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及对血清透明质酸(HA)、层粘连蛋白(LN)、IV型胶原蛋白(IV-C)、Ⅲ型前胶原肽(PC-III)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1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试验组(n=51)和对照组(n=50)。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试验组给予替诺福韦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清HA、LN、IV-C、PC-III、HBV-DNA、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变化情况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HA、LN、IV-C、PC-III水平检验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HA、LN、IV-C、PC-III水平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且试验组低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HBV-DNA、HBsAg水平检验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HBV-DNA、HBsAg水平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ALT、AST水平检验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血清ALT、AST水平均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且试验组低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7.84%、10.00%(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采用替诺福韦效果显著,可能与其可有效改善血清THA、LN、IV-C、PC-III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研究慢性乙肝病毒(HBV)感染患者肝纤维化、肝功能及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并分析恩替卡韦干预对慢性HBV感染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4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慢性HBV感染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慢性乙肝轻度50例、中度24例、重度21例、肝硬化者25例,并选择同期于我院进行体检的50例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分析不同病情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中的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ⅣC),层粘连蛋白(LN)、III型前胶原肽(PC III)]、肝功能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移酶(AST)]及Th1/Th2细胞因子[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白介素-4(IL-4)、白介素-6(IL-6)]的变化,慢性HBV感染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和复方甘草酸苷等常规护肝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另口服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各指标水平。结果:慢性HBV感染患者的肝纤维化指标、肝功能指标及Th1/Th2细胞因子IL-4、IL-6等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且随着病情的加重呈逐渐上升趋势;而IFN-γ和IL-2水平均低于健康对照组,随着病情的加重而逐渐降低(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肝纤维化指标(HA、ⅣC、LN、PC III)、肝功能指标(ALT、AST)以及IL-4、IL-6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FN-γ、IL-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患者存在肝纤维化水平上升、肝功能受损及Th1/Th2细胞失衡,恩替卡韦联合常规护肝治疗可有效纠正患者的Th1/Th2细胞失衡,减轻患者的肝纤维化,改善其肝功能。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观察肝爽颗粒联合替诺福韦酯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纤维化标志物和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血红素氧合酶 1(HO-1)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自2020年5月-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CHB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替诺福韦酯治疗)和观察组(n=40,肝爽颗粒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对比两组乙型肝炎病毒(HBV)-脱氧核糖核酸(DNA)转阴率、肝纤维化指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rf2/HO-1信号通路相关指标、肝功能指标、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HBV-DNA转阴率和HBeAg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总胆红素(TBIL)、层黏连蛋白(LN)、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Ⅲ型前胶原(PcⅢ)、透明质酸(HA)、Ⅳ型胶原(IV-C)更低,Nrf2 mRNA、HO-1 mRNA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CHB患者采用肝爽颗粒联合替诺福韦酯治疗,可促进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标志物水平改善,调节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rf2/HO-1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急诊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对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BP)伴胆管炎患者血清淀粉酶水平及肠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我院肝胆胰腺外科收治的93例ABP伴胆管炎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48)和对照组(n=45),对照组患者采用保守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于入院24至48小时内行急诊ERCP术,比较两组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住院时间、治疗费用、肝功能[谷丙氨酸转氨酶(ALT)、谷草氨酸转氨酶(AST)和谷氨酰转肽酶(GGT)]、肠功能恢复时间、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清淀粉酶(SAMY)、白细胞(WBC)、总胆红素(TBIL)水平及恢复时间,记录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恶心呕吐消失时间、腹痛缓解时间、退烧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治疗费用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ALT、AST和GGT等肝功能指标均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肛门恢复排气时间、开始进食时间和初次自行排便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0.05)。治疗后两组CRP、IL-6、IL-8和TNF-α等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SAMY、WBC和TBIL等指标均降低,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SAMY、WBC和TBIL恢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ERCP治疗ABP伴胆管炎患者,可有效缓解相关症状,改善肝功能,降低炎症因子和SAMY水平,促进肠功能恢复,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烯磷脂酰胆碱在老年肺结核患者中预防抗结核药物的肝功能损害的作用.方法 选取老年肺结核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均用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四联强化抗结核方案治疗,治疗组加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胶囊456 mg,po,tid.共观察8周.结果 治疗组累计肝功能损害发生5例,对照组累计肝功能损害发生12例(P<0.05),在有肝功能损害的患者中,对照组ALT升高明显,与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TBIL升高,治疗组无明显升高.结论 多烯磷脂酰胆碱可以预防老年肺结核患者抗结核药所致肝损害的发生,减轻肝损害程度,而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探讨鳖甲煎丸辅助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和外周血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01月~2022年01月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收治的132例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对照组以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增加鳖甲煎丸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指标、肝脾B超指标、中医证候积分、肝纤维化指标、外周血TGF-β1/smad信号通路、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1%高于对照组74.24%(P<0.05)。治疗后,观察组肝门静脉主干内径、脾门厚度均小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直接胆红素(DBIL)、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Ⅲ型前胶原(PC III)、IV型胶原(IV-C)、透明质酸酶(HAase)、层粘连蛋白(L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外周血Smad同源物7(Smad7)水平高于对照组,TGF-β1、Smad同源物3(Smad3)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鳖甲煎丸结合恩替卡韦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可提升治疗效果,降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损伤状态,其疗效机制可能与调控TGF-β1/smad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五灵胶囊联合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对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氧化应激、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的影响。方法:纳入苏州大学附属传染病医院2021年6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CHB患者12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61,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和研究组(n=61,五灵胶囊联合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对比两组疗效、氧化应激指标、CD4+CD25+调节性T细胞、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血清MMP-1、MMP-2、TIMP-1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丙二醛(MDA)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两组治疗后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两组治疗后MMP-1、MMP-2、TIMP-1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两组治疗后TBIL、ALT、GGT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差异(P>0.05)。结论:五灵胶囊联合富马酸丙酚替诺福韦片治疗CHB患者,可有效减轻机体氧化应激,调节CD4+CD25+调节性T细胞和血清MMP-1、MMP-2、TIMP-1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肝功能、脂糖代谢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3例NAFLD患者,根据乱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61)和研究组(n=62),其中对照组给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肝功能、脂糖代谢及炎症因子,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12周后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2.26%(51/62),高于对照组的63.93%(39/61)(P0.05)。两组治疗12周后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下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甘油三酯(TG)均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联合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NAFLD,用药安全性较好,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及脂糖代谢。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基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s信号通路探讨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疗效机制。方法:纳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0年4月~2022年1月期间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104例,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例数各为52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接受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观察组接受扶正化瘀胶囊联合恩替卡韦分散片治疗。对比两组肝功能指标、肝纤维化指标、TGF-β1/Smads信号通路相关指标和影像学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大(P<0.05)。治疗24周后,两组Ⅲ型前胶原(PCⅢ)、层粘连蛋白(LN)、Ⅳ型胶原(Ⅳ-C)、透明质酸(HA)水平均下降,且观察组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更大(P<0.05)。治疗24周后,两组TGF-β1mRNA、Smad2mRNA、Smad3mRNA水平下降, Smad7mRNA水平升高,且观察组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大(P<0.05)。治疗24周后,两组门静脉内径、脾脏厚度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恩替卡韦分散片联合扶正化瘀胶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可改善肝功能,对肝纤维化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能与调控TGF-β1/Smads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联合射频消融(RFA)对中晚期肝癌患者生存率、肝功能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中晚期肝癌患者126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TACE治疗,研究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RF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生存率、肝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69.84%(44/63),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50.79%(32/63)(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D4+、CD4+/CD8+较治疗前降低,但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较治疗前升高,但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1年、2年生存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TACE联合RFA治疗中晚期肝癌患者,安全性较好,疗效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减轻机体免疫抑制,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方氨基酸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以及甲胎蛋白(Alpha fetal protein,AFP)、糖类抗原19-9(Carbohydrate antigen19-9,CA199)、癌胚抗原(Cancer embryo antigen,CEA)水平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消化科收治的肝硬化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保肝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周及2周后的肝功能以及AFP、CA199及CEA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的临床疗效较高(87.04%Vs 72.22%),(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一周后实验组ALT水平较低(195.37±13.42 U/L Vs 154.72±13.44 U/L)、AST水平较低(323.41±21.33 U/L Vs 233.55±21.63 U/L),TB水平较低(125.36±4.26 U/L Vs 108.16±6.45 U/L)(P0.05),治疗两周后,实验组ALT水平较低(124.28±15.84 U/L Vs 78.53±12.55U/L)、AST水平较低(147.15±13.56 U/L Vs 83.42±20.88 U/L),TB水平较低(92.82±9.64 U/L Vs 56.32±7.43)(P0.05)。结论:复方氨基酸能够影响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小檗碱对肝硬化大鼠肝脏和肠粘膜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小檗碱干预组、肝硬化造模组、正常对照组。小檗碱干预组和肝硬化造模组予以四氯化碳联合酒精进行肝硬化造模。小檗碱干预组造模同时予以小檗碱灌胃,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进食量、体重,第8周末处死全部大鼠,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内毒素(ET)水平,并取肝组织和回肠进行病理检查。结果:肝硬化造模组大鼠和小檗碱干预组大鼠进食量及体重有下降,肝硬化造模组下降大于小檗碱干预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1。小檗碱干预组ALT,AST,ET水平均低于肝硬化造模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 0.01。肝脏病理观察:小檗碱干预组肝小叶结构破坏,假小叶形成,汇管区及小叶内炎症细胞浸润方面明显轻于肝硬化造模组。回盲部病理观察:小檗碱干预组的小肠绒毛缩短、变形、数量减少,上皮细胞排列紊乱方面轻于肝硬化造模组。结论:小檗碱对四氯化碳联合酒精所致的肝硬化大鼠有减轻肝损伤和保护肠粘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综合性优质护理对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干预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性优质护理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AST、ALT及Child-Pugh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且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S-AI及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实验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优质护理干预能够改善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究肝硬化患者的免疫功能障碍和白蛋白相关免疫、肝纤维化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1年7月在我院检查确诊为肝硬化患者90例。将其按照肝硬化的差异区分为早期肝硬化组(45例)与晚期肝硬化组(45例)。45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无症状志愿者作为正常对照,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早期肝硬化组和晚期肝硬化组CD3+、CD4+、CD8+和CD20(+)均高于对照组,晚期肝硬化组高于早期肝硬化组(P<0.05);早期肝硬化组和晚期肝硬化组ALT、AST、TBIL、DBIL均高于对照组,晚期肝硬化组高于早期肝硬化组(P<0.05);早期肝硬化组和晚期肝硬化组ALB、TP、A/G、PA均低于对照组,晚期肝硬化组低于早期肝硬化组(P<0.05);早期肝硬化组和晚期肝硬化组HA、LN、PIIINP、CIV均高于对照组,晚期肝硬化组高于早期肝硬化组(P<0.05);早期肝硬化组和晚期肝硬化组的TNF-α、IL-6、TLR4和TLR9均高于对照组,晚期肝硬化组高于早期肝硬化组(P<0.05);CD3+、CD4+、CD8+、CD20+、TNF-α和IL-6与HA、LN、PNIIINP、CIV水平呈正相关,而ALB、TP、A/G和PA与HA、LN、PNIIINP、CIV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免疫功能指标、肝功能指标浓度与四种肝纤维化标志物在联合检测可提高肝硬化诊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指导临床诊治,减少肝癌的发生,更好地判断疾病预后与疗效。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亮菌口服液治疗慢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肝功能和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1月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收治的96例慢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亮菌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肝功能、肝纤维化指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透明质酸酶(HA)、层粘连蛋白(LN)、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胶原(Ⅳ-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亮菌口服液治疗慢性肝炎患者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减轻肝纤维化程度,且无显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C,CHC)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88例CHC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用干扰素,观察组采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肝功能和肝纤维化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9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1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ALT和AST分别为(70.24±7.94)和(79.45±9.72),HA、PCⅢ、CⅣ和LN分别为(76.87±10.32)、(79.45±9.72)、(79.76±8.00)和(118.41±16.97),均明显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肝功能,具有较好的抗纤维化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7.
摘要 目的:检测CD5L水平在肝脏疾病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41例慢性肝炎患者、192例肝硬化患者、69例肝癌患者和136例健康对照血清CD5L水平。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肝功能指标,Spearman相关性分析用于评估CD5L与肝功能指标的关系。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ROC)分析血清CD5L的潜在诊断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相比,CD5L水平在肝炎、肝硬化、肝癌患者中显著降低(P<0.01)。肝硬化患者血清CD5L水平较肝炎及肝癌患者显著降低(P<0.01)。肝硬化代偿期和失代偿期患者血清CD5L水平无显著差异。血清CD5L水平与FIB-4指数(肝纤维化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0.2688,P=0.0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在肝炎患者中,血清CD5L与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显著正相关;在肝硬化患者中,CD5L与其他肝功指标无显著相关性;在肝癌患者中,CD5L与碱性磷酸酶(ALP)显著正相关。以健康人为对照组,肝硬化患者为病例组,ROC分析显示血清CD5L的诊断特异性为85.3%,敏感性为77.1%。结论:CD5L水平在肝炎、肝硬化及肝癌患者血清中显著降低,且在肝硬化患者中最低。CD5L水平与肝纤维化评分FIB-4指数负相关,可作为监测肝纤维化进展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患者外周血中辅助T细胞1(Th1)和辅助T细胞2(Th2)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肝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2例AILD患者为实验组,1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实验组和对照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Th1和Th2细胞在淋巴细胞亚群中所占百分率,并检测患者肝功能,分析Th1、Th2细胞水平与肝功能血清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ILD组患者Th1细胞和Th2细胞百分率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AILD活动期患者Th1和Th2细胞百分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AILD缓解期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中Th1细胞所占比例明显降低,Th2细胞百分率较健康人群高,Th1/Th2比值明显降低。AILD患者Th1细胞百分率与血清中TBIL、DBIL、GGT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428、0.472、0.511,P值分别为0.010、0.004、0.002)。Th1/Th2比值与血清中TBIL、DBIL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424、0.405,P值分别为0.011、0.016)。结论:AILD患者Th1细胞和Th2细胞百分率异常升高,且Th1细胞百分率及Th1/Th2比率与AILD患者肝功能指标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探讨Th17及相关细胞因子与酒精性肝硬化患者肝脏硬度值(LSM)、肝功能及脂联素(APN)水平的相关性分析。方法:以2018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酒精性肝硬化患者72例作为酒精性肝硬化组,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志愿者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Th17、白介素-17(IL-17)、LSM、肝功能指标、APN水平的差异,采用Pearson检验评估酒精性肝硬化患者Th17及IL-17与病情相关指标的相关性。结果:酒精性肝硬化组患者的Th17细胞分布比例、IL-17水平、LSM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外周血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STB)的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白蛋白(ALB)的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血清中APN的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酒精性肝硬化患者Th17细胞分布比例及IL-17水平与LSM、ALT、AST、STB的水平呈正相关,与ALB、APN的水平呈负相关(P<0.05)。结论:酒精性肝硬化患者Th17及其细胞因子IL-17表达水平异常增高,可能在反映病情相关指标异常变化程度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脾动脉结扎联合肝癌切除术对肝癌并门静脉高压症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的价值。方法:对2008年10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肝癌并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脾动脉结扎联合肝癌切除手术的患者50例为研究组,患者34例行肝癌切除及脾切断流术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及患者术前、术后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前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为(3.1±0.9)×109/L、(58.6±12.7)×109/L、(3.4±0.4)×109/L,术后2周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分别为(5.9±1.5)×109/L、(140.3±50.1)×109/L、(3.6±0.7)×109/L;对照组为术前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为(2.8±1.2)×109/L、(45.8±20.5)×109/L、(3.4±0.4)×109/L,术后2周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为(6.2±0.7)×109/L、(172.5±32.7)×109/L、(3.6±0.3)×109/L。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术后2周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2周血小板计数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前与术后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红细胞计数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有17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占16.0%;对照组有20例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占38.2%;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病情合理选择使用脾动脉结扎联合肝癌切除术治疗肝癌并门静脉高压症,可以有效治疗肝癌和脾功能亢进,促进肝功能恢复,对延长原发性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的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