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本文重点在于提高酪酸梭状芽孢杆菌活菌数量,降低发酵培养基成本。通过对发酵培养基中不同碳源、氮源、生长因子等进行单因素研究,得到最佳培养基组成:可溶性淀粉10/L,豆粕(中性蛋白酶水解3h)20g/L,玉米浆3g/L。用此培养基在37℃培养24h,采用高层半固体琼脂试管法对酪酸梭状芽孢杆菌进行活菌计数,活菌数可达8.2×10^8cfu/mL.培养基中添加K2HPO45g/L、MgSO4·7H2O0.2g/L、MnSO3·H2O0.2g/L培养32h时,酪酸梭状芽孢杆菌芽孢转化率可达95%。  相似文献   

2.
响应面法优化两歧双歧杆菌发酵培养基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根据两歧双歧杆菌的营养需要和生长特性,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两歧双歧杆菌的培养基进行优化研究。先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实验确定重要因素,再用最陡爬坡实验法确定因素水平,最后用响应面分析方法求得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经优化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酪蛋白胨1.0%,大豆蛋白胨0.5%,酵母膏1.63%,半胱氨酸盐酸盐0.0076%,低聚果糖0.13%,葡萄糖0.5%,K2HPO4 0.2%。用此优化的发酵培养基培养两歧双歧杆菌,活菌数可高达7.8×10~9 cfu/ml。  相似文献   

3.
响应面法优化耐有机溶剂脂肪酶营养条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俊  王刚  吕熹  王海娟  陈光 《生物技术》2010,20(4):66-69
目的:通过优化蜡状芽孢杆菌SWWL6产耐有机溶剂脂肪酶营养条件,产酶量有较大提高。方法与结果: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产酶的最佳碳源、氮源及无机盐分别为可溶性淀粉、酵母膏、NH4NO3、MgSO4·7H2O和NaCl。部分因子实验结果表明初始培养基中酵母膏、NH4NO3的质量浓度对产酶的影响显著。通过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以中心组合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最优培养基。结论:优化的培养基为酵母膏0.64%、NH4NO30.384%、可溶性淀粉1%、MgSO4·7H2O0.1%、NaCl0.25%、甲苯20%。优化后脂肪酶相对酶活为348.44%,比优化前提高了3.48倍。  相似文献   

4.
应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试验法对地衣芽胞杆菌在摇瓶水平上进行了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配方为山芋淀粉1.0%,豆粕0.6%,玉米芯粉0.8%,K2HPO4 0.1%,MgSO40.1%。最适培养条件为37℃,摇床转速150r/min,250mL三角瓶装液50mL,接种量5.0%,振荡培养48h,pH7.0。在20L自动发酵罐中进行了扩大培养试验,考察溶氧对菌体生长的影响,并根据试验结果进一步扩大至1m^3发酵罐,通过控制搅拌速度和通气量,1m^3发酵罐中地衣芽胞杆菌培养液菌浓为7.2×10^9efu/mL,芽胞率达到90%。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测定刺参养殖池表层沉积物的理化、生物指标含量,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及对刺参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标准养殖环境沉积物检测规范。结果:沉积物中总氮含量范围291~360μg·g^-1,平均含量为300μg·g^-1,均未超过生态毒性值(550μg·g^-1);总磷含量较高,达到408~631μg·g^-1,平均含量为543μg·g^-1,有3个养殖池总磷含量超标;硫化物含量范围174~456μg·g^-1,平均含量298μg·g^-1;有机质含量达到2.10%~4.60%;底栖硅藻含量为5.50~44.5×10^6cells·m^-2,平均含量18.6×10^6cells·m^-2;总异养菌含量平均范围在1.33×10^6~100×10^6cfu·g^-1;其中总氮含量与含水率、有机质的相关性达到0.946、0.956,硫化物含量与底栖硅藻相关性为0.827,总磷含量与其它物质含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总氮含量与含水率、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硫化物含量分别与底气硅藻含量和总异养菌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他本底值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刺参生长受环境影响明显,如果底栖硅藻含量丰富,其他营养盐含量较低,则刺参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6.
地震灾害对四川省区域生态系统危害及损失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于文金 《生态学报》2008,28(12):5785-5794
地震是自然灾害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其带来的生态破坏灾难巨大,区域生态系统损害估算是目前研究中的难点问题之一。对我国西部地震的生态损失特点进行了研究,系统总结国内外地震灾害的生态系统损失评估成果,提出了西部地震生态损失评估模型:Eq=Ep+ERC+ERL,利用指数分析法和机会成本法等构建了地震研究的基本计算模型和理论,提出用地震生态损失量和地震生态损失灾害度相结合的办法来研究具体区域生态系统的地震灾害损失。利用模型计算,四川省在本次地震中森林碳汇储备能力每年损失78.1万t,损失价值2.5×10^8元,森林释放氧气能力降低67.38万t,损失价值2.7×10^8元。直接生态系统损失(%)647.58×10^8元,生态系统恢复费用(ERC)1158.31×10^8元,全省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服务价值损失达1055.88×10^8元,综合生态损失在3527.31×10^8元,灾度0.38,属于明显灾害破坏。灾害损失和灾害度的快速评估对于指导灾后生态系统重建工作和生态系统工程的防灾都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浙江省森林生物量动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茂震  王广兴 《生态学报》2008,28(11):5665-5674
以浙江省1976至2004年森林资源连续清查资料为数据源,采用基于生物量与蓄积之间关系的生物量转换因子连续函数法,对全省林分生物量和包括林分在内的森林生物量动态进行估计。森林生物量为包括林分、疏林、灌木林、竹林、经济林和四旁树在内的所有林木生物量之和。结果表明,浙江省1976至2004年间森林生物量从1.00828×10^8Mg上升到2.44426×10^8Mg;其中,林分生物量由0.5712×10^8Mg上升到1.51128×10^8Mg。森林生物量和林分生物量的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5.1%和9.1%。在1999至2004年间,森林生物量和林分生物量增长速度均明显加快,分别达到8.6%和10.1%。在1976至2004年间,全省森林面积年均增长速度为1.0%,森林平均生物量从16.50Mg·hm^-2上升到36.59Mg·hm^-2。但是,在森林资源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全省林分质量仍维持较低水平。2004年全省林分单位面积生物量为38.40Mg·hm^-2,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77.40Mg·hm^-2)。研究还表明,利用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和基于单株测树因子的森林生物量模型能够估计大尺度范围内的森林生物量及其动态,但亟待在统一标准下建立和完善覆盖所有树种的生物量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出毒力较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作为制苗菌株,制成多联菌苗,预防及治疗奶牛乳房炎。方法:通过菌株的分离、纯化、鉴定试验及毒力试验获得毒力较强的菌株,制成金黄色葡萄球菌类毒素及菌体蛋白、大肠杆菌和无乳链球菌灭活菌苗,合理配伍制成多联菌苗,进行安全、异常毒性及免疫力试验。结果:所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无乳链球菌的最小致死量分别是3.0×10^8/ml、1.5×10^8/ml、9.0×10^8/ml,多联苗安全、异常毒性试验合格,对免疫组小白鼠保护率为83.3%。结论:该多联菌苗具有安全、无毒、高效的特点,可以用来预防及治疗奶牛乳房炎。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因素试验、响应面试验法对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发酵培养基的氮源、碳源、无机盐和磷酸盐成分及用量进行优化组合,确定优化培养基组成:胰蛋白胨10.8 g/L,葡萄糖5.0 g/L,牛肉膏3.0 g/L,磷酸二氢钾2.0 g/L,硫酸镁0.4 g/L,NaCl 5.0 g/L。并与基础培养基的发酵活菌数、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效力进行比较,经过验证试验绘制维氏气单胞菌在优化培养基条件下的7 L发酵罐生长曲线。在优化发酵培养基条件下,维氏气单胞菌活菌数为5.94×109 cfu/mL,比基础培养基增幅43.13%;制备的灭活疫苗相对保护率为77.78%,比基础培养基提高了14.81%。7 L发酵罐发酵培养10 h,活菌数达到最大8.85×109 cfu/mL。通过对发酵培养基的优化,可以获得低成本、优质高效的维氏气单胞菌发酵菌液,为今后维氏气单胞菌灭活疫苗规模化发酵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发酵条件优化可提高少根根霉菌株8B所产纤溶酶的活性。使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该茵发酵产酶的最佳条件。试验确定最优化发酵条件,培养基:麸皮水5g/L,尿素5g/L,胰蛋白胨0.5g/L,K2HPO4·3H2O 0.3g/L,MgSO4·7H2O 0.15g/L,pH5.5,摇床转速160r/min,30℃发酵56h。在此优化条件下培养,8B产纤溶酶活力达到345.41U/mL,是初始培养基发酵产酶活力的7.52倍。  相似文献   

11.
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生防细菌B579增殖培养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采用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影响生防细菌B579生长的黄豆饼粉、玉米粉、牛肉膏3个主要因子的最佳水平及其交互作用进行了研究与探讨。结果表明黄豆饼粉、玉米粉、牛肉膏分别在30.2、31和23.5g/L的条件下,可使B579获得最大菌体量。验证试验证实了该方程的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吻合较好。优化后的培养基使菌体量从起始LB培养基的8×109cfu/mL提高到8×1011cfu/mL。  相似文献   

12.
为了筛选到具有抗炎特性的有益菌,研究者通常将待测细菌的发酵液上清和热致死菌体与TNF-α刺激下的人类结肠腺癌细胞HT29共孵育,并测量细菌是否能够减少HT29细胞分泌的炎症因子。该测试的前提之一是待测细菌的发酵液上清或菌体不杀死或杀死<10%的HT29细胞。在前期的工作中,我们从人母乳中分离得到Streptococcus salivarius F286和S.parasanguinis F278两株菌。在研究这两株菌的抗炎能力之前,我们利用MTT法摸索不同浓度的S.salivarius F286和S.parasanguinis F278的发酵液上清和热致死菌体对HT29细胞的细胞毒性。实验表明,两株菌的发酵液上清的原液和稀释液对HT29细胞均没有细胞毒性;浓度5×10^5~7.5×10^6cfu/mL的F286热致死菌体、浓度5×10^5~2.5×10^6cfu/mL的F278热致死菌体对HT29细胞的细胞毒性低于10%,而浓度1×10^8cfu/mL的热致死F286和F278菌体分别杀死(23±5.3)%和(22±5.3)%的HT29细胞。因此,S.salivarius F286和S.parasanguinis F278的发酵液上清原液、以及浓度5×10^5~7.5×10^6cfu/mL的F286热致死菌体和5×10^5-2.5×10^6cfu/mL的F278热致死菌体可在HT29细胞模型中进行抗炎能力测试。本研究的方法可用于确定其他细菌在HT29细胞模型中进行抗炎能力测试的合理浓度范围。  相似文献   

13.
对工程菌Hrp-菌株的摇瓶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首先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法对影响Hrp-菌株活菌量的6个因素进行评价,筛选出具有显著效应的2个因素(发酵温度和摇床转速),再用最陡爬坡试验法接近重要因子的最优水平,最后应用中心组合设计确定重要因子的最优水平。确定优化后的发酵条件:初始pH 8.75、装液量为100 mL(500 mL三角瓶)、接种量6.25%、接种龄10 h、温度20℃、摇瓶转速205 r/min。实验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发酵条件,Hrp-菌株的发酵液菌量由最初的3.30×1010个/mL提高至4.42×1010个/mL,增幅为133.9%。  相似文献   

14.
绿色木霉菌H06固体浅盘发酵工艺优化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前期筛选获得防治香蕉枯萎病效果较好的绿色木霉菌菌株Trichoderma viride H06,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及Box-Behnken设计的响应曲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影响生防菌株H06固体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固体培养基3个主要因子的最佳用量分别为锯末1.05kg、玉米粉0.72kg、KH2PO4 28.24g。培养条件优化试验得出:培养含水量、培养基厚度和温度是影响固体发酵产物孢子含量的主要因子,由所得响应曲面方程预测出这3个主要因子分别为51.26%、3.27cm和28.38℃时,在培养时间6d、接种量10%、菌龄60h、初始pH为6的条件下,固体发酵产物最大预测值为3.24×1010个/g。经验证,该理论预测值与实际值相近。  相似文献   

15.
响应面设计优化绿僵菌固体发酵条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为了提高绿僵菌分生孢子产量及孢子质量,应用响应面设计对金龟子绿僵菌菌株CY-1(Metarhizium anisopliae)进行固体发酵培养基的优化。【方法】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方法优化培养基组分。【结果】添加了碳、氮营养的最佳固体发酵培养基为玉米粉:稻壳=8:2,料水比1:0.8,葡萄糖0.8%,硫酸铵2.5%,磷酸二氢钾0.8%;在固体培养基上的理论产孢量为7.45×10~9个/g;验证后实际为6.94×10~9个/g。【结论】运用响应面法对绿僵菌固体发酵的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得到了绿僵菌孢子粉,为孢子粉进行地下害虫防治和制剂加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Previously, we used computer-controlled fermenta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yield of filamentous phage produced in Escherichia coli by 10-fold (Grieco et?al., Bioprocess Biosyst Eng 32:773-779, 2009). In the current study, three major fermentation parameters (temperature, dissolved oxygen [DO], and pH)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design of experiments (DOE) methodology. 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 (RSM) was employed to create a process model and determine the optimal conditions for maximal phage production. The experimental data fitted best to a quadratic model (p?相似文献   

17.
淮骏  张书祥 《工业微生物》2011,41(6):99-103
采用海藻酸钠包埋植物乳杆菌并通过测定固定化细胞发酵清液的抑菌效果,优化得到的固定化最佳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为3%,CaCl2浓度为1.5%,菌悬液体积为3.5 mL(4.0×108 cfu/mL).固定化细胞重复发酵多批次效果良好.固定化细胞发酵条件优化结果表明:最适pH为7.0,最适温度为36℃,培养基中添加0....  相似文献   

18.
黑曲霉固态发酵生产单宁酶的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黑曲霉固态发酵生产单宁酶的培养条件。应用Plackett—Burman试验筛选出重要影响因子:五倍子粉含量、(NH4)2SO4浓度以及接种孢子量,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应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对重要影响因子进一步优化。得到最佳培养条件:每250mL三角瓶中装入1.0g五倍子粉、4.4g稻壳和0.5g麸皮、液固比(mL/g)2:1且营养盐溶液组成为(NH4)2s0421g/L、MgSO4·7H2O1g/L、NaCl1g/L,培养基pH自然,接种5.7×10^7个孢子后在30℃温度下培养4d。在此条件下,单宁酶产量从40U/g提高到114U/g,3次重复验证性试验平均值为115U/g,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9.
本研究旨在优化产朊假丝酵母液体培养参数及干燥保护剂配方,提高产朊假丝酵母液体培养数量,制备出高复苏率的活性干酵母。以装液量、转速、温度和培养时间为影响因素,设计单因素试验,并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优化产朊假丝酵母液体培养方案。在此条件下培养酵母,以L-谷氨酸钠、乳糖、脱脂奶粉为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保护试验,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干燥保护剂的组合。结果表明,产朊假丝酵母最佳培养条件为装液量45 mL/250 m L,转速200 r/min,温度30℃,培养时间24 h。在此条件下,培养的产朊假丝酵母数量可以达到9.34×10~8CFU/mL;最佳保护剂组合1%L-谷氨酸钠、12%脱脂奶粉、6%乳糖,经干燥后,产朊假丝酵母复苏率达到81.9%。此时活菌数7.65×10~8CFU/g,比未加保护剂组提高了3.83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