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中国产的8种凤仙花科植物叶表皮微形态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其中6种产于石灰岩地区,另外2种作为对照.结果表明,中国石灰岩地区的6种凤仙花的叶表皮微形态上、下表皮差异明显,上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形和多边形,一般不具气孔器;下表皮细胞均为不规则形,均具气孔器,气孔器多为不等型.上、下表皮细胞形状、垂...  相似文献   

2.
山东广义苦荬菜属(菊科)叶表皮微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召兰  李法曾   《广西植物》2007,27(3):435-439
对山东广义苦荬菜属植物叶表皮微形态进行了光镜下的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山东广义苦荬菜属9种植物叶表皮微形态可分为四种类型:(1)小苦荬型: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器,气孔器为不规则型,偶有非典型不等型,上、下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形,垂周壁波状;(2)黄瓜菜型:上表皮无气孔器,下表皮气孔器为不规则型,偶有非典型不等型,上、下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形,垂周壁深波状;(3)沙苦荬型: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器,气孔器为不规则型,偶有非典型不等型,上、下表皮细胞为多边形,垂周壁平直、弓形;(4)苦荬菜型: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器,气孔器为不规则型,偶有非典型不等型,上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形,垂周壁波状,下表皮细胞为多边形,垂周壁弓形;与中国植物志把广义苦荬菜属划分为4个属的意见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在滇西保山上新统首次发现了黄背栎(Quercuspannosa)压型化石,并分析了角质层构造。其特征主要为:上表皮无气孔器,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形五边形,垂周壁微弯曲,脉络为网格状,无毛基;下表皮具环列型气孔器,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形五边形,垂周壁微弯曲,脉络为五边形的网格状,具毛基,毛的根部由多细胞组成,毛基部的细胞特化成辐射状。利用现存最近亲缘种(NLRspecies)原理,并比较化石和现生Q.pannosa角质层特征,推断上新世Q.pannosa在羊邑生长的古环境比现生Q.pannosa生存的冷湿气候相对干旱,且化石Q.pannosa为近原地埋藏。  相似文献   

4.
对叶子花(Bougainvillea spectabilis)正常叶和变态叶上气孔密度、气孔指数和保卫细胞大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正常叶上表皮的表皮细胞为多边形,垂周壁平直;下表皮的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型,垂周壁浅波状;气孔类型为不规则型。变态叶上表皮没有发现气孔,变态叶下表皮的表皮细胞垂周壁则由浅波形逐渐变为深波形,气孔类型为不规则型和轮列型。随着变态叶的发育,变态叶下表皮的气孔密度降低,气孔指数升高;变态叶保卫细胞的长增大,宽减小。变态叶的平均气孔密度和平均气孔指数明显低于正常叶。正常叶和变态叶的保卫细胞均呈肾形。  相似文献   

5.
国产润楠属植物的叶表皮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45种国产润楠属(Machilus Nees)植物的叶表皮进行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其中31种为首次报道.结果表明:润楠属植物叶表皮细胞形状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气孔复合体均为平列型且仅分布在下表皮;上下表皮细胞的垂周壁式样有5种类型:平直、圆滑、浅波、波状、平直-弓形;下表皮毛被有(稀疏、密集或非常密集)或无;上表皮平周壁纹饰类型有:点状、平滑、条纹(或波浪条纹);下表皮内面平周壁纹饰类型有:不规则、平滑、粗糙网状、微毛状、颗粒状、鳞片状.这些特征在本属种间存在较显著的差异,可作为区分种类的辅助特征和种间亲缘关系,因而对润楠属植物的分类学研究和亲缘关系的确定有较大意义.  相似文献   

6.
中国花椒属(广义)叶表皮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光镜和扫描电镜对国产花椒属Zanthoxylum s.1.40种(变种)植物的叶表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无规则型气孔器普遍存在于所有研究种类叶下表皮及个别种类叶上表皮;叶表皮细胞有规则多边形、不规则多边形2种形态;垂周壁式样有平直、浅波状和深波状3种类型.在扫描电镜下,叶表皮气孔器外拱盖内缘为平滑、浅波状或波状;气孔器附近的角质膜平坦或皱褶.表面光滑或具有各种纹饰.叶表皮形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崖椒亚属subgen.Fagara与花椒亚属subgen. Zanthoxylum之间存在有许多的共同点,它们共同组成广义花椒属.文中还对叶表皮特征在花椒属部分种类分类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奇形凤仙花(Impatiens paradoxa C. S. Chu et H. W. Yang)的叶表皮和花粉形态特征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该物种叶上表皮无气孔器,表皮细胞为不规则多边形,垂周壁波状,表皮外为相邻细胞的壁突起形成的小格子,格子内具圆形突起结构,其外壁上具有条纹状纹饰;叶下表皮具有两个保卫细胞组成的椭圆形气孔器,下表皮细胞也为不规则多边形,垂周壁深波状,表皮外常具有梭形结构,相邻细胞的垂周壁也突起形成小格子,格子内具有圆形突起结构及条状纹饰;花粉为单粒花粉,极面观矩圆形,长、短赤道面观分别为长、短椭圆形,花粉4沟型,沟分布于4个角的位置,沟细、短且浅,花粉外壁为网状纹饰,网眼明显,网眼内具有突起的不均匀颗粒物。对该特有种的外部形态、叶表皮形态和花粉形态的系统学意义进行了讨论,认为该种是一个高度特化的类群。该种花较大呈黄色可以作为优良的观赏植物,该种的自然分布也表明伏牛山和秦岭大巴山脉植物区系的相似性。  相似文献   

8.
尼尔桑带羽叶属(Nilssoniopteris)是A.Nathorst (1909) 为羽叶呈带羊齿型,但又具本内苏铁式的表皮细胞和气孔器的苏铁类叶部化石建立的一个属名。该属的主要特征是:羽叶全缘,带羊齿型,叶膜着生于羽轴的腹面或近腹面的两侧;叶脉平行,简单不分叉或分叉;上、下表皮细胞为矩形至多边形,细胞壁弯曲,表壁上常具乳头状突起和毛细胞;气孔器连唇式,分布于下表皮。  相似文献   

9.
采用光学显微镜对中国蓼属分叉蓼组(Polygonum section Aconogonon)和冰岛蓼属(Koenigia)的21种植物的叶下表皮微形态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其叶下表皮微形态特征可分为三种类型:(1)气孔器类型为无规则型,表皮细胞多边形,垂周壁为波状;(2)气孔器类型为无规则型兼有非典型不等型,表皮细胞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垂周壁为平直弓形或波状;(3)气孔器类型为不等细胞型,表皮细胞多边形,垂周壁为平直弓形。分叉蓼组(西伯利亚蓼除外)植物的叶表皮气孔器类型具有高度一致性,说明该组是一个自然类群。本文研究结果不支持将大铜钱叶蓼(Polygonum forrestii Diels)、铜钱叶蓼(P. nummularifolium Meissner)划归于冰岛蓼属的处理意见;支持将西伯利亚蓼(P. sibiricum Laxm.)独立成属,即西伯利亚蓼属(Knorringia Tzvel.)的观点;同时也支持仍将多穗蓼(P. polystachyum Wall.ex Meissner)和松林蓼(P. pinetorum Hemsl.)归在分叉蓼组的处理意见。  相似文献   

10.
不同地区青檀叶片的解剖及表皮特征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石蜡切片技术和叶表皮离析法,对我国8个省共15个居群的青檀(Pteroceltis tatarinowii Maxim.)叶片特征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研究发现:各居群的栅栏组织细胞层数多数为2层,显示出一定的稳定性,但不同居群的叶片横切面解剖特征存在显著性差异.叶片上表皮细胞有多边形和不规则形两种类型,而下表皮细胞均为不规则形.上表皮细胞垂周壁为平直形、圆形、浅波形或深波形,差异较明显,下表皮细胞垂周壁则仅有深波形和浅波形两种.叶表皮毛的分布位置在各居群间不同,而表皮毛的类型在居群间稳定,且在多数居群中表皮毛与周围细胞形成花环结构.各居群的气孔器类型均为不规则型且均仅在下表皮随机分布,但气孔器的密度、大小等特征在不同居群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生境地的气候因子对青檀叶的特征产生一定的影响.结果表明:青檀叶的解剖特征在不同居群间差异性较大,青檀叶表皮的气孔密度等特征在居群间有一定差异,而气孔器类型和表皮细胞形状等特征较稳定,有一定的分类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防己科植物的叶表皮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防己科29尾50种3变种的叶表皮形态。结果表明:(1)该科植物叶表皮细胞形状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垂周壁式样为平直和波状缘;首次发现一些属的表皮细胞排列成玫瑰花环式样;在Stephania等属发现其下表皮细胞中央有乳突。(2)气孔器为无规则型、环列型、十字型、辐射型和不等细胞型,几科均出现在下表皮,在表皮上的分布有散生和岛状聚集两种式样。(3)在五族中,Pachygoneae族和天仙藤族的上、下表皮细胞多为多边形,垂周壁平直,气孔器多为十字型和辐射型;而另外三族的上、下表皮细胞多为无规则形,垂周壁波状,气孔器则以无规则型为主,这些相关性状对于科下族的划分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也为一些属的系统学关系提供了佐证。  相似文献   

12.
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扫描显微镜下观察了茜草科(Rubiaceae)野丁香属(Leptodermis Wall.) 35种8变种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野丁香属植物叶表皮细胞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状,垂周壁平直、弓状或波状.气孔器全部位于下表皮,有辐射型、平列型两种,其中平列型较为普遍.表皮毛在上下表皮都有分布,有单...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五味子属植物叶表皮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浓硫酸-铬酸离析法,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了中国五味子属植物14种,1亚种,2变种,共24个样品成熟叶的叶表皮细胞及气孔器特征,结果表明:五味子属植物叶片的上、下表皮细胞呈多边形或不规则形,垂周壁式样为平直,菜或浅汉浪;少数种类上表皮有气孔器或分泌细胞,所有的种类下表皮具气孔器和分泌细胞;气孔器类型以平列型为主,并伴有侧列型,极少数出现不规则型,气孔极区呈稍角质和厚或棒形角质加厚,稀T形角质加厚,叶  相似文献   

14.
曾妮  张建茹  常朝阳 《广西植物》2017,37(2):169-185
应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对30种中国蔷薇属植物叶表皮的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叶表皮细胞一般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垂周壁平直、平直弓状、波状、浅波状和深波状式样;该属植物的叶表皮细胞大小种间差异较大,总体来看上表皮几乎全为多边形细胞,且上表皮细胞比下表皮细胞略大;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大部分细胞的平周壁下陷,仅部分细胞的平周壁突起;叶表皮角质层纹饰多样、即使同一个种的上下表皮细胞角质层纹饰微形态特征也有差异;大多植物叶片表面具柔毛,均为单毛,有长柔毛和短柔毛,大部分种类的柔毛基部无特化,其基部由普通的表皮细胞围绕着,少部分种类的柔毛基部由几个特化的辐射状细胞围绕着,少数植物无毛;有些植物叶表面或叶脉上还分布有腺毛;除了单叶蔷薇亚属的小蘗叶蔷薇1个种的上下表皮均分布有气孔器外,其余蔷薇亚属的29种植物的气孔器均分布在下表皮,形状为椭圆形、宽椭圆形和长椭圆形三种,气孔器类型有无规则型、不规则四细胞型、对位四细胞型、环列型和辐射型;气孔器外拱盖内缘近平滑或呈深浅不同的波状、气孔器外拱盖纹饰光滑或粗糙,大多植物气孔器的保卫细胞两级T型加厚;另外,只有小蘗叶蔷薇的气孔器具双层外拱盖且仅上表皮被毛等特征也说明了其在演化上的特殊地位,蔷薇属植物叶表皮的这些微形态特征,在属内各组间无明确的规律性,但可为探讨该属种间的分类学及亲缘关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光学、扫描电子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对云南禄劝中泥盆世晚期角质残植煤层中的植物角质层进行再研究。禄劝的植物角质层定为Orestoviacf.devonica Ergolskaya,1936,具有两种类型:类型Ⅰ,角质层具有规则分布的孔状结构,分布密度为40—45个/mm2,表皮细胞呈不规则多边形或长条形;类型Ⅱ,角质层规则分布似气孔结构,分布密度为50—60个/mm2,表皮细胞呈长方形。根据大植物化石研究,结合生物地层资料,云南禄劝的植物角质残植煤层的成煤时代为中泥盆世晚期(late Givetian)。基于对当时古地理和古气候分析,云南禄劝角质残植煤层的形成主要受控于当时区域古地理环境及其局部古气候条件。  相似文献   

16.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黑龙江绣线菊属(Spiraea)15种植物成熟叶片表皮形态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叶表皮细胞呈不规则形和多边形,垂周壁式样为平直弓形、深波状或浅波状;多数植物不具有表皮毛,少数植物上下表皮均具表皮毛或上表皮具有表皮毛;气孔器为无规则型、轮列型和不典型的辐射型且均位于叶的下表皮;气孔外拱盖内缘平滑、近平滑、波状和浅波状;气孔外拱盖单层或双层;保卫细胞两极无"T"型加厚。为该属植物的系统演化关系和植物分类学提供形态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云南保山羊邑煤矿上新统羊邑组发现了一栎属高山栎组植物压型化石,根据叶形态和表皮微细构造特征,将其鉴定为前灰背栎(Quercus Presenescens Z.K.Zhou).该标本具有之字形中脉,叶最宽处形成一矩形区域,叶缘略反卷的特征,与已报道的前灰背栎化石形态一致,且区别于其它已发现的高山栎组化石.解剖学研究表明,该化石叶片为气孔下生型,上、下表皮均无毛基;上表皮细胞为四边形,垂周壁波状弯曲;下表皮细胞多为四-五边形,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器环列型.通过与现生高山栎组植物叶形态相比,当前化石与灰背栎最为接近,且其表皮细胞形态、气孔器类型与现生灰背栎基本一致,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灰背栎无毛基,而现生灰背栎有表皮毛.研究认为,两者被毛的差异,是植物叶形态结构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该标本具有之字形中脉,叶最宽处形成一矩形区域,叶缘略反卷的特征,与已报道的前灰背栎化石形态一致,且区别于其它已发现的高山栎组化石.解剖学研究表明,该化石叶片为气孔下生型,上、下表皮均无毛基;上表皮细胞为四边形,垂周壁波状弯曲;下表皮细胞多为四一五边形,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器环列型.通过与现生高山栎组植物叶形态相比,当前化石与灰背栎最为 近,且其表皮细胞形态、气孔器类型与现生灰背栎基本一致,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灰背栎无毛基,而现生灰背栎有表皮毛.研究认为,两者被毛的差异,是植物叶形态结构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该标本具有之字形中脉,叶最宽处形成一矩形区域,叶缘略反卷的 征,与已报道的前灰背栎化石形态一致,且区别于其它已发现的高山栎组化石.解剖学研究表明,该化石叶片为气孔下生型,上、下表皮均无毛基;上表皮细胞为四边形,垂周壁波状弯曲;下表皮细胞多为四一五边形,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器环列型.通过与现生高山栎组植物叶形态相比,当前化石与灰背栎最为 近,且其表皮细胞形态、气孔器类型与现生灰背栎基本一致,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灰背栎无毛基,而现生灰背栎有表皮毛.研究认为,两者被毛的差异,是植物叶形态结构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该标本具有之字形中脉,叶最宽处形成一矩形区域,叶缘略反卷的 征,与已报道的前灰背栎化石形态一致,且区别于其它已发现的高山栎组化石.解剖学研究表明,该化石叶片为气孔下生型,上、下表皮均无毛基;上表皮细胞为四边形,垂周壁波状弯曲;下表皮细胞多为四一五边形,垂周壁波状弯曲,气孔器环列型.通过与现生高山栎组植物叶形态相比,当前化石与灰背栎最为 近,且其表皮细胞形态、气孔器类型与现生灰背栎基本一致,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前灰背栎无毛基,而现生灰背栎有表皮毛.研究认为,两者被毛的差异,是植物叶形态结构对气候变化的响应. .该标本具有之字形中脉,叶最宽处形成一矩形区域,叶缘略反卷的 征,与已报道的前灰背栎化石形态一致,且区别于其它已发现的高山栎组化  相似文献   

18.
鹿药属植物叶表皮特征及其系统学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鹿药属12种植物的叶表皮进行了观察,首次报道了12种鹿药属(Sm ilaci-na)植物叶表皮的微形态特征。结果表明:气孔器普遍存在于叶的下表皮,少数种的上表皮也有分布,均为不规则形。叶表皮细胞形状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垂周壁式样可区分为近平直、浅波状和波状。在扫描电镜下,叶表皮气孔器外拱盖内缘为近平滑、浅波状或波状;角质膜条纹状,有的条纹隆起,有的条纹上附有颗粒和晶簇。气孔器的分布、气孔器外拱盖内缘形态以及角质膜等特征对该属部分种的区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9.
陈曦  邢怡  王蒙  殷华  张大维 《西北植物学报》2012,32(10):2035-2039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黑龙江悬钩子属植物的叶表皮形态结构进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1)悬钩子属植物叶的上表皮细胞呈多边形,垂周壁平直,或无规则形,垂周壁浅波纹;下表皮细胞无规则形,垂周壁浅波纹或深波纹。(2)表皮毛类型有单细胞直立不分支、卷曲不分支,头状腺毛和盾状腺毛四种类型。(3)气孔器均分布于下表皮,且气孔器类型为无规则形;气孔外拱盖单层、内缘平滑或不规则波状。研究表明,黑龙江悬钩子属植物的叶表皮微形态学特征表现出一定差异性,对种间的划分和鉴定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20.
首次报道我国渐新世银杏属植物叶化石。化石采自黑龙江汤原县太平川剖面宝泉岭组,角质层保存状态良好。叶为下气孔式。上表皮细胞垂周壁平直,平周壁较平。下表皮大量气孔器不规则地散布于脉间区,形成气孔带;气孔密度约为117个/mm2;气孔器为单环式,保卫细胞下陷,侧副卫细胞角质化强烈并形成乳突。当前材料的形态及显微构造特征与古近纪北半球广泛分布的铁线蕨型银杏Ginkgo adiantoides(Ung.)Heer emend.Flo-rin(auctorum multorum)基本一致。这是我国目前已知年代最新的银杏大化石记录,对于探究银杏属在我国新生代的分布、迁徙以及当时相关的古植物地理和气候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