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少甫  赵治芬  徐炳声   《广西植物》1986,(4):253-259
<正> 一、引言 山茶属Camellia L.的茶梨油茶C.octopetala Hu和博白大果油茶C.gigantocarpa Hu 是胡先骕在1965年发表的新种,前者产浙江南部,后者产广西博白县,目前长江以南各省(区)均有引种。除种子油可食用,为我国南方的油用树种外,花大美丽,有作庭园观赏的价值。 1981年张宏达将这两种油茶都归并为红皮糙果茶C.crapnelliana Tutch.(糙果茶组Sect.Furfuracea Chang)的异名。但从形态上看,博白大果油茶和茶梨油茶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2.
越南油茶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莫泽乾   《广西植物》1990,10(1):31-32
<正> 越南油茶(Camellia vietnamensis T.C.Huang ex Hu)分布于我国广东和广西。越南油茶的种子油可供食用,为我国南方主要油料经济树种之一。越南油茶的染色体数目巳由黄少甫等同志报道过,2n=120,而核型分析方面的工作未见报道。  相似文献   

3.
油茶尺蠖(Biston marginata Shiraki)初步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昆虫学报》1960,(1):54-66
油茶 Camellia oleosa(Lour.)Rehd.(Thea oleosa Lour.)是木本油料作物,寿命长、产量高、适应性强。是我国南方的特有树种,在500米高的大山上还能生长。从油茶籽实里榨出的油,叫做茶油,茶油不仅是一种很好的食用油,而且还是重要的工业用油。为了繁荣山区经济,为了满足民用和工业用油日益增长的需要,发展油茶生产,更有他特殊的重要意义。几年来在党政的重视下,各级林业部门和农民的不断努力。油茶的生产和茶油  相似文献   

4.
广西地处亚热带,气候温暖,油茶物种繁多,栽培历史悠久。生产上依花色不同,分白花、红花和黄花油茶3类。其中白花油茶种类最多,已知有46种,供作油料比较好的有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小叶油茶(C.me-  相似文献   

5.
南山茶Camellia semiserrata Chi染色体核型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 引言 南山茶(Camellia semiserrata Chi)又名广宁红花油茶,属山茶属(Camellia L.)山茶亚属(Subg.Camellia)红山茶组(Sect.Camellia),分布于我国广东和广西。南山茶的种子油可供食用,为我国南方主要油料经济树种之一,花红色,形大而艳丽,可供观赏。 山茶属植物约共二百种,但已做过染色体计数者仅47种,做过核型分析者则不超过10种。本文提供的南山茶染色体核型的资料将有助于山茶属植物的遗传育种工作和属内系  相似文献   

6.
落瓣油茶染色体核型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少甫  徐炳声   《广西植物》1985,(4):363-368
<正> 山茶属植物约220种,其中报道过:染色体计数的约50种,报道过染色体核型的近10种。作者继浙江红山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 Hu)、南山茶(C.semiserrata Chi)、白花南山茶C.semiserrata var.albiflora Hu et Huang)和茶梨C.octopetala Hu)之后,对落瓣油茶(C.kissii Wall.)进行染色体计数和核型分析,旨在为油茶育种工作和探索山茶属内的系统发育提供细胞学资料。  相似文献   

7.
<正> 引言 山茶属植物将近二百种,分布于东南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其中近90%以上的种集中在我国的南部。浙江红山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o Hu)又名浙江红花油茶,属于山茶属(Camellia)山茶亚属(Subgen.Camellia)的山茶组(Sect.Camellia),是我国特有的树种,分布于浙江、安徽、湖南、江西和福建北部海拔600—1400米的山地。这种植物具有硕大而美丽的红花,为庭园观赏佳品;其种子含油量较高,可供食用。目前已有不少  相似文献   

8.
传粉昆虫对我国中南地区油茶结实和结籽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邓园艺  喻勋林  罗毅波 《生态学报》2010,30(16):4427-4436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一种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2007-2008年在我国中南地区湖南省对油茶开展传粉生物学研究结果表明:油茶花期从10月到翌年1月份,单株开花时间一般持续20d左右,单花花期为4-5d。单花花蜜量平均为(145.40±24.89)μL,含糖量为(23.13±1.03)%,并含有17种氨基酸,约占花蜜总量的1.73%。膜翅目蜜蜂总科(Hymenoptera:Apoidea)油茶地蜂(Andrena camellia)和大分舌蜂(Colletes gigas)是油茶的有效传粉昆虫,大分舌蜂的传粉效率较油茶地蜂高;蝇类和蝶类为随机访问者。油茶不存在无融合生殖和自动自花授粉现象,其结实和结籽依赖传粉者。此外,油茶具有一定程度的自交不亲和,自交和异交的繁殖成功率存在显著性差异。人工异花授粉结果显示油茶在资源限制程度较低时,即大年时,花粉限制主要表现在结籽水平,而不是结实水平。根据油茶的传粉综合特征以及油茶在山茶属中的系统位置,目前很难解释油茶类似鸟类传粉综合特征的花蜜特征是如何演化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油茶象Curculio chinensis Chevrolat是我国特有木本油料树种——油茶Camellia spp.的专性蛀果害虫,常导致其大量落果。本文旨在揭示该虫发生危害与寄主果实大小的关系,并探讨其产卵行为策略。【方法】于油茶象产卵高峰期在小果油茶Camellia meiocarpa林随机采摘960个果实,清查油茶象刺孔数和窝卵数,并对果重、果长和果径进行了测量,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产卵果、取食果和非受害果大小差异性,用线性回归分析果实特征对油茶象取食及产卵活动的影响。同时对油茶象雌虫进行了果实大小选择性试验,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选择果与非选择果的大小差异性。【结果】在果重、果长、果径和果实体积方面,产卵果取食果非受害果(P0.01),刺孔数、窝卵数和寄生率与果实大小呈极显著线性正相关(P0.01),说明油茶象雌虫优先选择大果实取食和产卵。当两供试果实差异显著时,油茶象雌虫对大果实表现出明显的偏好选择性,危害12 h后,重受害果长度和直径都显著大于轻受害果(P0.01)。油茶象雌虫每次只产1粒卵,卵单产是油茶象本身的属性,与果实特征无关。【结论】油茶象优先选择大果实取食,支持最优觅食理论。油茶象优先选择大果实产卵。窝卵数越小,油茶象种内竞争越弱,幼体正常发育并成功脱果的概率越高,适合度增加。卵单产是油茶象应对寄主果实食物资源限制作用的一种"风险分散"行为适应策略。  相似文献   

10.
主要环境因素对油茶成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影响油茶(Camellia oleifera)成花的关键环境因素,以‘长林4号’为材料,对油茶成花过程的相关生理生化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环境因素下,花芽分化期(5月19日)的老叶、新叶及茎中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和生长调节剂(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含量差异显著,但与油茶能否开花没有相关性。氮素处理的油茶芽发育最为饱满、生长较快,开花时间也最早;光照和生长调节剂处理(除赤霉素外)的油茶都不开花;热及钾处理的油茶末花期明显推迟;养分(氮磷钾)处理的油茶成花率较高,其次是水热处理。可见良好的水肥热条件有利于油茶开花,施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抑制油茶开花。  相似文献   

11.
采用常规生化分析方法,测定了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肉质果、肉质叶基本营养成分,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微量元素含量,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维生素C的含量,用氨基酸全自动分析仪测定氨基酸的种类,应用模糊识别法和氨基酸比值系数法对油茶肉质果、肉质叶蛋白质营养价值进行了全面评价,并与12种常见热带、亚热带水果进行对照比较。结果表明油茶肉质果、肉质叶富含糖、酸、蛋白质、氨基酸、脂肪。其微量元素和维生素C含量高于一些常见水果。油茶肉质果、肉质叶的必需氨基酸(EAA)占氨基酸总量(TAA)的37%和35%,其蛋白营养价值要优于12种水果。因此,油茶肉质果、肉质叶的营养价值优于一些常见水果,是一种值得开发利用的优质水果。  相似文献   

12.
油茶是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的一类重要的经济树种,其种子可生产优质食用油(茶油)。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油茶的内生真菌多样性,采用基于rDNA ITS的免培养法从油茶叶片中提取了总DNA,再从总DNA样本中直接扩增了内生真菌核糖体RNA基因内转录间隔区序列(ITS),进而构建了ITS克隆文库。共计从50个克隆子中获得了22种不同的克隆序列,其中3个为嵌合体,7个归属为植物,其余克隆序列根据序列相似性和系统发育分析归为12个不同的分类操作单元(OTUs),全部为子囊菌,分属于4纲4目,其中Aspergillus属2种,Mycosphaerellaceae科1种,Sordariales目4种,Helotiales目5种,Aspergillus属真菌是优势菌。结果表明油茶叶片内生真菌的种类分布较广。  相似文献   

13.
博白油茶和红皮糙果茶分类学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由原产地引种的博白油茶 (Camellia gigantocarpa Hu et Huang)和红皮糙果茶 (C.crapnel-liana Tutcher)成长植株的形态、花、果实以及馆藏相关标本的详细比较和观察 ,认为这两个种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博白油茶树皮被灰绿色的粉末 ,红皮糙果茶树皮被砖红色的粉末 ;博白油茶侧脉 9~ 1 0对 ,叶缘具细锯齿 ,叶下偶见微毛 ;红皮糙果茶的侧脉 7~ 8对 ,叶缘具浅细圆齿 ,叶下永远无毛 ;博白油茶花瓣数目 6~ 7枚 ,为倒卵形到宽倒卵形 ,花瓣基部连生仅 2 mm;红皮糙果茶花瓣数目常为 8~ 9枚 ,甚至更多 ,为倒卵形到窄倒卵形 ,花瓣基部连生达 4 mm;博白油茶的雄蕊花丝基部连生仅 2 mm;红皮糙果茶的雄蕊花丝基部连生达 5~6 mm。因而应该将博白油茶 (C. gigantocarpa Hu et Huang)看作一个独立的种。  相似文献   

14.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中国特有的木本油料作物。近年来,国家大力提高食用油的自给率,油茶作为一种主推的木本油料作物,种植面积不断加大。油茶虽然其被归为耐旱树种,但其主要栽培于南方丘陵山地,极端缺水的干旱环境仍然成为限制油茶生产的主要障碍。综述了干旱胁迫下油茶形态指标、产量品质、渗调物质、保护酶系统、光合荧光及分子水平等方面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当前针对油茶干旱胁迫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困境,并提出未来的展望,以期为油茶抗旱机制、抗旱栽培、抗旱育种等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浙江南部以及浙省与赣、皖、闽三省边境的山地间散生着一种开红花、结大果的野生油茶,它的形态和生态特性与广东所产的红花油茶(Camellia Semiserrata)显有不同。近由胡先骕先生鉴定为一新种,定名为 Tutcheriachekiangoleosa Hu.,此种野生油茶适应于高塞地区生长,分布界限在油茶之上,种籽的出油量也远比油茶要高,是一种东南沿海高山地区  相似文献   

16.
多齿红山茶(Camellia polyodondta How ex Hu)又名宛田红花油茶,属于山茶属(Camellia L.)红山茶组(Sect.Camellia),特产我国广西,花瓣红色有条纹呈鳞片状和色斑,具较高的观赏价值,种子油可食用。本文继1981年对多齿红山茶的染色体数目报道后,对其核型做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比了红山茶组的浙江红山茶(C.chekiangoleosa Hu),南山茶(C.semiserrata Chi)和白花南山茶(C.semiserrata var.albiflora Hu ex Huang)的核型,初步对这些  相似文献   

17.
三种油茶幼苗对低温胁迫的生理响应及其抗寒性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普通油茶Camellia oleifera、高州油茶C. drupifera和红花油茶C. semiserrata 1年生幼苗为试材,通过模拟低温胁迫,分别对其进行6 ℃低温处理,持续0、24、48、72 h以及恢复常温25 ℃后处理24 h,测定各处理幼苗的生理指标,并用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3种油茶幼苗的抗寒性。结果表明,3种油茶的叶绿素含量和相对含水量随胁迫时间的延长而下降,而可溶性蛋白含量则随胁迫时间延长显著上升。在低温处理72 h时,高州油茶的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相比差异极显著,分别下降了64.67%和上升了705.67%;而普通油茶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与对照相比仅下降34.35 %和上升443.10%,表现出较强的抗寒性。3种油茶抗寒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普通油茶>红花油茶>高州油茶。  相似文献   

18.
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区域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夏莹莹  郝丙青  江泽鹏  刘凯  毛子军 《生态学报》2020,40(10):3507-3518
为揭示广西油茶林植物多样性的区域变化规律,以广西7个区域具代表性的油茶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典型抽样法,对油茶林林下植被进行了调查,并对比分析了群落物种组成、结构特征和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1)油茶林林下植被灌草层科数、属数、种数最多的是三江县油茶林(SJ)、较少的是巴马县油茶林(BM)和来宾市油茶林(LB);除巴马县油茶林(BM)灌木层优势种为共有种,其他区域油茶林的灌木层、草本层优势种均为交叉种。(2)多样性指数方面灌木层仅Margalef指数差异显著,草本层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差异显著。(3)通过回归分析,纬度与灌木层(单一种数量)、草本层(科数、属数、种数、单一种数量)以及总数量(属数、种数)、年均温度与草本层(科数、属数、种数、单一种数量)、有效积温与草本层(属数、种数、单一种数量)、年均降雨量与灌木层单一种数量之间的趋势模拟呈二次曲线关系。(4)不同区域油茶林物种相似性不高,通过相似系数矩阵进行聚类分析三江县油茶林(SJ)、贺州市八步区油茶林(HZ)、岑溪市软枝油茶种子园油茶林(CX)、南宁市油茶林(NN)为一类,凤山县油茶林(FS)、巴马县油茶林(BM)和来宾市油茶林(LB)为一类。广西油茶人工林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区域变化规律可能与不同区域的生境异质性有关。  相似文献   

19.
油茶传粉蜜蜂的鉴别及地蜂属四个新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吴燕如 《昆虫学报》1977,(2):199-204
油茶又名茶子树,是我国主要的多年生木本油料树种之一,广泛分布于南方各省(区)。油茶一身是宝,茶油不仅是一种质量好的食用油,而且还可做肥皂和机器润滑油等,用途很广。因此,大力发展油茶生产是关系到人民生活和巩固集体经济的大事。 油茶是异花授粉植物。油茶花期有各类昆虫为其传播花粉,如蜜蜂、蚂蚁、胡蜂和各  相似文献   

20.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作物,具有较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油茶所含化学成分包括三萜类、酚类和甾醇类等,三萜类和酚类化合物为油茶最主要的化学成分。药理研究表明,油茶籽提取物(茶油)以及部分三萜类(茶皂苷)和酚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菌抗炎活性。本文对油茶化学成分和抗菌抗炎活性进行系统性的总结,以期为油茶资源的合理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