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相邻格子法调查资料,分析了安徽省南部山区——祁门县棕里村次生灌丛、毛竹林、杉木林和马尾松林4种类型群落中永瓣藤种群的基径、结构以及环境因子对其种群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群落中永瓣藤种群的平均基径依次为毛竹林(10.5mm)〉马尾松林(9.1mm)〉杉木林(7.2mm)〉次生灌丛(7.0mm),其中次生灌丛、杉木林与毛竹林、马尾松林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不同群落中永瓣藤种群的结构有一定差异,次生灌丛和马尾松林群落的径级呈非典型的金字塔型分布,为稳定型种群;毛竹林群落属于纺锤形,以中等级别个体最多,种群处于衰退的早期阶段;杉木林群落属于典型金字塔型,永瓣藤幼苗数量最多.棕里村永瓣藤种群的存活曲线属于DeeveyⅡ,为增长型种群,未出现衰退迹象.永瓣藤适于生长在海拔低、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高、坡度缓和、乔木层盖度较高的生境中,频繁的人为干扰将对其种群更新产生不良影响.最后就有关永瓣藤的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
 外域杂草薇甘菊(Mikania micrantha)具有极强的分枝能力。在枝构件水平上,对生长在台湾相思(Acacia confusa)群落和芒草(Miscanthus sinensis)群落中的薇甘菊枝构件的分枝格局和生物量分配的比较分析得出:1)同芒草群落相比,台湾相思群落中薇甘菊各级枝的分枝数、分枝密度和分枝率都低,而分枝长度则较长;2)台湾相思群落中薇甘菊以第一级分枝为主,而在芒草群落中则以第二级分枝为主;3)台湾相思林中薇甘菊枝构件的叶面积率、比叶面积和比茎长及叶片生物量分配显著大于芒草草丛;4  相似文献   

3.
不同分枝数对桑树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我国常见经济林木桑树(Morus alba)为试验材料,从气体交换、形态变化和地上生物量方面研究5种分枝模式(1、2、3、4和5枝)对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1)分枝数为1的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 n)最高,达到8.6μmol·m-2·s-1。随着分枝数增加,P n显著下降,直至分枝数达到3枝及其以上时,净光合速率保持相对稳定,为4.3μmol·m-2·s-1。而气孔导度(g s)、胞间CO2浓度(C i)和蒸腾速率(E)则不受分枝数的影响。(2)随着分枝数增加,总叶片数量、总叶面积和总枝长都显著增加,最终分别达到114.3,10481.1 cm2和457.1 cm,而平均单枝叶片数、平均单枝基径、平均单叶面积和比叶面积则显著减少。(3)随着分枝数的增加,植株的总叶生物量和总枝生物量无显著变化,但平均每枝叶干重、平均每枝枝干重和平均每枝总生物量随分枝数的增加而逐渐减少。研究结果表明了分枝数增加可能导致叶片间对光资源的竞争强度增大,引起净光合速率下降,叶片面积变小,单枝长度和生物量减小。另一方面,植株则通过生长出更多的叶片数量,以及更大的总叶片面积来尽可能地消除竞争带来的不利影响,提高对光环境资源的利用。  相似文献   

4.
濒危植物永瓣藤的种群结构及与环境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基于相邻格子法调查资料,分析了安徽省南部山区——祁门县棕里村次生灌丛、毛竹林、杉木林和马尾松林4种类型群落中永瓣藤种群的基径、结构以及环境因子对其种群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群落中永瓣藤种群的平均基径依次为毛竹林(10.5 mm)>马尾松林(9.1 mm)>杉木林(7.2 mm)>次生灌丛(7.0 mm),其中次生灌丛、杉木林与毛竹林、马尾松林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P<0.05).不同群落中永瓣藤种群的结构有一定差异,次生灌丛和马尾松林群落的径级呈非典型的金字塔型分布,为稳定型种群;毛竹林群落属于纺锤形,以中等级别个体最多,种群处于衰退的早期阶段;杉木林群落属于典型金字塔型,永瓣藤幼苗数量最多.棕里村永瓣藤种群的存活曲线属于Deevey Ⅱ,为增长型种群,未出现衰退迹象.永瓣藤适于生长在海拔低、土壤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高、坡度缓和、乔木层盖度较高的生境中,频繁的人为干扰将对其种群更新产生不良影响.最后就有关永瓣藤的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4种红景天植物的组织培养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以大花红景天、云南红景天、长鞭红景天和库页红景天的茎和叶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结果表明:大花红景天以茎为外植体诱导芽效果最好,其它3种红景天以叶为外植体诱导芽效果最好。云南红景天和长鞭红景天适合的芽诱导激素组合是0.1mg/L NAA和2.5mg/L 6-BA的组合,在该激素水平下两种红景天的出芽频率分别达到71%和84%;大花红景天和库叶红景天适合的芽诱导激素组合是0.5mg/L NAA和2.5mg/L 6-BA的组合,在该激素水平下两种红景天的出芽频率均达到80%。长鞭红景天和库叶红景天在添加IBA的培养基上容易生根形成完整植株,生根率分别达到87%和73%;经过炼苗后,长鞭红景天再生苗能够成功移栽,成活率达66%。  相似文献   

6.
外来入侵植物群落动态变化特征能反映当前入侵状态和发展态势,预示着入侵的后果和趋势,可为入侵植物的影响评估和防治提供依据。为了查明我国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普遍生长的外来入侵植物肿柄菊[Tithonia diversifolia (Hemsl.) A. Gray]群落建立和变化特征,通过对肿柄菊群落分布典型地段的随机样方取样,分析不同茎级分枝在群落中的组成和相互影响关系,以及每丛枝数、枝长、丛密度、枝密度、每枝花序量、果序密度、地上生物量和土壤养分随群落平均基茎增粗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群落中肿柄菊基茎较粗分枝增多对较细分枝的产生有抑制作用,群落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群落中较粗茎级的分枝控制着群落发展。(2)群落平均基茎粗与丛密度和枝密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群落地上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P0.01),与群落的果序密度没有相关性(P0.1)。(3)随着肿柄菊群落平均基茎的增粗,土壤中全钾和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P0.05),土壤有机质、全氮和水解性氮含量有减少趋势,但表现不显著(P0.1)。随着群落定居时间增长,丛密度和枝密度降低,群落地上生物量持续增加,单位面积群落果序量不变,肿柄菊形成稳定的入侵群落,并且土壤养分含量会持续发生着改变。  相似文献   

7.
景宁玉兰是萌生能力很强的灌木树种,为了解不同生境下景宁玉兰萌枝形态及其生殖特征,选择了灌丛(SH)、黄山松林(PTF)、落叶阔叶林(DBF)、杉木林(CLF)和林缘(FE)等5种坡向一致的生境类型,通过典型样地调查,比较分析了5种不同生境下景宁玉兰萌枝数量、大小、高度、枝系、开花及结实等性状。结果表明:(1)景宁玉兰在黄山松林下的分布密度最高,但5种生境下景宁玉兰每丛的萌枝数量没有差异,每丛最大萌枝基径对每丛萌枝数有一定影响,但最大萌枝高度与每丛萌枝数没有关系。在所有调查的景宁玉兰居群中,大于2根以上萌枝的灌丛达82.5%,说明萌生更新在种群繁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在落叶阔叶林下的萌枝基径显著小于其他生境(P0.05),黄山松林下一级枝粗度和长度显著小于其他生境(P0.05);灌丛中的总分枝率和逐步分枝率最高,灌丛和林缘生境的逐步分枝率(SBR2:3)高于其他生境。(3)生殖萌枝基径(r=0.320,P0.05)和高度(r=0.349,P0.05)与花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杉木林下景宁玉兰生殖萌枝的花量显著高于黄山松林、落叶阔叶林和林缘生境(P0.05)。虽然黄山松林下景宁玉兰萌枝开花率及开花萌枝比例最低,但其果实大小、单果种子粒数及每丛结实率却较高(P0.05),(4)景宁玉兰对环境变化极为敏感,生境类型和海拔对萌枝形态和生殖性状均有一定影响。研究表明,景宁玉兰萌生特征主要受其内在生物学特性所控制,而萌枝形态及生殖特征则与其所处环境条件更为密切。  相似文献   

8.
对分布于3种不同沙地生境(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丘间低地)黄柳灌丛的个体形态、生长和群体数量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同时测定了灌丛下草本层植物种类组成及频率。结果显示:分布于丘间低地的黄柳灌丛当年枝平均长度增加缓慢,短枝条的比例较高,枝长频度分布(当年枝)峰值偏左,分枝也较多,叶片短而狭,长宽比大;与之相比,分布于半固定沙丘上的灌丛当年枝平均长度增加较快,长枝条比例较高,枝长频度分布趋于正态分布,分枝  相似文献   

9.
以西康扁桃(Amygdalus tangutica (Batal.) Korsh.)为材料,在岷江干旱河谷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至松潘段设置47个调查点进行该物种的自然分布调查;选取4个典型分布点,随机选择20株灌丛,测定西康扁桃的年龄、基径、高度、冠幅等生长指标以及结实量、结实重量等特征指标;并设置5个4 m×6 m的灌木样方,调查西康扁桃的群落结构与物种组成情况。结果显示:西康扁桃广泛分布于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并在松潘县南部安宏乡形成优势群落,群落主要由灌木及多年生草本植物组成,物种丰富度较高(43~55种/24 m2);西康扁桃当年结实量较小,平均值为(8.83±2.25)粒/丛;灌丛平均萌生枝数为(7.38±0.46)枝/丛,其中25.68%的萌生枝处于5~10 a的年龄阶段,而果重/枝叶重仅为(0.69±0.16)%,表明其结实能力较低,主要依靠产生萌生枝维持种群稳定;各生长与结实参数关系密切,灌丛年龄、高度是影响结实量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西康扁桃广泛分布于岷江上游干旱河谷内,灌丛有性繁殖贡献率较低,依靠无性繁殖维持群落稳定,亟需开展资源保护。  相似文献   

10.
2014年4-9月,通过铗夜法对12种不同生境内的四川短尾鼩种群数量进行了调查,依据捕获率的大小及生境的干扰程度分析四川短尾鼩的生境选择倾向。利用人工捕捉模拟种群干扰,分别在干扰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时间之后,监测荒草地、废弃梨树林、灌丛和绿化林4种代表性生境内四川短尾鼩的种群数量、年龄结构、性比的变化,进而分析四川短尾鼩对人为干扰的生态响应。结果显示:(1)四川短尾鼩在12种典型生境中,按捕获率的大小依次分为4个等级:绿化林>废弃梨树林、景观林、荒草地、桉树林、蔬菜地、灌丛>人居村落、废弃葡萄园>竹林,葡萄园,油菜地;(2)四川短尾鼩的生境选择倾向为:异质性适中、适度干扰、竞争较低的生境>异质性较低、干扰较高的生境(宜觅食、竞争弱)或异质性较高、干扰较低的生境(宜栖身、竞争弱)>高竞争的生境>异质性低或强烈干扰或二者兼有的生境。(3)干扰之初,所有生境中四川短尾鼩种群密度明显降低,干扰2个月之后其种群数量均可恢复到正常状态;干扰后性比平均值增加3.52%,怀孕率变化不显著;全部生境中,成体组比例平均降低1.71%,老年组减少7.53%;幼年组的比例平均增长2.33%,亚成体增加6.91%。幼体和亚成体比例的增加,使种群数量在一定时间内保持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1.
西双版纳热带次生植被不同抚育方式下的群落学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西双版纳勐仑地区的热带雨林刀耕火种撩荒后在不同抚育方式下恢复起来的次生植被进行了群落数量特征、种群年龄结构及立木材积与蓄积量的比较分析,并探讨了热带次生植被的抚育管理方式及途径。结果表明,在900m2的固定样地上,天然更新的次生群落计有维管束植物73种,分属于36科59属。其科、属、种组成比经人工抚育的次生群落分别高24.14%、43.90%和75.56%,其结构层次也较复杂,但材积量仅为后者的1/4.  相似文献   

12.
The structure of the population and size characteristics of myriapodes Monotarsobius curtipes C. Koch, 1847 in the zone affected by the Kandalaksha Aluminum Plant (Murmansk oblast) were investigated. Comparison with the background territories shows a reliable decrease in quantita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opulation (numbers, biomass, occurrence), distortions of the sex and age structure and reproductive dynamics, a directive effect of selection towards an increased fractions of males and females with medium body size and elimination of adult individuals of both sexes with the largest and the smallest size of body.  相似文献   

13.
 种群内个体大小不整齐性是种群数量结构的主要指标。本文研究了不同水分条件下,3个品种春小麦种群个体大小不整齐性的建立及变化规律。对春小麦种群不整齐性的遗传学分析表明:遗传结构与随机环境修饰对种群数量结构形成的相对重要性,因水分条件不同而异。种群不整齐性在自然选择中的作用可用下列简单模型表示:CSo=SH×hSH2 CSo:自然选择强度;SH:大小不整齐性;hSH2:不整齐性的遗传力。  相似文献   

14.
I describe the basic ingredients of a population structure analysis and the rationale for using polygenic quantitative traits in such analyses. The complexity of inheritance and the population dynamics of quantitative traits, however, imply that inferences regarding population structure based on such traits must be evaluated with appropriate cautions. Although many studies of quantitative traits in relation to population structure analysis underscore the importance of gene flow between subpopulations, I show that the role of selection in the evolution of a quantitative trait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the inferred population structure cannot be overlooked. Finally, I review some recent advances in human quantitative genetic methodologies that can be used profitably in population structure analysis.  相似文献   

15.
采用样地调查法,对赣中南观光木种群及群落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观光木种群分布格局呈集群分布,径级结构为衰退型。观光木所在群落有维管植物60科94属112种,植物生活型以高位芽植物为主,占总种数的69.64%。植物区系起源古老,成分复杂,具有明显的热带性质。群落除Pielou指数较高外,其它各种多样性指数偏低,各样地间多样性指数有一定的差异;测度观光木所在群落物种多样性时,4种多样性指数未表现出相同的趋势,Simpson指数和Pielou指数在群落不同层次的变化规律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Shannon-wiener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在群落不同层次的变化规律为:灌木层>乔木层>草本层。观光木本身的生物学特性和人类掠夺式的破坏是导致观光木种群濒危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四川卧龙地区珙桐群落的结构与更新研究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野外调查基础上,分析了四川卧龙地区珙桐群落的物种构成与生物多样性、群落外貌、结构和珙桐的更新动态。结果表明:1)珙桐群落植物区系丰富、古老、特有性强:2)落叶大、中高位芽和常绿中、小高位芽植物共同构成群落外貌;群落垂直结构复杂,草本层发育;3)在群落演替的前、中期,珙桐种群结构由扩展型变为稳定型;4)珙桐的有性繁殖更新机率随其在群落中重要值的上升而下降。  相似文献   

17.
Gao Y  Yang YF 《应用生态学报》2011,22(4):923-928
每隔4 d对松嫩平原肥披碱草种群进入抽穗初期的生殖分蘖株进行大样本随机挂签,于籽实蜡熟期取样,分析5次采集样本生殖分蘖株数量性状的差异及其与缩短生殖生长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生殖分蘖株各数量性状指标均随生殖生长时间的缩短逐渐减小.生殖生长时间的缩短不利子生殖分蘖株的生殖生长、生殖分配和结实.抽穗时间越晚,对生殖分蘖株结实与生殖分配的影响越大.抽穗时间相差16 d,籽实生物量、结实率、生殖分配Ⅰ和生殖分配Ⅱ分别下降99.4%、98.8%、54.3%和99.2%.随生殖生长时间的缩短,株高呈直线函数下降,花序生物量、生殖分配Ⅰ和结实率呈指数函数下降,分株生物量、花序长、小花数呈幂函数下降,籽实生物量、籽实数和生殖分配Ⅱ呈对数函数下降.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红铅天然林群落的种类组成、数量特征、结构、种群及生态位、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的形成、发育与演替的调查研究,揭示了红锥天然林的群落结构及生长发育规律,为红锥人工栽培奠定了生物学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运用实验生态学和数量生态学方法,研究了腾格里沙漠东南不同沙埋程度的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种群特征,并就各特征与沙埋深度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强沙埋条件(湖盆低地)白刺种群特征均值都大于弱沙埋条件(山前冲积扇),但白刺种群各特征变异却是强沙埋条件小于弱沙埋条件;除弱沙埋条件白剌种群密度外,其他各性状都与沙埋有着显著相关关系;强沙埋条件的种群各性状发育最适沙埋深度均大于弱沙埋条件下;不论沙埋深度强弱和最适沙埋深度的高低,白刺种群各性状发育均受最适沙埋深度制约;低于最适沙埋深度,沙埋深度增加促进种群性状发育,高于最适沙埋深度,沙埋深度增加抑制种群性状发育.白刺种群各性状对沙埋深度的响应主要体现在高生长和生物量上:盖度和密度的发育不仅受沙埋的影响,更主要是受沙埋深度影响下的其他资源特别是水分的限制.  相似文献   

20.
羊肚菌(Morchella spp.)是一种珍稀食药用真菌,从羊肚菌中提取的多糖在抗癌、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及免疫调节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在食品、药品和保健品开发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羊肚菌多糖的有效提取是对其进行结构解析和生物活性研究的基础,不同的提取方式对羊肚菌多糖的结构和生物活性具有一定影响。羊肚菌多糖的结构特性如分子量、单糖组成、一级结构等,对其生物活性具有很大影响,因此研究羊肚菌多糖的结构对揭示其生物活性及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羊肚菌多糖进行综述,总结羊肚菌多糖提取分离、结构解析及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分析羊肚菌多糖生物活性的作用机制,并对今后研究方向提出展望,以期为羊肚菌多糖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