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1 毫秒
1.
目的:观察喉癌病人癌组织内CDla~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的分布、形态学特征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表达情况,同时探讨喉癌组织CDla~ DC分布与VEGF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抗VEGF、抗CDla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和透射电镜等方法研究了42例喉癌组织。结果:喉癌组织CDla~ 树突状细胞树突状细胞形态不规则,表面有许多不规则树状突起。大部分散在分布于癌巢内,与肿瘤细胞有密切接触,少量分布于癌巢之间的间质和癌周组织。喉癌组织内CDla~ DC密度与喉癌临床期次呈明显的负相关,而VEGF的表达与喉癌临床期次呈明显的正相关。喉癌组织中VEGF表达明显升高的病例,其CDla~ DC密度显著降低。结论:癌巢内树突状细胞为不成熟状态的DC,与肿瘤细胞密切接触而捕获肿瘤抗原。喉癌组织中VEGF表达与DC含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TILs)是存在于肿瘤癌巢内及间质中的淋巴细胞群体,其介导的适应性免疫是有效且持续抗肿瘤反应的关键性基础。三阴性乳腺癌(triple-negative breast cancer, TNBC)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HER-2)阳性的乳腺癌是最具免疫原性的乳腺癌,TILs在此类乳腺癌中浸润程度较高。近年来研究发现TIL在TNBC和HER-2阳性乳腺癌的预后及新辅助化疗疗效方面有较高的预测效能。本文综述TILs在TNBC及HER-2阳性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为探索乳腺癌新的有效治疗靶点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穿孔素和颗粒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肿瘤组织中的浸润淋巴细胞(TIL)的数量和质量与肿瘤的预后密切相关。TIL杀伤肿瘤的最主要的机制是PFP/GrB途径。穿孔素(PFP)通过在靶细胞膜上形成活性孔道使靶细胞渗透压改变而溶解,或者与颗粒酶协同作用而诱导靶细胞凋亡,本文概述了穿孔和颗粒酶的一般性质、作用机制、作用途径的证据以及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对树突状细胞肿瘤抗原提呈效应的调节作用.方法:建立B16黑色素瘤小鼠模型;用GM-CSF和IL-4诱导扩增小鼠骨髓来源的树突状细胞,并用透明质酸孵育,Brdu标记;经肿瘤周围皮下回输,以普通DC、生理盐水为对照组;测量瘤体积,计算抑瘤率.光镜、透射电镜、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HA-DC于肿瘤局部组织和淋巴结内的分布和形态学特征.结果:HA-DC细胞组的抑瘤作用强于DC细胞组(P<0.05);HA-DC细胞主要分布于肿瘤周围和淋巴结副皮质区,透射电镜观察可见HA-DC组肿瘤周围组织中有大量树突状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相互有膜接触,淋巴细胞以突起深入肿瘤细胞,并与其接触、融合,肿瘤细胞发生凋亡.结论:DC负载透明质酸后可以有效激活和扩增淋巴细胞,增强机体肿瘤特异性CTL效应.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肝癌细胞反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的机制,在体外进行肝癌细胞和TIL混合培养后,检测两种细胞FasL、Fas、caspase-8基因的表达情况,以及肿瘤细胞反击时TIL凋亡比例的变化.将肝癌细胞与TIL按照不同的比例共培养后,流式细胞术检测TIL凋亡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癌细胞与TIL FasL、Fas和caspase-8基因的表达情况;以及Western印迹检测FasL、caspase-8的表达情况.不同浓度的肝癌细胞与TIL共同培养48 h后,随着肝癌细胞接种浓度的增加,TIL凋亡率明显增加(P<0.01).与正常人肝细胞相比,人肝癌细胞FasL mRNA表达含量明显增高(P<0.01).与人肝癌细胞共同培养24 h后,TIL Fas、caspase-8基因mRNA的表达也明显升高;TIL caspase-8的表达也明显升高.结果表明,肝癌细胞可以通过Fas系统诱导TIL发生凋亡,这为肝癌的免疫逃逸和肿瘤反击机制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6.
EMT与肿瘤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皮细胞向间质细胞的转变(epithelial to 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是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现象,也是维系生命体组织平衡的基本生物事件。目前的研究表明成熟组织中不适当的EMT对多种肿瘤的发展进程具有重要的影响。EMT可促进肿瘤细胞的浸润以及肿瘤的转移,还可能使肿瘤细胞逃逸某些因素诱导的凋亡。本文综合目前的研究进展,旨在阐述EMT与肿瘤的关系以及EMT发生的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喉癌组织中类高内皮微静脉的分布、超微结构和蛋白多糖表达的观察,探讨淋巴细胞归巢的抗肿瘤意义及蛋白多糖对淋巴细胞归巢的调节作用。方法:应用透射电镜及阳性胶体铁染色方法,观察和研究32例喉癌组织中的类高内皮微静脉的分布、超微结构和蛋白多糖的表达。结果:(1)早期病变肿瘤周边组织内可见大量类高内皮微静脉,其内皮细胞高大,胞浆突起增多,细胞核大,细胞器丰富,有大量淋巴细胞穿越管壁,可见大量肿瘤浸润淋巴细胞存在;晚期病变组织内类高内皮微静脉少见,淋巴细胞穿越管壁不活跃,肿瘤浸润淋巴细胞明显减少。(2)类高内皮微静脉壁,特别是邻近管腔侧与阳性胶体铁呈强阳性反应,在有淋巴细胞穿越的部位反应更加明显,而内皮扁平的血管基本不反应或反应微弱。结论:(1)喉癌组织中部分毛细血管后微静脉可演变为类高内皮微静脉,是淋巴细胞向癌组织中浸润(淋巴细胞归巢)的重要场所;(2)肿瘤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归巢与抗肿瘤密切相关;(3)蛋白多糖于淋巴细胞归巢旺盛的类高内皮微静脉呈强表达,可能对归巢淋巴细胞穿越类高内皮微静脉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HER2与肿瘤浸润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癌基因HER2/neu编码的2型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type2,HER2)在许多肿瘤中有不同程度的表达。HER2被激活后可通过多种途径增强肿瘤细胞的浸润、转移能力,比如: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增加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MMP)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等的表达。阐明HER2与肿瘤浸润转移的关系,将有可能为延长患者生存期,减少肿瘤复发、转移的针对性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本文系统地研究了酶消化(胶原酶Ⅳ、胶原酶Ⅱ,透明质酸酶和胰蛋白酶)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活力、增殖力等影响,并用单个酶消化法与Rosenberg法比较。结果提示:胶原酶Ⅳ或胶原酶Ⅱ消化肿瘤组织块时对TIL细胞活力、增殖力损伤小;透明质酸酶与胰蛋白酶消化对TIL细胞活力,增殖力损伤大。在37℃,1h消化组与4℃,24h消化组对同一来源肿瘤组织酶消化配对比较中,结果提示同一酶4℃,24h消化比37℃1h消化对TIL细胞增殖力损伤小,与Rosenberg方法比较中也发现单一胶原酶消化比三酶联合消化影响小。配对各实验组TIL细胞~3H-TdR掺入率分析中,也反映了类似变化。本文经4℃,24h胶原酶Ⅳ消化后培养的TIL细胞在60天和75天仍对自身靶细胞有杀伤力。  相似文献   

10.
以TRAIL为靶点的肿瘤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海  侯敢  黄迪南 《生命科学》2007,19(5):492-495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配体(tumor necrosis factor-related apoptosis-inducing ligand,TRAIL)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超家族成员。TRAIL与其受体结合后启动凋亡信号转导,选择性地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对正常组织细胞没有明显的伤害,而且一些药物和细胞因子可协同TRAIL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本文就TRAIL及其受体、TRAIL诱导凋亡的机制以及影响凋亡的因素和途径,以TRAIL为靶点的肿瘤治疗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中性粒细胞是机体外周血中数量最多的白细胞,在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系统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早期的研究认为,中性粒细胞能通过分泌细胞因子和产生活性氧等物质杀伤肿瘤.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肿瘤微环境中的中性粒细胞对肿瘤的发展起到促进的作用.浸润性中性粒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能影响肿瘤微环境中炎症细胞的招募和激活,为肿瘤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免疫抑制微环境,调控肿瘤的生长、转移和血管生成,还在肿瘤患者预后评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微球剂型在肿瘤动物模型治疗作用。方法:建立肿瘤动物模型,微球剂型对该肿瘤模型治疗效果考察及毒性评价,同时与市售的注射水溶液剂型进行比较。结果:微球剂型和市售水溶液注射剂型同剂量对肿瘤模型治疗效果,微球剂型的效果明显好于市售的;同时微球剂型的毒性也小于市售的。结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微球能提高GM—CSF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毒性。  相似文献   

13.
肿瘤微环境是决定肿瘤细胞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别于正常细胞与其周围组织所形成的微环境,组织缺氧和酸中毒、间质高压形成、大量生长因子和蛋白水解酶的产生及免疫炎性反应等构成了肿瘤组织代谢环境的生物学特征,这种特性在肿瘤的发生、进展、转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胃癌早期症状不典型、转移迅速、死亡率高,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目前,关于肿瘤微环境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胃癌肿瘤微环境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胃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并为临床诊断、治疗胃癌提供依据。因此,本文就近年来在胃癌肿瘤微环境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最近,美国FDA批准上市了第一个肿瘤治疗性疫苗,成为肿瘤治疗史上的一个里程碑事件。肿瘤免疫治疗领域目前正朝着发展新型疫苗技术方向前进,理想的肿瘤疫苗应该可以产生强大、持久和有效的免疫反应,同时疫苗的制造成本低廉,可以形成标准化生产工艺。本文中所提及的基因疫苗是在肿瘤多种免疫治疗方式中新出现的一种治疗方法。多项研究已经证明,肿瘤免疫基因治疗方式可以产生有效的免疫反应,获得很好的临床效果。在本综述中,我们简要概述当前肿瘤基因疫苗的发展现状及最新研究进展,探讨肿瘤基因疫苗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癌症仍然是现阶段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难题,随着医学的发展,癌症治疗方法除传统方法:手术、放疗、化疗,还可以采用免疫疗法。目前,癌症免疫疗法受到广泛关注,但在应用方面具有许多局限性,如 PD-1/PD-L1 抑制剂,在应用的过程中会出现获得性耐药现象,因此细胞免疫疗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CAR-T) 应运而生,成为弥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和单克隆抗体药物缺陷的新兴治疗方式,简要介绍了 CAR-T 免疫疗法的产生、应用及对 TME 相关靶点的研究进展,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癌症仍然是现阶段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难题,随着医学的发展,癌症治疗方法除传统方法:手术、放疗、化疗,还可以采用免疫疗法。目前,癌症免疫疗法受到广泛关注,但在应用方面具有许多局限性,如 PD-1/PD-L1 抑制剂,在应用的过程中会出现获得性耐药现象,因此细胞免疫疗法(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 cell, CAR-T) 应运而生,成为弥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 ICIs)和单克隆抗体药物缺陷的新兴治疗方式,简要介绍了 CAR-T 免疫疗法的产生、应用及对 TME 相关靶点的研究进展,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是天然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模式识别受体,在病原体感染过程中对入侵病原体的识别,激活免疫应答起重要作用。近年发现Toll样受体在多种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Toll样受体在肿瘤细胞中具有表达,并且Toll样受体信号诱导的促炎症反应是肿瘤发生的必要条件,但是有些Toll样受体的配体仍然表现出极强的抗肿瘤活性,目前,Toll样受体在肿瘤免疫中的机制研究已经成为Toll样受体作为药物靶点的临床应用的关键。本文对Toll样受体在肿瘤免疫中的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肿瘤免疫逃逸与T淋巴细胞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明肿瘤免疫逃逸是防止肿瘤发生、诊断肿瘤发展以及治愈肿瘤的关键。肿瘤逃避免疫监视(immunosurveillance)已知与宿主免疫低下、T细胞无能,和肿瘤抗原缺失和调变、肿瘤漏逸、缺乏共刺激通路信号等相关,总结了近期研究进展,围绕肿瘤和T淋巴细胞相互关系,从T细胞对肿瘤识别和耐受、肿瘤下调识别分子导致活化T细胞丧失识别能力、肿瘤抵抗凋亡助其逃逸免疫、肿瘤通过抑制性受体和分子诱导T细胞无能耐受和凋亡、肿瘤细胞攻击T细胞逃避免疫、和肿瘤依赖Treg和MDSC抑制免疫等方面总结了理解思路,对肿瘤免疫消除(elimination)、免疫相持(equilibrium)和免疫逃逸(escape)三个阶段对抗T细胞免疫监视的机理提供参考,对肿瘤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小分子肽-肿瘤抑素19肽纯化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利用已构建好的肿瘤抑素抗肿瘤活性肽-19肽高效表达基因重组菌纯化19肽,并进行抗肿瘤活性检测。方法:经几丁质亲和层析柱纯化出19肽,SDS-PAGE聚丙烯酰胺电泳后用Bradford法测其浓度,进行体内活性检测。结果:19肽可促进H22小鼠肝癌细胞死亡,血管数量减少,抑瘤率达48.46%。结论:得到了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肿瘤抑素相关肽—19肽,为肿瘤抑素的作用机制研究和肿瘤的临床治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骨桥蛋白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移是肿瘤恶化的主要标志.骨桥蛋白被称为"肿瘤转移基因",是一种分泌型、粘附性的糖基化磷蛋白,与其主要受体整合素和CD44相互作用,参与多种器官和组织的生理病理过程,具有多种功能.近来的很多研究揭示,骨桥蛋白在肿瘤细胞的粘附、浸润、迁移及新血管生成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骨桥蛋白在血清中的含量高低与病人的肿瘤转移情况及预后密切相关.很多研究认为,骨桥蛋白是一个很好的肿瘤转移标志物,是诊断与治疗肿瘤转移的新靶点.本文就骨桥蛋白的一般生物学特点及其在肿瘤转移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主要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