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92-1994年的5-9月,在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对黄眉姬Weng的繁殖生态作了观察,结果表明,该鸟的迁期为5月中旬和9月上旬,种群密度为6.6只/km^2,窝卵数4-6枚,孵卵期12-13d,孵化率为89.5%,育雏期12d  相似文献   

2.
长尾雀繁殖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长尾雀在长白山为留鸟,是典型的“素食”瘪类,仅在育雏期有很少的动物性食物。繁殖期在筑巢适宜生境1.3对/hm^2,冬季在繁殖期相同生境为0.074只/hm^2.4月初开始有求偶追逐和争雌行为。5月下旬产卵。孵化期12-13d.6日龄喂雏35次/d。6日龄喂雏35次/d,雏鸟在10日龄后体温恒定,育雏期13-14d。9月中旬后幼鸟换成成鸟羽色。  相似文献   

3.
1985—1994年的3—11月,在山西省代县对小鸊鷉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该鸟在山西省为夏候鸟,每年最早3月6日迁来,最晚11月24日迁离,居留期为255天左右。种群密度在繁殖前的4月为1.37,繁殖后的9月为1.95(只/ha)。产卵始期为5月27日,日产1枚,窝卵数5—8枚,产出第二枚卵时开始孵卵。观察到最早孵卵期为5月28日,孵卵期20-22d。雏鸟出壳先后顺序与产卵先后顺序相一致,孵化率为95.45%,雏鸟为早成鸟。  相似文献   

4.
黑喉红尾鸲(Phoenicurushodgsoni)在甘肃为夏侯鸟,1990、1991年的4—10月对其繁殖生态习性进行了观察。巢建于山坡的草丛中,呈杯状,4月下旬开始产卵,每窝4—5枚,孵化期11—12d,育雏期12—14d,主要以昆虫为食。  相似文献   

5.
广西龙虎山猕猴种群生态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王骏  冯敏 《兽类学报》1996,16(4):264-271
1988~1995年,采用定点观察法和绝对计数与相对计数结合法对龙虎山猕猴种群生态作了调查研究。1990年核心区有猕猴14群,500只左右,猴群密度1.6群/km2,种群密度55.6只/km2.猴群大小平均33.8±23.1(n=6)只。一般每隔4~5年分群一次,猴群群体年均增长率14.8%,种群年均增长率为9.7%。猴群中成年猴性比为7.6±6.5(n=12),1~3岁组的性比为0.74±0.61(n=4),群内未成年猴比例为67.7±3.1%(n=12)。发情交配期最早11月12日,最晚次年1月20日,高峰期12月上旬,持续3个月.产仔期最早4月1日,最晚8月14日,高峰期5月上旬,持续时间4个半月.繁殖率45.5%~100%,平均75.4±13.2%(n=21)。新生猴死亡率较低,新生猴性比(雌:雄)平均0.74±0.34(n=5)。  相似文献   

6.
1985-1994年的3-11月,在山西省代县对小PiTi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研究。该鸟在山西省为夏候鸟,每年最虫3月6日迁来,最晚11月24日迁离,居留期为255天左右。种群密度在繁殖前的4月为1.37,繁殖后的9月为1.95(只/ha)。产卵始期为5月27日,日产1枚,窝卵数5-8枚,产出第二枚卵时开始孵卵。观察到最早孵卵期为5月28日,孵卵期为20-22d。雏鸟出壳先后顺序与产卵先后顺序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南方鲇的繁殖生物学研究:繁殖时间,产卵条件和产卵行为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南方鲇的雌鱼3-4龄性达成熟,雄鱼2—3龄性达成熟;在此期间,同龄组中已成熟个体的体长、体重、肥满度和成熟系数的平均值均大于未成熟个体。繁殖期为3月中旬至5月中旬,其间,嘉陵江平均水温为15—24℃。雌鱼的性腺在6-8月由Ⅵ期退化至Ⅱ期,9至11月经Ⅲ期发育至Ⅵ期,12月至来年2月以Ⅳ期性腺状况越冬。雌、雄鱼成熟系数周年曲线均为单峰型,该种鱼为单批产卵类型。产卵场为流水卵石浅滩,水深0.4-1.5m,流速每秒0.7m左右。产卵前雌雄亲鱼有相互激烈追逐、咬斗的发情行为.  相似文献   

8.
大嘴乌鸦繁殖生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为大嘴乌鸦繁殖生态的研究报告。研究内容主要有大嘴乌鸦的栖息生境。数量统计,繁殖习性。观察得知大嘴乌鸦5月上旬产卵,窝卵数3-6枚,大小平均34.9×36.9毫米,卵重平均15.3克,孵化期15-16.5天,育雏期27-31天。  相似文献   

9.
黄蜀葵(Abelmoschusmanihot),又称秋葵、豹子眼睛花、荞面花,为锦葵科秋葵属一年生至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湖南、湖北等省,生于山坡路旁或庭园周围。植株高达2m。叶掌状5—9深裂,深绿色,叶柄长6—18cm,花常单生于枝顶叶腋,淡黄色,内面基部紫色,花瓣5片,阔倒卵形,6—8cm。单体雄蕊,雄蕊柱长1.2—2cm,柱头紫黑色,蒴果卵状,椭圆形,外被长硬毛。花果期8—12月,花期较长。因为植物茎、小枝、叶两面、果实均被有长硬毛,会刺手,而且为了便于花蕾的采摘,经常被栽种在庭园的周围,作为观…  相似文献   

10.
杧果采后生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适期采收的果.采收时呼吸速率为23.2mgCO2·kg(-1)h(-1)果皮深绿色.果肉硬度>30P/cm2.置室温下(30℃)8d出现呼吸高峰,速率132.9mgCO2·kg(-1)h(-1),果皮的颜色黄绿各半.果肉硬度8—9P/cm2。采后12—14d果实达到完熟,果皮金黄色,硬度<3P/cm2,呼吸速率下降到39—45mgCO2·kg(-1)h(-1)。试验结果还表明.可溶性糖、还原糖、非还原糖、固形物等含量.均在采后第5天明显增高,果皮从深绿转为淡绿色。可溶性糖在采后第14天增至最高.达9.92%,此时可滴定酸度下降至0.14%.PH值升至6.15,此时为果实的最佳供食状态.生产上可据此为制定果贮藏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猕猴桃果实成熟主要指标的测定,确定了秦美适宜采收期为10月3日至12日,西选1号和海沃德为10月下旬。这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6.5─9%,硬度12─16kg/cm2。猕猴桃贮鲜技术在1992/93年度中试(示范)成功的基础上,1993/94年度在64t果实上的应用又取得了好结果。秦美贮藏157天,果实新鲜,完好果和商品果分别为96.6%和97.4%。果实在贮藏期间硬度逐渐降低,由采收时12─16kg/cm2下降到1.6kg/m2;淀粉在酶的作用下不断转化为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由采收时6.5─9%增加到13.7%。简易降温库成本低,可利用自然低温设施,果实在箱袋内加保鲜剂后置该库内有利于延长猕猴桃贮藏保鲜期。  相似文献   

12.
1985年4月至1992年12月,作者采用夹日法对萧山围垦农区臭种群动态进行了连续逐月定点定时的研究。结果表明:臭种群相对数量的季节消长呈后峰型双峰曲线,5月和10月各出现一次高峰,怀孕率在2月和7月各出现一次高峰,平均胎仔数在5—6月和8—9月相对较多。室外种群相对数量高峰在4月和9—10月;室内种群在5月和10月,前峰不及室外种群明显。室内种群雌体怀孕率明显高于室外种群。种群相对数量的季节变化亦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3.
牟秀林 《生态学报》1994,14(3):318-322
辽东半岛水利建设造成洄游型香鱼资源下降,并在碧流河水库、转角楼水库形成了陆封型香鱼。陆封型香鱼发生了①个体小型化:体长和体重由洄游型香鱼的20─25cm(平均22.6cm),150─250g(平均204g),分别下降到10─18cm(平均13.6cm),和13─73g(平均36.5g)。②性状变异:洄游型香鱼体长为体高的3.7─4.7倍,为头长的4.5─5.3倍,而陆封型香鱼体长为体高的4.3─6.5倍,为头长的3.9─4.3倍。③怀卵量减少,产卵期提前:洄游型香鱼怀卵量为1.0─8.5万粒(平均3.1万位).产卵盛期为9月底至10月上旬,而陆封型香鱼的怀卵量为0.32─0.61万粒(平均0.40万粒),产卵盛期为9月上旬至下旬,提前20d左右。  相似文献   

14.
黄瓜幼苗分别培养于诱花和诱导营养芽培养基后,逐日进行了交换培养基试验,并在培养开始2 d 后去顶。诱导营养芽培养基中培养1 ~6 d 后转入诱花培养基,成花率依次递降,7 d 后再转成花率极低。诱花培养基中培养少于5 d 即转诱芽培养基,成花率极低;培养6 d 则跃增;并随诱花培养基中培养天数增加而成花率上升,直至18 d 达顶点。表明:培养1 ~5 d 期间,诱花培养基作用不明显,诱花培养基的有效作用期为6 ~12 d( 去顶后的4 ~10 d) 。  相似文献   

15.
蓝翡翠每年5月上、中旬迁来,5月下旬开始营巢,穴室呈球状,洞穴深:土坎型59.2±10.53cm;岩崖型52.7±8.59cm。产卵高峰期6月上、中旬,每窝产卵3─5枚,卵椭圆形,卵重12.41g,卵的量度31.32×27.22mm,抱孵性强,孵化期20天,出雏率50.0%。亲鸟共同育雏,育雏期19天。食物种类,有害昆虫占51.5%,河蟹、河虾、河鱼34.1%,青蛙12.1%,蜒3.0%。  相似文献   

16.
草兔繁殖生物学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卢欣 《兽类学报》1995,15(2):122-127
本文分析了1991年1-10月获自山西省东南部丘陵山区以及1990-1993年10月至翌年1月获自该省各地草兔的有关繁殖特征。草兔的繁殖季节为1-9月,雄性进入性活动的时间早于雌性。生殖腺测度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峰值在4月和5月。当年兔3-4月龄时性可成熟,但达到性成熟月龄的当年兔只有51.7%在7、8月参加繁殖。怀孕个体见于2-9月,3月怀孕率最高,此后逐渐下降。胎仔数1-7只,5月最多,年均值3.6只,每只雌兔年产幼兔12.9只。  相似文献   

17.
1991年5月22日-6月19日,笔者的若尔盖沼泽观察到涉禽,游禽26种,隶属6目8科,其中:白翅浮鸥等13种属若尔盖沼泽夏季新记录;黑颈鹤等12种为繁殖鸟,绿头鸭等5种为若尔盖沼泽繁殖新记录;赤麻鸭、红脚鹬、普通燕鸥、灰雁等7种为优势种。调查区内共观察到黑颈鹤239只,估计整个若尔盖沼泽有黑颈鹤610只。建议在此建立面积23.9万公顷的湿地保护管理区。  相似文献   

18.
安徽虫瘟霉对桃蚜的生物测定与时间-剂量效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孢子浴”法将人工培养的安徽虫瘟霉(Zophthoraanhuiensis)对桃蚜(Myzuspersi cae)接种而进行定量生物测定(18℃,光周期为L∶D12∶12),包括10个剂量(1.5~197.7个分生孢子/mm2),每剂量处理蚜虫64~120头,逐日观察记载死亡数至第7d。接种后第3d在高剂量处理中始见少量死蚜,第4~6d为死蚜盛期。所获数据很好地拟合时间 剂量 死亡率模型,由模型参数估计出该菌作用于桃蚜的时间效应随剂量增大而减小,在37.1~197.7个分生孢子/mm2的剂量范围内LT50值为4.5~6.7d;剂量效应在接种后随时间递减,第5~7d的LD50分别为86.8、43.7和34.1个分生孢子/mm2。结果表明,安徽虫瘟霉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杀蚜微生物,在寄主体内的潜伏期为4~5d。  相似文献   

19.
大叶紫花苜蓿愈伤组织原生质体再生植株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大叶紫花苜蓿下胚轴诱导的愈伤组织在继代培养基上生长快速,易于分散。继代第12d的愈伤组织原生质体的得率为6.5×107/g鲜重。原生质体培养基为SH基本培养基,含有1.0mg/L2,4-0、0.5mg/LBA、2.0g/LCH、2%蔗糖、6%葡萄糖、5mmol/LMES,培养密度为1.0×105/mL。培养至第12d时的原生质体再生细胞植板率为3.7%。由原生质体形成的小愈伤组织在含2.0mg/L2,4-D的MS固体培养基上大量增殖。增殖的愈伤组织转移至2.0mg/L2-ip+0.1mg/LNAA的B5培养基上,形成体细胞胚并发育成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20.
贵州疣螈繁殖习性的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1989年5月至1994年8月,在水城县境内,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疣螈的繁殖习性作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该螈的繁殖期一般为5月上旬至7月上旬;窝卵数为141.33±14.14(SE)枚;孵化期21.6d;孵化率4654%(n=9);每窝产卵数(枚)与头体长(♀,mm)呈显著正相关。对不同日龄幼螈的形态变化特征进行了系统描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