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型哺乳动物内脏器官的质量和消化道长度具有高度可塑性,是其对环境适应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对高原鼢鼠内脏器官随海拔梯度变化的比较研究,旨在从形态结构方面来探讨高原鼢鼠对环境和低氧的适应机制。结果显示,雄性高原鼢鼠心脏湿重和干重、脾脏干重、肺干重、胃湿重和干重、盲肠湿重与海拔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肾湿重、大肠长度与海拔呈负相关;雌性高原鼢鼠心脏湿重和干重、肺脏湿重和干重、胃湿重、盲肠湿重、盲肠长度与海拔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肝脏湿重和干重、脾脏干重、肾脏湿重和干重、大肠干重、大肠长度与海拔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其他与海拔无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内脏器官与海拔的相关性体现出高原鼢鼠面对不同的生存环境、能量需求、氧气含量、外界病原体等因素做出的代偿性适应。  相似文献   

2.
摄食增量假说认为,持续能量支出与静止代谢率正相关,且需要较大的高耗能器官(心脏、肝脏、肾脏和小肠等)与其匹配.因此,该假说预测静止代谢率与高耗能器官质量正相关.该预测在脊椎动物种间研究中得到普遍支持,但在种内研究中的结论尚不一致.在外温动物中的种内验证尤其缺乏.本研究以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为研究对...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周龄SD大鼠的脏器重量及其变化趋势,为评判药物毒性反应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分别选取试验第13、26、52、78和104周对照组动物脑、脾脏、心脏、肺脏、肝脏、肾脏、肾上腺、睾丸、卵巢的重量数据并分析。结果从13~104周SD雌鼠脑、脾脏、心脏、肺脏、肝脏、肾脏、肾上腺、卵巢的重量呈升高趋势。从13~104周SD雄鼠脑、脾脏、心脏、肺脏、肝脏、肾脏重量均重于雌鼠,但雌鼠肾上腺重量、脏体比和脏脑比均显著高于雄鼠。结论本研究首次在国内建立了符合我国实验动物现状的,不同周龄SD大鼠的脏器重量背景数据和参考值范围,并分析了不同周龄SD大鼠脏器重量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ADRP基因在宗地花猪及其二元杂交猪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探讨该基因与脂肪含量的关系,试验以宗地花猪及其二元杂交猪为材料,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ADRP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小肠、背最长肌及脂肪中的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ADRP基因在宗地花猪及其杂交猪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不同组织之间及不同猪种之间的表达存在差异,表达丰度关系宗地花猪的为小肠脂肪肺脏肝脏心脏背最长肌脾脏肾脏,宗江二元猪的为脂肪小肠脾脏肺脏肾脏肝脏背最长肌心脏;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宗江二元猪肝脏、脾脏、肺、小肠、背最长肌中ADRP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宗地花猪的(p0.01),心脏、肾脏和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宗地花猪的(p0.01)。结果提示,ADRP基因在宗地花猪及其二元杂交猪不同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可能与脂肪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5.
黑斑侧褶蛙肥满度及脏器重量的性别和季节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脏器官的大小能反映动物的生长发育情况和生理生态状况,可作为动物对环境适应的近似指标。以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a为研究对象,测定了2012年夏季、秋季及2013年春季其体重、体长、含水量、肥满度及脏器重量的性别和季节差异。结果显示:1)雌蛙的体重和体长均高于雄蛙,两性都在秋季最高;胴体湿重和干重无性别差异,胴体湿重夏季最高,胴体干重无季节差异。2)含水量和肥满度无性别差异,前者夏季和春季高于秋季,后者秋季高于春季;躯体肥满度和干体肥满度雄蛙均高于雌蛙,雄蛙无季节差异,雌蛙夏季最高,春季最低。体重与体长的比值(K WL)雌蛙高于雄蛙,两性都在秋季最高,春季最低。3)除肺干重雄蛙大于雌蛙,肾脏干重雌蛙大于雄蛙外,其他内脏器官的湿重和干重均无性别差异。肺湿重春季高于夏季和秋季,肾脏湿重无季节性差异;雄蛙的肺干重春季高于夏季,肾干重秋季高于夏季和春季,雌蛙均无季节差异。心脏和脾脏湿重都在夏季最高,秋季或春季最低,但干重均无季节差异。脂肪体和肝脏及卵巢和输卵管的湿重和干重均在秋季最高,春季或夏季最低。精巢的湿重及干重均无季节差异。结果表明,K WL可较好地反映成年黑斑侧褶蛙整体水平的营养和生理状况,多种器官重量有季节性的可塑性,这可能与雌、雄蛙的繁殖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6.
两栖动物的体重和内脏器官大小可随环境条件而变化,具有表型可塑性,但实验例证较少,尤其缺乏与可变的食物可利用性有关的研究。本研究以捕自安徽省定远县县郊的雌、雄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为研究对象,测定了自由取食组、禁食1周组、禁食2周组、重喂食1周组和重喂食2周组其体重、内脏器官湿重和干重的变化情况。1)中华蟾蜍的体重、胴体湿重和干重均无明显的性别(P0.05)和组间(P0.05)差异。2)雌蟾胃的湿重、干重和大肠湿重高于雄蟾(P0.05),其他内脏器官(小肠、胸腺、心、肝、肺、脂肪体、脾和肾)的湿重和干重均无性别差异(P0.05);雄蟾上述指标均无组间差异(P0.05);雌蟾的胃湿重和大肠湿重均无组间差异(P0.05),但胃干重自由取食组高于重喂食1周组(P0.05)。禁食2周组的小肠湿重下降,低于自由取食组、重喂食1周和2周组(P0.05)。3)禁食1周组的心湿重高于重喂食2周组(P0.05)。结果表明,中华蟾蜍在整体水平不受短期禁食和重喂食处理的影响,器官水平可能主要依赖适度饥饿而导致的心肌功能的提升和消化道的可塑性来应对变化的食物条件。  相似文献   

7.
以八眉猪为研究对象,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对猪激素敏感酯酶(HSL)和甘油三酯水解酶(TGH)基因组织表达特点进行了研究。RT-PCR半定量检测显示,HSL基因的mRNA在检测的7种组织中都有表达,其中在脂肪组织表达量较高,中等程度表达于心脏、肝脏、肺、脾和肾脏。TGH基因在7种组织也均有表达,其中肝脏和脂肪组织表达量较高,心脏和肾脏次之,脾脏和肺脏表达量较低。Western blot检测显示,HSL基因在大网膜脂肪和皮下脂肪表达量最高,而在肾脏中没有检测到表达,其他组织中中度表达;TGH基因在大网膜脂肪、皮下脂肪、肝脏、肺脏和脾脏组织中表达,其中在脂肪组织和肝脏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而在心脏和肾脏中没有检测到表达。以上结果表明:HSL和TGH基因存在转录后调控,这可能与其在不同组织中的功能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8.
内脏器官是动物生理功能的基础,脏器质量及脏器指数能反映出动物对环境的适应。为进一步了解高原动物对各自生存环境的适应对策,本研究比较了高寒草甸3种啮齿动物脏器指数及脏器质量与体质量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高原鼠兔的心脏、肝脏指数低于高原鼢鼠和根田鼠,根田鼠的脾脏、肺脏和肾脏指数高于高原鼢鼠和高原鼠兔,高原鼠兔的肾脏指数高于高原鼢鼠;3种动物肝脏均与体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高原鼠兔和根田鼠的肾脏与体质量显著正相关,根田鼠心脏与体质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物种脏器指数及器官与体质量的相关性差异可能是物种对物质环境、能量环境、生物个体大小、外界病原体、能量代谢需求等多方面综合因素进化适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选择黄河上游污染程度较严重的兰州地区和相对无污染的刘家峡地区作为研究样点,比较分析了两地花背蟾蜍(Bufo raddei)肝脏和肾脏中抗氧化酶SOD、CAT和G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与刘家峡地区相比,兰州地区花背蟾蜍肝脏的SOD活性升高,CAT和GPx活性极显著降低,肾脏GPx活性显著增高,肝脏和肾脏MDA含量明显高于刘家峡。结果表明,黄河上游环境污染使得花背蟾蜍体内氧化胁迫加重,导致其组织脂质过氧化程度升高。  相似文献   

10.
镉在中华蟾蜍组织中的分布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了镉在中华蟾蜍不同组织中的含量,并对其在不同器官组织中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镉在中华蟾蜍不同组织中具有选择性,主要积累在肠和肝脏中,其次是精巢、皮肤、卵巢和肌肉,而骨骼中没有积累。  相似文献   

11.
鸡PPARs基因组织表达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孟和  李辉  王宇祥 《遗传学报》2004,31(7):682-687
以8周龄Arber Acres(AA)肉鸡为研究材料,采用RT-PCR和Northern blot方法对鸡PPAR基因组织表达特点进行了研究。RT-PCR半定量检测显示,在检测的10种组织中除胸部肌肉组织外,PPAR-α基因在其他9种组织中都表达,其中较高表达于脑、肺脏、肾脏、心脏和小肠,中等程度表达于胃、肝脏和脂肪,较低表达于脾脏。PPAR-γ基因除了在肝脏和肌肉中没有检测到外,在其他8种组织都有表达,其中高表达于脂肪,其次是脑和肾脏,低量表达于脾脏、心脏、肺脏、胃和小肠。Northern blot检测显示,PPAR-α基因在心脏、肝脏、肾脏和胃这4种组织表达,其中在肝脏杂交信号最强;PPAR-γ基因只在脂肪和肾脏表达,其中在脂肪组织有强的杂交信号。以上结果表明,鸡PPARS基因的组织表达特点同啮齿动物和人基本一致,但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即PPAR-α基因不在肌肉组织中表达,PPAR-γ基因在肾脏中有高表达。PPAR基因与鸡的多种组织的生长和发育有关。  相似文献   

12.
刘莹  李晓晨  郁笛 《四川动物》2005,24(3):432-435
为了解中华蟾蜍蝌蚪对高渗溶液的耐受性,采用常规静态实验,用蔗糖调节溶液渗透压对蟾蜍蝌蚪进行渗透耐受实验;采用方差分析统计溶液渗透压对蟾蜍蝌蚪的存活率、体积变化和活动性的影响。结果显示,蟾蜍蝌蚪能够忍受溶液渗透压在一定范围内的变化,对渗透压较低的溶液其适应对策为调节,而对渗透压较高的溶液则为协变。蝌蚪对水溶液的耐受渗透压为1485.24mOsm,其存活率随渗透压增高而降低;同一渗透压下,蝌蚪存活率随在溶液中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降低。蟾蜍蝌蚪体内水分在不同浓度溶液中丧失的程度存在显著差异,即使在同一浓度的溶液中,体积会随时间的增加而不断缩小,并且溶液浓度越高,体积减小的速率越大。身体失水对蝌蚪的行为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蝌蚪的活泼性随时间的延长而降低。  相似文献   

13.
(一)本文测定了正常家兔的脑、肝脏、肾脏、心脏等组织内维生素B_1的含量,结果B_1的总合量以肾脏中为最多,其次则为肝脏,再其次则为心脏与脑组织,而游离型B_1的含量则是肝脏>肾脏>心脏>脑组织。 (二)家兔短期—次暴露于高温后,在上述组织中除肾脏外,游离型B_1的含量均有显著的降低,如脑组织中降低22.4%,肝脏组织中降低36.7%,心脏组织中降低28.6%,而B_1的总合量没有明显的改变。 (三)家兔在一次短时间的高温暴露后,在其某些组织内游离型B_1的合量显著降低,而B_1总量没有变化,这可能与高温的作用影响了组织代谢有关,从而增加了机体对B_1参与代谢过程的需要量,因而使游离型B_1转化为结合型B_1所致。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利用生化检测方法,以健康的中华蟾蜍为实验动物,研究注射巯基乙酸对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试验结果表明,随染毒TGA剂量增加,蟾蜍血清总蛋白、葡萄糖含量下降,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上升;随染毒TGA时间的延长,血清总蛋白、葡萄糖含量先下降后上升但均低于对照组,胆固醇、甘油三酯含量先上升后下降但均高于对照组.因此提示化工产品对生物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5.
血压是反映心血管系统机能的生理指标。过去虽然对蟾蜍的血压进行过研究报道,但对影响血压的因素缺乏探讨,对血压值还需要进行观察。本文主要报道我们的实验结果。 方法与结果 (一)蟾蜍的血压与心率 实验动物为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asiaticus),共73只,体重46—102克,年龄和雌雄不限。实验时间为4—5月,室温为14—18℃。动物仰卧固定于蛙板上,剪开前肢带,暴露心脏与主动脉血管,将装有5%柠檬酸钠溶液的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明孕期母体镉暴露对C57BL/6小鼠肝脏和肾脏组织的氧化损伤作用。方法:将45只初始体重相近的孕鼠,于妊娠第7.5 d(E7.5)随机分为3组,饲喂不同浓度的氯化镉溶液(0、20和40 mg/L),分别于E13.5、E16.5和E19.5收集获得各组孕鼠的肝脏和肾脏组织样本,每一妊娠阶段5只孕鼠,检测各组小鼠母体肝脏和肾脏组织抗氧化酶,包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脂质过氧化水平(MDA含量),蛋白质羰基化(PCO含量)和DNA-蛋白质交联(DPC)水平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CAT活性在肝脏和肾脏组织中随镉浓度增加逐渐升高,随时间延长逐渐降低;GPx活性在肝脏组织中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而在肾脏组织中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SOD活性在E19.5的40 mg/L镉处理组小鼠肝脏组织中显著升高;PCO含量在肝脏和肾脏组织中随镉浓度增加而逐渐升高;DPC在肝脏和肾脏组织中随镉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而MDA含量仅在肝脏组织中随镉浓度增加而逐渐升高,随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结论:孕期镉暴露对母体肝脏和肾脏产生了明显的氧化损伤,这可能与镉致胎儿生长受限的毒性效应相关;孕期镉暴露诱导的母体肝脏和肾脏的氧化损伤指标的变化具有组织特异性,这可能与镉在母体肝脏和肾脏中的积累量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7.
我国已知的13种蟾蜍属动物在鉴别上较为混乱,特别是大蟾蜍(Bufo bufo)中的两个亚种:中华大蟾蜍(Bufo bufo gargarizans)与华西大蟾蜍(Bufo bufo andrewsi)的外形极难区别。目前对这个亚种的鉴别是主要依靠蝌蚪形态及栖息环境。除蒙新青藏高原和华南热带地区外,中华大蟾蜍几乎遍及全国平原丘陵地带。垂直分布一般不超过1300米。华西大蟾蜍主要分布在川、云、贵海拔7000-3500米的山区。可见二者的垂直分布在不同地区有较大的重叠。加之成体形态差异甚小,给鉴别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我们采用红外光谱鉴别这两个亚种,取得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实验室条件下,通过活动性水平,变态时的体重、增长率和完成变态所需时间考察同水塘分布的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和高原林蛙蝌蚪(Rana kukunoris)的竞争策略。实验按照2×3因子设计,即:食物资源2个水平(高、低),组合方式3个水平(10只中华蟾蜍蝌蚪,记为B组;5只中华蟾蜍蝌蚪和5只高原林蛙蝌蚪,记为BR组;10只高原林蛙蝌蚪,记为R组)。中华蟾蜍蝌蚪的活动性在食物水平低时显著低于食物水平高时,而高原林蛙蝌蚪的活动性在不同食物水平下无显著差异;食物水平低时,混合组的高原林蛙蝌蚪变态时体重和体重增长率都显著高于R组,而混合组中华蟾蜍蝌蚪与B组相比无显著差异;在不同处理组中,食物水平低时混合组中华蟾蜍蝌蚪幼体期最短。这些结果表明:中华蟾蜍蝌蚪在不同食物资源条件下所选择的生存策略可能不同,即食物资源充足时,增加活动性获取更多食物;食物资源有限时,降低活动性且提前完成变态;与中华蟾蜍蝌蚪相比,在食物资源有限时高原林蛙蝌蚪获取食物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9.
牛组织重金属含量与饲养环境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选择不同污染程度的区域进行取样,分析了贵州地区不同污染水平下牛组织中重金属(Cu、Zn、Pb、Cd)的含量和与饲养环境的相关性.结果表明:贵州不同污染水平下牛组织中的Cu、Zn基本符合国家食品卫生要求,Pb只有污染地区的肝脏和肾脏超过限量标准,Cd污染较严重,除非污染区肝脏外,牛肾脏和肝脏中Cd的平均含量均超过国家肉类制品卫生限量标准,但肌肉组织符合卫生标准;牛组织重金属元素含量与饲养环境中的土壤、饲料和饮用水源的重金属含量和污染程度密切相关,尤其是肾脏组织,其相关系数r>0.78.饲料向牛组织的重金属迁移系数,随饲料元素含量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其中Cd的迁移系数最大,Pb的迁移系数最低;必需元素和有害元素在不同组织中的比值,随污染程度的增加而降低.肾脏的Cu/Cd和Zn/Cd值比其它组织低得多,Cd主要在肾脏中蓄积,Cu主要在肝脏组织蓄积,Zn主要在肌肉和肝脏,Pb主要在肾脏和肝脏.  相似文献   

20.
巯基乙酸对中华蟾蜍红细胞核异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以健康的中华蟾蜍为实验动物,研究注射巯基乙酸对红细胞核异常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巯基乙酸可引起蟾蜍微核细胞率和核异常细胞率遗传指标发生明显变化,随着巯基乙酸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蟾蜍红细胞微核和核异常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