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内毒素结合肽的原核表达、纯化及生物学活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组人内毒素结合肽 (endotoxinbindingpeptide ,EBP)融合蛋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分离和纯化后对其进行生物学活性观察 .将构建好的PinpointⅩa3 EBP生物素融合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DH5α ,IPTG诱导表达菌株 ,亲和层析法纯化表达产物 ,因子Ⅹa(factorⅩa)切割分离内毒素结合肽 ,采用凝胶过滤和反相液相高效色谱法两步纯化 ,从相对分子质量、N端 1 0个氨基酸的序列分析等方面进行鉴定 ;利用人单核细胞U937对重组内毒素结合肽进行了生物学活性的检测 .结果发现 ,内毒素结合肽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因子Ⅹa酶切融合蛋白后得到 3 5kD的内毒素结合肽 ,纯化后内毒素结合肽纯度达 99%以上 ,N端 1 0个氨基酸的分析结果与预期相符 ;初步证实内毒素结合肽具有较好的LPS结合活性 ,能够抑制LPS的作用 .经原核表达及纯化复性 ,获得了具有较好生物学活性的内毒素结合肽 ,为进一步研究其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酒精性肝病发病机制比较复杂,其中内毒素、细胞因子导致的肝细胞凋亡发挥了关键作用.酒精致肠道粘膜通透性增加,引起高内毒素血症,内毒素作用于kupffer细胞产生过量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a(TNF-a)等,TNF-a与肝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结合,诱导肝细胞凋亡,引起肝细胞损害.  相似文献   

3.
细菌内毒素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晓峰 《微生物与感染》1993,16(5):217-219,216
细菌内毒素对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内毒素(LPS)通过诱导机体内的单核巨噬细胞释放多种介质分子而发挥其生物学效应,其中细胞因子在感染性休克中起重要作用。内毒素结合蛋白(LBP)有促进LPS与单核巨噬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发生结合的作用。而在LPS诱导单核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过程中,细胞表面LBP受体(CD14)的存在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Mipu1是本研究室首次克隆的一个核转录因子,其在内毒素血症中的表达改变情况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采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了Mipu1基因在内毒素血症(12 mg/kg,2 h)小鼠心、肝、肺、脾、脑、肠和骨骼肌7个器官组织中的表达改变.结果发现,LPS(12 mg/kg,2 h)处理可促进小鼠肺和脾组织中Mipu1基因表达增高;但可抑制小鼠心、肝、脑、肠和骨骼肌组织中Mipu1基因的表达.Mipu1基因在内毒素血症小鼠各器官中表达的改变可能与其在内毒素血症中的生物学功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成分,能够激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当细菌释放大量的内毒素到血液,即可引起内毒素血症,内毒素血症可以伴随多种疾病出现,引起致死性感染性休克,循环功能衰竭,其病死率极高。内毒素耐受是指机体接受小剂量内毒素刺激后对后续内毒素刺激的反应性降低,表现为促炎因子释放减少而抗炎因子释放增加,机体发热,缺氧,低血压,休克的症状减轻。内毒素耐受的发生机制极其复杂,受机体内多种因素的调节,但目前尚无明确的结论。近年来,有关其机制的研究有许多报道,其中,对内毒素耐受的信号机制的研究最为广泛,大量的研究表明内毒素的主要受体,细胞内的信号蛋白,负调控因子以及转录因子可能在内毒素耐受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也有报道表明免疫细胞的凋亡,染色体修饰和基因重排以及小RNA的参与可能诱导内毒素耐受的发生。本文从细胞、分子水平对内毒素耐受的发生机制进行综述,拟对炎症性疾病如内毒素血症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革兰阴性菌的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是引起内毒素休克的重要触发剂.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在内毒素血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内毒素结合蛋白(endotoxin binding protein,EBP)及其受体系统是机体识别和调控内毒素作用的关键机制,内毒素的许多生物学效应可能就是通过其增敏或抑制作用而实现的.本文就内毒素结合蛋白与LPS作用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黄芪多糖对内毒素诱导的人单核/巨噬细胞中多种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体外培养的人单核/巨噬细胞,以100ng/ml内毒素作为刺激因子,应用人炎症因子抗体芯片检测1mg/ml黄芪多糖处理后人单核/巨噬细胞中IL-1β、IL-6、IL-8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2(TIMP-2)等多种炎症因子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黄芪多糖可显著抑制内毒素诱导单核细胞分泌IL-1β和IL-6的活性,同时,促进TIMP-2蛋白表达。结论:黄芪多糖对内毒素诱导的人单核/巨噬细胞多种炎症因子表达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8.
防治绿脓杆菌感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今天,绿脓杆菌(Pseudomona ae-ruginosa)引起的感染疾患,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其理由是,一则由于它已成光临床医学难治之症,另一方面由于本菌作为条件致病杆菌,具有和其它革兰氏阴性杆菌不同的持异的生物学性状,诸如复杂的病原性和R因子(Pesistance factor)有关的抵抗性等、多种致病因子,包括菌体内物质(Slime物质、内毒素)和菌体外物质(外毒素、外酶,致  相似文献   

9.
李玉龙 《生命科学》2020,32(1):54-61
多种免疫细胞(如单核细胞等)经低剂量内毒素预处理后可产生对高剂量内毒素的耐受,这种免疫反应称之为内毒素耐受。内毒素耐受是一种由细胞因子信号通路下游负反馈激活的,具有防止炎症持续性伤害的免疫稳态维持机制,主要调控因子包括IL-10细胞因子信号通路、细胞因子信号通路抑制因子和IL-1受体相关激酶。另外,在内毒素耐受免疫反应中存在表观遗传修饰的稳定作用。现就内毒素耐受的主要调控机制及维持机制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0.
牙髓紫卟啉菌内毒素对炎症性细胞因子的介导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牙髓紫叶琳菌ATCC35406是近年来新发现的重要致病性专性厌氧菌,采用改良酚-氯仿-石油醚法提取牙髓紫卟啉菌ATCC35406内毒素脂多糖,通过Kramer测定法、软琼脂细胞培养法以及胸腺细胞增殖法测定脂多糖的细胞生物学活性。结果显示:纯化脂多糖可不同程度地诱导小鼠模型生成肿瘤坏死因子(TNF)、集落刺激因子(CSF)和白介素-1(IL-1),并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型,提示牙髓紫卟啉菌内毒素在动物模型和细胞模型中具有显著的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活性.  相似文献   

11.
革兰氏阴性杆菌释放的内毒素常污染液体和生理性溶液。由于内毒素在体内外有潜在的生物学效应,检测和清除它们,对临床非肠道安全使用天然资源和通过重组DNA技术制备的产品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干扰素调节因子家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干扰素调节因子(IRFs)是调节干扰素(IFN)、干扰素刺激性应答基因(ISG)及其它相关基因表达的重要转录因子,通过调节IFN、ISG和其它密切相关基因表达而发挥多种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13.
鲎阿米巴细胞中存在许多能与细菌内毒素发生相互作用的物质。本文主要阐鲎抗脂多糖(LPS)因子(LALF)、内毒素结合蛋白-蛋白酶抑制物(LEBP-PI)及鲎结合素等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及其与内毒素相互作用及其机理,以及动物试验抗内毒素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开发一种低成本的内毒素检测试剂和方法。[方法]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表达重组鲎凝血C因子,利用动态荧光法进行内毒素检测活性分析。将细胞培养基经过超滤处理,分析其对内毒素检测灵敏度的影响;分析低温储存的检测试剂在不同储存时间,内毒素的检测活性。[结果]经过超滤处理的培养基,内毒素检测灵敏度明显提高,可达到0.05 EU/mL,检测时间90 min内完成;检测试剂在-20℃保存6个月内,检测灵敏度仍可以达到0.1EU/mL。[结论]在昆虫细胞中合成的重组鲎凝血C因子,无需经过蛋白纯化,直接将培养上清用于内毒素检测,灵敏度为0.1~0.05 EU/mL,高于普通鲎试剂的检测水平。  相似文献   

15.
内毒素休克防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讨论了防治内毒素休克的新途径:抗内毒素疗法的抗核心多糖和类脂A的多克隆抗体及单克隆抗体的应用;抗细胞因子疗法对内毒素休克病人防御功能的调控作用;适当剂量粒细胞集刺激因子可增加循环的粒细胞数,加速粒细胞血管外迁移,促进内毒素消除;一氧化氮对败血症休克的利弊均存,只有针对诱导型合成酶或特定血管的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剂才对内毒素休克治疗更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正> 1.前言1947年Greenberg和Fleming与1948年Parfentjer和Goodline的观察研究,标志着百日咳菌苗生物学活性研究的开始。Green-berg和Fleming发现,百日咳菌苗能增强抗原产生抗体;而Parfentjer和Goodline报导百日咳菌苗处理过的小鼠对组织胺的敏感性增强。不久,又发现菌苗可增进小鼠对过敏症、五羟色胺、组织胺和五羟色胺的结合物、内毒素以及许多其它休克增强因子的敏  相似文献   

17.
肺炎克雷伯氏菌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康燕菲  田平芳  谭天伟 《微生物学报》2015,55(10):1245-1252
摘要: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可天然合成1,3-丙二醇、2,3-丁二醇和3-羟基丙酸等大宗化学品,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其致病性限制了工业应用。本文综述了该菌的毒力因子,包括菌毛、受体、荚膜多糖、内毒素、铁载体,以及近年报道的其他因子。具体内容涉及毒力因子的编码基因、表达蛋白、参与的代谢活动,以及侵染宿主和抗宿主免疫反应的机制。此外,根据近年来代谢工程和合成生物学领域的新进展,提出了消除或弱化该菌毒性的策略,并对这些策略的可行性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许多抗生素杀死细菌时,可促使内毒素从细菌外膜释放。感染病灶内的革兰阴性菌死亡后释放进入血液的内毒素,或由大量污染液体输入而进入体内的内毒素,可通过与机体一系列连锁反应促进免疫活性因子和炎症反应介质的释放,从而引起局部水肿、充血及微循环障碍等,即内毒素血症。由抗生素诱导的内毒素血症与细菌的种类,抗生素的种类、浓度、给药方式等均有关。因此,临床医生应合理应用抗生素,将副作用降到最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果糖饮食诱发大鼠发生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等代谢疾病中,代谢性内毒素血症发挥的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NC组)、高果糖组(HFD组,8%高果糖水喂养)、内毒素组(LPS组,300μg·kg~(-1)·d~(-1)皮下注射)。8周糖耐量实验后,测定血浆内毒素(LPS)、胰岛素、血脂系列,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测促炎因子(TNF-α、IL-6)表达,观测肝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胰岛素信号转导关键蛋白、内毒素受体表达。结果:与NC组比较,HFD组与LPS组大鼠血浆LPS、血脂(TG、TC、FFA、HDL)、促炎因子(TNF-α、IL-6),FPG(Fasting plasm glucose)、FINS(Fasting insulin)、HOME-IR(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R)的水平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胰岛素受体底物P-IRS1Tyr632/IRS1比值下降、内毒素受体TLR-4表达升高(P0.05,P0.01),HFD组与LPS组上述指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高果糖饮食及皮下注射LPS诱发大鼠发生NAFLD等代谢疾病时,普遍伴有内毒素血症;LPS通过炎症机制引发胰岛素抵抗,促进NAFLD等代谢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20.
核因子-κB与肺疾病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核因子-κB是一类广泛存在的多向转录调节作用的核蛋白因子,具有广泛的生物学作用.核因子-κB活化是多种肺疾病病理过程的早期关健步骤,活化后参与许多基因的转录调控,在感染、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调亡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核因子-κ在肺疾病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