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港养殖海鲷弧菌致病菌药物敏感性及耐药质粒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发病海鲷(Sparus sarba)中共分离到51株弧菌(\%Vibrio)\%,经API20E细菌快速鉴定系统及Alsina和Blanch关键生理生化特性分析鉴定为7个种,它们分别是:溶藻胶弧菌(\%V.alginolyticus)(24株),创伤弧菌(V.vulnificus)(12株)和副溶血弧菌(V.parahaemolyticus)(7株),火神弧菌(V.logei)(4株),远洋弧菌Ⅱ菌(V.pelagius Ⅱ)(2株),河弧菌(V.fluvialis)(1株)和地中海弧菌(V.mediterranei)(1株)\%。其中3种优势菌溶藻胶弧菌创伤弧菌和副溶血弧菌证实对海鲷有致病性。另外采用平板稀释法检测了51株菌对16种抗菌素的敏感性。发现所有菌株对ceftriaxone,链霉素,萘啶酮酸和利福霉素敏感,几乎所有菌株对ceftazidime, netilimicin,氯霉素和sulfamethoxazole敏感.大部分菌株对氨苄青霉素 (60.8%),cefuroxime(667%),丁胺卡那霉素(55%),卡那霉素(588%)和三甲氧苄氨嘧啶(765%)等具有较强的耐药性。通过对菌株中所含有的耐药质粒进行分析,发现15株菌株含有1~4个质粒,分子量范围为9~123kb之间,对12株既含有较大分子量质粒又具有耐药性的菌株进行了质粒转化试验,结果其中9株菌的质粒具有转化能力,转化率为10-11~10-9,表明所分离的菌株的抗药性是由于细菌染色体相关突变造成的。  相似文献   

2.
琥珀酸弧菌L-天门冬酰胺酶基因的初级克隆和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表达型噬菌体λgtll为载体,以及125I标记的放射免疫抗体为探针,从EcDR I酶切的琥珀酸弧菌(Vyibrto succinogenes)染色体DNA片段中克隆得到携带天门冬酰胺酶基因的目的片段,在宿主菌E.Coil Y 1090 中得到表达。经酶解和凝胶电泳分析表明该插入DNA片段的分子量为5.8kb.重组DNA感染另一宿主菌E.ColiYl089后所产生的酶蛋白具有L-天门冬酰胺酶活力。用重组DNA(λgt11-AS8)为探针进行southern DNA杂交,琥珀酸弧菌染色体DNA的Ec0R I酶切片段中,出现一条位置在5.8kb处的杂交带,证明我们克隆到的携带L-天门冬酰胺酶基因的目的片段来自琥珀酸弧菌。  相似文献   

3.
普通脱硫弧菌D-2氢化酶的提纯与性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栋  吕人豪 《微生物学报》1990,30(4):267-272
从全国土壤腐蚀网站长辛店分离纯化到-株氢化酶活性较高的菌株D-2。经鉴定为普通脱硫弧菌(Desulfovibrio vulgaris)。该菌氢化酶主要位于菌体的周质空间。 用pH9.0的0.1mmol/L Tris—EDTA缓冲液将酶洗脱,经硫酸铵沉淀、DEAE-纤维素和sepbadex G-150柱层析纯化,酶活力达到205μmolH2·min-1·mg蛋白-1,得率为17.6%,纯化33.1倍。经SDS—PAGE和梯度-PAGE测定,该酶为一条肽链,分子量49 000道尔顿。该酶吸收光谱具有铁硫蛋白特征.Ε400nm和8 280Nm分别为34.8mM-1·cm-1和120mM-1·cm-1,每个酶分子含有12个铁原子和11个硫原子。N-溴代丁二酰胺完全抑制酶活力,Hg2+件的抑制率也达54%,但该酶对巯基封闭性试剂具有抗性。  相似文献   

4.
凡纳滨对虾细菌性病原的分离鉴定和耐药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5批患病的凡纳滨对虾分离细菌性病原,共分离纯化了50株细菌,随机选择形态差异的11株进行16S rDNA基因测序。测序结果表明,这11株菌主要分布在节杆菌属、弧菌属、芽胞杆菌属、微小杆菌属和希瓦氏菌属。对其中2株弧菌进行16S rDNA基因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1株A1-1可能为Vibrio parahaemolyticus(副溶血性弧菌),而另外1株菌A2-3可能为Vibrio rotiferianus(半滑舌鳎病原菌轮虫弧菌)。形态和生理生化鉴定表明A1-1符合副溶血性弧菌的基本特征,可能是副溶血性弧菌中的一个型。人工感染实验表明A1-1对金鲫鱼具有明显的致病性,1×10~6 CFU感染剂量时能使80%金鲫鱼死亡。耐药性分析表明A1-1对土霉素、红霉素有较强的抗药性,而对链霉素、新霉素、四环素和氟本尼考均表现一定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5.
海洋蛭弧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对副溶血弧菌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蛭弧菌广泛存在于自然水体, 具有噬菌的特性, 对水体中细菌数量控制具调节作用。以副溶血弧菌为宿主菌, 利用双层琼脂法, 从海洋水体中分离出15株具有噬菌作用的细菌, 对形成噬菌斑能力最强的1株菌株进行特异性16S rDNA扩增, 确认为蛭弧菌, 命名为Bd-M1。Bd-M1对大多数海水养殖动物病原菌有裂解作用, 裂解率在90%(20/22)以上, 模拟水环境实验发现, 蛭弧菌对副溶血弧菌有较强的裂解和净化作用, 102 h内能使副溶血弧菌从3.0′108 CFU/mL下降到8.7×103 CFU/mL。动物实验表明蛭弧菌能有效预防对虾弧菌病的发生, 表明蛭弧菌有望成为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的一种有效的生物制剂。  相似文献   

6.
一株牙鲆皮肤溃烂症病原菌的鉴定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从山东荣成养鱼场发病牙鲆分离到一株病原菌M3,革兰氏阴性,杆状,能运动,菌落半透明,用BIOLOG细菌鉴定系统不能鉴定。通过16S rDNA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检索发现M3菌株与弧菌属的同源性较高,为94%~98%。系统发育学分析表明菌株M3与鳗弧菌关系最近,相似性为996%,其生化性状也和鳗弧菌的特征相似,故可把M3定为鳗弧菌(Vibrio anguillarum)。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了应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esmutase, SOD)的免疫学研究(微量补体结合和凝歧双向扩散技术)确定东方弧菌(Vibrio orientalis)和其他一些海洋细菌间的关系的结果。以从V. ALGTNOLVTCUS 90、V. splendidus biotype II 2、V. fischeri 61、 V. cholerae M13中提取的SOD作为抗原制成的血清,和东方弧菌715、716、717菌株的SOD进行反应,测得免疫距离分别为6 4士0.1、23 5士0.2、26 0士0.8和59.2士0.4ImD。这一结果表明,东方弧菌虽属于弧菌属,但不同于弧菌属的其他种。三度空间的模型说明东方弧菌和许多海洋细菌有关,其中包括常见的V. harveyi、V. algtnolyticus、V. parahaemolyticus、V. pelagtus、V. nereis、V.camobellit.最接近的海洋弧菌为菌株77。  相似文献   

8.
蛭弧菌的分离及其生长条件和裂解能力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噬菌蛭弧菌具有裂解病原菌、净化水体的功效,从海洋环境中分离到4株Bh04系列蛭弧菌,对其生长条件进行了测定,同时研究了它们对61株菌株的裂解能力。结果表明,在1%~3%的盐度范围内,蛭弧菌均可生长,最适盐度为3%;在15~30℃温度条件下蛭弧菌也可生长,但最适培养温度为20-25℃;只有在使用活的宿主菌的培养条件下,蛭弧菌才能生长。4株蛭弧菌分别可裂解21、24、40、43株菌,各占总试验菌数(61)的34.4%、39.3%、65.6%和70.5%。4株蛭弧菌一起,则可裂解55菌株,占总试验菌株的90.2%。研究结果揭示了蛭弧菌在消除海洋环境中有害细菌方面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采用常规的硫酸铵分级沉淀和DEAE-纤维素柱层析从东方弧菌(Vibrio otientalis)518菌株的细胞裂解液中分离到一种组分,仅需长链脂肪醛就可以启动发光。对其反应的动力学、生物发光光谱、荧光激发光谱.荧光发射光谱和吸收光谱等作了研究。其生物发光的衰减为一级反应,速度常数K=0.1 49秒。生物发光光谱与发光细菌的活体发光光谱一致。荧光光谱和吸收光谱的持征表明,该组分与细菌发光反应的中间产物11相似。用本菌株的COS制备物作对比,表明该组分确与COS的发光反应所需的条件不同。  相似文献   

10.
采用双层平板法,以滤膜过滤的方法来收集噬菌蛭弧菌,以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udrophila)、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t)和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为宿主菌,进行噬菌蛭弧菌的分离研究;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接触酶检测和寄生性确认对噬菌蛭弧菌(Bdellovibrio bacteriovorus)进行了初步的鉴定.结果表明未使用滤膜过滤,采用自来水琼脂双层平板法分离噬菌蛭弧菌的效果较好;并经过接触酶和寄生性检测初步鉴定此BD-SPOI菌株为噬菌蛭弧菌.  相似文献   

11.
从患病的南美白对虾分离出1株副溶血性弧菌Bh-06,通过革兰染色和Biolog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并对健康南美白对虾进行攻毒试验和对该菌株进行药物敏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Bh-06菌株为革兰阴性弧菌,通过细菌自动鉴定仪鉴定为副溶血性弧菌;该菌在培养第5小时进入对数早期,对数期一直延续到25小时;该菌在1.0×106cfu/mL浓度时可引起南美白对虾发病,而且浓度越高,病症越严重;该菌对氧哌嗪青霉素产生高度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从美国龙虾(Homarus americanus)中分离的菌株F5-1进行种属鉴定并分析其低温状态下脂肪酸组成变化.[方法]通过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分析菌株的生理生化特征和进行药敏试验;16S 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确定该菌株的系统发育学地位;通过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法(GC-MS)分析菌株的全细胞脂肪酸.[结果]菌株F5-1为革兰氏阴性菌,对弧菌抑制剂O/129敏感,对青霉素有耐药性;生理生化特征与麦氏弧菌(Vibrio metschnikovii)的相似性为96%,16S rRNA序列与麦氏弧菌(GenBank No.HQ658055)的相似性为99%;菌株的主要脂肪酸组成为C12∶0、C14∶0、C16∶0和C16∶1(n-7),不饱和脂肪酸(棕榈油酸)相对含量达34%,低温培养状态下,不饱和脂肪酸(棕榈油酸)相对含量增加至40%.[结论]将美国龙虾中分离的菌株F5-1鉴定为麦氏弧菌,该菌对多种药物敏感,菌细胞脂肪酸组成与来源于俄罗斯海参威某饮用水水库中分离的麦氏弧菌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一种短杆状耐辐射菌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北京地区公园湖岸土壤中分离到一株橙红色杆状耐辐射菌,细胞壁革兰氏染色为阴性,电镜显示菌体大小为06μm~16μm,略大于日本学者报道的Deinobacter grandis菌,过氧化氢酶的含量和分子量不同于D.radiodurans R1菌,分离菌的(G+C)mol%含量为707%, 16S rDNA序列分析表明,分离到的杆状耐辐射菌(RR5332)16S rRNA基因序列与Deinobacter grandis菌高度同源,提示RR5332归于Deinobacter菌属,并可能是该菌属中的一个新种。  相似文献   

14.
杨先乐  钱云云  邓璐 《微生物学报》2007,34(1):0052-0056
以一株具有致病力的温和气单胞菌作为筛选宿主菌,从异育银鲫肠道中分离到一株蛭弧菌,暂命名为BDF-H16。通过光学显微镜、相差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对蛭弧菌BDF-H16进行形态观察,并研究了其部分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蛭弧菌BDF-H16为革兰氏阴性菌,杆形或弧杆形,端生一根鞭毛,菌体大小多为0.2μm~0.5μm×0.8μm~1.2μm;蛭弧菌BDF-H16对实验所选用的革兰氏阴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均有裂解作用;以大肠杆菌为宿主菌,其最佳生长条件为宿主菌浓度6.75×109cfu/mL、pH7.0~7.5、温度28℃;在NaCl含量0.85%~5.00%的培养基中能够生长;恩诺沙星、诺氟沙星对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两株海洋蛭弧菌的分离及生物学性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宗辉  蔡俊鹏  吴冰  袁尔东 《微生物学报》2008,48(11):1425-1431
[目的]从深圳湾海泥中分离鉴定蛭弧菌,并对其生物学性质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通过稀释营养肉汤(dilute nutrient broth,DNB)双层平板法分离蛭弧菌,对所分离的菌株进行电镜形态观测,并进行16S rDNA测序分析,之后结合1994年版伯杰氏鉴定细菌学手册对菌株进行鉴定,最后通过生理试验对其生物学性质进行研究.[结果]从深圳湾海泥中分离出2株蛭弧菌,分别命名为5#-12和5#-sh06,它们可在20℃~35℃范围内生长,最适温度分别是25℃和30℃;生长pH范围6.1~8.6,最适pH均为7.2;2株蛭弧菌可分别裂解46和48株试验菌,各占总试验菌株数(58)的79.3%和82.8%;联合2株蛭弧菌,可裂解56株试验菌,占总试验菌株数的96.6%;同时,它们一起能将所有试验弧菌裂解.[结论]研究结果揭示了蛭弧菌作为一种生物净化因子具有极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从水稻根内分离到两株固氮能力较强的细菌,A-15和 E-26。经鉴定,A-15的表现性状与粪产碱菌的性状相符,但其DNA中GC含量为62.95—63 93克分子%,略高于文献报道的58.9克分子%。 由于缺乏粪产碱菌的模式株,暂将A—15归属于粪产碱菌(Alcaligenesfaecalis)。E-26的表观性状与阴沟肠杆菌属相符,因此将E一26归属于阴沟肠杆菌(Entcroba-cter cloacae)。据报道,在玉米根际曾分离到固氮的阴沟肠杆菌,却未见到有分离出固氮的粪产碱菌者。  相似文献   

17.
从患烂鳃病、白头白咀病、白皮病和烂鳍病的青、草、鲢、鳙和鳗鲡等鱼的病灶组织中分离到11株鱼害粘球菌(Myxococcus piscicola),从健康草鱼鳃上分离到非致病粘球菌Cg27菌株(Myxococcus sp.),将它们与已知种鱼害粘球菌G4菌株进行了血清学特性比较。发现鱼害粘球菌菌株之间存在共同的“A”抗原,对其中6株菌的深入研究证明,它们还存在特异抗原“B”和“C”,据此将它们分为二个血清型。Cg27菌株与鱼害粘球菌各菌株间不存在共同的抗原物质。用血清学方法可以较快地鉴别致病与非致病的粘细菌。  相似文献   

18.
异育银鲫肠道蛭弧菌的分离及其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一株具有致病力的温和气单胞菌作为筛选宿主菌,从异育银鲫肠道中分离到一株蛭弧菌,暂命名为BDF-H16。通过光学显微镜、相差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对蛭弧菌BDF-H16进行形态观察,并研究了其部分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蛭弧菌BDF-H16为革兰氏阴性菌,杆形或弧杆形,端生一根鞭毛,菌体大小多为0.2μm~0.5μm×0.8μm~1.2μm;蛭弧菌BDF-H16对实验所选用的革兰氏阴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均有裂解作用;以大肠杆菌为宿主菌,其最佳生长条件为宿主菌浓度6.75×10~9cfu/mL、pH7.0~7.5、温度28℃;在NaCl含量0.85%~5.00%的培养基中能够生长;恩诺沙星、诺氟沙星对其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本文研究了人粪便中分离的噬菌蛭弧菌的生物学特性,测定了它们的生长曲线,并利用微孔滤膜过滤和机械振荡的方法,研究了它们的吸附和穿入动力学,发现链霉素、庆大霉素和卡那霉素能抑制蛭弧菌的吸附;青霉素不影响蛭弧菌的吸附和穿入,但抑制蛭弧菌在宿主内的生长过程。从人粪中分出的噬菌蛭弧菌不仅能裂解大部分需氧的革兰氏阴性菌,而且在微氧条件下也能裂解厌氧菌中的二株脆弱拟杆菌。我们发现一株人粪便中分出的噬菌蛭弧菌能形成蛭弧菌囊体——它的休眠态,它对高热、紫外线照射和真空干燥的耐受力较相应的繁殖体强,看来它是蛭弧菌保持生命期限的一种方式。  相似文献   

20.
【背景】副溶血弧菌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中常见的致病菌,传统的抗生素防治办法不仅低效,而且越来越难以满足食品安全和绿色环保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副溶血弧菌的生物防治是南美白对虾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噬菌体是天然安全的活体抗菌剂,因其对特定细菌的专一性感染和高效性裂解而备受关注。【目的】分离一株能高效裂解副溶血弧菌的烈性噬菌体,为探索副溶血弧菌的噬菌体防治方法提供基础研究。【方法】以28株病虾来源的副溶血弧菌为宿主菌,用双层琼脂平板法从海鲜市场污水中分离副溶血弧菌噬菌体;点斑法测定噬菌体的裂解谱,并对筛选到的宽裂解谱噬菌体进行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观察、生物学特性测定和全基因组序列分析。【结果】分离筛选到一株副溶血弧菌烈性噬菌体,命名为Vpas_PP24。透射电镜观察显示该噬菌体头部为二十面体,有一长尾,头部长约92 nm,宽约46 nm,尾部长约147 nm,属于有尾噬菌体目长尾噬菌体科。其基因组全长83 482 bp,预测有118个开放阅读框(open reading frames,ORFs),具有已知功能的有13个,不含非编码RNA、毒力基因及抗生素抗性基因。基因组一致性对比显示噬菌体Vpas_PP24可能为弧菌噬菌体的一个新种。Vpas_PP24对28株副溶血弧菌的裂解率为54%,对其他种属的116株弧菌的总裂解率为16%;最佳感染复数(multiplicity of infection,MOI)为0.000 1,效价可达3.0×1010 PFU/mL。一步生长曲线显示Vpas_PP24的潜伏期为10 min,暴发期为150 min,暴发量为30 PFU/cell。该噬菌体在温度<50 ℃、pH 4.0-11.0范围内活性稳定,对糜蛋白酶、木瓜蛋白酶和对虾肝胰腺酶提取液的水解作用不敏感,但蛋白酶K可快速使其失活,紫外辐照也能使Vpas_PP24失活。宿主菌对该噬菌体的不敏感突变频率为2×10-5。【结论】分离筛选到一株裂解谱较宽、基因型较新、生物学性质较稳定的副溶血弧菌噬菌体,该噬菌体具有进一步开发成为新型副溶血弧菌抗菌剂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