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殖属(Prosthogonimus L(?)he,1899)吸虫是家禽常见的寄生虫,寄生于家禽和鸟类的腔上囊与输卵管内,常引起家禽产软壳蛋、无壳蛋或产蛋停滞,重者多继发输卵管炎或腹膜炎而死亡。家禽前殖吸虫病呈地方性流行,对农村家禽饲养业有较大危害。 前殖吸虫分布广泛,除南极洲外,各大陆均有发现,迄今报告的虫种已达48种,其中大部分发现于欧、亚地区。但Boddeke(1960)认为在欧洲与亚洲只有卵圆前殖吸虫(P. ovatus)一种,而Krasnolobova(1970)则认为存在卵圆前殖吸虫与楔形前殖吸虫(P. cuneatus)两种。总之,各学者对前殖属吸虫的分类地位意见颇不一致。  相似文献   

2.
寄生于北京地区的家鸭、家鸡与家鹅体内的棘口科(Echinostomatidae Dietz,1909)吸虫共获得12种,隶属于2亚科:1.棘口亚科(Echinostomatinae Odhner,1910)计有2属:(1)棘口属(Echinostoma Rudolphi,1809)有8种,其中2种为国内新纪录与1种未定名种。(2)棘绿属(Echinopharyphium Dietz,1909)有3种,其中1种新种与1种未定名种。2.低颈亚科(Hypoderaeina Skrjabin et Baschkirova,1956)只有1属1种。 卷棘口吸虫与似锥低颈吸虫的感染率最高,感染强度也较大(接睾棘口吸虫最大)。 宿主以家鸭体内的吸虫种类为多,计有11种,家鸡与家鹅体内仅获得2—3种,寄生部位棘口亚科以大肠为主,而低颈亚科以小肠为多。 感染率一般较昆明与福建为低。 文中附有鸭、鸡与鹅三种家禽的棘口吸虫属与棘缘吸虫属的检索表以及名录和分布地区。  相似文献   

3.
前殖科(Prosthogonimidae Nicoll,1924)前殖属(Prosthogonimus Luhe,1899)的吸虫为家禽常见寄生虫之一。在我国分布较为广泛。由于它们的寄生可使家禽产蛋率降低,甚而产蛋停滞,如有合并感染可引起腹膜炎而至禽类死亡。给家禽饲养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障碍。 世界上前殖吸虫至今已报告的计有40余种。在我国报告的计有13种,它们的地理分布见表6。  相似文献   

4.
棘口科Echinostomatidae吸虫种类繁多,分布广泛,遍及全世界。主要寄生于鸟类,其次是哺乳类、爬虫类,少数见于鱼类。目前文献报道本科吸虫能寄生于人体的虫种已有十多种,在我国报道寄生于人体的已有7种(赵慰先等,1983)。其中棘隙属Echinochasmus Dietz 1909在我国曾报道寄生于人体的仅有日本棘隙吸虫Echinochasmus japonicus及抱茎棘隙吸虫Echinochasmus perfliatus。本文现报道在广州市郊区发现寄生于人体的棘隙属一新种——九佛棘隙吸虫,新种Echinochasmus jiufoensis sp. nov.。  相似文献   

5.
侧殖吸虫隶于独睾科(Monorchiidae)侧殖亚科(Asymphylodorinae)侧殖属(Asymphylodora)。此类吸虫是淡水鱼体内寄生虫,主要寄生于肠道内,个别种类也寄生于肾脏内。已往的报告有二十余种,在我国发现的有:巨口侧殖吸虫(Asymphylodora macrostoma Ozakj,1925)、日本侧殖吸虫(A. iaponica Yamaguti,1938),马尔科维奇侧殖吸虫(A.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乌鹳(Ciconia nigra Linnaeus)的肠内找到三种棘口类吸虫,为乌鹳异棘口吸虫、新种(Allechinostomum nigriconiatum sp.nov.),中国肿头吸虫、新种(Chaunocephalus sinensis sp.nov.),肿头吸虫(Chaunocephalus ferox Dietz,1909)。对两个新种作了描述。 乌鹳异棘口吸虫、新种与该属的其他各种主要区别在具有卵巢后子宫环盘曲。中国肿头吸虫、新种与肿头吸虫的区别主要在卵黄腺滤泡呈横行排列,分布向后达体后部、角棘较小等特征,并与该属的其他种也作了比较。肿头吸虫属种的发现不但在我国而且在东亚均为首次。 文内对异棘口吸虫属(Allechinostomum Odhner,1910) 与肿头吸虫属(Chaunocephalus Dietz,1909)的分类位置各作了论述,并均列有种的检索表。  相似文献   

7.
陆雅君  潘雅玲 《动物学研究》1993,14(4):318-318,326
国外对复殖吸虫的精子超微结构的研究十分广泛,主要有大平并殖吸虫Paragonimus ohirai、胰阔盘吸虫Eurytrema pancreaticum、囊双吸虫Didymozoon、曼氏血吸虫Schistosoma mansoni、牛血吸虫S.bovis、肝片形吸虫Fasciola hepatica等。国内已报道的仅有东方次睾吸虫Metorchis orientalis、斯氏狸殖吸虫Pagumogonimus skrjabini。长菲策吸虫Fishoederius elongatus为牛羊瘤胃中常见寄生虫,鸡后口吸虫Postharmostomum gallinum寄生于鸡小肠,巨囊坚盘吸虫Pycnoporus magnoporus为寄生于翼手目肠道的小型吸虫。以上3种吸虫均列入中国家畜寄生虫电镜的系列研究中,现将它们成熟精子的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鴞形类吸虫(Strigeids)属吸虫纲,复殖目,前口亚目。本类吸虫可分为前体与后体二部,前体为附着器官,具有口腹吸盘和黏器(adhesive organ);后体包含雌雄生殖器官,阴袋付缺,生殖腔开口于末端或亚末端。成虫寄生在哺乳动物、鸟类及爬行动物的肠道内。就文献记载,已发现的虫种,达300种以上,分属于五个科。在国内报告者有:Faust(1929)、陈心陶(1934)、唐仲璋(1936)、吴光(1937)氏等先后报告的咽口属(Pharyngos-  相似文献   

9.
鴞形科(Strigeidae Railliet,1919)吸虫在分类学上属于吸虫纲,复殖目(Digenea),前口亚目(Prosostomata),全盘类(Holostomes)。本科吸虫的主要特征是体分前后两部,前体(fore-body)呈杯状或囊状,后体(hind-body)圆锥形或圆柱形。前体为附着器官,具有口吸盘、腹吸盘及粘器(adhesive organ),粘器作舌状或分叶状。 鴞形科吸虫根据寄主的种类以及口吸盘与消化道的有无,可分为三个亚科,即(1)Strigeinae亚科,成虫寄生于鸟类,具有口及消化道;(2)Bolbocephalodinae亚科,成虫寄生于鸟类,缺口及消化道;(3)Duboisiellinae亚科,成虫寄生于哺乳动物。在鴞形亚科(Strigeinae)中又可分为两个族:凡卵黄腺局限于后休的鴞形吸虫,隶属于Cotylurini族;凡  相似文献   

10.
复殖吸虫是体内寄生的扁形动物,很多寄生虫学者常把体内寄生作为区分复殖吸虫目与单殖吸虫目的特征之一。但在复殖吸虫目中,亦有少数例外营体外寄生的。目前世界上发现的体外寄生复殖吸虫有三个科(Yamaguti,1971):横形科(Transversotrematidae Yamaguti,1954)、连肠科(Syncoeliidae Odhner,1929)和囊双科(Didymozoidae Poche,1907)。除囊双科外,余二科仅包括少数种类。囊双科和连肠科吸虫主要寄生在海水鱼类的鳃部  相似文献   

11.
雅安地区棘口科吸虫及其中间宿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于1989年3—9月在雅安通过解剖检查13种贝类12628只并将其体内的棘口科吸虫囊蚴人工感染实验动物(家鸭、小白鼠)共检获12种棘口科吸虫,棘口科吸虫尾蚴在第一中间宿主体内的季节性消长亦经观察。并对棘口科吸虫囊蚴与贝类以及贝类与鸟禽类和嚯乳类动物间的相互关系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记述了寄生于淡水鱼类的棘口科吸虫的一个新种——淮河达氏吸虫Ditetziella huaiheeniss sp.nov.模式标本采自安徽省淮河的女山湖地区黄颡鱼的肠道。  相似文献   

13.
作者自1975年以来,陆续从鄱阳湖及赣江下游采集了一些鱼类寄生吸虫。经鉴定,独睾科(Monorchiidae Odhner,1911)中侧殖类吸虫计6种,除日本东方侧殖吸虫(Orien-totrema japonica Yamatuti,1938)、中华东方侧殖吸虫(O.siensi Want et Pan,1964)和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寄生于蛙类膀胱的4种多盘虫科Polystomatidae吸虫:石林双睾吸虫Diplorchis shilinensis、锯腿树蛙多盘吸虫Polystoma carvirostris和分别寄生于昭觉林蛙Rana chaochiaoensis、华西雨蛙Hyla a.annectans的2未定种的分类地位,并利用18S rRNA基因部分序列进行了系统发育重建.结果表明:4种多盘科吸虫为多盘虫属Polystoma和双睾虫属Diplorchis的4个分类单元,其中2未定种为多盘虫属未记录种;肠管、生殖系统、后吸器、大钩和生殖棘等为多盘虫属属内种定种的可靠性状.基于18S rRNA基因序列,4种多盘科吸虫呈现以下进化关系:1)寄生于昭觉林蛙和华西雨蛙的多盘虫属2未定种进入欧非混合进化支;2)锯腿树蛙多盘吸虫位于多盘虫属进化支的最基部;3)石林双睾吸虫进入澳洲进化支.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记述采自寄生在我国陕西省洋县山区的濒危鸟朱Nipponianipponn(鹳形目Ciconiitormes)体内的棘口吸虫一新种,洋县棘口吸虫Echinostomayangxianensissp.nov.,对新种的形态特征作详细的描述并与近似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6.
1989年3—9月,用分离白雅安淡水螺体内的棘口吸虫囊蚴按100—150个/只人工感染小白鼠15只,在小白鼠的胃和肠道共检到5种棘口吸虫,现报道于下:(测量单位:mm)1曲领棘缘吸虫Echinoparyphium recurvatum第二中间宿主为赤豆螺Bithynia fuchsiana和中华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athayen。2接睾棘口吸虫Echinostoma paraulum Dietz,1909(宫川棘口吸虫E.miyagawai Ishii,1932)第二中间宿主为尖口圆扁螺Hippeuties cantori。3鼠真缘吸虫Euparyphium murinum第二中间宿主为赤豆螺和中华圆田螺。4移睾棘口吸虫E.cinetorchis第一中间宿主为赤豆螺;第…  相似文献   

17.
关于嗜眼属Philophthalmus Loss,1899吸虫,见诸文献报导者共计22种,其中包括2个未定种。除两种由人眼检得外,其余皆寄生于鸟类的眼结膜囊内。寄生鸟类的20种嗜眼吸虫中,有7种寄生于家禽,但以家鸡和家鸭的纪录较多。至于家鹅则只有Busa,V.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吉林省寄生于蛙类的四种复殖吸虫,其中一新种定名为:敦化发状吸虫Gorgodera(Mediodera)dunhua sp.nov.,并记录了蛙肺嗜血吸虫Pneumoneces sibiricus japonicus(Yamaguti,1936)、幼稚涅泥吸虫Loxogenes liberum Seno,1908及日本重盘吸虫Diplodiscus iaponicus(Yamaguti,1936)及其国内新宿主——金线蛙Rana plancyi。  相似文献   

19.
棘口属吸虫一新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记述采自寄生在我国陕西省洋县山区的濒危危鸟朱HuanNipponia nippon体内的棘口吸虫一新种,洋县棘口吸虫Echinostoma yangxianensissp.nor。,对新种的形态特征作详细的描述并与近似种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整理棘口科Echinostomatidae吸虫标本的过程中,检得有Petasiger(Petasiger)亚属标本三种,认为均系该属的新种。模式标本与副模标本均存放于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现分别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