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渐危树种青梅的迁地保护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清  肖来云  普正和  张玲   《广西植物》1996,16(1):64-68
国家三级保护树种青梅Vaticamangachapoi原产海南省,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迁地栽培,树高年平均生长量达0.61~0.73m,胸径年平均生长量达0.82~1.15cm,超过原产地野生和其他引种地同龄的植株。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种子发芽率96.7%。经多年观察,未见寒害和严重的病虫害。现已繁衍了3代并扩大种植186株,说明青梅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迁地保护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濒危植物狭叶坡垒的迁地保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玲  肖春芬  王坚 《广西植物》2001,21(3):277-280
濒危植物狭叶坡垒 (H opea chinensis)是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原产我国广西十万大山、大青山。 1 990年 1 2月引入云南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 (以下简称植物园 )栽培 ,9年来生长良好 ,树高年平均增加 0 .84m,地径年均加粗 1 .1 3 cm,比广西植物所种质园的植物生长快 ,树龄 3~ 5 a即开花结果 ,花期 5~ 7月 ,果熟期 9~ 1 0月 ,我园保存的 1 5 0株狭叶坡垒中有 1 0 0株已开花结果 ,种子发芽率极高 ,可达 94%± 6.0 % ;种子含水量与种子萌发的试验结果表明 :种子含水量与发芽率成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与播后首萌时间成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经多年观察 ,未见任何寒害和严重的病虫害 ,说明狭叶坡垒在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迁地保护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3.
虫壳属一新种大别山虫壳(Torrubieladabieshanensis)及其同时在蛛体上并存的无性型大别山球束梗孢(Gibeluladabieshanensis)。子囊壳表生至浅埋生,孔口黄色,子囊孢子弹射后呈波浪形弯曲。次生子囊孢子长柱形,9.4~15.1×0.7~1.2μm。孢梗束单个或两个,白色,在其2/3处仍有分生孢子梗。分生孢子梗长27~44μm,光滑。分生孢子纺锤形,3.2~4.0×1.1~1.8μm。具糙梗孢式的共无性型方式,分生孢子线形,11.0~20.0×0.7~1.1μm。列出了该属已知种的检索表,并分别命以中名  相似文献   

4.
郑征  曹敏 《植物生态学报》1998,22(6):499-504
本文研究了西双版纳热带季节6种树种幼树在林下的光合作用。6种树种的叶单位重量面积为16.02-28.67m^2.kg^-1、光合作用光补偿点为3.8-6.5μmol.m^-2.s-1、光量子产率为0.018-0.044、最大净光合速率为1.97-4.71μmolCO2.m^-2.s^-1 46.99-92.33μmolCO.kg^-1.s^-1(以单位叶干重表示)、暗呼吸速率为0.15-0.31μ  相似文献   

5.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坡垒种群的保护与恢复一直是海南地方林业工作者关注的内容,采用的保护与恢复方式主要有原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历经50多年,该种群在原生境发育状况一直得不到有效的改善,一直被列为国家Ⅰ级保护植物,IUCN的极危种群,2012年又列入国家种极小种群(全国120种)。因此,该种群的有效保护方式一直在探索中。通过野外调查和数据统计分析,比较研究了海南霸王岭自然保护区野生坡垒种群与枫木林场迁地保护后形成的坡垒种群的发育状况。结果表明,迁地保护与原地保护的种群均属于增长型,幼龄个体占优势,中龄和老龄个体相对较少,迁地保护的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Ⅰ型,原地保护的种群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Ⅲ型;时间序列预测分析表明,枫木迁地保护种群具备一定的恢复潜能,霸王岭种群正常更新难以维持,种群面临衰退。据生命表分析其主要原因是种群第Ⅰ龄级幼苗死亡率高达99.5%,生境对第Ⅰ龄级个体的环境筛选作用强,幼苗阶段数量仅0.53%能过渡到幼树阶段,迁地保护形成的小种群第Ⅰ龄级幼苗死亡率为90.3%,但幼苗阶段数量的8.85%能过渡到幼树阶段,具有充足的幼树个体数量,能够维持坡垒种群的稳定性,枫木林场地区更适宜坡垒的生存。因此,在原地保护的自然保护区内模拟迁地保护的环境特点,创造出适合的海南坡垒种群发育的环境条件,或许能缓解野生坡垒濒危状态。  相似文献   

6.
姜科植物的引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华南植物园二十多年来共引种姜科植物23属,135种,3变种,3变型,其中存活18属,103种,2变种,2变型。对长果姜(Siliquamomum tonkinense Baill.)、茴香砂仁「Etlingera yunnanensis(T.L.Wu et Senjen)R.M.Smith」等三级保护植物进行了迁地保护。姜科植物在我园引种有高的成活率,开花结实的种类较多,引种较为成功,特别是原产亚  相似文献   

7.
黄花蒿和菊花的组培嫁接成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植物名称黄花蒿(Artemisiaannua)、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2材料类别带腋芽的茎段。3培养条件3.1黄花蒿剪取2~3cm长带芽的半木质化壮枝,用试管刷蘸少许洗衣粉在流水下刷洗干净,再在70%酒精液中洗涤30s,用0.1%升汞消毒15min,无菌水冲洗4次,在无菌条件下切成0.5~1.0cm大小,在1/2MS+NAA0.1mg·L-1(单位下同)+6-BA2下培养。室温20~22℃,每天光照12h,光照度2000lx。3.2菊花选用“黄秀凤”品种为接…  相似文献   

8.
菜心下胚轴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萌发3—4 天(长约4 cm )的菜心(Brassica campestris var.parachinesis)无菌苗苍白下胚轴为材料,酶解分离原生质体。经纯化的原生质体,在含0.5 m g/LZT、0.5 m g/L2,4-D、1.0 m g/LNAA 和0.4 m ol/L葡萄糖的K8p 培养基中,进行微滴培养。在起始培养14—18小时,原生质体再生新的细胞壁。36 小时再生细胞开始第一次分裂。第三天分裂细胞频率可达35% 。培养第8—9 天,可见含8—16个细胞的小细胞团,植板率为15% —18% 。3 周后将发育成直径为2 m m 的白色小愈伤组织,转到含0.3 m g/L 2,4-D并用gelrite半固化的培养基上,增殖成4—5 m m 直径的愈伤组织。在MS+ 3.2(或1.6) m g/L BA+ 1.6(或0.8) m g/LZT+ 0.01 m g/L NAA+ 0.1 m g/LGA3 和0.2% 蔗糖的分化培养基上,获得芽的分化。切下约2 cm 长的芽苗,转移到含0.2 m g/LIAA 和2% 蔗糖的培养基上,生根形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9.
山地麻晰繁殖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7年3月至1998年8月,在徐州市近郊的牛头山对山地麻晰的繁殖生态进行了研究。3~7月为繁殖期,其中4~5月为交配产卵盛期。雌雄性比为11.6。从交配到产卵为26天,卵白色、革质、椭圆形。长径平均为1.37(1.23~1.53)cm,短径平均为0.86(0.7~1.06)cm,卵重平均为0.6(0.4~0.85)g,每窝平均产卵4.1(3~5)枚。孵化期为50天。初孵出的小麻晰尾端为蓝绿色,  相似文献   

10.
红豆杉迁地保护中天然种群的形成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0年代自庐山植物园引种栽培于南京中山植物园的11株红豆杉〔Taxuschinensis(Pilger)Rehd.〕幼苗组成的栽培种群,在40多年的迁地保护过程中,生长发育正常,且在邻近的自然生境中繁衍出一个含有461株幼苗及小树的天然红豆杉种群,树高10~345cm,树龄1~15年,主要散生于海拔35~60m的山坡麻栎群落及山溪边的枫杨群落中。栽培种群中雌树5株,雄树6株,栽培红豆杉在30年左右开花结实。该天然种群的形成过程是:红豆杉成熟种子被鸟类取食,其肉质假种皮被消化后,在鸟类的栖息范围内随着鸟粪被随机散布,经过生境选择、适应,于适宜的生境条件下萌发生长成幼苗及小树。此外,讨论了天然红豆杉种群的形成和发展,对于植物迁地保护研究与实践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