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棉花幼铃脱落过程中IAA、ABA、MDA含量及SOD、POD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去柱头阻止受精或去叶处理即将脱落的棉幼铃,随脱落进程加快,其内在生理变化均伴随膜脂过氧化加剧、ABA含量增加、POD活性提高,在脱落前达到最大值,而正常幼铃的变化平稳;IAA含量则逐渐减少,并明显低于正常幼铃的;SOD活性在开花后的前3天呈上升趋势,并明显高于正常铃的,以后又逐渐下降。超氧自由基(O2)的积累及其引起的膜脂过氧化伤害可能是影响幼铃内源激素平衡,导致幼铃脱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棉花幼铃脱落过程中IAA、ABA、MDA含量及SOD、POD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经去柱头阻止受精或去叶处理即将脱落的棉幼铃,随脱落进程加快,人在生理变化均伴随膜脂过氧化加剂、ABA含量增加、POD活性提高,在脱落前达到最大值,而正常幼铃的变化平稳;IAA含量则逐渐减少,并明显低于正常幼铃的;SOD活性在开花后的前3天呈上升趋势,并明显高于正常铃的,以后又逐渐下降。超氧自由基(O2^-)的积累及其引起的膜脂过氧化伤害可能是影响幼铃内源激素平衡,导致幼铃脱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辐射对大麦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γ射线处理大麦种子后其幼苗组织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发生较大的变化。在偏负极端RfO.29-0.38出现新的酶带区,酶带数目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增加。低剂量辐射后在该区出现1-2条新同工酶带,以RfO.29 和Rf0.34酶带为主;较高剂量辐射后在该区出现2-3条新酶带,Rf为0.29、0.34或Rf0.29、0.34、0.38。研究结果表明这一带区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与辐射损伤有一定的关系,其变化特点能反映出供试品种的辐射敏感性。  相似文献   

4.
黄瓜经300 mg*L-1硝酸银和200 mg*L-1乙烯利处理后,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两种同工酶的酶谱带数和酶活性均明显受到诱导,而过氧化氢酶(CAT)几乎不受影响.两种药剂处理的POD和SOD酶谱和活性变化有明显差异,硝酸银诱导两种酶带和活性高峰出现早,而乙烯利则能诱导更多的酶带数.两种药剂诱导POD和SOD有同时增强表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稻胚过氧化物酶活性随着胚的分化发育而增高,至成熟期趋于稳定。酶活性反应初期出现在幼胚表皮层及胚柄,以后又出现在胚芽、胚根及盾片的维管束原,根冠外缘与各器官原基表皮层的细胞外缘。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随胚发育期而变化,前期在靠阳极端有两条明显快带,至后期逐渐消失,但出现3~4条近阴极端的明显慢带。不同发育期的幼胚在离体强制萌发后则近阳端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大体相同,只是较成熟胚近阴端的慢带增多。这些现象说明:过氧化物酶活力的出现与胚细胞分化成熟有关;稻胚发育过程中有遗传信息的顺序表达,而且它们表达的规律是与胚和它所处的内、外环境条件之间相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6.
为了寻求内源激素水平与棉花幼铃脱落的关系,探讨棉花幼铃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调节作用,分别研究了正常发育的幼铃、开花当天GA_3处理的正常铃、去柱头不受精、将在开花后4~6天脱落的幼铃,以及不受精但经GA_3处理因而不脱落的幼铃在发育或脱落过程中五类内源激素水平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开花当天的正常子房中,已有IAA、ABA和CTK的存在,并释放甚多Eth,GA则在开花后第6天始可测出。随着幼铃日龄增长,五类激素的含量水平各有变化。IAA的含量在第6天急骤上升,第10天达到高峰,以后下降。CTK也在第6天急骤增高,并继续平稳上升,直至实验结束。开花当天的幼铃即释放相当多的Eth,开花以后逐渐下降,正常幼铃也含有相当高的ABA。至于日龄1~5的不受精幼铃及GA_3处理不受精幼铃,其IAA和CTK两类激素的含量,在处理和对照之间,差异不大;但是不受精幼铃中ABA含量和Eth释放量的变化却十分激烈,两者在幼铃脱落前都剧烈增加,但GA_3处理不受精幼铃不出现这种急骤增长的高峰。与此相应的是GA_3有效地防止了不受精幼铃的脱落。各类内源激素在铃壳和种子中的分布是不同的。IAA和CTK是种子多于铃壳,ABA和GA则铃壳多于种子。从以上实验结果看来,幼铃中ABA和Eth水平变化与幼铃脱落是密切相关的,脱落幼铃在脱落前ABA和Eth剧烈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氮离子和氩离子注入萝卜种子对萝卜幼苗蛋白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及过氧化物酶、淀粉酶和蛋白酶同工酶的影响。结果表明 :离子注入后 ,减低萝卜过氧化物酶活性和蛋白含量。萝卜不同生长时期同工酶变化不一样。在子叶时期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带无明显变化 ,淀粉酶同工酶有酶带的消失 ;而在真叶时期 ,过氧化物酶在负极区减少一条酶带 ,Rf为 0 .2 2 ,正极区增加一条酶带 ,Rf为 0 .6 ,且随剂量增加 ,酶带着色增强 ;淀粉酶同工酶在注入剂量为 5× 10 5N+ / cm2 )时 ,有同工酶带增加 ,Rf为 0 .6 1。低剂量时蛋白酶活性增强 ,谱带增多 ,大剂量则减弱。因此 ,N+和 Ar+注入后 ,可影响萝卜过氧化物酶和淀粉酶的表达及蛋白质的合成或降解。  相似文献   

8.
乙烯是植物的五大内源激素之一,在许多方面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的调节,被认为是调节器官脱落最为有效的一种激素。在脱落之前,乙烯大量释放。在乙烯诱导脱落过程中,离区纤维酶活力提高,酶的分泌增强,使脱落加速。本文报告的是有关棉花铃柄外植体的乙烯生成及其对脱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赤霉酸和吲哚乙酸对器官脱落和离区纤维素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霉酸(GA_3)处理菜豆叶柄和棉苗子叶柄外植体,离区的纤维素酶活力增加,而吲哚乙酸(IAA)则抑制离区纤维索酶的活力。这与GA_3促进菜豆叶柄和棉苗子叶柄外植体的脱落、IAA延迟脱落的效应成正相关。GA_3促进菜豆叶柄外植体的脱落可被环己酰亚胺(CHI)所阻止,而且离区纤维素酶的活力也显著降低。但在棉铃柄离区并没有观察到GA_3与脱落和离区纤维素酶活力三者之间的相关性。GA_3对棉株上未受精棉铃具有明显的防脱效果,而对棉铃柄外植体有促进脱落的作用,但二者离区纤维素酶活力无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乙烯诱导棉花幼铃的脱落,能被赤霉素所抑制。这种经赤霉素与乙烯利混合处理后的棉铃,能继续生长形成无籽果实。同时发现,玉米素亦能抑制乙烯诱导的幼铃的脱落。在赤霉素的存在下,乙烯对棉铃的生长发育,尤其对棉子和纤维的生长发育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乙烯利处理菜豆叶枕外植体,能显著提高对抗的脱落及其离区纤维酶的活力。蛋白质和核酸合成的抑创剂环己酰亚胺和放线菌素D,对乙烯利促进的脱落与离区纤维素酶活力不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具有严格的时间顺序。提示乙烯利促进脱落的生理效应与其诱导高区纤维素酶合成时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有密切关系。此外,外植体经乙烯利处理后再分别不同时间加IAA,并根据测定其抑制乙烯利诱导的纤维素酶活力变化,与不同时间加放线菌素D的实验结果相同,推断IAA对乙烯利促进脱落的拮抗作用可能是在乙烯利诱导纤维素酶合成的转录过程。  相似文献   

12.
小麦幼穗愈伤组织继代6个月后分化能力大大降低.5C低温处理10d后则明显提高。低温处理后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第8条酶带明显减弱,而第9条酶带则明显增强,显示其与分化可能有关。  相似文献   

13.
乙烯利对菜豆叶枕外植体脱落和离区纤维素酶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乙烯利处理菜豆叶枕外植体,能显著提高叶枕的脱落及其离区纤维酶的活力。蛋白质和核酸合成的抑制剂环已酰亚胺和放线菌素D,对乙烯促进的脱落与离区纤维素酶活力不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而且具有严格的时间顺序,提示乙烯利促进脱落的生理效应与其诱导离区纤维素酶合成时基因表达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黄瓜及瓠瓜的性别表现与激素控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黄瓜(Cucumis sativus L.)及瓠瓜(Lagenaria leucantha Rusby)幼苗期间,用乙烯利(150ppm)喷洒处理,可以明显地增加雌花的发生,减少雄花的发生;而用赤霉素处理可以增加雄花的发生,而减少雌花的发生。 瓠瓜的主蔓很少着生雌花,而只生雄花。经乙烯利处理后,可以连续十余节都着生雌花,因而从根本上改变了瓠瓜的开花习性。但对于侧蔓上的雌雄性别的影响很少。 乙烯利处理,可以大大增加黄瓜及瓠瓜的雌花数,但对于产量的影响,因品种特性,及栽培技术而不同。其中以早期产量增加较明显,而总产量不一定增加。 当乙烯利与赤霉素混合处理时,对性别表现的效果,要看赤霉素的浓度来决定。高浓度(1500ppm)的赤霉素可以抵消乙烯利对性别表现的作用,低浓度(50ppm),不能抵消乙烯利的这种作用。 乙烯利促进黄瓜多生雌花的效果有一定的持续时期。在处理后8,12,24小时后,再喷高浓度赤霉素会增加雄花数及降低雌花数,但48小时以后则几乎没有什么作用。 黄瓜幼苗经乙烯利处理后,会增加其茎端组织的过氧化物酶的活性;而赤霉素处理,会抑制过氧化物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5.
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在各植物种和品种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同工酶区带数随着物种和品种而变,不论在常温或低温下,一般抗冷性强的比抗冷性弱的多出1~6条区带。低温处理后水稻、黄瓜、龙舌兰麻各品种均可观察到显著的变化,除皮带麻低温处理后同工酶区带减少,某些区带活性减弱外,其余各品种均出现1~3条新的同工酶区带,越耐冷的品系区带活性越大。酯酶同工酶在低温下,除水稻的珍珠矮酶谱的区带数不变,皮带麻某些同工酶区带减少外,其余品种有些出现了新的同工酶区带,有些区带则增强了活性。试验结果表明植物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和同工酶区带数明显地受温度所影响,而酯酶受低温影响相对比较稳定。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区带的数目及其相对活性的改变似乎与植物的抗冷力有关,亦即植物对不良温度抵抗力的水平与植物酶系统的合成和它的功能活性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16.
用氦氖激光处理香石竹愈伤组织,可使材料中的34kD和28kD蛋白含量高于对照,并产生分子量约为22kD的新的蛋白带。而用氩离子激光处理后,则出现一条分子量约为45kD的新的蛋白带。此外,激光处理亦明显影响愈伤组织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及其活性,其中氦氖激光处理后产生了Rf为0.17和0.26的新酶带,而用氩离子激光处理则只产生Rf为0.17的新酶带。激光对香石竹愈伤组织的酯酶同工酶无影响。  相似文献   

17.
镉对平菇菌丝生长及同工酶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液体培养研究了不同浓度镉(Cd)处理7d对平菇(Pleurotus ostreotus)菌丝体生长及其同工酶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50 μmol/L Cd处理对平菇菌丝生长抑制率为55.6%,2000μmol/L Cd为菌丝生长致死浓度.同工酶活性电泳图谱显示,Cd处理不仅改变酯酶(EST)、乳酸脱氢酶(LDH)、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岐化酶(SOD)同工酶带数,而且也影响各酶带的表达强度.50 μmol/L和100μmol/L Cd处理分别诱导出2条和3条新的POD同工酶带,而抑制一条分子量较大的POD酶带的表达,但明显增强总的POD活性.正常生长的平菇菌丝体LDH同工酶谱只出现2条酶带,50 μmol/L以下Cd处理不影响其同工酶的表达,100 μmol/L Cd处理组2条同工酶带均消失.50和100μmol/L Cd处理能够显著增强SOD活性,且诱导2条SOD同工酶表达.100μmol/L及其以下浓度Cd处理均能提高EST的活性,这可能具有加速细胞内酯类化合物水解而增加羧基的数量以螯合更多的游离Cd离子而解Cd毒的作用.Cd浓度在50μmol/L以下时,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对金属硫蛋白的诱导作用呈逐渐增强的趋势,而100 μmol/L Cd的诱导作用减弱.  相似文献   

18.
雌性黄瓜植株经硝酸银处理后其茎尖和真叶过氧化物酶活性极显著地增加,茎尖24小时、真叶36小时酶活性达到最大值,分别增加了178.2%和284.6%,随后酶活性逐渐下降,但酶活性仍然较对照植株高。多酚氧化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同工酶活性也增加。同时硝酸银能诱发黄瓜植株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产生新的同工酶, 用等电聚焦更能有效地观察新产生的同工酶。  相似文献   

19.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同工酶分析技术分别研究了猕猴桃植株体内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酯酶(EST)同工酶谱带的变化,结果表明:自然感染溃疡病前后,此6种同工酶谱带特征在不同抗感品种中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未感染溃疡病菌前,抗(感)品系枝条、叶片POD同工酶均有2条酶带,PPO同工酶有3条酶带,但感病品种酶带颜色深且粗,而抗病品种酶带颜色浅且细,叶片酶带颜色深于枝条;SOD、CAT同工酶谱带均为1条,Rf值分别为0.38、0.28,感性品种较抗耐品种谱带亮度高活性强;自然发病后,抗(感)品系POD、PPO同工酶谱带数都增加,分别为4、3条和5、4条,且抗病品种新酶带出现较感病品种早且酶带粗颜色深活性强,感病品系虽也有新酶带出现,但酶带少活性弱,抗病品系枝条、叶片POD、PPO同工酶新谱带的Rf值分别为0.63、0.67和0.85、0.87;抗感病品种SOD、CAT同工酶都被诱导产生了1条新的同工酶谱带,Rf分别为0.32和0.27,新酶带现色时间迟,且酶带颜色浅活性弱,但抗耐品种较感性品种谱带亮且活性强;EST同工酶于自然发病前后变化不大,与抗病性关系不很明显.  相似文献   

20.
何和明  梁弦强   《广西植物》1990,(2):149-154
本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与分析槟榔不同器官、不同品种酯酶同工酶酶谱、酶量、酶带活性和分布状况,结果表明:经PGR-1处理后.槟榔酯酶同工酶带数目、着色程度、酶带活性都比对照的显著增多、加深、提高。 通过检测.清楚地看到槟榔酶带总共有17条,分为三大酶区,Ⅰ区带有酶谱6条,Ⅱ区带有酶谱7条.Ⅲ区带有酶谱4条。各酶区出现新酶带比对照的增多11条,带幅从狭变宽,带色由浅变深,带位迁移从慢变快,酶带活性由弱变强,这是与用药浓度有相关联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