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8 毫秒
1.
丁伟 《动物学研究》2006,27(5):558-560
非人灵长类利用洞穴是非常稀少的现象。2003年11—12月和2004年初在贵州麻阳河自然保护区观察到黑叶猴(Trachypithecusfranoisi)有利用洞穴的现象。白天有二群(分别为10和14只)在栖息地附近活动,黄昏前回到悬崖边几个喀斯特地形山洞中的一个洞。躲避风雨等不良的气候条件、获得矿物质、安全等因素可能是黑叶猴利用洞穴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2005年12月~2006年2月,对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中的黑叶猴行为进行观察。用瞬时扫描法收集黑叶猴的栖息地利用数据,以分析该物种在旱季对喀斯特石山的利用策略。研究结果表明,黑叶猴对不同坡向的选择有明显差异,其中东向比例最高,达到64.95%;其次是北向,占20.22%;南向和西向最少,分别占9.08%和5.74%。黑叶猴在旱季对坡向的选择可能与温度调节有关。黑叶猴对不同的山体部位的利用不尽相同,猴群对崖壁的利用比例(40.27%)明显高于山脚(29.52%)、山坡(22.18%)和山顶(8.04%)。黑叶猴主要选择崖壁作为休息场所,占总记录的55.92%;主要选择山脚作为觅食场所,占总记录的59.71%。还发现黑叶猴对乔木的利用率最高,占总记录的68.04%;其次为裸岩,占27.27%;灌木最少,仅为4.69%。黑叶猴对不同山体部位的利用差异可能与猴群对觅食利益和捕食风险的权衡有关。本研究为深入了解黑叶猴的石山适应策略提供了基础,也为该濒危物种的栖息地保护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盐碱地马蔺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3,他引:13  
研究了盐碱地生长的马蔺叶片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以及环境因素的日变化。结果表明,马蔺叶片PnTr均呈现双峰曲线,具有光合午休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由于较高的太阳辐射引起叶片温度的升高,叶片的羧化效率(CE)和表观量子产额(AQY)的下降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陈婷  黄中豪  黄乘明  周岐海  韦华 《生态学报》2019,39(18):6908-6915
2005年9月至2006年8月对广西弄岗国家自然保护区内一群黑叶猴进行行为观察,采用瞬时扫描法观察并收集猴群的栖息地利用数据,分析黑叶猴对喀斯特石山栖息地的选择与利用规律。结果表明,黑叶猴对不同山体部位的利用有显著性差异(χ~2=43.063,df=4,P0.001)。黑叶猴对崖壁的利用频率最高(占总记录的36.67%±9.44%),其次是山坡(32.30%±9.57%),对山脚(14.15%±5.01%)、山顶(11.24%±8.42%)和平地(5.63%±2.92%)的利用较少。分析发现,黑叶猴对山体部位的利用没有显著的季节性差异(山顶:Z=-0.160,P=0.837;崖壁:Z=-0.320,P=0.749;山坡:Z=-0.480,P=0.631;山脚:Z=-1.601,P=0.109;平地:Z=0,P=1)。黑叶猴将崖壁作为主要的休息场所,山坡和山脚为主要的移动和觅食场所。黑叶猴对栖息地的利用受食物可获得性的影响。当食物中花的可获得性降低时,猴群增加对山脚的利用;当嫩叶可获得性降低时,猴群增加在崖壁移动的频率;当果实的可获得性升高时,猴群增加在平地觅食的频率。食物组成与黑叶猴栖息地利用也有关系。总体来看,黑叶猴对山顶的利用频率与花的觅食比例呈显著正相关;对山脚的利用频率与果实+种子的觅食比例呈显著正相关。猴群在山顶休息的频率随花和成熟叶的觅食比例的上升而上升;在山脚休息的频率随果实+种子的觅食比例的上升而上升。猴群在山坡觅食的频率随果实+种子的觅食比例的下降而上升;在山脚觅食的频率随嫩叶的觅食比例的下降而上升。另外,平均最低温度与猴群在平地觅食的频率呈负相关关系。分析表明食物的分布和数量对黑叶猴栖息地利用有重要影响,黑叶猴对栖息地的选择是在觅食利益与风险之间进行权衡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管超毅  陈智  黄乘明  周岐海 《生态学报》2022,42(3):1203-1212
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是仅分布于喀斯特石山生境的珍稀濒危灵长类动物。由于非法捕杀和人类活动干扰,其种群数量正在急剧减少。同时,随着森林砍伐和土地开垦的加速,其栖息地严重破碎化。因此,了解栖息地破碎化对黑叶猴种群的影响对于保护这一珍稀濒危物种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遥感影像、土地利用数据以及黑叶猴种群调查数据,通过Fragstats软件开展广西黑叶猴栖息地景观破碎化分析,并通过相关性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探讨了景观格局对广西黑叶猴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广西黑叶猴栖息地呈现破碎化严峻、斑块形状复杂化、斑块团聚程度较弱且分散化的现象;栖息地以林地景观占据重要优势,但人为景观的干扰十分强烈;在不同地区中,生境破碎化程度、人为干扰强度以及景观配置均呈现不同的特征,其中扶绥地区人为干扰最为强烈,德保地区的景观块数破碎化程度较为严重,而龙州地区的人为干扰程度最小,其森林景观最为聚集。(2)蔓延度指数、平均斑块分维指数、林地面积、林地斑块大小、裸岩面积和裸岩面积比重等景观指数与黑叶猴种群数量有显著正向关系,Shannon多样性指数则是显著负向关系;而耕地面积、耕地...  相似文献   

6.
夏季高光下入侵植物三裂叶蟛蜞菊叶片变红的生理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裂叶蟛蜞菊(Wedelia trilobata)是世界最有害的100种外来入侵种之一, 现已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广为分布, 并造成危害。我们对其野外种群的观察发现, 在夏季光照强烈的生境中, 其叶片常常有变红的现象。本研究针对这一现象, 从叶片花色素苷含量的变化入手, 探讨了三裂叶蟛蜞菊叶片变色的原因及其生理功能。结果表明, 红叶中的花色素苷含量显著高于绿叶(P<0.05), 夏季高光照诱导的花色素苷的积累是叶片由绿色变为红色的主要原因。由于花色素苷含量较高, 红叶的总抗氧化能力增强, 在甲基紫精(MV)光氧化处理过程中, 红叶的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和实际光量子产量分别下降了28.2%和79.1%, 显著低于绿叶的下降幅度(70.9%和93.8%)。这一结果表明, 三裂叶蟛蜞菊在夏季遭受强光胁迫时, 叶片由绿色变为红色增强了对氧化逆境的耐受能力, 而相同环境下的本地蟛蜞菊(W. chinensis)并没有叶片变红的现象, 暗示这可能是入侵植物三裂叶蟛蜞菊抵御和适应夏季高光的一种特殊的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7.
濒危植物夏蜡梅及其伴生植物的光合日进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LCA4型便携式全自动光合测定仪,在自然条件下,于7月下旬的晴朗天气测定了群落冠层和林下两种不同光环境下夏蜡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的净光合速率(Pn)、胞间CO2浓度(Ci)、呼吸速率(Rd)、气孔阻力(rs)的日进程,并与其伴生植物悬铃叶苎麻(Boehmeria platanifolia)、盐肤木(Rhus chinensis)、水马桑(Weigela japonica var. sinica)的光合日进程相比较。结果表明:夏蜡梅冠层的光合速率日进程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午休”现象,经分析其“午休”的原因主要是由非气孔因素引起的;林下夏蜡梅则表现为“单峰”曲线,净光合速率较低,最大净光合速率不及冠层的1/2,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其最重要的影响因子是光合有效辐射(p=0.001);与其它伴生植物相比,夏蜡梅的日均光合速率、最大光合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光合速率/呼吸速率都明显偏低,在群落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相似文献   

8.
西部地区动物资源现状及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陈强 《生物多样性》1997,5(3):190-196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 宁夏、 青海、 新疆、 西藏和内蒙古西部, 其总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46.52%,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33%。共有陆生脊椎动物1273种,占国内2414种的52.73%。其中:两栖类81种,占国内两栖类的28.52%;爬行类119种,占34.69%;鸟类781种,占62.83%;兽类292种,占53.66%。有259种仅分布在西部地区,占西部地区陆栖脊椎动物种数的20.35%,我国大型有蹄类几乎全部集中在西部地区。这里有国家保护的陆栖脊椎动物174种,占全国333种的52.25%; 我国特有鸟、兽54种,占国内特有鸟、兽的60.67%。西部地区丰富的动物资源蕴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生态效益。因环境破坏,乱捕滥猎,近一个世纪以来确知已有普氏野马(Equus przewalskii)、高鼻羚羊(Saiga tatarica)、虎(Panthera tigris)和灰冠鸦雀(Paradoxornis przewalskii)4个物种在西部地区消失。朱(Napponia nippon)已成为极危种类,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普氏原羚(Procapra przewalskii)也已接近极危种的界限。一些主要经济动物种群数量逐年下降,马麝(Moschus sifanicus)和林麝(M. berezovskii)分别以年均8.97%和8.44%的速率下降(n=12)。马鹿(Cervus elaphus),白唇鹿(C. albirostris),野牦牛(Bos gruniens)、野驴(Asinus spp.)、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岩羊(Psendois nayaur)、鹅喉羚(Gazella subgutturosa)等大中型有蹄类遭大肆捕杀。1963年以后得以休养生息正在恢复的动物资源再次遭到破坏。有的种类,如盘羊(Ovis ammon)、野骆驼(Camelus ferus)种群数量分别以年10.06%和10.89%的速率增加(n=16)。为达到持续利用的目的,本文提出六项持续发展对策: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建立各省、自治区自然保护基金;保护栖息环境;迁地保护珍稀濒危物种;人工复壮孤隔种群;提倡人工驯养野生经济动物;人为扩大某些珍稀和经济动物分布区。  相似文献   

9.
思茅地区咖啡天牛天敌的多样性调查和控制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者在1994~1997年的调查研究中发现思茅地区拥有丰富的天敌资源。共鉴定出8种主要捕食和寄生于咖啡天牛的天敌,其中蚂蚁类4种:立毛举腹蚁(Crematogaster ferrarii)、黑褐举腹蚁(C.rogenhoferi)、中华小家蚁(Monomorium chinense )和法老家蚁(M.pharaonis );蠼螋2种:蠼螋(Labidura riparia)、锤角螋(Nesogaster sp.);寄生蜂2 种:间斑举腹姬蜂(Pristaulacus intermedius)和茶色茧蜂(Iphiaulax rufus)。饲养和调查结果显示,黑褐举腹蚁、立毛举腹蚁、间斑举腹姬蜂和蠼螋4种捕食或寄生性天敌,自然种群大、控制能力强,有很大的利用前景。建议生产中减少化学农药的施用,以保护天敌的生存环境,发挥天敌的自然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太白山南坡夏秋季鸟类组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白山是秦岭山脉的主峰, 生物区系成分复杂。为了研究太白山鸟类区系在过去20年间的变化, 我们于2007年5–7月(夏季)和9–10月(秋季), 根据海拔和典型植被在太白山南坡选定5种生境类型(退耕林、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林和高山灌丛草甸), 并在各种生境中选择样区采用样线法对鸟类组成进行调查。两个季节共观察到鸟类122种, 其中留鸟85种, 夏候鸟31种, 冬候鸟1种, 旅鸟5种。不同的生境类型中优势种和常见种不同, 而且在夏秋两季也有变化。中低海拔退耕林带鸟类物种数最多, 夏季有60种, 优势种为绿背山雀(Parus monticolus)、黄腹山雀(P. venustulus)和冠纹柳莺(Phylloscopus reguloides); 秋季有59种, 优势种为大山雀(Parus major)。中海拔阔叶林带夏季有鸟类40种, 优势种为绿背山雀、黄腹山雀和异色树莺(Cettia flavolivaceus); 秋季37种, 优势种是黄腹山雀、黑冠山雀(Parus rubidiventris)和银脸长尾山雀(Aegithalos fuliginosus)。 中高海拔针阔混交林带夏季有46种, 优势种是黄腰柳莺(Phylloscopus proregulus)、极北柳莺(P. borealis)和黑冠山雀; 秋季有37种, 优势种是黑冠山雀、褐冠山雀(Parus dichrous)和长尾山椒鸟(Pericrocotus ethologus)。高海拔针叶林带夏季有36种, 优势种是黄腰柳莺和黑冠山雀; 秋季有27种, 优势种是血雉(Ithaginis cruentus)和黑冠山雀。高山灌丛草甸带物种最少, 夏秋季都只有7种。各生境中鸟类物种组成的季节周转率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下降, 物种丰富度也呈现同样的趋势。太白山南北坡鸟类物种组成有较高的相似性。与20年前相比, 尽管在每种生境类型中优势种和常见种的组成仍相似, 但太白山南北坡的鸟类物种组成有较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花楸树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花楸树(Sorbus pohuashanensis)是我国北方一种观赏兼经济用途的树种。本研究采用水平淀粉凝胶同工酶电泳技术, 对采自山东、山西、河北、辽宁4个省的8个花楸树天然群体的种子样本进行了分析, 旨在了解花楸树天然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 为该树种的保护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4个酶系统10个位点的检测结果表明, 花楸树群体水平上的遗传多样性较高, 每位点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2.2000, 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100%, 期望杂合度(He)为0.4240。花楸树8个群体间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He和Shannon信息指数差异较小,3个指标从高到低依次为: 河北驼梁山>河北雾灵山>山西庞泉沟>河北白石山>山东崂山>河北塞罕坝>山东泰山>辽宁老秃顶子。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为0.0758, 群体间总的基因流较高(Nm = 3.0472), 群体间遗传一致度较高(I为0.8585– 0.9872), 表明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小。在单个群体中, 通过χ2检验, 花楸树群体有73.62%的位点组合显著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P<0.05), 总群体水平近交系数(Fit)和单个群体水平近交系数(Fis)分别为–0.3105和–0.4180, 表明无论在总体水平还是群体内个体间, 花楸树群体表现为杂合体过量的现象。UPGMA聚类结果显示, 8个群体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程飞  叶卫  叶富良 《动物学研究》2007,28(2):119-125
利用鲤科鱼类微卫星引物在鲮鱼中进行扩增,结果在24对引物中,13对引物能成功扩增,且在鲮鱼中的扩增产物表现稳定,其中11对有较高多态性,等位基因数在2—7个之间,扩增的条带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随后利用筛选的微卫星座位对鲮鱼野生和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初步分析。分析结果显示:鲮鱼野生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5.2个;观测杂合度在0.25与0.8之间,平均观测杂合度(Ho)是0.61±0.2,平均期望杂合度(He)是0.8±0.09;群体座位平均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72±0.1。相比之下,养殖群体的平均观测杂合度(Ho)和平均期望杂合度(He)都低于野生群体,分别是0.59±0.2、0.75±0.1。两群体间的遗传相似度为0.7774、遗传距离为0.2518。研究表明:用其他鱼类分离出的微卫星引物可以快速筛选到适用于鲮鱼遗传分析的微卫星座位。  相似文献   

13.
王桂芹  王玉良  沈戈 《植物研究》2007,27(2):165-168
利用光学显微技术,对黄瓜(Cucumis sativus)和3种砧木:黑籽南瓜(Cucurbita ficifolia)、南瓜(C. moschata)、丝瓜(Luffa cylindrica) 根的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解剖学研究,探讨了黄瓜及其不同砧木抗病性和抗涝性的植物体结构机制,结果表明:导管的管孔类型、管孔大小、管壁厚度、导管周围木纤维的数量及侵填体的有无等与抗病性相关。木栓厚度,通气组织,管孔直径和导管数量与抗涝性相关。  相似文献   

14.
段林东  林祁 《植物研究》2007,27(5):527-528
报道荨麻科6种1亚种1变种在我国6个省区分布的新记录,其中山东分布新记录的有海岛苎麻 (Boehmeria formosana),陕西分布新记录的有对叶楼梯草(Elatostema sinense),广东分布新记录的有台湾糯米团(Gonostegia parvifolia),贵州分布新记录的有显脉楼梯草(Elatostema longistipulum)和短毛楼梯草(E. nasutum var. puberulum),云南分布新记录的有高原荨麻(Urtica hyperborea),西藏分布新记录的有单蕊麻 (Droguetia iners subsp. urticoides)和细尾楼梯草(Elatostema tenuicaudatum)。  相似文献   

15.
荒漠生境油蒿根围AM真菌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阐明荒漠生境主要植被油蒿(Artemisia ordosica)根围AM真菌多样性, 2007年8月从毛乌素沙地和腾格里沙漠选取榆林、盐池、研究站和沙坡头4个样地, 按0–10、10–20、20–30、30–40、40–50 cm 5个土层采集油蒿根围土壤样品, 研究了油蒿根围AM真菌物种多样性和生态分布。在分离的4属28种AM真菌中, 球囊霉属(Glomus)16种, 无梗囊霉属(Acaulospora)7种, 盾巨孢囊霉属(Scutellospora)4种, 多孢囊霉属(Diversispora)1种。4个样地的共同优势种为摩西球囊霉(G. mosseae), 共同常见种为双网无梗囊霉(A. bireticulata)和网状球囊霉(G. reticulatum), 共同稀有种为缩球囊霉(G. constrictum)。地球囊霉(G. geosporum)仅出现在盐池, 蜜色无梗囊霉(A. mellea)、帚状球囊霉(G. coremioides)、浅窝无梗囊霉(A. lacunosa)和宽柄球囊霉(G. magnicaule)仅出现在研究站, 黑球囊霉(G. melanosporum)仅出现在榆林。盐池与研究站样地AM真菌种类最多, 榆林样地孢子密度最大, 沙坡头样地种类和孢子密度显著偏低。总体上, 孢子密度、分离频度、相对多度和重要值依Glomus >Acaulospora > Scutellospora> Diversispora呈现显著减小趋势。结果表明, 油蒿与AM真菌之间有良好共生性, 这对进一步利用菌根生物技术维护荒漠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指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评价物种多样性是目前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一项紧迫任务。我们提出一种基于信息测度的G-F指数公式,利用生物普查得到的鸟类和兽类名录计算一个地区的物种多样性。首先计算属间的多样性(G指数)和科间的多样性(F指数),然后,再利用G指数和F指数的比值进行标准化,得出G-F指数。在这一指数体系中,F指数包括科中和科间的多样性。如果G-F指数趋近1,则代表科间多样性的F指数下降,或者代表属多样性的G指数上升;否则G-F指数趋近零或为负数。信息测度通常也用于生物群落的生态多样性。然而,G-F指数与生态多样性不同。G-F指数测定的一个地区一个生物类群中科属间的物种多样性,而生态多样性指数研究生物群落中物种组成及种间个体的多寡。利用G-F指数研究评估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如下优点:(1)G-F指数提供了一种简捷有效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估方法,因为在许多地点已经进行过生物普查,编写了动物、植物名录;(2)G-F指数是一种标准化指数,可以进行不同地区间生物多样性比较。在动物界,特别是无脊椎动物中,尚未鉴定的物种占多数,而鸟类和兽类中尚未鉴定的物种很少。我们应用鸟类和兽类名录计算了G-F指数,选择了梵净山、大瑶山、伏牛山、凉水、北京—天津、海北、白音锡勒、青海湖和帕米尔高原等9个地区,进行了物种多样性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上述地区,鸟类的G指数高于兽类的G指数,但差异并不显著(p=0.11)。鸟类的F指数显著地高于兽类的F指数(p<0.05)。鸟类G-F指数与兽类G-F指数相关(r=0.68, p<0.05)。  相似文献   

17.
干旱胁迫对5种植物叶绿体和线粒体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温室盆栽方法,研究了土壤干旱胁迫对麻栎(Quercus acutissima Carruth)、黄檀(Dalbergia hupeana Hance)、黄连木(Pistacia chinensis)、湿地松(Pinus elliottii)、朴树(Celtis sinesis Pers)5个树种叶肉细胞超微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水分条件下,叶肉细胞中各细胞器结构完整。轻度干旱胁迫下,湿地松的叶片超微结构未受损伤。麻栎线粒体无明显变化,叶绿体有扩张现象。黄连木与黄檀线粒体外膜有降解现象,叶绿体膨胀。朴树线粒体与叶绿体受损明显。重度胁迫下,湿地松和麻栎的线粒体内部出现降解,叶绿体受损。黄连木与黄檀出现质壁分离,叶绿体与线粒体受到严重损伤。朴树细胞内部受损最严重。可将5个树种分为3种不同的抗旱等级:湿地松与麻栎抗旱性较强,黄连木与黄檀抗旱性中等,朴树抗旱性较弱。  相似文献   

18.
主要是利用核基因组的核糖体DNA内转录间隔区(nrDNA ITS)序列数据探讨了Buck和Goffinet(2000)限定的真藓科内各属间及属内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ITS序列的最大简约法(MP)及贝叶斯推论(BI)分析结果显示:不支持Cox(1999)利用rps4/trnL-trnF数据分析将丝瓜藓属移至提灯藓科的结论。ITS数据分析与Holyoak(2007)利用trnL-F,trnG和atpB-rbcL序列数据分析将Bryum algovicumB.caespiticiumB.capillareB.pseudotriquetrumPlagiobryum zierii划归Ptychostomum的结论一致,同时,为Spence(2005)依据形态学特征将B.pallescenB.pallensB.uliginosumB.amblyodonB.lonchocaulon划归Ptychostomum提供ITS分子证据支持。基于以上研究,建议将以上提到的真藓属种和平蒴藓移至Ptychostomum。  相似文献   

19.
利用ISSR分子标记方法对分布在浙江省境内的7个短柄枹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进行了分析。从100个引物中筛选出12个用于正式扩增的ISSR引物,在7个种群140个个体中共检测到132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118个,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89.39%,各种群P平均为58.87%。短柄枹总的Shannon信息指数(I)为0.493 3、Nei指数(h)为0.334 7,各种群I平均为0.336 2、h平均为0.229 1。PIh均显示云峰种群最高,天台山种群最低。AMOVA分子差异分析表明,67.97%的变异存在于种群内,32.03%的变异存在于种群间,种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GST)为0.315 4。短柄枹种群间的基因流为(Nm)为1.085 3。7个种群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173 9。利用UPGMA法对7个种群进行聚类,结果显示天台山和雪窦山种群聚成一类,其它5个种群聚成另一类。  相似文献   

20.
菲氏叶猴与黑叶猴面颅形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16个菲氏叶猴(Presbytis phayrei)和8个黑叶猴(P.francoisi)的成年头骨作了比较研究。经45项定性和定量的差异性分析表明,在种间22项达到显著或非常显著差异;菲氏叶猴为低颅型,而黑叶猴为正颅型;菲氏叶猴面颅比黑叶猴更凸出,枕骨大孔比黑叶猴更向嘴侧;黑叶猴比菲氏叶猴有更发育的视力;在犬齿与颅长的相关性中,黑叶猴比菲氏叶猴显示了更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