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必鲁肽(Albiglutide)为新型GLP-1受体激动剂,可通过与胰岛β细胞表面的GLP-1受体结合,激活由细胞膜偶联G蛋白调控的胞内信号传导系统,修复及促进胰岛β细胞功能,增加胰岛素的分泌,从而降低血糖浓度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水平,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理想药物。目前开发的各种长效GLP-1受体激动剂成为近二十年糖尿病药物的研究热点。本文对一种极具市场潜力的新型GLP-1受体激动剂阿必鲁肽(Albiglutide)的分子结构、作用机制、剂量研究、药代动力学、药效学以及副作用等临床试验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名刊封面     
《植物杂志》2010,(2):52-53
脂肪炎症导致糖尿病 糖尿病有Ⅰ型与Ⅱ型之分,其中Ⅱ型糖尿病又称为成年型糖尿病,病理特点为胰岛素抵抗造成的胰岛素相对不足。胰岛素抵抗发生的机制一直都是糖尿病研究的重点,最近研究者提出脂肪组织炎症可能是其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2 型糖尿病作为一种慢性代谢疾病,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葡萄糖激酶能够迅速将葡萄糖磷酸化,在降低促使胰岛β 细胞释放胰岛素的葡萄糖调定点、调控肝葡萄糖代谢这2 个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分子葡萄糖激酶激动剂因在降血糖方面的作用而有望成为新一代治疗2 型糖尿病的药物。以葡萄糖激酶为靶点的小分子化合物陆续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但尚无相关药物获准上市。对近几年报道的小分子葡萄糖激酶激动剂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约占糖尿病总病例数的90%,目前研发的其新型治疗药物主要是通过调节糖代谢通路来控制血糖水平,它们可通过激活 G蛋白偶联受体尤其是G蛋白偶联受体40,增强胰岛β细胞功能,促进胰岛素分泌,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达到治疗糖尿病的目的。 G蛋白偶联受体40作为抗2型糖尿病的新靶点,以其潜在优势,在糖尿病治疗领域备受关注。简介G蛋白偶联受体与其配体游离脂肪酸, 重点综述不同结构的G蛋白偶联受体40激动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名刊封面     
《生命世界》2010,(2):52-53
<正>《临床调查》2010.1脂肪炎症导致糖尿病糖尿病有Ⅰ型与Ⅱ型之分,其中Ⅱ型糖尿病又称为成年型糖尿病,病理特点为胰岛素抵抗造成的胰岛素相对不足。胰岛素抵抗发生的机制一直  相似文献   

6.
G蛋白偶联受体119(GPR119)与激动剂结合后,通过cAMP信号转导途径,促进葡萄糖依赖性胰岛素和肠肽激素的分泌,是新一代的治疗2型糖尿病药物靶点。本文对GPR119的组织学分布、生理学作用、内源性配体以及小分子激动剂作一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NAFLD(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肝脏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NAFLD还会引发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目前较为常见的治疗药物包括调脂类药物、过氧化物酶体增长因子活化受体激动剂、保肝抗炎类药物等,尚缺乏针对NAFLD的特效药物。近年来发现,NAFLD的发病机制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促胰岛素分泌型抗菌肽具有缓解胰岛素抵抗和治疗NAFLD的功效。该文综述了NAFLD发病机制和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并结合作者实验室相关的研究工作,分析了促胰岛素分泌型抗菌肽治疗NAFLD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GIP受体激动剂类药物筛选模型的构建。方法:GIP受体激动剂能刺激胰岛素分泌,可作为治疗Ⅱ型糖尿病的潜在药物,因此,GIP受体激动剂的筛选模型十分重要。本研究采用PCR的方法扩增GIPR基因,将扩增产物酶切回收后与表达载体pCMV6-AC-GFP连接,构建pCMV6-AC-GIPR-GFP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DH5α经菌落扩增、质粒提取及序列测序重组质粒;利用脂质体lipofectamine2000转染重组质粒到RIN-m5F细胞中,通过抗生素G418筛选,挑单克隆得到稳定的RIN-m5F/GIPR-GFP细胞株。结果:结果表明PCR扩增获得长度为1 319 bp的GIPR基因,克隆至pCMV6-AC-GFP真核表达载体,经菌落PCR酶切鉴定及序列分析后,证实质粒pCMV6-AC-GIPR-GFP构建成功;通过荧光显微镜观察到细胞内荧光分布均匀,表明重组质粒成功转到RINm5F细胞中。该细胞株经阳性对照(D-Ala~2)GIP处理后,与对照组对比,具有荧光斑点聚集。结论:因此,GIP受体激动剂筛选模型RIN-m5F/GIPR-GFP成功构建,可用于筛选新的GIP受体激动剂,为糖尿病药物开发提供新的筛选模型。  相似文献   

9.
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通过氧化磷酸化以ATP的形式为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线粒体基因的突变会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包括LHON病、耳聋、Ⅱ型糖尿病等。本综述描述了与Ⅱ型糖尿病相关的67种线粒体基因突变,重点讨论了线粒体基因3243、3310、16189、14709、15059、10003位点相应碱基突变与Ⅱ型糖尿病的相关性关系,总结和讨论了线粒体基因突变导致糖尿病发生的具体机制,即线粒体基因突变导致胰岛β细胞氧化磷酸化功能缺陷,ATP产量降低,ADP+含量升高,胰岛素分泌受阻,胰岛素产量降低,机体正常糖代谢受阻从而出现高血糖等二型糖尿病症状。最后,本综述对Ⅱ型糖尿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用于糖尿病治疗的胰岛素制剂的市场正在不断扩大。推动这一市场的是2001年开始临床使用的超速效型胰岛素注射剂。专家评价这种制剂不易引起低血糖的创作,只要餐前注射就可以,使用十分方便,对Ⅱ型糖尿病患者来说,也可以在较早的阶段开始接受胰岛素治疗。[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胰升血糖素样肽-1及其受体与 2 型糖尿病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胰岛素对治疗 2 型糖尿病有一定效果,但长期使用会引起低血糖反应;双胍类药物降糖疗效显著,但会引起消化道不良反应 . 因此,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是 2 型糖尿病治疗的当务之急 . 胰升血糖素样肽-1 作为一种胰岛素分泌促进剂和胰岛素增敏剂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将它用于治疗糖尿病不会产生低血糖,对 1 型和 2 型糖尿病都有疗效 . 讨论胰升血糖素样肽-1及其受体的最新研究状况 .  相似文献   

12.
糖尿病目前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位主要非传染性疾病,其中90%为2型糖尿病患者。胰高血糖素样肽-1类似物(GLP-I类似物)作为一种新型的降糖药物,具有降低体重、降低收缩压、改善胰岛细胞功能,已成为2型糖尿病治疗的新热点。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作为肠促胰素激素,与人体内天然GLP-1保持了高度同源性(97%)。近几年来受到人们广泛关注。本综述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使用胰岛素样受体激动剂艾塞那肽和利拉鲁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3.
2型糖尿病已被证实是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的一个危险因素。已有报道表明,AD和PD患者脑内的胰岛素信号转导受到损害。这一发现使抗糖尿病药物的应用有了新的研究,并显示出良好效应。临床前期试验表明,胰岛素或长效肠促胰岛素肽(incretin peptide)类似物具有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在AD和PD转基因模型动物中,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一种肠促胰岛素的类似物)阻止了神经退行性变进程,改善了神经元和突触的功能,并减轻了疾病的症状。在AD转基因小鼠模型中,GLP-1类似物阻止了淀粉样斑块的沉积、突触的丧失以及认知功能的损害;在PD动物模型中,GLP-1类似物改善了多巴胺能神经传递和运动功能。在此基础上,临床试验也在进行之中,并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结果。在AD患者中的初步研究表明,鼻腔给予胰岛素可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并减少脑内的AD标志物。对PD患者的初步研究也表明,目前已经上市用于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exendin-4,Byetta)对PD病人具有良好的疗效。另一种上市用于治疗糖尿病的GLP-1类似物(liraglutide,Victoza)也正在AD患者中进行临床测试。最近,第三种GLP-1受体激动剂(Lixisenatide,Lyxumia)已经在欧洲被批准上市,该药物也显示了良好的神经保护作用。本文将就以上抗糖尿病药物的神经保护作用进行归纳。可见,GLP-1类似物所显示的神经保护乃至神经再生作用为AD和PD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手段,这些作用是当前其它药物所不具备的。  相似文献   

14.
<正>在全球非小细胞肺癌的严峻挑战面前,医药企业以酪氨酸激酶受体抑制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桔抗剂、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拮抗剂的开发为重点,进行了大量的新药开发。至今,全球至少已对400个抗非小细胞肺癌药物进行过研究,包括200多个小分子药物和100多个生物技术药物。尽管其中的许多药物已停止开发。但仍有一些药物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从技术手段、竞争态势以及应用前景3个角度,对非小细胞肺癌治疗用药的发展态势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从细菌、真菌等低等生物和爬行类、哺乳类等高等动物的体内,都发现存在着结构和功能相关、相似的促胰岛素释放肽或GLP-1类似物.目前国内外研究都在密切关注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peptide-1,G LP-1)和G LP-1类似物等胰高血糖素家族肽,对其进行基因工程高效表达或通过组合化学方法修饰、改造,从而设计治疗Ⅱ型糖尿病的多肽类药物.但是,从天然生物体内,尤其是最近从两栖类动物皮肤分泌液中和响尾蛇毒素中发现了大量能稳定促进胰岛素释放的生物活性肽,却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它们将很可能为筛选和开发出安全、高效、半衰期长的治疗Ⅱ型糖尿病新药物提供全新的思路和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6.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及其类似物与Ⅱ型糖尿病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胰高血糖素样肽-1(GIP-1)是人体内强有力的促胰岛素分泌的肽类激素,对Ⅱ型糖尿病有潜在的治疗作用。但是GIP-1在体内很快被二肽酰基肽酶Ⅳ降解,血浆半寿期很短,因而限制了其临床应用。目前人们已开发了多种GIP-1的衍生物,希望能将其用于临床对Ⅱ型糖尿病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17.
根据美国药物研究与生产商协会( PhRMA) 发布的相关报告和新药数据库中的数据,对2013 年至今进入Ⅲ期临床试验或递交新药申请(NDA)/ 生物制剂许可申请(BLA)的用于治疗糖尿病及其相关疾病的65 种候选新药的临床研发情况进行综述。将这些候选新药分为非胰岛素类、胰岛素类和复方制剂类抗糖尿病药,并重点对递交NDA/BLA 或已获得批准的抗糖尿病新药开发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8.
1型糖尿病是由包括病毒感染、药物接触及自身免疫在内的各种原因导致的胰岛β细胞凋亡所引起的,主要表现为由血清中胰岛素的绝对缺乏引起的高血糖。在过去数十年中,外源补充胰岛素一直是1型糖尿病的最主要治疗方法。随着人们对1型糖尿病机制的深入了解及生命科学相关技术的发展,科研工作者及临床医生开始探索治疗1型糖尿病的新方法,其中包括将分泌胰岛素的外源胰岛或干细胞移植入体内。或将胰岛素基因直接导入体内,合成并分泌体内缺乏的胰岛素等。本文对胰岛移植、干细胞和基因疗法用于治疗1型糖尿病的主要方式做一简要回顾与综述,并重点讨论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及其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Tanis与胰岛素抵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anis是新发现的由189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在肝脏、脂肪和骨骼肌等组织都有其基因表达.可能作为血清淀粉样蛋白A受体参与糖代谢,并与胰岛素抵抗、Ⅱ型糖尿病的发生与发展密切相关。Tanis在胰岛素抵抗、Ⅱ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动物模型的肝脏中表达水平与血糖及胰岛素浓度呈负相关.与血浆甘油三酯浓度呈正相关。Tanis的基因表达在禁食24h后的糖尿病动物模型中显增加,说明受葡萄糖调节。从目前的研究资料看,Tanis有可能成为治疗胰岛素抵抗、Ⅱ型糖尿病的新靶点而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DM)是以糖代谢失常的一种常见疾病,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其中I型糖尿病多发生于青少年,因胰岛素分泌缺乏,必须依赖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主要由对胰岛素不敏感(即胰岛素抵抗)所致。自1992年第一个治疗DM的特效药物胰岛素问世以来,抗糖尿病药物的研发已取得长足进展,一些基于新的作用靶点的抗糖尿病药物已进入临床前或临床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