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单亲灭活柠檬酸杆菌与奇球菌原生质体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单亲灭活原生质体技术对柠檬酸杆菌和奇球菌原生质体进行了融合,考察了原生质体制备条件与融合中的影响因素。试验表明,随着溶菌酶浓度,酶解时间的增加和温度的上升,原生质体的形成率呈上升趋势,而再生率则逐渐下降。另外,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在PEG(6000)浓度40%、融合时间10min、融合温度42°C、pH值为8的条件下促融,最大融合频率可达2.74×10-7。筛选出来的融合子传代10次,性状稳定。进一步研究发现融合子在铀溶度为85mg/L时,比柠檬酸杆菌耐受性好;融合子和亲本吸附比较试验中,融合子总体吸附性能比柠檬酸杆菌略高。研究结果为耐辐射基因工程菌的构建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地衣芽孢杆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再生及转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提高地衣芽孢杆菌原生质体的产量和形成率,为进一步提高原生质体转化率打下基础。方法:通过酶解法对地衣芽孢杆菌工业生产菌株Bacillus licheniformis303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再生条件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菌体生长状态、溶菌酶浓度、处理时间、渗透压稳定剂和再生培养基等因素对地衣芽孢杆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再生的影响。结果:对数生长后期的菌体,以SMMP作渗透压稳定剂,溶菌酶浓度为100mg/mL,37℃下酶解30min,原生质体生成量可达8×109个/mL;再生培养基选用含1mol/L琥珀酸钠的DM3时,再生率最高可达17%。在此条件下,采用PEG法将游离型质粒pHY-P43-secQ转化宿主菌B.lichenifor-mis303,转化率可达10~15 CFU/μg DNA。  相似文献   

3.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芽孢杆菌的DNA G+Cmol%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往细菌分类鉴定都是以表形特征为基础,近年来开始对细菌的遗传物质进行研究,把细菌分类从人为的分类体系向自然的分类体系推进了一步.最先采用的方法是DNA G+Cmol%的测定.每种细菌都有其特定的G+Cmol%,而且其数值比较稳定,不受菌龄影响,也不因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据经验,一个种内各菌株间的G+Cmol% 不应相差5%以上,同一属不同种G+Cmol%不应相差15%以上. G+Cmol%用于芽孢杆菌分类,揭示了芽孢杆菌遗传上的异源性,结合其他方法,芽孢杆菌分类已由原来的一个属,发展到现在的七个属.本实验利用从神农架分离的芽孢杆菌,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一些种的G+Cmol%,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双歧杆菌与乳杆菌原生质体的融合及筛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双歧杆菌与乳杆菌的原生质体融合构建耐氧双岐杆菌,以解决双岐杆菌制剂开发中始终存在的“活菌数低”和存活时间短等问题。方法:采用不同浓度的Mutanolysin分别制备长岐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的原生质体,在电场作用下诱导长双岐杆菌原生质体和经56℃热灭活30min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原生质体融合,并在双层再生培养基上筛选融合菌株。结果:成功地构建出几种较为稳定的兼具长双岐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生物学特性的融合菌株;其中融合株F2具有良好的耐氧性;且能在有氧、CO2条件下良好生长。结论:通过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能改良双歧杆菌的严格厌氧特性,有利于对双岐杆菌的开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5.
棒状杆菌原生质体的形成、再生以及融合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Corynebacterium 属中的一些种是生产氨基酸的重要菌株。它们对蛋清I容菌酶和其他几种酶均不敏感。作者用0.4—0.8u/ml青霉素G处理对数期菌令菌体,可明显增加对蛋清溶菌酶的敏感性。继而用0.5—1.0mg/ml的蛋清溶菌酶,于37℃,12—15小时保温,渗透压敏感细胞可达99%以上。在丁二酸钠高渗完全培养平皿上,原生质体再生率可达20%。C. pekinenseAS 1.563与C. crenutum 82原生质体融合率为3×10-4 每对原生质体。融合菌株不稳定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分离现象。对融合菌株发酵产物——氨基酸进行了纸层析,70%的融合株同时产生两亲株所产的氨基酸,10%菌株不产生两亲株所产的氨基酸。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镜技术,观察了原生质体的形成、再生和原生质体聚集现象。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的 了解玉溪市人民医院不动杆菌属细菌的分布及耐药谱分析,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玉溪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12月临床各科室送检的各类标本培养分离出的870株不动杆菌属细菌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870株不动杆菌属细菌含5个种,鲍曼不动杆菌数量最多,占84.60%(736/870),洛菲不动杆菌和琼氏不动杆菌次之,分别为8.05%(70/870)和6.55%(57/870)。重症医学科分离菌数最多,占30.00%(261/870),神经内科和呼吸内科次之,分别为19.20%(167/870)和11.49%(100/870)。口痰样本分离菌数最多,占76.21%(663/870),其次为体液11.84%(103/870),第三位为咽拭6.09%(53/870)。不同种(鲍曼、洛菲和琼氏)不动杆菌对阿米卡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氨苄西林、呋喃妥因、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美罗培南、哌拉西林、庆大霉素、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头孢唑啉、亚胺培南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有显著差异(P?0.01);鲍曼不动杆菌除对左氧氟沙星和四环素耐药率小于30%外,其余均大于57%以上。洛菲和琼氏不动杆菌对上述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除头孢唑啉和呋喃妥因大于55%外,其余均小于22%。结论 不动杆菌为医院感染的主要条件致病菌,不同种的不动杆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明显差异,应定期监测细菌变迁和耐药性变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7.
以往细菌分类鉴定都是以表形特征为基础 ,近年来开始对细菌的遗传物质进行研究 ,把细菌分类从人为的分类体系向自然的分类体系推进了一步。最先采用的方法是DNAG Cmol%的测定。每种细菌都有其特定的G Cmol% ,而且其数值比较稳定 ,不受菌龄影响 ,也不因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据经验 ,一个种内各菌株间的G Cmol%不应相差5 %以上 ,同一属不同种G Cmol%不应相差1 5 %以上。G Cmol%用于芽孢杆菌分类 ,揭示了芽孢杆菌遗传上的异源性 ,结合其他方法 ,芽孢杆菌分类已由原来的一个属 ,发展到现在的七个属。本实验利…  相似文献   

8.
细菌科间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赖氨酸产生菌——北京棒杆菌1134株进行标记,同时将枯草芽孢杆菌BR151菌株进一步标记后,进行科间原生质体融合的探讨,揭示了科间原生质体融合的可能性。经适宜的条件培养和预处理,再在适宜的条件下,酶解制备亲本株的原生质体,用PEG(MW6000)为聚合剂,经低温短时间处理,将1134衍生株与151衍生株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并在改良的DM_3平皿上加入适量的细胞壁碎片(作引物)与适量的人血清白蛋白制剂,使其再生,结果棒杆菌(在酶解后2.5h.)与枯草芽孢杆菌(酶解后20min)的制备率均已达到99.98%以上,再生率分别达21.3%与90.8%以上。经适温培养48h后,从融合平皿上随机挑出若干个菌落。点种于CM母平皿上,再分别影印于10套选择培养基平皿上,进行鉴定,其融合率达到了3.9×10~(-4)。从菌落形态和菌体形态上可大体分为近1134类型,近151类型和中间类型三种。经连续传代五代后,从融合子中筛选山了几株在摇床上以甜菜糖蜜为原料。产酸水平捉高近一倍的稳定高产融合子。其中Q4413株的产酸率平均达6.56%,10立升小罐发酵产酸率6.52%,糖酸转化率为40.25%,经进一步验证,该菌株的产酸能力和遗传性均是稳定的,为远缘工业微生物育种开辟了新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9.
硅酸盐细菌和苏云金芽孢杆菌原生质体融合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唐宝英  朱晓慧  刘佳 《生物技术》1998,8(5):19-21,31
具有解钾活性的硅酸盐细菌──胶质芽孢杆菌(R.mucilaginesus)W9-12与具有杀虫活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thuringensis)Bt179208原生质体质进行了融合。W9-12原生质体形成率为99.7%.再生率为24.9%,Bt179208原生质体形成率为99.9%,再生率为35%。以PEG为助融剂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得到56个融合子.融合率为5.92×10-6。融合子在双抗选择培养基上连续传代10次,得到12个稳定的融合子,生物测定表明,融合子既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又具有一定的解钾活性。  相似文献   

10.
临床分离4544株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分布与变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玉溪市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分布与变迁,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玉溪市人民医院1999—2004年临床各科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培养分离出的4544株革兰阴性杆菌作回顾性分析。结果9种(属)细菌对25种药物的药敏结果耐药率〉50%者72种次(40.9%),〈20%者44种次(25.0%)。总的耐药情况为不动杆菌和阴沟肠杆菌最高,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次之,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和福氏志贺菌最低。亚胺培南对多种细菌有较高的敏感覆盖率。有4种细菌对10种抗菌药物耐药率的上升具有临床意义(P〈0.01或P〈0.05),其中以甲型副伤寒沙门菌对氟喹诺酮类上升最为显著。结论临床分离革兰阴性杆菌的耐药形势十分严峻,应定期监测区域内细菌的耐药变化.指导临床合坪用药。  相似文献   

11.
具有杀虫活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 thuringensis subsp kurstaki)Bt-3701与具有解磷活性的巨大芽孢杆菌(B. megaterium var. phosphaticum)Bm-107原生质体进行了融合。Bt-3701原生质体形成率为99.4%,再生率为21.4%;Bm-107原生质体形成率为97.5%,再生率为23.8%。以PEG为助融剂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得到22个融合子,融合率达6.03×10~(-3)。融合子在双抗培养基(DR-CNB)上连续传代12次,得到4个稳定的融合于生物测定表明,融合子既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又具有一定的解磷活性。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了解2014-2017年玉溪市人民医院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在临床标本及科室中的检出情况及耐药情况,为防治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提供依据。方法采用VITEK2 COMPACT微生物分析仪对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952株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涉及17个菌属30个菌种,主要来自痰样本(669株,72.27%)、尿液(90株,9.45%)和体表分泌物(54株,5.67%)。科室分布显示重症医学科有309株(32.46%),急诊内科121株(12.71%),神经内科113株(11.87%),呼吸内科83株(8.72%)。检出细菌中鲍曼不动杆菌仅对庆大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小于40.00%;大肠埃希菌仅对阿米卡星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小于40.00%;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头孢吡肟、氨曲南、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率低于40.00%;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对厄他培南、阿米卡星、四环素、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小于40.00%。结论耐碳青霉烯类革兰阴性杆菌分布较广,不同细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状况不同。鲍曼不动杆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较高,应重视监测细菌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更好地控制耐药菌株的产生及传播。  相似文献   

13.
苏云金杆菌在华北果园土壤中消长动态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道了产生核黄素的苏云金杆菌CH菌株在果园土壤中的消长动态。研究结果表明 ,将CH菌株制剂喷洒于苹果园土壤表面后 1个月内 ,CH菌株的菌数基本上维持在喷洒后的 10 5/ g水平 ,其后菌数急剧减少 ,2个月后从 10 5/ g的水平减少到 10 4 / g的水平 ,并长时间维持 10 4 / g这一水平 ;CH菌株制剂喷洒于果园土壤后对土壤中固有的Bacillus属细菌数的消长没有明显的影响 ,Bacillus属细菌数长时间维持在 10 6~ 10 5/ g之间 ,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 ;在土壤透水性和灌水条件良好的土壤条件下 ,喷洒于土壤表面的苏云金杆菌可缓慢向深处移动。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告腋毛癣病原菌在我国首次分离成功。从487例腋毛癣患者病毛中检出病原菌489株,检出率为38.8%。从形态学、生长条件、生化反应、免疫试验和菌体成份等方面,将该菌与微小棒状杆菌和微小诺卡氏菌进行了鉴别研究。三种细菌有明显差别,将腋毛癣病原菌暂命名为腋毛杆菌。目前,国际上对腋毛癣(感染)的病原菌报道不一致,较多学者认为是微小棒状杆菌或微小诺卡氏菌。我们根据初步的研究认为,我国南方人所感染的腋毛杆菌不属于这两种菌,而是另一种。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 licheniformis)工业菌株难以转化的问题,将原生质体制备、电穿孔和原生质体再生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一种地衣芽孢杆菌原生质体电击转化方法。在对菌体生长状态、溶菌酶作用时间、电转电压、渗透压保护剂等条件进行优化后,试验了将不同类型的表达载体,即游离型质粒p GJ103(3.3kb)和整合型质粒p AX01(9.3kb),分别转入两株地衣芽孢杆菌工业生产菌株B.licheniformis CICC 10181和B.licheniformis CICC 20204中。实验结果显示,对数生长期后期的菌体酶解40min后制备的地衣芽孢杆菌原生质体得率为96%,再生率达25%以上。原生质体与质粒DNA在最适电压0.6k V/mm下电击转化,并以0.5mol/L山梨醇或甘露醇作为渗透压保护剂进行再生培养后,最终游离型质粒的转化率可达0.88×102~1.1×102CFU/μg p GJ103,整合型质粒的转化率达到0.45×102~0.52×102CFU/μg p AX01。该方法为地衣芽孢杆菌野生工业菌株的遗传改造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效的转化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的变迁。方法:收集某医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从住院患者各种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对分离出的革兰阴性杆菌进行菌种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研究结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次实验共分离出866株革兰阴性杆菌,包括22个细菌种。其中有375株为肠杆菌科细菌,占总数的43.30%,有480株为非发酵菌,占总数的55.43%;分离率最高的病原菌为是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等等;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均比较低下,仅弗氏柠檬酸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超过百分之一,其他类型肠杆菌均在百分之一之下;其中,嗜麦芽寡养单胞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100.0%,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97.8%,脑膜脓毒金黄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97.4%,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21.1%,亚胺培南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为20.4%。结论:临床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主要是非发酵菌,对肠杆菌科细菌应用亚胺培南能够发挥较强的体外抗菌活性,而在非发酵菌中的体外抗菌活性则相对比较低下,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呈不断增长的势态发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酸、乙酸及pH值变化对嗜酸乳杆菌和阴道加德纳菌的生长及交互作用影响,为探究细菌性阴道病患者治疗失败的可能原因提供依据。方法 (1)两菌经不同浓度乳酸、乙酸作用后,检测其细菌浓度变化。(2)两菌经不同pH的SBHIG肉汤单独及混合培养,检测其细菌浓度变化并涂片观察生长情况。结果乳酸、乙酸浓度1.0%~5.0%时,均可抑制两菌的生长。0.1%乳酸对阴道加德纳菌生长的抑制能力较弱,但可促进嗜酸乳杆菌的生长。肉汤培养基在pH 3.5时,几乎只有嗜酸乳杆菌能生长;pH 8.5时,生长的细菌中阴道加德纳菌占绝大多数;pH 5.5和7.0时,两菌虽然共同生长,但嗜酸乳杆菌生长明显受抑制。结论嗜酸乳杆菌与阴道加德纳菌存在交互作用,但受细菌浓度、乳酸和乙酸浓度及pH的影响。细菌性阴道病患者需多疗程疗治疗或治疗失败可能与乳杆菌累积浓度未能达到抑制阴道加德纳菌生长的要求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本院80~100岁高龄患者血液感染常见革兰阴性杆菌的种类及其耐药状况,为本院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采用BacT/Alert 3D血培养仪对血液标本进行阳性鉴定;VITEK-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鉴定;K-B纸片扩散法对抗菌药物进行敏感性测定;使用WHONET 5.4分析软件分析数据。结果本院高龄患者血液培养阳性标本中共分离出革兰阴性杆菌108株,以肠杆菌科细菌为主,其次为非发酵菌,前者主要为大肠埃希菌52株(48.15%)和肺炎克雷伯菌37株(34.26%),后者主要包括铜绿假单胞菌10株(9.26%)和鲍曼不动杆菌8株(7.41%)。其中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1.92%和13.51%,两者对氨苄西林、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唑林、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均高于50.00%;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0.00%和25.00%,后者对其他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前者。结论碳青酶烯类抗生素可作为本院高龄患者常见革兰阴性杆菌所致血液感染的首选药物;但在治疗中应考虑细菌的耐药特点及患者的代谢特点合理选择抗生素。  相似文献   

19.
地衣芽孢杆菌TS-01固态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离到一株饲用地衣芽孢杆菌TS-01,初步研究了该菌的固态发酵培养基,得到的最优发酵培养基为(g/kg干固体物料)含水量600、红糖7、米糠420、麸皮580.当采用此种配比的培养基,接种量为10%(v/w),发酵2 d后,菌体浓度可达9.15×109CFU/g鲜曲,芽孢浓度可达7.50×109CFU/g鲜曲,芽孢形成率在80%以上.  相似文献   

20.
具有杀虫活性的苏云金芽孢杆菌(B. thuringensis subsp kurstaki)Bt-3701与具有解磷活性的巨大芽孢杆菌(B. megaterium var. phosphaticum)Bm-107原生质体进行了融合。Bt-3701原生质体形成率为99.4%,再生率为21.4%;Bm-107原生质体形成率为97.5%,再生率为23.8%。以PEG为助融剂进行原生质体融合,得到22个融合子,融合率达6.03×10^(-3)。融合子在双抗培养基(DR-CNB)上连续传代12次,得到4个稳定的融合于生物测定表明,融合子既具有一定的杀虫活性又具有一定的解磷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