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作者采用野外调查和群落多样性指标数据统计结合的方法, 对上海市世博会会址区域内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 目的是了解该地区的土壤健康状况, 并为城市规划提供科学依据。采样共获得土壤动物10,765头, 隶属于23个类群。中小型土壤动物中蜱螨目是该地区的主要优势类群, 弹尾纲是次优势类群; 大型土壤动物中, 后孔寡毛目为主要优势类群, 等足目、鞘翅目和腹足纲为次优势类群。总体结果显示: 该地区土壤动物种类丰富, 其垂直分布整体遵循随土壤层的加深而递减的趋势; 但水平分布因采样点的不同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2.
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公园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水磨沟公园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于2006年4月15日至9月21日在水磨沟公园不同高度选择3个取样区,每个取样区设立两个不同的取样点,采集了0~5、5~10、10~15cm3个不同层次的大中型土壤动物.共获得土壤动物1153个,分别属于3门8纲18目,其中鞘翅目、中腹足目、小引类为优势类群,占全捕量的61%.蜘蛛目、伪蝎目、半翅目为稀有类群,仅占总捕获量的2.34%,其余为常见类群.分析表明,在不同高度土壤动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之间有明显的区别;山顶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和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明显的高于山地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和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同时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土壤动物物种数量逐步减少,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3.
广州长岗山森林凋落物土壤动物群落结构及季节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华南地区城市森林凋落物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特征及季节变化,对广州市长岗山自然保护区森林凋落物层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为期1年的逐月采样调查,共采获凋落物土壤动物21 817头,隶属于3门9纲22类群,其中蜱螨目和弹尾目为优势类群,二者占全年土壤动物个体总数的70.3%;蠕形马陆亚纲、等足目、蜘蛛目、缨翅目、鞘翅目、膜翅目、鳞翅目幼虫和双翅目幼虫为常见类群,它们的个体数占全年土壤动物总个体数的27.0%.这些主要类群的相对多度和密度随采样季节而改变并与凋落物的湿度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蜱螨目的密度高峰期出现在降雨量最多的5-8月;弹尾目的密度高峰出现在2-7月;缨翅目的密度高峰在8-12月,凋落物湿度过高或过低均使缨翅目密度降低;鞘翅目的密度高峰分别出现在5-8月、11月和翌年2月,而蠕形马陆亚纲的密度高峰期集中在5-6月,而其余月份的密度维持在低水平.蜱螨目(A)和弹尾目(C)个体数之比的大小不一定能反映同一气候带土壤动物的分布特征和规律,因为即使在同一地点,不同的采样时间也会造成A/C值差异悬殊.保留城市森林凋落物对提高城市森林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城市化是导致生物多样性下降及生境破碎的重要因素,土壤动物群落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土壤结构及肥力、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为探究城市化进程中绿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分布特征及其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机制,本研究沿南昌市城区-郊区-乡村梯度27个绿地样方为对象,调查样方内植物信息、土壤理化性质和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共捕获土壤动物1755头,隶属于2门11纲16目,其中,优势类群为弹尾纲、寄螨目和真螨目,个体数占比达81.9%;土壤动物密度、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Simpson优势度指数均表现为郊区显著高于乡村。城乡梯度中绿地中小型土壤动物的不同营养级结构差异较大,植食者和大型捕食者在乡村占比最多,而在其他地区占比较小。冗余分析表明,冠幅、林分密度、土壤全磷是影响研究区绿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解释率分别为55.9%、14.0%、9.7%。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说明,城乡梯度绿地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呈现一定差异,地上植被因子是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差异的主导因素。本研究补充了南昌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体系,为维持土壤动物多样性和城市绿地建设...  相似文献   

5.
安徽沿江城郊蔬菜地土壤动物群落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对沿江蔬菜地土壤动物群落的研究表明 ,1 82 2 2个标本分隶于 6门 1 4纲 2 9目72科 ,其中以弹尾目、螨目和线虫纲动物数量最多 .同种青菜地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丰富性( S)、多样性、均匀性指数值以 7月最大 ,1 2月最小 ;个体数、密度和优势性值以 1月最大 .在不同品种菜菜地 ,8月以青菜和韭菜 S值最大 ,豇豆、毛豆次之 ,萝卜最小 .但随着不同品种生长周期的变化 ,土壤动物群落结构也发生变化 .肥力高的黑砂土 ,土壤动物群落各项指标高于沙洲菜地  相似文献   

6.
淮南八公山区不同生境条件下的土壤动物类群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3月—4月对淮南市八公山区4种生境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获得各类土壤动物1965只,隶属4门12纲27目。其中优势类群为膜翅目和近孔寡毛目,常见类群为等足目、鞘翅目幼虫、鞘翅目成虫、柄眼目、鳞翅目幼虫、蜘蛛目和山蛩目,其余类群为稀有类群。研究结果表明:植被类型对土壤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有一定影响,不同植被条件下土壤动物个体及群落类群数存在差异。土壤动物多样性与均匀度指数呈正相关,与优势度呈负相关。4种生境的土壤动物群落之间都达到了中等相似水平。从土壤动物群落数量的垂直分布来看,0 cm~5 cm土壤层数量最大,有明显的表聚现象。  相似文献   

7.
西双版纳人工群落林土壤动物的旱季群落结构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本地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地区的3种不同类型人工群落林的旱季(4月)土壤动物的种类组成和数量分布及土壤动物群落的多样性、均匀性。优势度和相似性进行了分析比较。蜱螨目和弹尾目是这3种人工群落林中土壤动物优势类群。土壤动物的垂直分布特点是表层多于底层,表聚现象明显。胶茶林土壤动物群落丰富度和个体数量最高,半人工次生林多样必和均匀性最好,优势度以人工多层林最高。人工多层林与半人工次生林土壤动物群落相似性最好。  相似文献   

8.
瑞昌石灰岩红壤区退耕还林土壤动物群落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江西瑞昌石灰岩红壤区采取多树种混交、竹阔混交和林苗一体化3种模式退耕还林6年后的林地为研究对象,分析退耕还林对土壤动物群落及其数量变化的影响.退耕还林地土壤动物隶属于6门17纲34目,优势类群为线虫纲,占总类群数的86.7%;常见类群为蜱螨目、线蚓科以及弹尾目.对照农耕地土壤动物隶属于5门10纲21目,优势类群为线虫纲,占总密度的86.7%;常见类群为蜱螨目和线蚓科.退耕还林地土壤稀有类群数(30类)明显大于农耕地(18类).除冬季外退耕还林地土壤动物类群数和平均密度显著高于农耕地.土壤动物的垂直分布具有明显的表聚性,表层(0~5 cm)土壤动物数量与5~10、10~15 cm土层存在极显著差异,且退耕还林地表聚性较农耕地更明显.退耕还林地土壤动物类群数均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且夏、秋季与春、冬季差异显著;平均密度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季节间差异显著.退耕还林地土壤动物生物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农耕地,3种退耕还林模式中,多树种混交模式的生物多样性最高,林苗一体化模式最低.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城市近郊深层土壤中动物群落结构组成, 2012年在北京市北四环和北五环之间的中国科学院奥运村科技园区埋设陷阱收集器, 对地下30 cm和55 cm土层活动的动物进行采样。2013-2017年8次调查共捕获动物3门10纲20目10,163头, 优势类群分别是膜翅目(61.0%)、蜱螨目(12.1%)和弹尾目(11.2%)。30 cm土层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数均高于55 cm, 30 cm土层优势类群为膜翅目(69.4%), 55 cm土层优势类群除膜翅目(45.7%)外还有蜱螨目(21.8%)和弹尾目(16.4%)。夏秋季动物个体数和类群数高于冬春季, 环节动物门仅出现于冬春季, 而缨翅目、啮虫目和革翅目仅出现于夏秋季。不同绿化带类型间动物群落Jaccard相似性指数均高于0.75, 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 > 0.05)。结果表明: 深层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的动物类群, 动物个体数和类群数均随土层加深而减少。不同季节人工绿地土壤中动物结构存在差异, 而不同植被类型下动物群落组成高度相似。  相似文献   

10.
【背景】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其包括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3个方面。环境污染、农药污染、重金属污染、海水倒灌、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导致了物种多样性的降低。保护生物多样性是黄河三角洲大规模开发建设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方法】用Tullgren干漏法分离、采集山东省黄河三角洲地区东营盐生植物园的土壤动物标本,对其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蜱螨目是该地区的主要优势类群,占捕获土壤动物总数量的78.95%;另一优势类群为弹尾目,占捕获土壤动物总数量的14.03%;膜翅目和鞘翅目是常见类群,分别占捕获土壤动物总数量的3.57%和1.43%;其他均为稀有类群。在调查的10块样地中,优势类群弹尾目个体数量变化明显,在不同样地问的分布数量存在明显差异。东营盐生植物园土壤动物多样性与均匀度变化规律一致。【结论与意义】蜱螨目、弹尾目、膜翅目和鞘翅目构成了东营盐生植物园土壤动物的主体,对该区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特征起着决定性作用。该区稀有类群多,但稀有物种数量较少,如不采取有效措施,该区的稀有物种随时有灭绝的危险。同时,盐胁迫作用的增强,能够影响土壤动物的数量与分布。因此,我们应在关注盐碱地改造进程的同时,更加关注该区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1.
平陆运河是西部陆海新通道的一项重要工程,茅尾海是平陆运河的重要支撑节点。本次调查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在评估茅尾海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又积累本海域大型底栖动物基线数据,为平陆运河建设期、运营期的科学管理提供科学数据支撑。于2020年10月和2021年1月、4月、7月,在钦州茅尾海东部岸线设置4个采样断面,分别是仙岛公园、沙环村、滨海公园和康王庙村,按照《海洋调查规范》(GB 12763.6-2007)的要求对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进行采样调查和物种分类鉴定;分析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优势种组成及生物多样性指数。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茅尾海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以节肢动物为主,物种占比超过41%,个体数占比超过87%,优势种(IRI > 1 000)有麦克碟尾虫(Discapseudes mackiei)、台湾泥蟹(Ilyoplax formosensis)、隆背大眼蟹(Macrophthalmus convexus)和四齿大额蟹(Metopograpsus quadridentatus),但优势种在4个断面分布不均,仅麦克碟尾虫出现在各断面;主要种(100 ≤ IRI < 1 000)有27种,其中仅扁平拟闭口蟹(Paracleistostoma depressum)、背毛小头虫(Notodasus sp.)出现在各断面;常见种(10 ≤ IRI < 100)有19种,稀有种(IRI < 10)有8种,它们均分布不均;辛普森多样性指数(D)和香农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435(0.183 ~ 0.704)和1.506(0.747 ~ 2.256),显著低于2009年相应指标,P值分别为0.004和0.048;Pielou均匀度指数(J)均值为0.475(0.223 ~ 0.696),与2009年的Pielou均匀度指数(J)没有显著差异(P = 0.109)。综合丰度-生物量曲线(ABC曲线)、香农多样性指数(H?)、大型底栖动物污染指数(IMP)推断茅尾海目前整体海域生态环境处于中等污染水平。综合上述指标,认为目前茅尾海海域整体生态环境已属于中等程度污染。本次调查建立的茅尾海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数据库,将为未来平陆运河的生态建设和科学运营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2.
王馨  雷蕾  丁利  陈泽柠  戴蓉 《动物学杂志》2023,58(3):366-380
为探究不同种植方式对稻田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上海市崇明岛常规、有机和生态(稻-渔共作)三种种植方式的稻田为研究样地,采用干漏斗法对其中的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调查共捕获中小型土壤动物449头,分属2门5纲8目,优势类群为弹尾目(Collembola)物种,占总捕获量的82.18%。三种种植方式稻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明显差异,其中,有机种植模式稻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密度明显高于另外两种种植模式。中小型土壤动物群落的垂直分布呈现表聚性特征,类群数和密度均表现为向下减小的趋势。生态种植稻田的中小型土壤动物丰富度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为最高,有机种植稻田的中小型动物优势度指数最高。三种不同种植方式稻田的中小型动物呈中等程度相似。与常规和有机种植水稻方式相比,生态种植方式更有利于提高中小型土壤动物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水平,促进稻田生态系统的稳定与健康发展,对稻田种植的可持续性及农业面源污染的指示作用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3.
对成都市温江区不同栽植年限园林植物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进行调查分析,4次取样共捕获土壤动物10258只,隶属26目78科。不同园林植物土壤动物类群数存在显著差异,基本以红花檵木、银杏样地最高,结缕草样地最低,各栽植年限土壤动物类群数均低于周边农田和撂荒地;桂花样地土壤动物类群数、个体数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小,其余样地土壤动物个体数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而类群数随季节变化不显著;土壤动物多样性指数受园林植物种类及栽植年限影响,银杏样地土壤动物密度-类群指数(DG)及Margalef丰富度指数(D)和结缕草样地土壤动物Shannon多样性指数(H)D指数均随栽植年限增加而显著降低,桂花样地土壤动物DG指数、D指数则随栽植年限增加显著升高,红花檵木样地土壤动物多样性各指数随栽植年限增加未表现规律性变化,其中土壤动物DG、DH指数各栽植年限基本以桂花样地最低;聚类及典型关联分析(CCA)表明,园林植物种类对样地生境的影响大于栽植年限,土壤动物对不同生境因子响应不同,其中速效P、土壤pH对土壤动物影响较大。土壤动物群落特征受园林植物种类、栽植年限及栽培管理方式的影响,而过度人为干扰、单一植物连栽会对土壤动物产生不利影响,并可能导致土壤地力衰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以16S rRNA为分子标记,探讨克拉玛依油田石油污染土壤中细菌群落多样性和系统发育,并分析环境因子对群落分布的影响,为生物降解石油污染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克拉玛依油田分别采集深度为5、20、50 cm的石油污染土壤样品,测定环境参数;提取石油污染土壤细菌群落基因组DNA,分别构建3个土层细菌16S rRNA基因文库,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s RFLP)技术初步分群,确定各文库中的代表菌株并测定16S rRNA基因序列;利用软件Biodap计算各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以Neighbor-Joining法构建3个土层细菌的系统发育树;运用软件CANOCO 4.5结合不同样品环境因子的差异进行典型对应分析(CCA),并探讨了环境因子对细菌多样性的影响。【结果】环境参数结果表明20 cm土层总磷(TP)、总氮(TN)含量最低,50 cm含量最高;5 cm土层中有机碳(TOC)含量最高,50 cm含量最低。基于16S rRNA序列的生物多样性和物种丰富度指数表明20 cm土层生物多样性和丰富度指数较高,而50 cm土层各项指数均较低。各土层供试序列RFLP聚类分析表明,克拉玛依油田石油污染土壤细菌种群具有丰富的多样性。Neighbor-Joining构建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石油污染土壤被分为5个类群(I–V),分别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浮霉状菌门(Planctomycetes),其中群Ⅰ占78.57%,广泛分布于不同的生态环境;其中来自5 cm土层代表菌的69.23%分布于群Ⅰ。CCA分析结果显示TN、TP和TOC对大部分细菌影响较大;TOC含量对Pseudomonas影响明显。【结论】克拉玛依油田石油污染土壤细菌群落具有丰富的多样性;环境因子是影响石油污染土壤细菌群落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DNA复合条形码在太白山土壤动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飏  黄原 《生态学报》2016,36(14):4531-4539
DNA复合条形码技术(metabarcoding)将DNA条形码与高通量测序技术相结合,快速便捷地鉴定群落混合样本中的物种,成为监测群落中物种组成和丰富度的可靠方法。采用这一方法分析了秦岭太白山5种不同生境的中小型土壤动物多样性,共得到土壤动物3门9纲28目199科。群落组成分析显示生境的变化对土壤动物群落组成有一定的影响。α多样性分析显示土壤动物群落丰富度指数最高的生境为针叶林,最低的为农田;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指数最高的生境为针叶林,最低的为落叶小叶林。群落相似性分析显示高山草甸、针叶林和农田3种生境的土壤动物群落组成相似性较高,落叶小叶林和落叶阔叶林的土壤动物群落组成与这3种生境的差异较大,落叶小叶林与落叶阔叶林的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差异也较大。  相似文献   

16.
Patterns of precipitation have changed as a result of climate change and will potentially keep changing in the future. Therefore, it is critical to understand how ecosystem processes will respond to the variation of precipitation. However, compared to aboveground processes, the effects of precipitation change on soil microorganisms remain poorly understood. Changbai Mountain is an ideal area to study the responses of temperate forests to the variations in precipitation. In this study, we conducted a manipulation experiment to simulation variation of precipitation in the virgin, broad-leaved Korean pine mixed forest in Changbai Mountain. Plots were designed to increase precipitation by 30 % [increased (+)] or decrease precipitation by 30 % [decreased (?)]. We analyzed differences in the diversity of the bacterial community in surface bulk soils (0–5 and 5–10 cm) and rhizosphere soils between precipitation treatments, including control. Bacteria were identified using the high-throughput 454 sequencing method. We obtained a total 271,496 optimized sequences, with a mean value of 33,242 (±1,412.39) sequences for each soil sample. Being the same among the sample plots with different precipitation levels, the dominant bacterial communities were Proteobacteria, Acidobacteria, Actinobacteria, Planctomycetes, and Chloroflexi. Bacterial diversity and abundance declined with increasing soil depth. In the bulk soil of 0–5 cm, the bacterial diversity and abundance was the highest in the control plots and the lowest in plots with reduced precipitation. However, in the soil of 5–10 cm, the diversity and abundance of bacteria was the highest in the plots of increased precipitation and the lowest in the control plots. Bacterial diversity and abundance in rhizosphere soils decreased with increased precipitation. This result implies that variation in precipitation did not change the composition of the dominant bacterial communities but affected bacterial abundance and the response patterns of the dominant communities to variation in precipitation.  相似文献   

17.
山西临汾市郊土壤动物生态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临汾市郊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及其生态分布特征,2009年4~10月间对山西省临汾市郊7个类型生境中(林地、农田、果园、道路绿化带、汾河滩涂废弃地、重金属污染区农田及林地)的土壤动物群落进行了调查,采用手拣法和干漏斗法,共捕获土壤动物个体5 842只,隶属4门9纲25目。优势类群为弹尾目、蜱螨目和膜翅目,常见类群14种,稀有类群8种。结果显示,土壤动物个体数量因季节不同呈现出一定规律性,即秋季春季夏季。土壤动物垂直分布上,非污染区的1、2、3号样地表聚性明显,中度污染区的4、5号样地表聚性不明显,重度污染区的6、7号样地出现了逆分布现象。在群落多样性指数方面,夏季除了均匀性指数外各项指数的波动比较大。在功能团方面,临汾市郊腐食性动物比例最高,尤其是在重金属污染区,腐食性动物占到了很大比例。而在绿色植物比较茂密的2号样地,植食性动物在数量上占优势。  相似文献   

18.
连作对白肋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Chen DM  Ke WH  Chen LL  Huang JW  Wu WX  Chen T  Zhang ZY  Lin WX 《应用生态学报》2010,21(7):1751-1758
以种植白肋烟1年、2年和4年的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技术分析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白肋烟根际土壤细菌群落香农指数和丰富度指数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后减的趋势,连作4年后细菌群落的多样性水平显著降低,细菌群落结构较单一.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根际土壤细菌群落与对照的相似性指数逐渐降低.种植年限为1年、2年的土壤和对照土壤中放线菌门放线菌纲是优势类群,种植年限为4年的土壤中放线菌纲所占的比例下降,而厚壁菌门的芽孢杆菌纲成为优势类群.白肋烟连作使根际鞘氨醇单胞菌属和链霉菌属等益生菌数量减少、蜡状芽孢杆菌等潜在致病菌增加,破坏了烟草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平衡,使其微生态环境恶化.  相似文献   

19.
天童常绿阔叶林五个演替阶段凋落物中的土壤动物群落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易兰  由文辉  宋永昌 《生态学报》2005,25(3):466-473
为探讨森林凋落物中土壤动物群落的结构特征以及土壤动物群落随植被演替而发生的变化 ,于 2 0 0 3年冬季 ,对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 5个演替阶段凋落物中的土壤动物群落 ,按代表不同分解阶段的新鲜凋落物层、腐叶层和腐殖土层进行了调查研究。共获得土壤动物 13381只 ,分别隶属于 2门 8纲 2 0目。优势类群为蜱螨目 (Arcarina)和弹尾目 (Collem bola) ,二者共占总数的 94 .2 4 % ,A/ C为 7.6 6 ;常见类群为双翅目 (Diptera)。研究结果表明 :(1)凋落物中的土壤动物群落存在明显的有别于真土层的垂直分布 ,类群数和个体数总体表现为向下递增的趋势。共有 19类、5 9.0 3%的土壤动物分布在底部腐殖土层 ,仅 8类、5 .35 %的土壤动物分布在新鲜凋落物层 ,其余共 8类分布在中间腐叶层。而且 ,不同类群在各演替阶段的分布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2 )凋落物中土壤动物群落随植物群落的演替而发生明显的变化 :个体总数和类群总数在演替顶极阶段最高 ,其次为中期阶段 ,演替初期最低。但是 ,在目这一分类等级上 ,各演替阶段凋落物中土壤动物群落的主要类群基本一致 ,均为蜱螨目、弹尾目、双翅目和鳞翅目 (L epidoptera) ;(3)相似性分析表明 ,演替中期凋落物中土壤动物群落与顶极阶段最为相似 ;但它们的Shannon- Wiener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张俊华  郑国琦 《生态学杂志》2016,27(5):1647-1656
宁夏枸杞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在宁夏大面积种植,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研究不同条件下宁夏枸杞根际土壤线虫群落特征,对防止枸杞园土壤退化具有重要意义.以宁夏枸杞之乡——中宁为研究区,系统分析了季节、树龄和土层对枸杞根际土壤线虫数量和生态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 夏季宁夏枸杞根际土壤线虫数量最多,小杆属和拟丽突属为优势属;春季线虫数量最少,小杆属、针属和盘旋属为优势属;从春季到秋季,线虫稀有属种类和个体密度逐渐减少.随着树龄的增加,夏季根际土壤线虫总数逐渐减少;春季和秋季枸杞根际线虫总数先增加后减少,其中9年树龄根际土壤线虫总数最多.各树龄根际均为食细菌线虫所占比例最大,食真菌线虫和捕食-杂食类线虫比例很小,树龄<3年和>9年时植物寄生线虫比例相对较大.夏季枸杞根际20~40 cm比0~20 cm土壤线虫数量增加49.4%.随着树龄的增加,枸杞根际土壤线虫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呈减小-增大-减小的趋势,而优势度指数先减小后增大.土壤pH值与土壤线虫优势度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与植物寄生线虫分别呈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土壤碱解氮与线虫总数呈显著正相关;速效钾与线虫多个生态指数均呈显著负相关.整体上,随着树龄的增加,春季和秋季土壤线虫数量先增加后减少,夏季土壤线虫数量呈逐渐减少的趋势;线虫多样性下降,土壤逐渐退化.此外,在幼林和树龄>9年后需要抑制土壤植物寄生线虫的繁殖,以减少后期因线虫引起的病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