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本文利用形态解剖、孢粉学及化石资料,讨论了金粟兰科的系统;并对其起源、演化和现代分布格局形成等问题做了合理推测,主要结果如下:(l)Sarcandra和chloranthus的亲缘关系最接近,而Ascarina和Hedyosmum的系统位置最靠近.Sarcandra是金粟兰科中最原始的属,而Hedyosmum则是最进化的属。(2)金粟兰科可能于白垩纪最早期起源于木质部无导管的、具简单两性虫媒花的祖先,从这个祖先分化出虫媒两性花的Sarcandra和Chloranthus和风媒单性花Ascarina和Hedyosmum。(3)印度支那植物区和马来西亚植物区包含了金粟兰科的全部属和大部分原始种类,是金粟兰科的现代分布中心;也可能是其起源地。(4)金粟兰科起源较早容易扩散到各个大陆,随大陆解体而被带到各大洲。并随古气候、古地理的演变而发展或衰退、消亡而形成今天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2.
金粟兰科的起源,演化及其分布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本文利用形态解剖,孢粉学及化石资料,讨论了金粟兰科的系统;并对其起源,演化和现代分布格局形成等问题做了合理推测,主要结果如下:(1)Sarcandra和Chloranthus的亲缘关系最接近,而Ascarina和Hedyosmum的系统位置最靠近。Sarcandra是金粟兰科中最原始的属,而Hedyosmum则是最进化的属。(2)金粟兰科可能于白垩纪最早期起源于木质部无导管的,具简单两性虫媒花的祖  相似文献   

3.
中国三白草科的解剖学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项工作采用三白草Saururus chinensis (Lour.)Baill.蕺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裸蒴Gymnotheca chinensis Decne.和白苞裸蒴Gymnotheca involucrata Pei.的时片、叶柄、茎和总花梗制成石蜡切片和徒手切片,进行解剖观察和描述,并用检索性状比较各属间的特征,从而,进一步总结出三白草科的解剖特征。  相似文献   

4.
本项研究采用齐头绒Zippelia begoniaelia Blume,豆瓣绿peperomia tetraphylla(Forst.f.)Hook.et Arn.和假蒟Piper sarmentosum Roxb.等10种植物的叶片、叶柄和茎制成一套石蜡切片和徒手切片,进行比较解剖的观察,并用检索性状比较其属间解剖特征,从而,进一步总结椒胡科的解剖学特征。  相似文献   

5.
宽叶金粟兰及其近缘类群的修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标本室研究和野外考察的基础上,对宽叶金粟兰Chloranthus henryi及其近缘种进行了分类学修 订。确认了宽叶金粟兰、及己C.serratus、华南金粟兰C.sessilifolius和台湾金粟兰C.oldhami,将单穗金 粟兰C.monostachys、湖北金粟兰C.hupehensis 、C. philippinensis、C.verticillatus和台湾及己C.serratus var.taiwanensis处理为新异名。通过研究合模式及有关照片,指定了宽叶金粟兰、多穗金粟兰C.multis-tachys和湖北金粟兰的后选模式。  相似文献   

6.
安徽金粟兰属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编写《安徽植物志》的金粟兰科Chloranthaceae,我们对安徽的该科植物进行定点采集和栽培观察,并查阅了外省的部分标本,发现金粟兰属Cohlranthus的宽叶金粟兰C.henryi Hemsl.和及已C.serratus(Thunb.)Roem.et Schult。在整个生长期均可开花,前期花序项生较粗壮,花发育完全;后期花序腋生而纤弱,花的结构趋向简化。通过研究,现将多穗金粟兰C.multistachys Pei和安徽金粟兰C.anhuieusis K.F.Wu分别并入宽叶金粟兰和及已中,对其属种的描述进行修改或补充。  相似文献   

7.
金粟兰科的起源、分化和地理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讨论了金粟兰科的系统位置和分类系统,并在较详尽地研究其现代地理分布的基础上,结合古植物学等方面的资料,探讨了金粟兰科的现代分布中心及其起源、分化和可能的散布途径,结果如下:1.金粟兰科应独立成目,处于胡椒目与樟目之间;本科4属处于同一进化水平.2.金粟兰科分布于南美、中美、马达加斯加、东亚、热带亚洲、太平洋岛屿及新西兰,属于热带美洲、亚洲、马达加斯加地区、大洋洲和太平岛屿间断分布科,现代分布中心在马来西亚植物区;中国的金粟兰科植物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为金粟兰科种类的分化中心之一.3.通过化石证据推测,在白垩纪中晚期,金粟兰科祖先有较广泛的地理分布,其起源地可能在早白垩纪的环大西洋地区,即冈瓦纳古陆西北部和劳亚古陆西南部.起源时间应不晚于白垩纪的巴勒姆期.  相似文献   

8.
金粟兰属(Chloranthus Swartz)是研究被子植物起源和早期演化的关键类群之一,部分种类被广泛地栽培和使用。虽然前人已对该属植物的形态、地理分布、分类、系统发育、化石和化学成分等开展了丰富的研究,但是通过作者持续广泛的调查研究发现,以往对该属植物形态多样性、生活型和地理分布的认识仍不充分,且在该属植物中还存在分类观点不统一、名实混淆、沿用错误分类信息等问题。该研究在广泛查阅标本资料和长期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金粟兰属植物的形态多样性、生活型和地理分布格局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描述。结果表明:在形态方面,金粟兰属内花部器官尤其药隔形态在种间呈多样性而种内相对稳定,是物种划分最有效的分类性状,其中网脉金粟兰药隔形态变异较大,疑为复合群;在生活型方面,狭叶金粟兰与网脉金粟兰为常绿草本,区别于该属其他常绿亚灌木以及地上部分每年秋冬季节枯萎的多年生草本种类;在地理与生境分布方面,验证了金粟兰属内最近缘的4个长药隔草本物种间的确呈显著水平替代分布格局,而一直被认为只分布在湖北宜昌和重庆奉节等地的狭叶金粟兰却在贵州亦有分布。该研究结果不仅丰富了对中国金粟兰属植物的形态多样性、生活型、地理和生境分布特点等方面的认识,而且为正确划分和鉴别金粟兰属植物不同种类提供了更详实的依据,同时还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属植物物种的形成、演化和特殊分布格局的成因奠定基础,为这一类植物资源安全地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9.
人工林青梅木材构造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邢勇 《植物研究》2004,24(2):162-166
解剖了人工林青梅木材.用切片、显微摄影的方法,通过观测,得到如下结果:⑴导管、木纤维、轴向薄壁组织和射线薄壁组织的比例相近,但木纤维最多.⑵管孔数目随生长轮数的增加而减少,而导管切向直径却增加.⑶树木的实际生长年龄比生长轮数少得多.⑷木材解剖特征的演化不均一.同时,对木材性质与构造的关系、解剖特征的系统发育、木材生长的规律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云南秋海棠属植物叶片横切面比较解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30种主产于云南的秋海棠属植物叶片的横切面解剖构造特征。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切片观察,结果表明:云南秋海棠属植物叶片薄、横切面均为异面叶、呈典型的阴叶结构,叶肉组织虽有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的分化,但栅栏组织不发达,占叶肉组织的比例较小。表皮多为单表皮,极稀复表皮,表皮毛均由多细胞组成。气孔集中于下表皮,孔下室或下陷气孔特大、通气组织极发达;角质层形状多样,呈均匀增厚、瘤状和片状突起;叶绿体椭球形、数多、个体大,主要分布于叶肉组织,集中于栅栏组织。解剖构造特征在各分类组内呈现不完全一致性,而在相同茎的形态类型中有些较一致的特征,在不同种间解剖特征各有差别;根状茎和直立茎类型种类的横切面组织结构表现为表皮细胞壁外的角质层薄、栅栏组织与叶肉组织厚度比例较小等弱光照、湿生等适应性较弱的特征。球茎类型的种类表现为角质层较厚、栅栏叶肉组织厚度比例较大等适应略为干燥和较强光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珍稀植物青檀叶的解剖结构及其生态适应性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石蜡切片法、叶表皮离析法对不同居群青檀叶片的解剖结构进行了对比观察和分析,以期探讨中国特有属植物青檀在解剖结构方面对石灰岩地区贫瘠干旱的适应特征及其机理。结果表明,青檀在叶的解剖结构方面对干旱的石灰岩生境有良好的适应性,其中生境条件最差的巢湖银屏山居群青檀的耐旱性最强,具体表现为:叶片厚,表皮细胞小,具有较厚的表皮细胞外壁和角质层;栅栏组织发达,细胞排列紧密;气孔小且密度大,成簇分布等特征。本研究对青檀在石灰岩地区的推广栽培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心室肌的大体解剖与组织学切片显示心室肌纤维的层次走向,比较心肌传统概念与心肌带理论的差异.方法:(1)应用大体解剖、组织切片HE染色、虚拟切片扫描方法显示心室肌的纤维走向及层次构造.(2)将防腐固定后的成人正常心脏顺心肌纤维方向分层解剖心肌,使之展开成带,验证心肌带理论.结果:将防腐固定的成人正常心脏经改良的解剖方法解剖,可解剖出一条完整的心肌带,分为2个环,4个段.心肌带呈螺旋走向.用大体解剖与组织切片HE染色、虚拟切片扫描显示右心室肌起始于纤维三角为一条单层肌肉带,左心室肌分为三层肌纤维起始于纤维三角与纤维环,肌纤维从纤维三角与纤维环持续由外向内转变呈现为一种交错结构,纵行的浅层心肌纤维在心尖以90°的角返回心底方向,构成深层心室肌形成肉柱,部分心肌纤维斜、横行构成中层心室肌.三者在心尖呈现出一种螺旋形结构.应用虚拟切片扫描技术能完整、清楚地显示心室肌某一切面的结构走向.结论:心肌传统理论与心肌带理论并未完全冲突,心肌带理论的降段、左室断、升段与传统理论的浅、中、深三层相对应.  相似文献   

13.
全缘金粟兰弥勒居群繁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分析发全缘金粟兰弥勒居群的繁殖生物学,对其居群结构,花发育、有性主无性繁殖过程进行了较为仔细的观察分析。结果显示,全缘金粟兰主要分布在具有良好常绿阔叶叶林分布之山谷的北坡,个体在居群内呈群聚式分布。在自然条件下,全缘金粟兰以有性生殖为主,居群更新良好,由种子萌发至性成熟约需3-4年的时间,性成熟株株具有1条顶生和有时具有2或4条侧生的穗状花序。居群内平均每个个体可有1.91条花序,每条花序平均可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卫矛科新记录属—膝柄木属的木材解剖(简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柄木(Bhesa sinica)为常绿乔木,高13m,胸径60cm,具板根,是一种稀有的热带珍贵用材树种。本文对膝柄木的木材构造进行解剖研究。材料采自广西合浦县南康乡大塘下檀屯的丘陵台地上,海拔50m,木材标本号7909217。用常规方法将材料切成三切面切片,厚约20μm,供微观特征观察及解剖分子测定之用。解剖分子的各项测定次数均为60次,取其平均值及标准差。  相似文献   

15.
采用石蜡切片法对中国棱子芹属植物16种1变种进行了果实外部形态和解剖特征观察,研究了分生果大小、果棱形状、油管数目、胚乳形状等特征,文中探讨了部分棱子芹属植物的分类地位,为该属的系统分类研究及分类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佐证。主要结论如下:(1)棱子芹属植物果实解剖特征在种间存在明显差异,在种内性状比较稳定。(2)所研究的棱子芹属植物果实在外部形态和解剖结构表现出较高的多态性和一定的规律性,可以为棱子芹属近缘种的鉴定提供重要的参考性状。(3)结合果棱性状、油管数目等解剖结构和前人分子系统学研究证据,研究认为真正的棱子芹属植物其成熟果实外果皮膨胀,果棱远端具空囊,中果皮和维管束形成的内棱较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王跃华  杨科 《植物研究》2000,20(4):379-384
对滇东北宽叶金粟兰(Chloranthus henryi Hemsl.)居群植物花序发育、传粉及结实率等观察显示,其顶生花序在地下芽中分化,雄蕊具明显伸长的3个药隔和4个药室;而侧生2、3级花序在地上叶腋中分化,其雄蕊药隔缩短、仅具2个药室,并呈现系列简化变异。传粉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该植物不需要昆虫传粉正常开花结实。可推测这种雄蕊简化是该植物自花授粉可育形成后的一种结构简化适应。而多穗金粟兰(Chloranthus multistachys)可能是宽叶金粟兰发育后期的个体。  相似文献   

17.
李儒海  强胜 《植物学报》2010,45(6):739-743
介绍一种快速、简便的杂草果实解剖技术。以4种木质化程度高且能够漂浮的杂草果实为材料进行冰冻切片, 经过材料固定、前处理、样品冷台固定、冷冻切片、展片、染色和观察并拍照等操作步骤, 可以获得清晰的果实解剖照片, 直观地揭示杂草果实适应漂浮的显微结构。杂草果实冰冻切片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对材料进行长时间的软化处理以及繁琐的脱水和包埋等过程。其关键环节是适宜的甘油浓度、冰冻温度和展片步骤。其中, 15%的甘油浓度进行前处理最合适。  相似文献   

18.
李儒海  强胜 《植物学通报》2010,45(6):739-743
介绍一种快速、简便的杂草果实解剖技术。以4种木质化程度高且能够漂浮的杂草果实为材料进行冰冻切片,经过材料固定、前处理、样品冷台固定、冷冻切片、展片、染色和观察并拍照等操作步骤,可以获得清晰的果实解剖照片,直观地揭示杂草果实适应漂浮的显微结构。杂草果实冰冻切片方法的优点是不需要对材料进行长时间的软化处理以及繁琐的脱水和包埋等过程。其关键环节是适宜的甘油浓度、冰冻温度和展片步骤。其中,15%的甘油浓度进行前处理最合适。  相似文献   

19.
测量切片内所有细胞或细胞器的总周长,并乘以切片厚度和校正因子是一种量化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的常用方法。前人在使用该方法时因忽视了细胞大小、切片厚度等影响估算精确度的因素,从而导致计数样本偏少并产生较大误差。通过分析该方法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与精确度的关系,明确了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精确度所要求对应的切片数量。在此基础上,将该方法用于C4植物高粱(Sorghum bicolor)叶片结构的量化,提出叶肉细胞与维管束鞘细胞接触面积(CABM)等参数,发展并完善了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的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20.
测量切片内所有细胞或细胞器的总周长,并乘以切片厚度和校正因子是一种量化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的常用方法。前人在使用该方法时因忽视了细胞大小、切片厚度等影响估算精确度的因素,从而导致计数样本偏少并产生较大误差。通过分析该方法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其与精确度的关系,明确了该方法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精确度所要求对应的切片数量。在此基础上,将该方法用于C4植物高粱(Sorghum bicolor)叶片结构的量化,提出叶肉细胞与维管束鞘细胞接触面积(CABM)等参数,发展并完善了植物叶片解剖结构的量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