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3.2%高效氯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对十字花科蔬菜主要害虫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bner)、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菜青虫Pieris rapae(L.)和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Fabricius)均具有优良的防治效果,并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3.2%高效氯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20,25和30g/667m23个处理药后1d对甜菜夜蛾、小菜蛾、菜青虫和斜纹夜蛾的防治效果为60.67%~77.41%,药后3d的防治效果达81.82%~97.77%,药后7d的防治效果达83.74%~99.25%。3.2%高效氯氰菊酯.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可以作为防治蔬菜主要害虫的有效药剂推广使用,推荐使用剂量为25~30g/667m2(12~14.4gai/hm2)。  相似文献   

2.
对防治蔬菜菜夜蛾(S)和斜纹夜蛾(ProdenialituraFabricius)为主并兼治菜螟、菜青虫、小菜蛾等鳞翅目害虫的单五型和复配型苜蓿银纹放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californicanuchlearpolyhedrosisVirus,AcMNPV)生物杀虫剂进行筛选。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几种药剂对广东地区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幼虫的室内毒杀作用及田间防治效果,合理使用化学农药对草地贪夜蛾进行科学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采用浸叶法测定了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室内毒杀作用;采用茎叶喷雾法,测定了 20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克/升氯虫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微囊悬浮-悬浮剂、25克/升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和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水分散粒对田间玉米上草地贪夜蛾幼虫的防治效果.室内毒力测定试验结果表明: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和氯虫苯甲酰胺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都有较好的毒杀作用,LC50分别为0.037 mg/L和0.094 mg/L;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草地贪夜蛾的毒杀作用较一般,LC50为5.336 mg/L.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3种药剂对草地贪夜蛾幼虫速效性一般,药后1 d的防治效果为40.79%~59.67%;药后3 d的防治效果为67.27%~88.55%;药后7 d其防治效果为55.75%~90.97%.氯虫苯甲酰胺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室内的毒杀作用和田间防治效果,是目前防治草地贪夜蛾的理想药剂;高效氯氟氰菊酯对草地贪夜蛾室内的毒杀作用和田间防治效果较差,不推荐用来防治草地贪夜蛾.  相似文献   

4.
应用2因素2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了淡足侧沟茧蜂Microplitis pallidipes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ubner)、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的寄生选择性,并建立了2种寄主共存时的被寄生模型.主效分析表明,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幼虫被寄生虫数均随寄主自身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淡足侧沟茧蜂对2种寄主无明显的选择性,对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幼虫共存时的选择寄生比率分别为0.5211、0.4788.在人工繁殖淡足侧沟茧蜂时,可以利用易于人工繁殖的斜纹夜蛾做为繁蜂寄主,提高淡足侧沟茧蜂的繁殖速度,降低繁蜂成本.在甜菜夜蛾、斜纹夜蛾发生期,可保护利用淡足侧沟茧蜂来控制蔬菜夜蛾.  相似文献   

5.
田间药效结果表明,小菜蛾颗体病毒与苏云金杆菌混合悬浮对小菜蛾(Plutellaxylostella L.)有较好的防治效果,药后5天,小菜蛾颗体病毒与苏云金杆菌混合悬浮剂高剂量组100ml/667 m2的防效为77.46%明显高于对照药剂高效Bt可湿性粉剂,药后7d防治效果仍达75.89%.该药剂对菜青虫具有一定的兼治作用,对天敌影响较少,田间药效表现较为迟缓,试验期间无药害现象发生.能降低化学农药的使用量,有助于延缓害虫抗药性的产生,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促进绿色食品的产生.田间使用防治小菜蛾时,以其商品量75~100 ml/667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6.
珠芽蓼Polygonum viviparum L.是冬虫夏草寄主蝠蛾的天然饲料,具有较高的药用、营养与饲用价值。本文分别于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L.)与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Fabricius的人工饲料中添加5%、15%、25%的新鲜珠芽蓼根粉饲喂小菜蛾与斜纹夜蛾,测定了新鲜珠芽蓼根对小菜蛾与斜纹夜蛾生长发育与存活的影响。结果显示,珠芽蓼根对小菜蛾与斜纹夜蛾的1-4龄幼虫具有很强的生长抑制活性及毒杀活性,对斜纹夜蛾5龄幼虫具有明显的毒杀活性。  相似文献   

7.
侍甜  车午男  吴益东  杨亦桦 《昆虫知识》2012,49(6):1482-1489
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云南晋宁、上海奉贤和江苏六合种群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抗性为45~437倍,对高效氯氰菊酯抗性为211~555倍,对其它药剂抗性不明显。这3个田间种群3龄幼虫多功能氧化酶、谷胱甘肽S-转移酶和酯酶的活力分别为室内敏感种群的2.7~8.4倍、1.9~8.6倍和1.6~5.7倍。多功能氧化酶抑制剂PBO和酯酶抑制剂DEF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的增效比为1.2~4.3和1.3~7.7;PBO和DEF对高效氯氰菊酯的增效比为1.8~58和3.6~245;谷胱甘肽S-转移酶抑制剂DEM对这2种药剂均无增效作用。上述结果表明,解毒代谢增强可能是甜菜夜蛾田间种群对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和高效氯氰菊酯的重要抗性机理,与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升高有关,与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升高无关。本文的研究结果还表明,对于代谢抗性机理复杂的多抗性田间种群,根据不同解毒酶抑制剂对药剂的增效作用判断不同解毒代谢酶在抗性形成中的作用更加可靠。  相似文献   

8.
24%异丙威·阿维菌素乳油对甜菜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该混剂药后3天、7天和10天校正防治效果优于异丙威和阿维菌素乳油两个单剂。该混剂用量为50 g/667 m2,药后3天、7天和10天的校正防效分别为82.38%、87.49%和88.90%;用量为37.5 g/667 m2,防效分别为78.21%、83.97%和85.24%。35%丙溴磷·阿维菌素乳油对甜菜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其对甜菜夜蛾速效性和持效性均佳。该混剂用量为50 g/667 m2,药后3天、7天和10天其校正防效分别为86.15%、91.37%和91.32%;用量为37.5 g/667 m2,防效分别为80.73%、87.40%和88.39%。  相似文献   

9.
tcdA1B1为昆虫病原细菌一发光杆菌Photorhabdus luminescens的杀虫毒素基因。本文测定了转tcdA1B1基因的阴沟肠杆菌对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黄曲条跳甲Phyllotreta striolata和东亚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4种重要农业害虫的杀虫活性与毒力。在室内条件下,浓度为5.0×108cfu/mL的工程菌悬浮液,采用叶片浸渍法饲喂甜菜夜蛾2龄幼虫、斜纹夜蛾2龄幼虫、黄曲条跳甲成虫、东亚飞蝗2龄若虫,在11d、11d、15d、19d后的致死率分别为80.05%、81.83%、72.31%、39.74%;LT50分别为8.64d,8.38d、11.04d、28.22d。  相似文献   

10.
评价使用氟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喷雾和喇叭口点施处理对草地贪夜蛾的活性与防效,为草地贪夜蛾综合防控提供技术支持。采用喷雾法测定了3种农药原药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毒力;采用喷雾和喇叭口点施2种方式田间施用5.7%氟氯氰菊酯乳油、25 g/L溴氰菊酯乳油、5.0%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调查挂牌标记玉米上草地贪夜蛾活虫数,计算防治效果。3种拟除虫菊酯农药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LC 50值大小顺序依次为氟氯氰菊酯(29.80 mg/L)<高效氯氟氰菊酯(42.39 mg/L)<溴氰菊酯(49.88 mg/L);3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54.00 g a.i./ha剂量下均能明显降低草地贪夜蛾田间虫口数量,同等剂量防效氟氯氰菊酯乳油>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溴氰菊酯微乳剂。由于草地贪夜蛾低龄幼虫和高龄幼虫取食部位有差异,喷雾法防治低龄幼虫的效果好,喇叭口点施防治高龄幼虫的效果好。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喇叭口点施方式节省药剂、提高对高龄幼虫的防效,在防治草地贪夜蛾等害虫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草地贪夜蛾应急防控药剂田间药效筛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28种杀虫剂对玉米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田间防治效果,为防控新入侵农业害虫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常规喷雾法,对大喇叭口期玉米全株均匀喷雾,药前1 d及药后1、3和7d调查挂牌标记玉米上草地贪夜蛾幼虫活虫数。【结果】试验结果表明,乙基多杀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等8种化学农药对草地贪夜蛾防治效果较好;生物农药均没体现出较好的防治效果,推测可能与其作用方式有关。【结论】在28种杀虫剂中,筛选出乙基多杀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氯虫苯甲酰胺、溴氰虫酰胺、甲氧虫酰肼、氟氯氰菊酯、乙多-甲氧虫和甲氧-茚虫威8种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药剂。  相似文献   

12.
Cry1C蛋白对4种棉花害虫的致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苏云金芽胞杆菌(Bt)属革兰氏阳性细菌,是目前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杀虫剂。来自Bt的Cry1Ac基因自1997年商业化以来,其产生的蛋白对棉铃虫、红铃虫等鳞翅目害虫起到了很好的控制作用。但该基因对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玉米螟等害虫的控制作用较差,因此,需要寻找新的Bt基因亚型控制上述害虫。【方法】将Cry1C蛋白加到人工饲料上形成药膜后,接入低龄幼虫进行生物测定,以常规不加毒蛋白的饲料为对照,计算1、3、5、7 d后不同害虫的校正死亡率。【结果】随着Cry1C蛋白浓度的增加及时间的延长,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的校正死亡率逐渐升高,Cry1C浓度为10μg·m L-1时,处理7 d后,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和85.42%,表明甜菜夜蛾比斜纹夜蛾更敏感,而棉铃虫和玉米螟对Cry1C蛋白的敏感性较差。【结论与意义】Cry1C基因可作为控制棉田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的有价值的候选基因,但是对棉铃虫和玉米螟无效。该研究为筛选新的Bt基因亚型用于防治不同的棉花害虫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田间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frugiperda(J.E.Smith)蛹与斜纹夜蛾Spodopteralitura Fabricius、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Hübner)、粘虫Mythimna separata(Walker)、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和亚洲玉米螟Ostrinia furnacalis 5种重要鳞翅目害虫蛹容易混淆。明确草地贪夜蛾与其它5种重要的鳞翅目害虫蛹的形态差异,为田间鳞翅目害虫蛹的准确鉴别和田间调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体式显微镜拍照观察并分析草地贪夜蛾蛹、斜纹夜蛾蛹、甜菜夜蛾蛹、粘虫蛹、棉铃虫蛹和亚洲玉米螟蛹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相关特征差异编制了区分草地贪夜蛾与此5种鳞翅目害虫的检索表和快速区分表。【结果】草地贪夜蛾蛹主要特征为中足末端到达下颚末端之前,触角末端到达中足末端之前;中胸背板前缘略直;第4-7腹节背面前缘着生多行粗点刻;腹部末端臀棘上着生1对基部分开呈八字形的刺。草地贪夜蛾蛹腹部末端臀棘部位与其它5种害虫均不相同,辅以附肢位置、中胸背板前缘线和腹部点刻等特征可以准确将其与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粘虫、棉铃虫和亚洲玉米螟的蛹区分。斜纹夜蛾中胸背板前缘线和臀棘上的刺与草地贪夜蛾有异;甜菜夜蛾下颚与中足位置及臀棘上的刺与草地贪夜蛾有异;粘虫腹部点刻和臀棘上的刺与草地贪夜蛾有异;棉铃虫触角末端位置和腹部末端的刺与草地贪夜蛾有异;亚洲玉米螟腹足遗迹和臀棘上的刺与草地贪夜蛾有异。【结论】根据蛹的结构特征,可以区分草地贪夜蛾与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粘虫、棉铃虫和亚洲玉米螟等害虫的蛹。  相似文献   

14.
【目的】精氨酸激酶(arginine kinase, AK)(EC 2.7.3.3)是昆虫体内重要的磷酸原激酶(能量代谢调节因子),也是唯一能够形成有效ATP的磷酰基供体,起着与脊椎动物中肌酸激酶相同的作用。本研究旨在了解鳞翅目害虫AK基因的表达和功能。【方法】利用qRT-PCR方法测定AK基因在大螟Sesamia inferens、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和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 这4种鳞翅目害虫不同发育阶段和3龄幼虫不同组织中的表达谱;通过终点法检测了这4种害虫不同发育阶段和幼虫不同组织中的AK酶活性;采用RNAi技术抑制该基因的表达并分析其功能。【结果】AK基因在大螟、二化螟、甜菜夜蛾和斜纹夜蛾这4种鳞翅目昆虫的不同发育阶段和3龄幼虫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说明该基因的表达不具有发育时期和组织特异性。不同发育时期和3龄幼虫不同组织中AK酶活性与基因表达量变化趋势大体一致。注射以AK基因为靶标的dsRNA 6 d后,4种害虫体内AK基因的mRNA表达下降30%~50%,AK酶活性降低30%左右;14 d后幼虫的死亡率达50%左右,显著高于对照组幼虫的死亡率。【结论】AK基因在上述4种鳞翅目害虫中为组成型表达,RNAi抑制AK基因的表达可导致4种害虫的幼虫死亡,研究结果为开发以AK基因为靶标的鳞翅目害虫防治新技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OB增效剂对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OB作为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opolyhedrovirus,SpltNPV)的增效剂,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幼虫进行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在0.25%-1.00%的浓度范围内,随着OB增效剂浓度的提高,其对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也随着提高,最高增效倍数达85.1倍;在2~4龄幼虫范围内,随着虫龄的增大,OB增效剂对斜纹夜蛾核多角体病毒的增效作用也增加;而随着温度的升高,增效剂的增效作用无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6.
上海郊区甘蓝田鳞翅目害虫的复合动态经济阈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爱农  马晓林 《昆虫学报》1996,39(2):149-157
本文研究了上海郊区甘蓝田鳞翅目害虫复合体(菜青虫Pieris rapae,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和斜纹夜蛾ProdenJd litura等。)的动态经济阈值模型,该模型主要包括:(1)叶片生长动态与有效积温回归模型,考虑甘蓝品种和叶片层次等因子;(2)鳞翅目幼虫的高龄菜青虫等价取食系数(ICE),考虑甘蓝叶片层次和虫龄等因子;(3)甘蓝产量损失率模型,考虑甘蓝品种、生育期和叶片层次等因子。以经济允许产量损失率作为决策参数(“黄苗”品种为3.2%,“夏光”品种为1.7%)。由于系统纳入了害虫株内为害分布这一因素,本模型确定的经济阈值具有较宽的值域。下限接于现有经济阈值,上限则大大超过它们。田间应用表明在不影响甘蓝产量的情况下,防治成本平均降低45%。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明确南方根结线虫Meloidogyne incognita侵染对斜纹夜蛾Spodoptera litura幼虫的影响是否因幼虫的龄期而异。【方法】采用被南方根结线虫侵染和未被侵染的乌桕叶片饲喂斜纹夜蛾幼虫,并测定不同龄期幼虫的生长(幼虫体重、发育历期、相对生长率)和营养利用(取食量、近似消化率、食物转化率)情况。【结果】随着幼虫龄期的增加,斜纹夜蛾幼虫的取食量及发育历期呈上升趋势,幼虫体重、相对生长率和食物转化率先上升后下降,而近似消化率则先下降后上升。与饲喂未侵染南方根结线虫的乌桕叶片相比,取食线虫侵染的乌桕叶片的斜纹夜蛾2龄幼虫近似消化率(0.78±0.07)%显著增加了约30%,但斜纹夜蛾的4龄幼虫体重(0.12±0.04)g、相对生长率(0.20±0.06)g·g(-1)·d(-1)·d(-1)和食物转化率(0.54±0.18)%分别降低了61%、36%和73%。线虫侵染处理与龄期互作对斜纹夜蛾的发育历期和取食量无显著影响。【结论】根结线虫侵染对斜纹夜蛾幼虫生长及其营养利用的影响因龄期而异,线虫侵染处理虽显著增加了斜纹夜蛾2龄幼虫的近似消化率,但却抑制了其4龄幼虫的生长及其营养利用。  相似文献   

18.
"安打"对小菜蛾、斜纹夜蛾的毒力及药效试验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安打”是美国杜邦化学有限公司 ,近年来研制开发出的一种新型杀虫剂 ,2 0 0 1年来陆续进入浙江市场 ,据有关资料 ,该药和目前生产上常用农药的杀虫机理不同、杀虫谱广、药效高、毒性低。为了明确该药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前景 ,作者以蔬菜上两大害虫小菜蛾 Plutella xy-lostella ( L )和斜纹夜蛾 Spodoptera litura ( Fabricius)为对象 ,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及田间药效试验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供试药剂1 5.0 %安打 SC(美国杜邦化学有限公司生产 ) ;1 .0 %虫螨光 EC(德清拜克化学有限公司生产 ) ;1 0 .0 %除尽 SC(美…  相似文献   

19.
斜纹夜蛾发生规律和预测预报新方法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斜纹夜蛾是浙江省慈溪市蔬菜、大豆的重要害虫。 90年代以来已有 5年大发生 ,其原因为主害作物大豆、蔬菜面积大幅度增加 ,气候条件适宜 ,繁殖量大 ;其危害夏秋蔬菜损失达 65.6% ,危害秋大豆造成减产 2 2 .5%~ 77.5% ;应用斜纹夜蛾性诱剂进行预测预报 ,较黑光灯、糖醋液、树枝把诱蛾灵敏、清晰、专一。  相似文献   

20.
以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 (Hübner)、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和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 (Hübner)为试虫,通过室内生物测定技术,研究了氮酮、噻酮和N-甲基-2-吡咯烷酮等3种渗透剂对高效氯氰菊酯毒力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甜菜夜蛾和小菜蛾4龄幼虫对照组和渗透剂处理组间上表皮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含3.0% N-甲基-2-吡咯烷酮的高效氯氰菊酯对小菜蛾幼虫LD50为0.0074 μg/头、毒力系数为2.0,对高效氯氰菊酯增效作用明显,而对其他两种试虫没有增效作用;氮酮和噻酮对高效氯氰菊酯对3种鳞翅目幼虫毒力均无增效作用。甜菜夜蛾对照组上表皮蜡质层和护蜡层清晰可见,渗透剂处理组上表皮护蜡层有不同程度的消失;而小菜蛾对照组和N-甲基-2-吡咯烷酮处理组上表皮护蜡层没有明显变化,只有氮酮处理组上表皮的护蜡层消失。以上结果提示,渗透剂对上表皮护蜡层的影响不是其对高效氯氰菊酯增效作用的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