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艾纳香化学成分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色谱技术对艾纳香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技术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艾纳香的乙酸乙酯萃取液中分离得到7个已知成分,分别鉴定为木犀草素(1);木犀草素-7-甲醚(2);鼠李素(3);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4);5,4′-二羟基3,7,3′-三甲氧基-黄酮(5);北美圣草素(6);二氢斛皮素-4′-甲醚(7)。其中化合物4、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 DC.叶中的黄酮类成分及其抗氧化与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进行了研究。从艾纳香叶中分离得到9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甲氧基二氢槲皮素(1),柽柳黄素(2),3,3'-二甲氧基槲皮素(3),7,4'-二甲氧基二氢槲皮素(4),(2α,3β)-二氢鼠李素(5),艾纳香素(6),sterubin(7),enodicytol(8),二氢槲皮素(9)。化合物3、5、8为首次从艾纳香中分离得到。分别用DPPH法和PNPG法筛选化合物的抗氧化活性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化合物2、5~9表现出强抗氧化活性;化合物1~3、5、9表现有较高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该结果为艾纳香的品质评价和深度开发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艾纳香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 DC.)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商路素(1),花椒油素(2),2,4-二羟基-6-甲氧基苯乙酮(3),5,7-二羟基色原酮(4),金丝桃苷(5),异槲皮苷(6),3′,4′,5,7-四羟基-3-甲氧基黄酮(7),槲皮素(8),槲皮素-3′-甲氧基-3-O-β-D-半乳吡喃糖苷(9),4′,5,7-三羟基-3,3′-二甲氧基黄酮(10),3,5,7-三羟基-3′,4′-二甲氧基黄酮(11),木犀草素(12).其中,化合物3-7和9- 1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 DC.)中的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与酪氨酸酶抑制活性进行了研究。利用各种色谱手段和波谱学方法,从艾纳香地上部分分离得到1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7,3′,4′-三甲基槲皮素(1)、4′,5-二羟基-3′,7-二甲氧基黄酮(2)、木犀草素-7-甲醚(3)、鼠李素(4)、(2R,3R)-3,3′,5,7-四羟基-4′-甲氧基二氢黄酮(5)、(2R,3R)-二氢槲皮素-7-甲醚(6)、槲皮素(7)、木犀草素(8)、圣草酚(9)、异半皮桉苷(10)、异槲皮苷(11)、3-甲氧基槲皮素(12)、熊果酸(13)、熊果酸内酯(14)、过氧麦角甾醇(15)、2-羟基-4,6-二甲氧基苯乙酮(16)、2,4-二羟基-6-甲氧基苯乙酮(17)、丹参素甲酯(18)。其中化合物10、14和18为首次从艾纳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3为首次从植物艾纳香中分离得到。分别运用DPPH法及酪氨酸酶催化左旋多巴氧化速率法筛选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酪氨酸酶抑制活性,发现化合物3~5、7~12、18有着较强的抗氧化性,化合物7、13、14、16、17有一定的酪氨酸酶抑制剂活性。  相似文献   

5.
艾纳香黄酮类化学成分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DC.)的地上部分中分离得到13个黄酮类化合物,经鉴定分别为5,7-二羟基-3,3′,4′-三甲氧基黄酮(1),3,5,3′,4′-四羟基-7-甲氧基黄酮(2),4,2′,4′-三羟基双氢查尔酮(3),儿茶素(4),阿亚黄素(5),davidioside(6),二氢槲皮素-7,4′-二甲醚(7),艾纳香素(8),二氢槲皮素-4′-甲醚(9),3,5,3′-三羟基-7,4′-二甲氧基黄酮(10),5,7,3′,5′-四羟基二氢黄酮(11),木犀草素(12),槲皮素(13)。其中化合物1和3~6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6.
竹叶榕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从竹叶榕(Ficus stenophyllaHemsl.)根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经理化常数和波谱数据分析,分别鉴定为3,4-二氢补骨酯素(3,4-dihydropsoralen,1)、7-羟基香豆素(7-hydroxycoumarin,2)、香柠檬内酯(bergapten,3)、补骨酯素(psoralen,4)、( )-儿茶素(catechin,5)、芹菜素(apigenin,6)、蔗糖(sucrose,7)、香草酸(vanillic acid,8)、胡萝卜苷(daucosterol,9)和豆甾醇(stigmasterol,10)。化合物1~10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  相似文献   

7.
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手段从大头艾纳香(Blumea megacephala(Randeria)Chang etTseng)全草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光谱数据分别鉴定为无羁萜(1)、小麦黄素(2)、豆甾醇二十六烷酸酯(3)、豆甾醇十八烷酸酯(4)、α-香树脂醇(5)、α-香树脂醇乙酸酯(6)、β-香树脂醇乙酸酯(7)、β-谷甾醇(8)、豆甾醇(9)、β-胡萝卜苷(10)、二十七烷醇(11)、十六烷酸(12)和二十四烷酸(13)。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大头艾纳香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8.
药用植物艾纳香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药用植物艾纳香为研究对象,以-20℃保存、4℃保存、室温自然干燥和硅胶干燥四种样品保存方式,并采用SDS法、CTAB法、SDS-CTAB法和改良CTAB法4种不同的基因组DNA提取方法进行了对比试验,以期建立艾纳香的较好的样品保存方法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结果表明,-20℃保存是艾纳香的较理想的样品保存方式;改良CTAB法是艾纳香基因组DNA提取较适宜的方法,该方法提取的DNA经紫外检测,其A_(260)/A_(280)为1.8左右,明显优于SDS法(1.1~1.5)、CTAB法(1.2~1.5)和SDS-CTAB法(1.4~1.6),琼脂糖凝胶电泳、酶切检测和PCR扩增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艾纳香药效物质基础,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联用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UPLC-Q-TOFMS~E)技术快速鉴定艾纳香有效部位化学成分。色谱柱为BEH C_(18)(100 mm×2. 1 mm,1. 7μm),流动相为0. 1%甲酸水(A)-0. 1%甲酸乙腈(B)梯度洗脱,流速为0. 4 mL/min,电喷雾高分辨质谱分别采用正负离子两种模式进行扫描。结合天然产物词典(DNP,Dictionary of natural products)和文献对化学成分进行定性。乙酸乙酯部位共检测到23种成分,鉴定出22种,石油醚部位检测到25种成分,鉴定出21种。本研究明确了艾纳香有效部位的化学组成,为艾纳香中药物先导化合物的发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艾纳香野生种群克隆多样性及克隆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艾纳香是具有克隆生长习性的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其广布于中国南部,为了更有效地保护和合理利用艾纳香资源,本文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对4个野生艾纳香种群进行了克隆结构和克隆多样性(单克隆种群或多克隆种群)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10对10bp随机引物共检测到70条谱带,其中多态带为60条,占85.71%,检测到64个基因型,且全部为局限基因型;(2)与Ellstrand Roose(1987)总结的克隆多样性平均值(PD=0.17,D=0.62)相比艾纳香的种群克隆多样性水平稍高,Simpson指数平均为0.973,基因型比率PD平均为0.800;(3)遗传一致度和遗传距离分析表明,4个艾纳香野生种群被分成两组,一组是海南的所有种群,另外一组是云南类群。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甘肃省菊科植物的3个分布新记录属,母菊属(Matricaria),联毛紫菀属(Symphyotrichum)和艾纳香属(Blumea),以及3个甘肃省分布新记录种,同花母菊[Matricaria matricarioides(Lessing)Porter ex Britton],钻形紫菀[Symphyotrichum subulatum(Michaux)G.L.Nesom]和柔毛艾纳香[Blumea axillaris(Lamarck)Candolle]。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NAA对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扦插生根的影响,4 a生艾纳香健康枝条用500 mg/L NAA处理,对生根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艾纳香扦插生根率与内源IAA、GA含量和IAA/ABA呈正相关,而与ABA含量呈负相关.NAA处理能提高插穗的IAA含量,降低ABA含量,有助...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快速准确的艾纳香分子鉴定方法。采取筛选艾纳香及其混伪品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针对艾纳香特异性位点设计引物,优化PCR扩增条件,荧光检测扩增产物。结果表明碱裂解法更适于艾纳香基因组DNA的提取;叶绿体基因(tDNA)特异引物能特异性扩增艾纳香DNA,其扩增产物荧光检测呈绿色,混伪品无反应发生。试验结果显示该法简化了分子鉴定过程,省时节力,且结果准确可靠,可作为艾纳香植物和药材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不同部位艾纳香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永林  赵志国  文永新   《广西植物》2006,26(4):453-455
以芦丁为对照品,建立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艾纳香总黄酮含量的方法,并检测艾纳香中不同部位总黄酮的含量。结果表明:芦丁在0~0.04832mg/mL(r=0.9998)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99·7%,RSD=2.3%,其叶、小枝条、茎含总黄酮分别为2.94%,1.21%,1.36%,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结果可作为艾纳香中总黄酮含量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海南产艾纳香为原料,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艾纳香不同部位总黄酮、多酚的含量及清除自由基的能力,并分析抗氧化活性与其多酚和总黄酮含量的相关性。艾纳香不同部位提取液均有抗氧化活性,并在一定浓度范围内,与多酚和总黄酮含量存在明显量效关系。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多酚和总黄酮对艾纳香抗氧化活性均有较大贡献,多酚和总黄酮是艾纳香抗氧化活性的主要成分,其中艾纳香功能叶和嫩叶为其主要活性部位。  相似文献   

16.
昆仑雪菊黄酮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大孔树脂、ODS RP-18和Sephadex LH-20柱从昆仑雪菊中分离得到7个黄酮类化合物,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学方法鉴定化合物的结构,分别为:异奥卡宁7-O-β-吡喃葡萄糖苷(1)、栎草亭-7-O-β-D-吡喃葡萄糖苷(2)、马里苷(3)、奥卡宁(4)、木犀草素(5)、槲皮素(6)、8-羟基黄颜木素(7)。其中化合物2、5、6和7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族特色药材艾纳香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艾纳香为我国重要民族药物之一,在黎族、壮族、苗族等少数民族地区有着悠久的用药历史,具有镇痛、发汗、祛风除湿、祛痰止咳、通经止血等功效。本文试从艾纳香的有效成分结构、含量、资源分布、遗传多样性、栽培管理及繁殖方式等几个方面对过去的相关研究进行简短的综述,以期为艾纳香的资源及可持续开发利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植物内生真菌一直是发现结构新颖、活性广泛的化合物的重要宝库。文中对一株艾纳香内生真菌粉红粘帚霉Clonostachysrosea进行化学研究,通过活性跟踪手段,结合硅胶柱色谱、凝胶色谱、以及半制备液相色谱技术从该菌株的发酵提取物中共分离获得6个单体化合物,经波谱学技术结合质谱鉴定其分别为verticillin A (1)、(S)-(+)-fusarinolic acid (2)、8-hydroxyfusaric acid (3)、cerebroside C (4)、3-Maleimide-5-oxime (5)以及bionectriol A(6)。所有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抗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4株细菌的活性评价,其中1、4和6对3株细菌表现出显著的抑菌活性,MIC值2–16μg/mL。研究结果为从黎药植物艾纳香的内生真菌中寻找新型抗生素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背景】植物内生真菌是天然活性小分子的重要来源,但由于种类繁多,导致寻找结构新颖、活性强的化合物非常困难,重复分离已成为制约新型药源小分子发掘的瓶颈。【目的】综合各种技术,快速寻找目标活性次生代谢产物。【方法】通过对菌株分子鉴定、天然产物词典(dictionaryofnatural products,DNP)数据库检索、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ultra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quadrupole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UPLC-QTof-MS)分析、滤纸片法抑菌实验和色谱技术跟踪获得活性单体化合物。运用质谱和单晶衍射技术对化合物结构进行鉴定,96孔板法对单体化合物进行活性评价。【结果】分离鉴定出11株艾纳香内生真菌,筛选出一株各方面表现良好的艾纳香内生菌菌株Diaporthe sp.,从其大米培养基中获得一个单体化合物Cytochalasin H,活性评价显示其对枯草芽孢杆菌具有很好的抑制活性,MIC值为32μg/mL。【结论】将多种筛选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应用于艾纳香内生真菌活性代谢产物的发掘,为快速寻找活性先导化合物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贵州西南部艾纳香内生真菌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物学报》2017,(11):1498-1503
本文以研究不同地点、时期和组织部位的艾纳香内生真菌类群多样性及分布为目标,从艾纳香Blumea balsamifera根、茎和叶中分离得到内生真菌152株,经形态分类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分别归属于11个属,其中Fusarium、Aspergillus、Trichoderma和Curvularia为艾纳香内生真菌的优势种群。结果表明,叶片内生真菌类群丰富度和类群多样性最高;罗甸、望谟、册亨和贞丰艾纳香内生真菌的分布比较集中,其中罗甸内生真菌类群多样性和类群丰富度最高;7月份在内生真菌类群多样性和类群丰富度上表现突出;而12月份分离获得的内生真菌菌株数量较多;不同地点、不同时期内生真菌分布相似程度较高,茎、根与叶的相似程度差别较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