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跨进新世纪的时候 ,为推动实施科教兴国的伟大战略方针 ,展示 2 1世纪科教发展大观 ,广东教育学院生物系高丽松教授等 30 0多位专家学者历时两年精心编著的《2 1世纪科技与教育发展大观》由中国人事出版社出版了 ,我感到十分欣喜。通观全书 ,我认为这是一部论述新世纪、特别是近 5~ 15年科教发展的科普与继续教育的好书。对贯彻执行“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将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向广大读者推荐这本书 ,是出于以下一些考虑 :  该书内容新颖先进 ,科学知识丰富 ,它包括了 :1)国内外公认的高新科技 该书重点论述了 2 1世纪初期以信息…  相似文献   

2.
昆虫与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中国古代就积累了丰富的昆虫知识。但昆虫学在我国作为一门现代实验科学,其历史并不长,自清末民初由西方传入.至今不过百年。在新世纪刚刚开始的时候,认真回顾一下中国昆虫学近百年的发展历程,梳理其利弊得失,总结其经验教训,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  相似文献   

3.
生物芯片技术及其在疾病诊断和疫苗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芯片技术是一项潜力巨大的技术,即将成为新世纪医学、生物学研究领域的有力工具。本文简要叙述了生物芯片技术的原理与方法,并对生物芯片技术在疾病诊断及疫苗与药物设计中的应用作了概要介绍。  相似文献   

4.
展望     
去年 ,由《生理学报》主编杨雄里教授提名 ,经过学报编委会和中国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会的认可 ,我接任了学报主编的工作。学会交给我这项重大的任务 ,我感到莫大的光荣 ,深感这是我国生理学界同仁对我以往工作的肯定 ;但我更感到责任之重大 ,因为《生理学报》是我国的一本优秀的科学期刊 ,在生命科学迅猛发展的今天 ,我们不仅必须保持学报已有的水准 ,还应该使她在新世纪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生理学报》创办至今已七十余年 ,经过我国几代生理学工作者的精心耕耘 ,成为我国生理科学工作者进行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和展示科研成果的重要窗口 ,…  相似文献   

5.
果品新秀——新世纪番石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世纪番石榴原产我国台湾省,1993年冬我所首次引种栽培获得成功。该品种具有矮生、早结果、一年四季均可开花结果之特点,而且高产优质,当年投产当年收益,是一个经济效益高、很有发展前途的水果新品种。其鲜果除作水果食用外,同时可进行深层次加工利用,生产系列产品,如作腌制品或加工果酱和果汁饮料等,是广东省近年良种推广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6.
正我是大拇哥。我有个朋友写了一篇作文,写得还挺好。来吧,与君共赏——难忘的一天今天,我来到了马路上。走过斑马线,穿过一条羊肠小道,我看到了一面城墙。我站在城墙的马面下,背靠一个拴马桩,看着对面五光十色的跑马灯,听着嗡嗡的马达声……突然,一辆宝马牌汽车撞在了水马上。车水马龙的大街一下子变得拥堵不堪,一个小时后才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在本刊1983年1月号上发表了我写的《细胞质的变异与遗传》一文。有的读者来信讨论线粒体的连续性和细胞色素氧化酶的合成问题。对读者来信,我表示感谢。最近我翻阅了这篇文章,发现里面有些材料提法不妥,甚至有错误。这一部分是由于我的粗心,一部分是校对上的问题。现在就上述两个问题再谈一下,以就正于读者。  相似文献   

8.
张法奎 《化石》2002,(1):10-11
美国纽约世界贸易大楼被炸之后 ,紧着又接连出了多起炭疽菌事件 ,因而引起全世界对生物武器的热切关注。现在让我们来聊聊生物武器。五十年代 ,笔者还是中学生时 ,就在科学杂志上看到苏联专家预言21世纪将是生物学世纪。当时人们虽不清楚未来的生物学将是什么样子 ,可这预言总是给我们对新世纪以美好的憧憬。时间荏苒 ,21世纪已经来到了 ,果不其然 ,新世纪伊始 ,就有两本人类基因组草图分别在两家世界权威杂志 ,英国的《自然》和美国的《科学》上同发表。人类基因组草图的绘制成功可说是生命科学进入新世纪的宣言书 ,它标志着人类跨进了…  相似文献   

9.
夜晚的非洲草原,与白天相比,凉爽、寂静,但又显得格外神秘。按照古古卡老师的吩咐,我打开手电察看藏宝图,看看能不能发现宝盒的线索。然而,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关掉手电筒后,我的眼睛像失明了一样,一抹黑,什么都看不见了!我失明了,呜呜呜……这个、这个手电筒一定有问题!虽然米鲁我一向以机智镇定著称(臭屁一下),可失明这样可怕的事,还是把我吓得哇哇叫。不是手电筒有问题,是你的夜视能力出了问题。别急,让眼睛适应一会儿黑暗,你就又能看清东西啦!米娅镇定的声音传了过来,听那语气,仿佛我是一只为了吸引注意而大吵大嚷的无聊鹦鹉。不得不承认,米娅是对的,大约20分钟后,我又能兴奋地东张西望了。我第一次发觉,拥有一双眼睛是如此幸福的事。我左看右看,上看下看。咦?那是什么?一对小灯泡、一口白牙、还有一双大耳朵……  相似文献   

10.
接到王德宝先生仙逝的消息时 ,我感到深深的悲痛。我和他共事多年 ,195 9年我从有机所回到生化所时 ,分配到了王先生的组里。有一段时间 ,我和他共处一室 ,王先生给我讲他在美国的生活和他回国时的困难。他是一位很和蔼可亲的人 ,我生气的时候 ,他常常对我说“别着急嘛” ,使我平静下来。他也是一位很耐心的人 ,如果他对我们的实验结果有不同看法 ,他会平静地与我们讨论。我至今仍能快乐和感激地回忆起我和王先生共事的那段时光 ,我从他那里学到很多。196 6年我回柏林后 ,我被洪堡大学医学系微生物研究所录取 ,开始攻读博士学位。根据当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