品系A39FA中获得的29条Ty1-copia类逆转座子逆转录酶核苷酸序列(CqRt1至CqRt29)的长度为247~267 bp,同源率为46.2%~98.1%,而它们的氨基酸序列同源率为26.7%~98.8%。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节瓜Ty1-copia类逆转座子逆转录酶核苷酸序列中碱基A、T、G和C的数量分别为65~96、47~92、45~74和32~49,所有序列均富含碱基A和T,AT/GC比为1.35~2.33;缺失突变是造成节瓜Ty1-copia类逆转座子逆转录酶核苷酸序列长度差异的主要因素,在序列长度和碱基组成方面的明显差异表明节瓜Ty1-copia类逆转座子逆转录酶核苷酸序列具有高度异质性。翻译后的氨基酸序列中有21条序列存在终止密码子突变、12条序列存在移框突变,表明Ty1-copia类逆转座子是节瓜基因组内序列重组的热点。通过聚类分析可将29个逆转录酶核苷酸序列分为5个家族(Family),分别包括16、4、4、4和1条序列,其中Family 1可能是具有转座活性的逆转座子家族,但存在转录活性的逆转录酶序列仅占全部序列数量的20.69%。将每一家族中的1~2条序列与其他15种植物的Ty1-copia类逆转座子逆转录酶的氨基酸序列进行比对,显示出较高的同源性。研究结果表明:节瓜与其他植物的Ty1-copia类逆转座子可能有相同起源,而且Ty1-copia类逆转座子可在不同类群间横向传递。  相似文献   

12.
对抗破伤风毒素人源单克隆抗体G2、G6、G2+G6与精制破伤风抗毒素进行了中和效力比较试验。结果表明,G2、G6二株单抗的中和毒力活性均比精制破伤风抗毒素的高。G2和G6混合后呈完全中和。表明这些人源单抗在中和毒力方面能够取代精制破伤风抗毒素,可满足临床试验需求。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5种不同脱毒方法对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菌株的脱毒效果,筛选出脱毒率高和脱毒后金针菇菌株菌丝生长速度、生物量、漆酶活力等性状改善明显的脱毒方法。【方法】以栽培金针菇菌株F-4889为研究材料,从菌丝体中提取大小约2.0 kb的病毒dsRNA,经RT-PCR鉴定该病毒为金针菇褐化病毒(FvBV)。采用菌丝尖端分离、原基组织分离、原生质体单核化、有性生殖和核迁移5种脱毒方法对金针菇菌株进行脱毒处理,利用dsRNA技术和RT-PCR检测脱毒效果。【结果】菌丝尖端分离脱毒后得到1株脱毒菌株;原基组织分离法未能脱毒;原生质体单核化脱毒法得到3株脱毒单核菌株和2株原单杂交脱毒菌株;有性生殖脱毒法获得脱毒孢子单核菌株23株和单孢杂交脱毒菌株8株;核迁移脱毒后得到5株核迁移脱毒菌株。脱毒率依次为25.0%、0、7.5%、57.5%和100%。脱毒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生物量、漆酶活力等均优于出发菌株、菌丝尖端和原基组织分离菌株。【结论】这5种方法中原生质体单核化、有性生殖和核迁移脱毒法脱毒效果较佳,均能有效脱除FvBV,脱毒率高,脱毒后菌株菌丝生长速度、生物量、漆酶活力等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73年生产之吸附精制破伤风类毒素(简称吸精破类)系用钠法配制的氢氧化铝吸附剂制造的。在生产中由于颗粒大、粘度大、排气慢致使外观不理想,一度停止生产。74年曾对氨水法配制之氢氧化铝吸附剂作了一些小量吸附试验,从外观看较过去钠法吸附剂配制之吸精破类有所改善。但在75年生产中发现用氨法吸附剂配制之吸精破类PH不够稳定,经放置后PH逐步上升,有时可达9.0左右,外观也不够理想,有时也会出现颗粒大等问题。为了解决吸精破类生产当中的上述问题,我们对吸附剂加量、PH、以及精破类的纯度等因素作了一些比较试验,使吸精破类的质量得到了一定的改进,现将试验方法及所得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制备白喉类毒素疫苗最关键的步骤是甲醛脱毒。白喉类毒素(DTx)的脱毒过程通过毒素发生的部分未知化学改变来实现。因此白喉疫苗很难完全确定特性,类毒素质量也只能用常规效力与安全实验测定。本文描述了选择物理化学与免疫化学试验以替代原有体内试验监测白喉类毒素疫苗产品质量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泡桐微茎尖培养脱除泡桐丛枝病原(MLO)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感染丛枝病原(MLO)的泡桐组培苗为试材,大量切取长度在0.3mm~0.5mm范围内的微茎尖,在MS和附加0.1mg/LIBA和1~7mg/L6-BA的培养基上进行脱毒试验。根据外植体培养过程的病状有无.病源MLO的DAPI荧光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检查结果,证明微茎炎培养能够获得脱除泡桐丛枝病原MLO的试管苗,其脱毒率在14.29~28.57%之间。脱毒的两个无性系试管苗经连续继代培养一年以上,其生长性状正常且稳定。试验还显示了微茎炎培养脱毒率受采用的茎尖大小、切割技术、培养基中的激素比例及无性系的不同等因素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我们于1971年4月至1974年7月,使用高单位精制的霉菌酸性蛋白酶进行澄清啤酒的试验,结果证明,高单位精制的毒菌酸性蛋白酶作为啤酒澄清剂是可行的,它与菠萝蛋白酶有相同的效果,可以延长啤酒保存期,对啤酒泡沫、口味均无异常影响。现将试验工  相似文献   

18.
参照Tyl-copia类逆转座子逆转录酶的保守区设计简并引物,分别从10个不结球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ssp.chinensis)品种的全基因组中均扩增出260bp左右的目标条带。将目的条带回收、克隆和测序后进行分析,DNAstar分析发现,这些序列存在高度的异质性,28个核苷酸序列变化范围为224~278bp,同源性范围为16.7%~83.0%。28条序列通过核苷酸聚类分为8个家族。推导氨基酸序列有移框突变、终止子突变或二者兼有;与已登录的不同物种同一类型逆转录酶氨基酸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不结球白菜Tyl-copia类逆转座子与芥菜型油菜、拟南芥、芜菁、甜菜可能有共同的起源。半定量和实时定量PCR检测表明,水杨酸(salicylicacid)和Peronospora parasitica均能激活不结球白菜Tyl-copia类逆转座子,逆转座子在不结球白菜叶片中的表达特征说明它可能参与寄主对病原菌的抗性。  相似文献   

19.
重金属与农药污染的农业土壤脱毒过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颖  周启星 《生态科学》2005,24(1):84-89
农业土壤环境自身脱毒过程是极其复杂的生态化学过程,对于土壤健康质量的维持和改善具有重要意义。然而,一直以来,人们对污染物的致毒过程研究得较多,对农业土壤自身脱毒能力及机制未给予足够重视。本文就农业土壤环境中,重金属与农药污染物的吸附脱毒、非生物降解(水解、光解)脱毒、微生物降解脱毒、土壤酶学脱毒、根际环境中的降解和转化脱毒以及植物富集固定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各脱毒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20.
植物病毒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尤其是植物病毒的传染性及增殖性对一种或者一类植物的危害巨大。为了防范植物病毒随寄主贸易跨境传播危害,本文阐述了茎尖培养脱毒、热处理脱毒、热处理结合茎尖脱毒、离体微型嫁接、化学处理结合茎尖脱毒和低温疗法等脱毒技术,对应用于口岸检疫性病毒的不同脱毒方法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同时对今后植物检疫脱毒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