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的简史植物细胞原生质体 ,在植物学上指植物细胞通过质壁分离后 ,可以和细胞壁分开的那部分细胞物质。原生质体分离纯化后 ,须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应用适当的培养方法 ,才能再生细胞壁 ,并启动细胞持续分裂 ,直至形成细胞团、长成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分化和发育成苗 ,最终再生完整植株。其中 ,选择合适的培养方法始终是原生质体培养中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一环。植物原生质体培养方法起源于植物单细胞培养方法。早在 190 2年 ,Haberlant通过实验就预言 :体外培养单个细胞可通过其分裂得到培养组织。直到 1954年 ,植物单细胞培…  相似文献   

2.
菊科植物原生质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目前菊科植物原生质体研究进展,重点对菊科植物原生质体分离、培养、影响原生质体再生的因素、原生质体再生植株的变异、原生质体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提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3.
基因组对芸苔属作物原生质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世君  孟征 《遗传学报》1994,21(3):222-226
本文以包心菜、芜菁油菜、浙油601的无菌苗叶肉原生质体为材料,经不同液体培养基浅层培养,细胞分裂并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经增殖后,转到分化培养基上诱导分化,均获得了再生植株。本文着重研究了植物基因组对原生质体分裂频率及植株再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植物基因组对原生质体分裂频率的影响随原生质体培养基的不同而异;(2)植物基因组对原生质体再生植株影响显著,芜菁油菜的A基因组不利于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4.
自1986年以来,已从所有重要的谷类植物,包括小麦、水稻、玉米和大麦,以及多种禾本科植物例如甘蔗的原生质体再生得到了完整的再生植株。此外,在一些实验室中已得到了谷类植物的体细胞杂种或胞质杂种以及一些带有引入的有用农艺性状的转基因植株。在过去的十年期间,由于两种关键性的技术进步:即建立胚性悬浮培养物作为分离全能性的原生质体的材料以及将外源DNA直接导入原生质体的技术  相似文献   

5.
Webb  K.J  邵宏波 《生物学杂志》1989,(5):10-12
导言为科学界所知的三十五万多种植物中,仅一百到二百种植物具有主要的经济意义.世界粮食的绝大部分则来自其中的十五种植物,主要是谷类,豆类和根类农作物。借助于有力的遗传操纵工具,改良其中的许多植物均遇到了困难,主要原因是组织培养学家还必须去验证使这些植物在试管内再生成功的方案。马铃薯是一个引人注目的例子,因该类植物现可以高度可靠地保证由其原生质体再生植株。本文就对马铃薯培养技术的改良进行审查同时也对自第六届国际原生质体会议以来豆科植物与禾本科植物的原生质体进展做一概括总结.  相似文献   

6.
香石竹(Dianthus caryophyllus L.)是一种受到世界性欢迎的观赏植物。香石竹的快速繁殖已有不少研究报告。为了寻找新颖的育种手段,培育新的品种,我们进行了该植物的原生质体培养。米益(Mii, et al., 1682)已对香石竹的原生质体培养作过报道,但他们所用的材料为叶肉原生质体。为期望得到更多变异的再生植株,我们选用愈伤组织做为游离原生质体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细胞壁作为植物细胞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决定细胞形状、维持机械支撑、吸收养分等方面发挥重要功能。因此,揭示植物细胞壁合成的调控机制具有重大的生物学意义。基于植物组织水平研究细胞壁的生物合成具有难以控制时间尺度、观察空间狭小等局限性。原生质体作为去除细胞壁的单个细胞是研究细胞壁再生的理想系统。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报道了大量关于植物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壁的研究,但是关于细胞壁再生的机制尚不清楚。该综述介绍了目前应用于植物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壁研究的主要技术和取得的研究进展,并且对该领域的后续发展进行了展望,为进一步阐明植物细胞壁生物合成的机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天蓝苜蓿原生质体培养再生植株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苜蓿属(Medicago)植物多为优质牧草,是进行原生质体培养研究较多的一个属。至今已有10余种苜蓿属植物进行过原生质体培养的研究,多数获得了再生植株[1~6]。天蓝苜蓿是一种优质牧草、绿肥和药用植物。关于它的体外培养已有一些报道[5,7,8],但原生质体培养尚未能再生植株。本文以悬浮系为材料进行了原生质体的分离与培养,并经胚状体发生和器官发生两种途径获得了再生植株。1 材料和方法天蓝苜蓿(MedicagolupulinaL.)种子采集于吉林省西部草原。干种子用浓硫酸浸泡3min,升汞灭菌5mi…  相似文献   

9.
美味牛肝菌原生质体再生菌丝的新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食用菌原生质体的分离并培养成再生菌丝是研究食用菌细胞融合和基因转移的一项技术。有的文章已综述了有多种食用菌的原生质体已被分离,只有一些种的原生质体被培养成再生菌丝体,美味牛肝菌的原生质体虽已被分离但未培养成再生菌丝。食用菌原生质体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再生菌丝体。Peberdy曾论述过有的真菌是由原生质体膨大生长成形态不正常的类似出芽链的细胞而再生菌丝的较为特殊的方式。本文报道美味牛肝菌原生质体通过一种新的生长方式而发育成菌丝体。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豆科植物原生质体诱导再生植株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关注。但在籽粒型食用豆科植物中,迄今成功的种类仍然不多,在文献记载中仅见有大豆、赤豆、豇豆、豌豆和刀豆,说明籽粒型食用豆科植物原生质体再生植株仍有较大困难,要取得禾谷类作物那样的重大进展,尚需作出巨大努力。蚕豆原生质体培养仅见有从预培养的叶肉原生质体再生细胞团、从茎尖和叶肉原生质体再生愈伤组织和从  相似文献   

11.
林木原生质体培养的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已成为植物组织与细胞培养中的一个十分活跃的领域,亦是植物生物工程研究的一项重要技术。林木原生质体培养与草本植物相比,进展较为缓慢,但近年来也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本文就国内外林木原生质体培养的现状作一评述。  相似文献   

12.
卡那霉菌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卡那霉菌原生质体的分离和再生的条件。实验证明用玻璃纸平板培养法,培养卡那霉菌菌丝体可以代替常规的摇瓶培养法,而且操作简单,培养时间短。在培养菌丝体的琼脂培养基中加入甘氨酸后,对菌丝体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而这种菌丝体对溶菌酶的敏感性与不加甘氨酸培养基中长成的菌丝体对溶菌酶的敏感性基本相同。单独使用溶菌酶就可以分离原生质体,不用再加裂解酶。用蒸馏水处理原生质体,不能裂解原生质膜;0.1%的SDS能完全裂解原生质膜,而且能保留完整的菌丝细胞,从而可以准确计算出原生质体悬浮液中残存菌丝细胞数。原生质体的再生和生长,受再生培养基成份的影响,非高渗性的卡那霉菌产孢子培养基,可用作再生培养基,且能得到较高的再生频率,同时再生菌落的生长也较旺盛。原生质体在再生过程中,和分生孢子一样首先萌发芽管,未发现有如Okanishi所述的扩张现象。卡那霉菌原生质体的再生能力在4℃冰箱中能保存24小时。  相似文献   

13.
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Cocking(196 0 )用酶法首次分离出有活性的原生质体 ,1971年Takebe等首次从烟草叶片分离原生质体 ,经培养获得再生植株 ,原生质体的研究和应用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 原生质体培养影响因子的研究1 1 培养基种类及成分不同植物原生质体培养的基本培养基不尽相同。培养基种类影响到原生质体的分裂频率、植板率以及小愈伤组织的出现等[1,2 ] 。潘增光[3 ] 等比较了 4种培养基 (MS、MT、改良MT、BH3)对苹果叶肉原生质体培养的影响 ,结果表明 ,只有在改良MT培养基中能观察到多细胞团形成 ,而在MS、MT、BH3作为…  相似文献   

14.
香菇菌丝原生质体分离与再生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廖汉泉  邱景芸  吴月嫦 《遗传》1990,12(6):8-11
在25-26℃下培养5-6天的菌丝体,以0.8mol/L甘露醇作为渗透压稳定剂,用1.5%溶璧酶液酶解1.5-2小时,所得原生质体的产量较高,最高可达4×107个/ml以上。上述条件分离的原生质体,再生率也较高。原生质体再生的温度以26℃为最佳。不同的再生培养基明显地影响原生质体的再生率。在完全培养基中加入麸皮浸出液可显著提高香菇菌丝原生质体的再生率,其中,以添加5% 麸皮浸出液的效果最好。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在液体培养集中,香菇菌丝原生质体的再生是不同步的。一般要培养20小时以后才能见到出芽,而且原生质体的再生形式也是多种所样的。  相似文献   

15.
疣粒野生稻体细胞超低温保藏与原生质体培养体系的确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疣粒野生稻是原产于我国的 3种野生稻之一 .疣粒野生稻具有优异特性但极难培养 .从疣粒野生稻的幼穗诱导出无再生能力的愈伤组织 ,经过继代培养和超低温保藏后获得了胚性愈伤组织 ,建立了悬浮细胞系 ,分离出原生质体并再生出植株 .人工接种鉴定表明 ,再生植株的强抗病性没有改变 ,但获得了培养力高的特性 .研究结果证明了植物愈伤组织的超低温保藏可能是获得胚性细胞系的一种新途径 .原生质体再生体系的确立是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转移疣粒野生稻有用基因的重要一步 .  相似文献   

16.
小米原生质体再生小植株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禾本科植物的原生质体培养一直是吸引众多研究者的难题之一。1980年以来,这方面的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已经有较多种禾本科植物的原生质体经培养得到了再生植  相似文献   

17.
细叶黄芪叶肉原生质体发育早期细胞壁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透射电镜术、电镜多糖细胞化学染色、细胞壁荧光染色以及香豆素抑制细胞壁再生等方法,对细叶黄芪(Astragalusm elilotoides var.tenuis)叶肉原生质体细胞壁的再生及其化学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离体培养24 小时的原生质体表面产生一些突起小泡,有时可见少量纤维组分的形成。培养3 天时这种纤维组分明显增多。至5 天时可清楚看到再生壁是由纤维和颗粒构成。六亚甲四胺银染色证明它们都是由多糖组分组成的。另外,培养36 小时的原生质体有相互粘连的现象。电镜观察、荧光染色及香豆素处理的研究表明粘连与再生壁的形成有关。根据上述观察结果,对原生质体再生壁的结构及其化学性质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食用菌原生质体分离与再生的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2%的溶壁酶处理平菇及香菇菌丝体,原生质体释放量达10~7个/ml以上。不同渗透压、稳定液、再生培养基、培养条件对食用菌原生质体分离和再生有不同的影响。本研究探索出一个原生质体分离与再生的较优系统。原生质体融合的研究在创造食用菌远缘杂交、解决珍贵野生类型驯化栽培,了解分类学上亲缘关系以及研究导核体遗传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斜卧青霉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斜卧青霉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确定了培养方式、菌龄、渗透压稳定剂、酶的配比、酶解时间等因素对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影响。最佳条件:菌丝体培养12h,用1%溶壁酶+1%纤维素酶+1%蜗牛酶的混合酶液酶解,将Na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酶解时间为1.5h。在此条件下原生质体的形成量达到5.3×10^5个/mL,再生率为19.4%。  相似文献   

20.
生防真菌寡雄腐霉原生质体的制备及再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菌物学报》2017,(6):679-690
寡雄腐霉Pythium oligandrum是一种对动、植物和环境无害,兼具杀菌和增产效果的生防真菌。本研究以0.8mol/L甘露醇与25mmol/L CaCl_2和10mmol/L Tris-HCl作为渗透压稳定剂,使寡雄腐霉菌丝体在含有裂解酶、纤维素酶、破壁酶的复合酶系中酶解得到其原生质体。此原生质体通过液体振荡培养的途径恢复再生1d后涂于平板上可生长为成熟菌体。本研究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寡雄腐霉原生质体数量超过1×10~9CFU/m L,活性超过80%;通过液体培养再生途径使得寡雄腐霉原生质体再生率达32.9%。此方法操作简便,稳定性好,获得的寡雄腐霉原生质体品质高、数量多,完全能够满足后期基因遗传转化、细胞融合培养等研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