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孢粉提取主要有两种方法:即传统酸碱处理法和过筛法。笔者根据西南岩溶区现代以及第四纪沉积物化学组成特点及实践经验,将以上两种方法稍作改进,创制了一种新方法:HF-碱处理法。该方法与传统酸碱法相比具有用时短、效率高、成本低、污染少、花粉孢子破坏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第四纪孢粉学利用现代和化石孢粉重建第四纪古植被、古气候和古环境,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前沿学科领域。本文基于CiteSpace软件数据可视化和计量分析模块,以CNKI (中国知网)数据库与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1990–2020年间的共计6081篇第四纪孢粉学相关文献为基础,梳理了近30年来第四纪孢粉学的过去和现在,并探讨了未来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近30年第四纪孢粉学领域发文量呈增加趋势,中国的总发文量和国际影响力整体呈增长趋势;第四纪孢粉学研究主要集中于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成果有明显的聚集性;中国科学院是外文发文量最多的国际机构。第四纪孢粉学近30年的研究主要涉及古植物学、古地理学、古生态学和古气候学等领域,古植被、古气候、古环境的定性和定量重建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和研究的重点。表土花粉研究、花粉与人类活动、亚洲季风演变和孢粉分类学是近几年发刊的热点。虽然一些关键词如花粉产量、代表性以及现代花粉与植被和气候的定量关系等出现频次低,但对第四纪孢粉学十分重要。未来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湖泊表层沉积物的花粉研究,探讨花粉与植被、气候的定量关系,为准确解译化石花粉提供坚实基础。随着孢粉数据库的不断完善和模型模拟技术的发展,孢粉研究的精细化和模型化趋势也将进一步加强,以提高定量重建的准确性及植被、气候模型的预测性。  相似文献   

3.
孢粉-植被-气候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 ,第四纪孢粉学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特别是近些年来 ,孢粉 植被 气候关系研究已成为世界孢粉学界的热点之一。空气孢粉学的研究在大气环境污染监测、花粉过敏症、农业收成预报和第四纪植被与环境重建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并不断发展 ;近年来 ,为开展全球范围的古环境研究 ,各大洲相继建立了孢粉数据库 ,大量开展表土孢粉研究。中国第四纪孢粉数据库的建立 ,汇集了我国近半个世纪积累的孢粉资料 ,并利用中国第四纪孢粉数据 ,系统开展了中国现代表土孢粉、6kaBP(中全新世 )及 1 8kaBP(末次盛冰期 )的生物群区模拟及重建 ,建立了花粉 气候转换函数和响应面模型 ,并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冲积物孢粉学和环境考古孢粉学研究 ,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研究还有待于深入 ;特征指示种花粉雨研究 ,对古生态环境重建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光学显微镜(LM)观察了水松属、柳杉属、杉木属和落羽杉属等代表性物种的花粉形态和细微结构,利用SEM对花粉外壁上附着的微颗粒进行了测量、统计和分析。研究发现,杉木花粉和落羽杉花粉外壁微颗粒及其小刺形态很容易与水松花粉区分开来。然而,水松属与柳杉属花粉形态较为相近,两者主要特点均为近球形,远极面乳头状突起较高,外壁附着的微颗粒具有刺状突起等。本文根据电子显微镜2-4万倍放大观察,分析研究了花粉表面附着的微颗粒大小以及微颗粒之上小刺的数目关系,发现水松与柳杉花粉仍可以通过花粉表面附着的微颗粒特征进行区分。此外,本文还对比了福建天湖山THD-1钻孔晚全新世化石杉科花粉,并认为绝大部分化石杉科花粉与水松花粉形态基本一致。本研究为第四纪化石花粉的属种鉴别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南京紫金山山麓玄武湖和前湖共17个湖泊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孢粉分析,旨在获得花粉组合新数据,揭示湖泊表层花粉与现生植被的关系,为开展第四纪湖泊地层孢粉学研究提供现代过程的参考.研究结果表明,花粉组合在剔除非自然分布的种植木本植物干扰花粉外,主要以木本花粉的松属(Pinus)和栎属(Quercus)占优势,其他常见木本植物有枫香属(Liquidambar)、栗属/栲属/柯属(Castanea/Castanopsis/Lithocarpus)、漆树科(Anacardiaceae)等.表土孢粉谱反映了研究区周边山地丘陵针叶、常绿-落叶阔叶林为主的植被,与现生北亚热带森林植被面貌对应良好.此外,陆生草本植物花粉主要是禾本科(Poaceae)和蒿属(Artemisia),湖泊湿生植物如水鳖属(Hydrocharis)、莎草科(Cyperaceae)等含量丰富.玄武湖与前湖中不同样点的主要木本植物花粉表现出优势类型高度一致、含量稳定、受采样位置的影响较小、指示地域植被类型的代表性较强等特点.通过对比南京地区已发表的紫金山及周边丘陵林下表土花粉分析结果,发现湖泊表土花粉组合受局部生境影响小,百分比含量较稳定,故其花粉信息在反映区域地带性植被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更具优势.因此,开展表土花粉研究时应优先选择湖泊表层沉积物,藉此可提高基于孢粉重建区域地带性植被的代表性与可靠性.本研究结果为长江下游地区,尤其是南京地区解释第四纪孢粉组合与植被的对应关系提供了新数据和必要的现代过程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分布于浙江西北部的毛茛叶报春组(sect. Ranunculoides)一存疑种5个居群共50个植株的花粉形态进行了研究观察。结果表明该存疑种的花粉形态特征在种下具高度多样化,根据萌发孔类型、数量及组成的不同,其花粉可划分为多沟型、沟多孔少型、孔多沟少型、散孔型和环沟型5种类型;而且居群间花粉的大小及花粉类型的组成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此外,同一个植株或同一个花粉囊的花粉也可能具有多种类型的花粉。本文进一步证明了花粉形态特征在种内可能存在多样化的现象。花粉形态特征支持该存疑种为一个独立的新物种,它很可能是由具多沟型和散孔型花粉的亲本杂交进化而来。  相似文献   

7.
<正> 蜜源植物蜂花粉,在营养学上被称作“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浓缩体”。落叶果树中的苹果花粉,也被确认为营养价值极好级别的植物花粉之一。但是,对于落叶果树花粉中的氨基酸含量,树种、品种间的区别,迄今国内外尚少系统研究和报道。为了认识、评价和选择利用落叶果树的花粉资源,于1987~1989年间,对10个落叶果树树种、82个品种花粉中的氨基酸含量,进行了系统的测定、分析。现将结果整理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孢粉组合的特征,自下而上划分了八个孢粉带,其中四个带反映寒冷气候,另四个带反映温暖气候。反映寒冷气候的带和反映温暖气候的带相间分布,据此古气候的变化,与我国第四纪冰期进行了比较,同时也对该区第四纪地层划分进行了探讨。文中并扼要的讨论了一些与本文有关的孢子花粉的搬运问题。  相似文献   

9.
罗伦德 《古生物学报》1998,37(1):133-136
“现代与第四纪孢子花粉编码分类鉴定与资料查询微机系统”(POCIAS)是应用微机处理而建立起来的孢粉资料数据库,已收入我国和世界上研究较清楚的重要孢粉4678种。每种内容包含其孢粉形态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第四纪学和其他应用匠特征资料。主要论述Pcoias的编码原理和数学模型、微机程序及系统的各种功能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荒漠草原过渡带表土花粉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研究内蒙古中部四子王旗地区的表土花粉,试图揭示荒漠草原地区小尺度范围中表土花粉的植被和气侯指示意义.源自4个不同植物群落的19块表土花粉显示:研究区表土花粉组合主要以草本植物蒿属(Artemisia)、藜科(Chenopodiaceae)花粉占优势,两者百分含量一般在60%以上;禾本科(Poaceae)花粉具低代表性,平均含量在5%左右;另含有一定数量的白刺属(Nitraria)、麻黄属(Ephedra)、菊科(Asteraceae)和葱属(Allium)等花粉为特征.笔者首次提出的(蒿属+禾本科+菊科)/(白刺属+麻黄属+藜科)百分比值,有效地揭示了研究区北部较南部要干旱,与A/C比值及当地现生植被生境和气候因子相吻合.研究结果对我国内陆干旱、半干旱荒漠草原区第四纪古植被的恢复,以及古气候的重建提供了参照依据.  相似文献   

11.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中国西南部横断山区夏季开花的27科43属46种2变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和研究,并对花粉形态进行了细致的描述。结果表明,花粉类型以近长球形—长球形和长球形为主,分别为27.1%和25%,还有少量的为球形,近球形—近长球形,近扁球形和四合花粉。萌发孔以3孔沟为主,占43.8%,还有3沟,散孔,多沟,三拟孔沟,6-沟,单沟等类型。外壁纹饰以细网状为主占50%,还有粗网状,细颗粒状,光滑,刺状纹饰等。这些物种的孢粉学特征为第四纪地层孢粉研究提供了现代孢粉学依据。此外在花粉形态性状基础上,通过SPSS软件聚类分析,对部分同科物种间的鉴定特征进行了讨论分析,并根据植物的生态学特性讨论了它们的生态环境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
紫菜苔芬粉超低温保存及其原生质体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紫菜苔花粉超低温保存的影响因素:花粉发育时期,冰冻保护剂与隆温程序。建立了较适宜的保存流程。保存60、90天期间,成熟花粉与近成熟花粉生活力保持不变,幼嫩花粉生活力稍有下降。前二与后相对存活率分别达91%与84%左右。保存的和新鲜的幼嫩花粉经培养均能诱导脱分化,发生细胞分裂。改进和简化了紫菜苔成熟花粉原生质体分离技术,并在其幼嫩花粉原生质体分离上取得成功。保存的成熟花粉化冻后直接酶解,原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第七届二次学术年会于2007年6月5日—8日在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顺利举行。来自全国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石油、花粉资源开发、出版行业等系统的100多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67篇,学术报告55个。内容涉及早期生命、几丁虫、生物地层、孢粉相、古植被与古环境、第四纪孢粉与环境、考古、表土花粉、空气孢粉、花粉形态学与系统演化、埋藏学、花粉营养学、数据库、植硅体和硅藻等众多方面。反映了中国孢粉学在近年所取得的丰硕成绩。朱日祥院士和郑卓教授分别作了题为“早期人类与环境”和“中国表…  相似文献   

14.
壳斗科植物花粉化石是被子植物花粉化石最为丰富的类群之一,在地史上自第三纪以来一直是中国各地质历史时期中植物区系的一个主要成分。据初步统计,我国第四纪地层中共发现壳斗科花粉化石有6属:Castanea,Castanopsis,Lithocarpus,Cyclobalanopsis,Fagus及Quercus,后者还分出含常绿栎类Quercus(E)和落叶栎类Quercus(D)两种类型。文中对6属中花粉形态相似的Castanea,Castanopsis和Lithocarpus 3属,以及Cyclobalanopsis和Quercus(E)花粉,从花粉粒形状和大小、萌发孔数量和形状、极面×赤道面的平均大小、最长极轴与最长赤道轴比以及外壁表面纹饰等多方面进行详细数值对比和照片对照,提出鉴定要点,希望能提高壳斗科花粉化石鉴定的准确性。同时,文中还讨论中国壳斗科各属植物生长的气候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Castanopsis和Lithocarpus花粉化石分布中心范围在北纬28°—20°,反映该两属生长气候要求大约是年平均气温不低于15℃,年降水量不少于1 000mm;Cyclobalanopsis和Fagus花粉化石的产地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生长的地理气候条件要求是1月份气温不低于0℃,年均温在8—15℃以上,年降水量不少于800mm的温暖湿润的生态环境;Castanea和Quercus花粉化石在全国各地均有发现,分布北界达北纬36°—50°,反映该两属生长的生态幅度较Castanopsis/Lithocarpus宽得多,基本的生长气候范围在年均温3.5—23℃,能够忍受1月份低于―10℃的寒冷,也能够经受7月份近30℃的高温考验,年均降水量约为500—1 700mm。希望该研究能为提高再造第四纪古植被和古环境,提供一些有说服力的气候地理条件的原始资料。  相似文献   

15.
通过四川螺髻山(1984、2017年)表土和化石孢粉与植被的关系分析发现:孢粉组合中木本植物含量(91.0%)占绝对优势,松属、冷杉属、青冈属、常绿栎类、落叶栎类、桤木属、杜鹃花科、禾本科和蒿属为主要花粉类型;人工次生林花粉组合能很好地反映母体植被的群落特征,并可指示优势种的存在和人类活动痕迹;针阔混交林花粉组合能较好地反映群落整体特征,花粉类型能与母体植被中优势种较好地对应;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和灌丛草甸的花粉组合难以反映母体植被的群落特征。DCA表明,花粉谱的百分含量,能较好地区分人工扰动植被和天然植被,但人工次生林、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之间以及针叶林和灌丛草甸之间未能区分。30年前后表土孢粉组合变化明显,1984年样品以松属、青冈属和桤木属等花粉为主,而2017年采样分析中松属、桤木属花粉占绝对优势。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部分地区松树和桤木大面积飞播或种植,表土孢粉组合对当地植被指示意义与扰动强度呈负相关关系。现生植被与表土孢粉组合的差异能为恢复古植被和古环境提供参考,但原生植被已经被破坏地区的孢粉图谱,就很难作为重建历史时期植被的根据。本研究可以为亚热带山地利用孢粉学恢复第四纪时期植被与气候,探讨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分析了“玉米稻”一个大粒株系的花粉母细胞染色体。判明它是一个四倍体类型,多数花粉母细胞的染色体数为2n=48,但有许多花粉母细胞是非整倍性的或二倍和三倍性的,也看到极少数八倍性花粉母细胞。四倍性花粉母细胞的四价体数目比一般四倍体水稻花粉母细胞的四价体少,平均每个花粉母细胞有2.9个四价体。此外在四倍性或近于四倍性的花粉母细胞的终变期看到核仁体积增大,被苏木精染色深,少数花粉母细胞除一个大核仁外,还有许多小核仁或有类似核仁物质散在于染色体间。作者对这个四倍体水稻的细胞学特点做了简短讨论,并指出它在水稻育种上可能有一定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皖南山区肖坑林场秋季植物花粉形态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皖南山区肖坑林场10月开花的26科41属42种2变种的花粉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和描述.44种植物包含草本植物38种、木本植物6种,其中菊科(Compositae)植物有11种.花粉类型以萌发孔为3孔沟为主,占52.3%;还包含单沟、3沟、多沟、散沟、3孔和多孔等类型.外壁纹饰以细网状和具刺(包括刺状、微刺状、条纹-微刺状、微刺-穿孔状、长刺状和刺突状)为主,分别占27.3%和47.7%;还有粗网状、颗粒状、棒状和条纹状纹饰等.对这些种类花粉形态特征的观察和描述可为第四纪地层花粉研究提供基础资料,也可作为中低山暖湿气候环境的代用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中国第四纪晚期孢粉记录整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倪健  陈瑜  董丹 《植物生态学报》2010,34(8):1000-1005
孢粉数据库是重建过去植被格局以及研究古气候变化和大气圈-生物圈-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基础,而孢粉取样信息的记录和整理是建立孢粉数据库的重要前提。该文在收集我国1960–2008年发表的孢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整理分析了第四纪晚期,尤其是2万年以来(全新世为主)全国孢粉采样点的信息,包括采样地点名称、详细采样位置、省份、采样点经纬度和海拔高度、样品类型、取样深度、孢粉样品数量、14C测年数量及年代记录、覆盖的时间段和参考文献。总结发现,我国目前共有2324个表土/湖泊表层花粉采样点和987个第四纪晚期的地层沉积剖面和钻孔,其中高质量的地层孢粉采样点714个。虽然我国以及部分国际上从事第四纪研究的科学家尽了最大努力开展中国疆域的孢粉学研究,但由于人力、物力以及地形条件的限制,在我国仍然存在部分孢粉采样的"地理空隙",比如北方和西北荒漠地区、青藏高原无人区、中南部山区和东部人类活动频繁区域。然而,该数据信息库的不断完善,将为中国第四纪孢粉数据库的建立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应用花粉分析预报板栗产量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4~1996年河北省迁安县蔡园乡大气中板栗花粉散布特征研究表明,不同年份板栗花期有早有晚,大气中的花粉浓度变化悬殊;大气中板栗花粉浓度受花期气温和盛花末期前降水影响较大,受日照影响较小;盛花期花粉浓度与板栗产量的相关系数为0.998~0.999;根据两年相关关系建立的预报模式对第三年产量进行了预报,预报期比收获期提前2个月,预报结果最大误差5.7%,最小误差1.13%;多数误差均低于4%;运用花粉分析预报板栗和其它果品及农作物产量是一种投入少、预报期早、预报精度高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重庆喀斯特地区4种不同地貌单元的81份表土和苔藓样品的孢粉分析结果表明:(1)研究区植物孢粉组合共由109科属组成。除金佛山外,其他植被退化严重地区样点均以草本和蕨类植物占据优势(剔除石漠化治理大量引种的马尾松、柳杉和侧柏等乔木花粉),其次是乔木植物花粉(主要为马尾松),灌木植物花粉含量很低,显示该区植被退化严重;(2)孢粉组合的PCA分析能够很好地将研究区的现代孢粉组合区分开来,较好地反映了重庆喀斯特地区不同地貌单元的植被特征,特别是石漠化区植被退化严重的孢粉组合特征。生态保护较好、自然植被发育的金佛山地区具有106科属的乔木、灌木与草本孢粉类型,以及高含量的乔木花粉,而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的鸡公山(46科属)、青木关镇(56科属)和南平镇(50科属)则表现为乔灌木孢粉类型较少;(3)银杉作为金佛山特有的孑遗植物,其花粉含量明显低于松属花粉,说明其花粉不利于远距离传播;(4)随着土地利用强度的增加,现代孢粉组合中乔灌木花粉含量和种类越少,草本和蕨类植物孢粉含量越多,且以耕地杂草为主。因此,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是喀斯特石漠化区次生植被及其现代孢粉组合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研究可为重庆喀斯特地区土地利用策略的制定,重庆及其周边地区第四纪古植被、古气候和古环境重建研究,以及中国孢粉数据库建设提供基本数据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