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探讨管壁胶原及Ⅰ、Ⅲ型胶原变化在慢性低O2 高CO2 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透射电镜、图像分析及免疫组化等方法 ,研究四周低O2 高CO2 对大鼠肺动脉压力和管壁胶原及Ⅰ、Ⅲ型胶原的影响 ,肺动脉壁I和III型胶原的平均积分吸光度值作为Ⅰ、Ⅲ型胶原的相对含量。结果 :①低O2 高CO2 组 (B组 )大鼠肺动脉平均压 (MPAP)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颈动脉平均压 (MCAP)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②电镜下 ,低O2 高CO2 大鼠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明显增生 ,面积增大 ,其间胶原纤维丰富 ,外膜纤维母细胞增生 ,胶原纤维高度密集。免疫组化发现低O2 高CO2 大鼠肺细小动脉管壁Ⅰ型胶原平均吸光度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1) ,Ⅲ型胶原平均吸光度值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③低O2 高CO2 组大鼠血浆内皮素浓度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 <0 .0 1) ,血清一氧化氮 (NO)较对照组明显减低 (P <0 .0 1)。结论 :肺动脉壁的胶原含量增多 (Ⅰ型胶原增多 )与慢性低O2 高CO2 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以及肺动脉结构重建有关 ,一氧化氮和内皮素可能起介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野生型 p5 3、bcl2 基因在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 ,用原位杂交的方法观察 p5 3mRNA、bcl2 mRNA在大鼠心脏及肺组织的表达和分布。结果 :缺氧组大鼠肺小动脉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 (MT % ) 2 9 3 %± 4 5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15 2 %± 3 2 % (P <0 .0 1) ,肺小动脉壁 p5 3mRNA表达 0 6 8± 0 12明显弱于对照组 1 12± 0 38(P <0 .0 1) ,而bcl2 mRNA表达 2 38± 1 0 4强于对照组 1 0 9± 0 32 (P <0 .0 1)。结论 :①慢性缺氧能导致肺小动脉重建及肺动脉高压 ;②野生型 p5 3bcl2 基因均参与了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建的调控。  相似文献   

3.
Xie M  Liu XS  Xu YJ  Zhang ZX  Bai J  Ni W  Chen SX 《生理学报》2007,59(1):94-102
本研究旨在探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1/2)信号通路在慢性哮喘模型大鼠支气管平滑肌细胞(bronchial smooth muscle cells,BSMCs)迁移能力改变中的调控作用。应用卵清蛋白致敏和雾化方法制备大鼠慢性哮喘模型,体外培养大鼠BSMCs,采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ERK1/2信号通路的表达,分别用平面迁移实验和跨膜迁移实验来评价BSMCs的活动和趋向迁移能力,并比较用和不用ERK1/2信号通路干预剂的差异。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慢性哮喘模型大鼠BSMCs中总ERK1/2(9.13±0.87)较对照组(4.68±0.59)明显增加,磷酸化ERK1/2(p-ERK1/2)占总ERK1/2的比值(0.55±0.05)较对照组(0.48±0.04)显著提高(n=10,P<0.01)。慢性哮喘组ERK1和ERK2 mRNA的表达(1.83±0.24和1.07±0.11)较对照组(0.58±0.14和0.51±0.12)明显增高(n=10,P<0.01)。在平面迁移实验中,慢性哮喘大鼠BSMCs的迁移最远距离是对照组的(2.9±0.1)倍,在ERK1/2激动剂表皮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 EGF)刺激下增加到(5.0±0.2)倍,而在30μmol/L PD98059的作用后下降到(1.7±0.2)倍。正常对照大鼠BSMCs平面迁移能力对PD98059的反应较慢性哮喘组弱,仅在100μmol/L PD98059的作用下下降到(0.8±0.1)倍。跨膜迁移实验中,慢性哮喘大鼠BSMCs的跨膜迁移细胞是对照组的(1.9±0.1)倍,在EGF刺激下增加到(3.1±0.2)倍,而在30μmol/L PD98059作用后下降到(1.45±0.2)倍。这些结果表明慢性哮喘模型大鼠BSMCs的迁移能力明显增强,ERK1/2信号通路在该功能变化的调控中可能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血管紧张素Ⅱ在紧张应激引起大鼠血压升高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Lu LM  Wang J  Yao T 《生理学报》2000,52(5):371-374
实验在雄性Sprague Dawley大鼠上进行。实验动物被随机分为对照组、应激组和应激 腹腔注射卡托普利 (captopril)组。应激组大鼠每天给予电击足底结合噪声的应激刺激 ,每日 2次 ,每次 2h ,连续 15d ;应激 ipcaptopril组大鼠在给予应激刺激期间 ,经腹腔内注射captopril 5 0mg/kg d。实验结果观察到 ,15d后 ,三组大鼠平均尾动脉收缩压分别为 :对照组 16 32± 0 5 5kPa (n =7) ,应激组 19 75± 1 0kPa (n =8) ,应激 ipcaptopril组17 6 9± 1 0 7kPa (n =8)。应激 ipcaptopril组大鼠的尾动脉收缩压较对照组动物有显著升高 (P <0 0 5 ) ,但又显著低于应激组大鼠 (P <0 0 5 ) ;同时 ,三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AVP mRNA水平分别为 :对照组 7332 6 6± 5 2 2 6 5 (n =6 ) ;应激组 12 990 33± 15 33 5 8(n =6 ) ,应激 ipcaptopril组 10 6 15 5± 1410 49(n =6 )。应激 ipcaptopril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AVP mRNA水平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 (P <0 0 0 1) ,但又显著低于单纯应激组大鼠 (P <0 0 5 )。统计结果显示 :各组大鼠下丘脑组织中AVP mRNA水平与血压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P <0 0 0 1)。对照组大鼠在侧脑室注射 (icv)选择性血管升压素 (AVP)V1受体拮抗剂d(CH2 ) 5Tyr(Me)AVP 0 3μg后 ,其平均动脉压 (  相似文献   

5.
一氧化碳对大鼠离体肺动脉的舒张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ing XQ  Liu GM  Wang JK  Sheng ZR 《生理学报》2002,54(1):38-42
本研究观察了一氧化碳 (CO)对离体大鼠肺动脉的舒张作用。制备Wistar大鼠肺动脉环 ,作出ACh浓度效应曲线之后 ,肺动脉环用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L NAME 3 0 μmol/L (n =10 )或血红素氧化酶抑制剂ZnPPIX 10μmol/L +L NAME 3 0 μmol/L (n =10 )孵育 3 0min ,再制备一个ACh的浓度效应曲线 ,观察ZnPPIX对ACh的浓度效应曲线的影响。另取一组肺动脉环 ,分为内皮完整组和去内皮组 ,观察外源性CO对肺动脉环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 ,用L NAME孵育后 ,ACh的血管舒张反应受抑 ,最大抑制率为 5 0 4± 9 2 % ;用ZnPPIX +L NAME孵育后 ,ACh的血管舒张反应进一步受抑 ,最大抑制率为 84 4± 11 2 %。外源性CO无论对内皮完整组还是去内皮组肺动脉都有舒张作用。本研究提示 ,ZnPPIX可抑制ACh的内皮依赖性肺动脉舒张反应 ,CO是一个内皮源性的血管舒张因子 ,外源性CO可舒张肺动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肾性高血压大鼠(RHR)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膜电容(Em)、膜电流(I)、电流密度(pA/pF)、膜电位和I-V曲线的变化及盐酸埃他卡林对正常血压及肾性高血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钾通道的影响。方法:用内径为0.2~0.3 mm的银夹夹住大鼠左肾肾动脉起始部,制成两肾一夹RHR模型,血压以无创性套尾法测量。急性分离大鼠肺内动脉平滑肌细胞,用全细胞记录技术记录细胞钾电流、膜电容并计算电流密度。结果:RHR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膜电容均值为(3.43±1.16)pF,比正常血压大鼠(NTR,4.98±0.62pF)降低31.1%;钾电流值为(0.54±0.26)nA,比正常大鼠(1.70±0.67nA)降低68.2%;电流密度值为(180±90)pA/pF,比正常大鼠(350±80 pA/pF)降低48.6%;膜电位为(-26.96±7.23)mV,比正常大鼠(-27.66±7.1 mV)降低2.5%。盐酸埃他卡林在0.1-100μmol.L-1浓度下,可显著增强正常血压大鼠动脉平滑肌钾电流;在1.0-100μmol.L-1浓度下,可显著增强肾性高血压大鼠动脉平滑肌钾电流。结论:RHR的膜电容、膜电流、电流密度比正常血压大鼠低,I-V曲线下移。盐酸埃他卡林对正常血压大鼠及肾性高血压大鼠动脉平滑肌钾电流都有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蛋白激酶C(PKC)在慢性低氧大鼠肺动脉重构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透射电镜、放射活性测定法、免疫组化、图像分析等方法综合进行评价。结果 :①肺动脉平均压 (mPAP)、右心室重量比 (RV LV S)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②光镜下肺细小动脉管壁面积 管总面积 (WA TA)、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核密度 (SMC)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电镜显示肺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 ,胶原纤维较对照组明显为多 ;③肺组织PKC总活性(PKCt)、胞膜PKC活性 (PKCm)、胞浆PKC活性 (PKCc)及PKCm PKCt的百分比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④免疫组化显示肺细小动脉 (直径约 10 0~ 2 0 0 μm)PKC含量、Ⅰ型胶原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 ,Ⅲ型胶原组间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⑤肺组织PKCt、PKCm、PKCm PKCt和肺动脉管壁PKC的表达与肺细小动脉中膜平滑肌细胞核密度 (SMC)、肺动脉管壁Ⅰ型胶原的表达均呈正相关。结论 :PKC参与慢性低氧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管壁胶原表达的调控 ,从而参与了低氧性肺动脉重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菌群改变及抗体反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菌群改变及机体免疫反应。方法 :采用梯度稀释法进行菌群分析 ,同时采用透射比浊法测定IgG、IgM、IgA。 结果 :发现服用培菲康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急性期菌群与正常人相比 ,肠杆菌 (8 82± 0 6 9,P <0 0 5 )、肠球菌 (7 73± 0 2 1,P <0 0 1)及小梭菌 (6 6 8± 0 78,P <0 0 1)的数量显著增加 ,而双歧杆菌 (6 89± 0 34,P <0 0 1)和乳杆菌 (6 95± 0 5 2 ,P <0 0 1)的数量明显下降 ,且缓解期与对照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拟杆菌 (7 2 6± 0 0 3,P <0 0 5 )及双歧杆菌 (7 5 9± 0 34,P <0 0 1)较急性期明显上升 ,小梭菌 (6 13± 0 6 6 ,P <0 0 1)明显下降。未服用培菲康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急性期菌群中服药前后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前肠杆菌 (8 77± 0 89,P <0 0 1)和肠球菌 (7 75± 0 38,P <0 0 1) ,小俊菌 (6 6 4± 0 4 3,P <0 0 1)明显增加 ,而双歧杆菌 (6 98± 0 2 5 ,P <0 0 1)和乳杆菌 (6 83±0 6 2 ,P <0 0 1)明显下降。治疗后肠杆菌 (8 93± 0 6 0 ,P <0 0 1) ,肠球菌 (7 6 1± 0 39) ,小梭菌 (6 6 8±0 72 ) ,有所下降 ,双歧杆菌 (7 12± 0 35 )和乳酸杆菌 (6 6 8± 0 72 )有所上升 ,但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从两组用药前后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成年 (16周龄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spontaneouslyhypertensiverat,SHR)与同龄对照组 (WKY)大鼠之间细胞外基质成分的差异及血管紧张素Ⅱ (AngiotensinⅡ ,AngⅡ )在SHR大鼠左室肥厚形成过程的作用。方法 用尾袖法间接测定大鼠血压 ;检测左心室组织及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ngiotensinconvertingenzyme ,ACE)活性 (紫外分光光度法 ) ;放免法测定左室心肌AngⅡ含量。免疫组化测定左室心肌胶原含量 ,用3H -Proline掺入量测定体外培养心肌成纤维细胞 (cardiacfibroblast,CFB)胶原的合成率。结果  (1) 16周龄SHR大鼠血压明显高于对照组 (WKY)大鼠 ,分别为 (2 7.6 3± 2 .6 7)kPa和 (16 39± 0 54)kPa ,P <0 .0 5;(2 )SHR大鼠左室心肌AngⅡ含量明显高于WKY组 ,分别为 (2 6 6± 75)pg/ 10 0mg和 (134± 4 1)pg/ 10 0mg ,P <0 .0 5;(3)左室重量 (Leftventricalarmass,LVM)SHR明显高于WKY组 ,分别为 (10 14.3± 6 2 .1)mg和 (895.7± 86 .4 )mg ,P <0 .0 5;(4 )心体比 (Letventricrlarmass/bodyeight,LVM/BW )SHR明显高于WKY组 ,分别为 (3.4 4± 0 .15)mg/g和 (2 .17± 0 .11)mg/g ,P <0 .0 5;(5)体外细胞培养的心肌成纤维细胞3H -Proline掺入量随着AngⅡ浓度升高而增加 ,1μmol/L的AngⅡ使SH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究miR-125a-5p转染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将肝癌细胞分为对照组、下调组和上调组,并通过细胞转染建立稳定转染的下调组和上调组。MM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能力,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P13K/Akt通路中AKT、Bax、Bcl-2、P13K、P-AKT蛋白表达量。结果:与上调组相比,下调组24、48、72 h细胞增殖率,细胞侵袭、迁移细胞数,AKT、Bcl-2、P13K、P-AKT蛋白表达量显著降低,具有统计学差异(29.67±9.87 vs 17.34±5.71,t=5.192,P<0.05、34.75±11.56 vs 15.17±5.04,t=7.365,P<0.05、38.48±12.81 vs 12.51 ±4.13,t=9.153,P<0.05,72.53±24.17 vs 36.28±12.07,t=6.365,P<0.05、86.51±28.75 vs 46.28±15.32,t=5.858,P<0.05,1.26±0.41 vs 0.81±0.26,t=4.397,P<0.05、1.35±0.44 vs 0.76±0.24,t=5.584,P<0.05、1.48±0.46 vs 0.79±0.26,t=6.194,P<0.05、1.22±0.39 vs 0.73±0.24,t=5.584,P<0.05);与上调组相比,下调组24、48、72h细胞凋亡率,Bax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17.62±5.84 vs 29.31±9.75,t=4.879,P<0.05、14.97±4.65 vs 34.19±11.36,t=7.427,P<0.05、11.26±3.74 vs 38.62±12.86,t=9.690,P<0.05,0.75±0.24 vs 1.33±0.43,t=5.587,P<0.05)。结论:下调miR-125a-5p的表达,可通过作用于P13K/Akt通路,调控AKT、Bax、Bcl-2、P13K、P-AKT蛋白表达量,进而起到抑制肝癌细胞增殖、促进肝癌细胞凋亡以及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CWDMs及其宁代细菌型和伤寒杆菌粗糙型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以了解沙门菌CWDMs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结果表明,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细菌型及伤寒杆粗糙型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显示出相同的4种具有不同泳动速率的LDH同功酶,但CWDMs仅显示2种LDH。CWDMs的2种LDH同功酶与其亲代细菌型及伤寒杆  相似文献   

12.
光照对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种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Spring配子体假根无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其生长方向与光照方向无关外,其它7种的配子体假根均有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假根的向重力性反应在配子体发育初期,因光照的方向不同而异,表现为负向光性。随着配子体发育至片状体阶段,光对其向重力性反应的影响逐渐减弱,而重力的影响增强。在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初期,光对  相似文献   

13.
作者解剖观察了33种,隶于4目、7亚目、15科、19属的中国鳐类脑颅的形态。研究结果认为:锯鳐目和鳐目是原始类群,它们均具吻软骨,其中圆犂头鳐科和团扇鳐科是特化类群。电鳐目亦具吻软骨,它们是特化和退化类群。在较高等的鲼目则无吻软骨。依据鳐类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脑颅亦各具有不同的式型。  相似文献   

14.
沙门菌CWDMs脂代谢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毛地黄皂苷敏感试验和菌细胞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胆碱酯酶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经L 型变异后形成的细胞壁缺陷突变株(CW DM )的脂类代谢活性,了解这些CW DM 变异的性质和探讨细菌细胞壁缺陷突变与细菌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 DM s 具有显著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对毛地黄皂苷高度敏感并且还具有与白色念珠菌相似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但未能检出胆碱酯酶活性。CW DM s返祖菌丧失了脂类代谢酶类和胞浆膜不含胆固醇,恢复了与其亲代细菌型相似的代谢特征。提示在沙门菌天然即存在有与脂类及胆固醇代谢相关的基因,细胞壁的缺陷导致这些脂类及胆固醇代谢基因活化,以致 CW DM s 能够表达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和胞浆膜含有胆固醇  相似文献   

15.
沙门菌CWDMs氨基酸代谢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旭  王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3):142-143,145
采用氨基氨利用生长试验和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酶(GOT)、乳酸脱氨酶(LDH)、肌酸激酶(CK)、α-闳丁酸脱氢酶(α-HBD)、γ-谷志肽酶(γ-GT),酸性磷酸酶(ACP)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CWDMs变异的特点及其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在仅含蛋氨酸或脯氨  相似文献   

16.
17.
18.
细胞壁缺陷细菌生物氧化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和  陈峥宏 《微生物学报》1998,38(5):396-399
The L-forms were induced from Staphylococcus aureus,Escherichia coli and Bacdtos cereus by β-lactam anhbiohcs and then observahons on the proPenies of oxygen requlrement sugar fermentahon and sensihve tO cyanide of the Lforms were done. The resultS were shown that the Lforms derived from the obligate aerobe or the faCultative anaerobe did not ferment sugars and were highly oxygendePendent and more sensihve tD cyedde than their Parent bacteria The metabolic achvihes which were same as the Parent bacteria of …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