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鼻咽癌细胞对HA的粘附作用及微丝的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人鼻咽癌上皮细胞系CNE-2Z对透明质酸(HA)的粘附作用及其粘附后微丝的改变,结果表明,鼻咽癌细胞粘附的OD值随HA浓度的升高而升高,300μg/ml、1250μg/ml组与对照组比较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癌细胞粘附的OD值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升高,240min组及120min组与60min组比较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LSM观察HA浓度为300μg/ml时培养4h和24h的癌细胞微丝的分布明显不同,培养4h的癌细胞呈圆形,微丝均匀地分布于胞浆内;培养24h的癌细胞呈不规则形,微丝主要分布于与HA的粘附面上。上述结果提示HA可促进鼻咽癌细胞粘附,癌细胞与HA结合后可诱导MF重组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fMLP诱导的嗜中性白细胞胞内钙浓度变化与凋亡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用膜受体激动剂fMLP和钙离子载体A23187诱导细胞内钙浓度升高,BAPTA螯合胞质钙。运用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电泳等方法对培养细胞的凋亡百分率及细胞骨架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fMLP和A23187均有效地抑制了凋亡,而BAPTA促进了凋亡。对骨架测定表明随细胞凋亡微丝解聚明显,胞内钙升高抑制骨架解聚,胞内钙降低促进其解聚。故嗜中性白细胞凋亡过程中伴随有微丝的解聚,胞内钙浓度升高时凋亡被有效抑制,胞内钙浓度降低时促进了凋亡。  相似文献   

3.
以小麦(TriticumaestivumL.)幼嫩胚乳为材料,经TritonX100抽提、DGD(diethyleneglycoldistearate)渗透、包埋,制备去包埋剂超薄切片,对细胞内、细胞间胞质骨架的分布格局与特征进行了电镜观察。由所获图像可见,胞质骨架呈主要由微管、微丝组成的三维网络结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有不少5~7nm的微丝在多处从网络表层向胞壁界面方向突出,并时而可见其横贯分界壁连接相邻骨架网络而将相邻细胞骨架联成一体。胚乳组织中微丝的跨胞分布以两种形式存在,直径达100~200nm微丝束的跨越和单个微丝的分散贯穿,看来这与该组织中开放态胞间通道与正常胞间连丝同时并存相吻合。初步讨论了微丝参与正常胞间连丝结构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4.
微丝在卵子极性产生、分裂沟形成和极体排放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辉  陈大元 《动物学报》1994,40(4):351-355
小鼠生发泡(GV)期卵母细胞在1μg/ml细胞松弛素B(CB)中培养,部分微丝解聚,卵母细胞不 能产生极性而在细胞中部形成分裂沟(假分裂);极泡期印在1μg/ml CB中,分裂沟继续收缩,排放第 一极体。假分裂的分裂沟和极泡期的极区分裂沟形成均与分裂器中体位置相关。部分微丝解聚并不影响 假分裂和第一极体排放;全部微丝解聚(10μg/ml CB)将中断假分裂和胞质分裂,分裂沟消失,卵恢 复球形。由此可见,成熟过程中卵母细胞极性的产生及分裂沟的形成都依赖于微丝的聚合。胞质分裂和 第一极体排放同样需一定量的微丝存在。  相似文献   

5.
以洋葱(Allium cepa L.)花粉母细胞为材料,采用DGD包埋去包埋原位技术,对花粉母细胞不同发育时期的细胞内、细胞间微染骨架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发现,花粉母细胞核内存在的粗细不等的微染骨架,与核仁和染色体紧密相连,随着发育的推移,其均一性发生改变。在核周有核纤层样的结构存在,与细胞核和胞质中的微染骨架紧密相连,到前期结束时解体。洋葱花粉母细胞内具有发达的胞质微染骨架,这种结构在减数分裂前期Ⅰ变化不明显。在胞间连接(胞间连丝和胞质通道)内,也有精细的微染骨架分布,并且与两端细胞中的骨架相连。在凝线期的花粉母细胞中观察到细胞融合现象,有胞质或核内微梁骨架与穿壁转移的胞质小球和核小球内骨架相连。此时细胞核偏向一边,但细胞的基余部位仍充满了胞质微染骨架,初步探讨了核微染骨架与核仁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核纤层与细胞核之间的关系。以及细胞内、细胞间微染骨架与细胞融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利用绿色荧光蛋白基因结合鼠Talin基因表达技术及水稻转基因技术,在未成熟花粉发育期(即生殖细胞在形成后从靠壁部位移向中央部位的阶段)的水稻(Oryza sativa L.)内发现了一系列前人未曾报道过的微丝骨架的形成和多变过程。在这一发育阶段,未成熟花粉内的生殖细胞呈圆形,中央部位存有一个大液泡,大量微丝在细胞的中央胞质内形成。微丝首先在营养核的核膜表面形成两个集结中心,中心内的微丝呈短粗状。尔后,中心微丝不断瞎长,最终在细胞中央的胞质内形成一个非常 类似多个纺锤体结合在一起的网络结构。这一网络的中间部位经常包围着营养核和生殖细胞,网络的部分微丝则与存在周缘细胞质(或称周质)的微丝网络形成连接,在连接点部位则形成一些由微丝环状组成的结构。未成熟花粉中央的微丝网络可能与营养核和生殖细胞在未成熟花粉内的运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7.
利用白芨萜类化合物处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并进一步研究了细胞凋亡及细胞骨架.白芨萜类化合物可拮抗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物因子(bFGF)刺激的HUVECs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在处理的HUVECs中caspase-8活性明显增加.流式细胞术分析显示经处理的HUVECs的凋亡率随处理时间延长而升高.通过对微管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和微丝进行荧光染色后,用激光共焦扫描显微观察表明,白芨萜类化合物处理的HUVECs中的微管和微丝发生改变甚至被破坏.因此,白芨萜类化合物造成HUVECs凋亡很可能是通过促使微管解体以及微丝去组装造成的.  相似文献   

8.
鼻咽癌与细菌L型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量研究表明,鼻咽癌与EB病毒有关。通过对98例鼻咽癌组织的切片革兰氏染色L型检查、电镜和L型抗体免疫组化染色等研究,发现鼻咽癌组织中细菌L型亦甚常见,切片革兰氏染色有78例查见细菌L型,其阳性率为79.6%;免疫细化染色L型抗原检出阳性率为62.2%,电镜不仅在细胞间质见到细菌L型,而且在癌细胞、巨噬胞细等细胞胞质内也见到细菌L型。提示,细菌L型与鼻咽癌关系十分密切,很可能是鼻咽癌致癌因子之一。  相似文献   

9.
经电视显微镜活体观察与录象分析发现,凤眼莲柱头乳突细胞中活跃的胞质流动呈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即带状胞质与大颗粒的集流涌动和胞质纤索波动与细颗粒的循索迁移。以微管(MT)、微丝(MF)专一性抑制剂APM和CB处理,结合卡马氏蓝染色显示胞质骨架结构,进而证实胞质流动具有双重运转机制,细胞内由MT与MF组成的柱状集索骨架与胞质流动密切有关。集索中MT与MF的相互配合与共存对胞质的集流涌动是必不可少的;而纤索的波动迁移则不受MT的制约,主要由MF独立支撑,在使MT遭破坏的处理下,细颗粒的循索迁移仍然进行。  相似文献   

10.
本文研究外源性层粘连蛋白与癌细胞膜上受体结合调节胞内肌动蛋白微丝组装与改变细胞游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膜上层粘连蛋白受体的侧向扩散运动及膜脂分子流动性变化之间的关系.用各种荧光技术,如荧光显微米,荧光漂白恢复技术和荧光流式细胞术得到了明显的证据.层粘连蛋白与肝癌细胞膜有结合,使分散的腹水肝癌细胞粘连聚集,并膜下周动蛋白微丝增加,当把癌细胞分开则细胞从原位游动很大距离.如不分离粘连的细胞可减少其脱落和转移.层粘连蛋白与受体结合则受体的侧向扩散系数减小,膜脂流动性降低,使膜上分子运动受影响,对癌的生长不利.  相似文献   

11.
以洋葱(AlliumcepaL.)花粉母细胞为材料,采用DGD包埋去包埋原位技术,对花粉母细胞不同发育时期的细胞内、细胞间微梁骨架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电镜观察。结果发现,花粉母细胞核内存在粗细不等的微梁骨架,与核仁和染色体紧密相连,随着发育的推移,其均一性发生改变。在核周有核纤层样的结构存在,与细胞核和胞质中的微梁骨架紧密相连,到前期结束时解体。洋葱花粉母细胞内具有发达的胞质微梁骨架,这种结构在减数分裂前期Ⅰ变化不明显。在胞间连接(胞间连丝和胞质通道)内,也有精细的微梁骨架分布,并且与两端细胞中的骨架相连。在凝线期的花粉母细胞中观察到细胞融合现象,有胞质或核内微梁骨架与穿壁转移的胞质小球和核小球内骨架相连。此时细胞核偏向一边,但细胞的其余部位仍充满了胞质微梁骨架。初步探讨了核微梁骨架与核仁和染色体之间的关系,核纤层与细胞核之间的关系,以及细胞内、细胞间微梁骨架与细胞融合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细胞周期和骨架在CNE-2Z细胞凋亡中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DNA电泳、PI染色流式细胞仪(FCM)分析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CM)观察, 检测了蛋白激酶C(PKC)抑制剂诱导CNE-2Z细胞凋亡时细胞周期和骨架的改变. PKC抑制剂staurospoine(ST)、sphingosine(SS), 终浓度分别为1×10-6 mol/L和4×10-5 mol/L, 诱导细胞24 h.结果发现处理组细胞均有典型的DNA亚二倍体峰, DNA电泳有梯状图谱; 细胞周期百分比SS组较对照组S期增加及G1期减少明显(P<0.05); ST组G2期增加、G1和S期显著减少(P<0.01). 对照组细胞染色质分布均匀; 胞质微丝呈细颗粒状, 均匀分布. 诱导细胞染色质碎裂呈不规则缺损; 胞质微丝散乱, 颗粒粗大, 排列不均. 结果表明, SS、ST可诱导CNE-2Z细胞凋亡, 细胞周期和骨架在细胞凋亡时, 均发生了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3.
Fas受体与FasL在胃癌细胞株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观察Fas受体与FasL在胃癌细胞株的表达,以及Fas和FasL的功能提供形态学依据。采用敏感的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结果提示所有胃癌细胞均呈Fas受体免疫反应阳性,阳性物质定位于胸质,胞核为阴性反应;同样所有胃癌细胞亦呈FasL免疫反应性,阳性信号位于胞质,胞核未见阳性信号。这提示Fas可能参与了胃癌细胞生长的调节,胃癌细胞的凋亡在自我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14.
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术研究微管微丝交联因子(MACF1)与成骨样细胞(MD63及MC3T3)微丝/微管骨架、黏着斑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MACF1不连续地分布于微管纤维上,与微丝骨架部分共定位于胞质中,在很多的成骨细胞中可见MACF1分布于骨架相关的粘着斑处:细胞松弛素B影响了MACF1在成骨细胞中的分布,并有使其向细胞核周围及核内转位的趋势.秋水仙素对MACF1的分布无明显的影响.转染了siRNA—MACFl的MG.63细胞微丝骨架纤维分布不连续、微管骨架纤维分布紊乱.这些结果提示MACF1不仅起交联微丝及微管细胞骨架的作用.而且还可稳定细胞骨架:成骨细胞MACF1的分布更依赖于微丝骨架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5.
刘辉  陈大元 《动物学报》1994,40(4):351-355
小鼠生发泡期卵母细胞在1μg/ml细胞松弛素B中培养,部分微丝解聚,卵母细胞不能产生极性而在细胞中部形成分裂沟(假分裂);极泡期卵在1μg/ml CB 中,分裂沟继续收缩,排和放第一极体,假分裂的分裂沟和极区分裂沟形成均与分裂器中体位置相关,部分微丝解聚并不影响假分裂和第一极体的排放,全部微丝解释(10μg/ml CB)将中断假分裂和胞质分裂,分裂沟消失,卵恢复球形,由此可见,成熟过程中卵母细胞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白细胞介素6(IL-6)对胆管癌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胆管癌细胞株QBC939 进行试验, 用MTT 法检测不同浓度IL-6 对人胆管癌细胞系QBC939 增殖的影响,用Annexin V和PI染色检测不同浓度IL-6对人胆管癌细 胞系QBC939 凋亡的影响,RT-PCR 检测细胞内Bcl-2、Bax 的mRNA水平,并且将QBC939 细胞移植至裸鼠皮下观察移植瘤的 生长速度、重量以及体积的变化。结果:同时间段不同浓度IL-6 的QBC939 细胞增殖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IL-6 的浓度越 高,其增殖的水平也越高,OD 值与IL-6 的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不同浓度IL-6 对胆管癌细胞的凋亡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 (P<0.05),且随着IL-6 的浓度不断的增高,细胞的凋亡率逐渐下降,IL-6 的浓度与细胞的凋亡率呈负相关关系;对照组细胞培养 48 h 后的凋亡率显著高于培养24 h后(P<0.05),而IL-6 实验组的细胞的24 h凋亡率与48 h凋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Bcl-2 的mRNA水平随着IL-6 浓度增加逐渐升高,而Bax 的mRNA水平随着IL-6 的浓度增加逐渐降低,且IL-6 浓度与Bcl-2 mRNA水平呈正相关关系,IL-6 的浓度与Bax mRNA水平呈负相关关系。IL-6 实验组的肿瘤体积和重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增 大(P<0.05),且IL-6 实验组移植瘤的生长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IL-6 能够促进QBC939细胞增殖,抑制其凋亡,可 能与上调Bcl-2 的mRNA水平以及下调Bax的mRN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7.
微丝在真菌生长发育、胞质分裂等生命过程中具有重要功能。通过农杆菌介导遗传转化方法,将荧光mCherry标记微丝的表达载体pSULPH-Lifeact-mCherry转入大丽轮枝菌(Verticillium dahliae Kleb.)野生型V592,获得稳定的微丝荧光标记菌株V592/Lifeact-mCherry,并检测了其生物学表型和孢子萌发、菌丝生长等过程中的微丝荧光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微丝荧光标记菌株的菌落形态、生长速率、产孢量、萌发率等表型与野生型没有显著差异;且可以观察到微丝荧光信号在分生孢子和菌丝的顶端及隔膜都有清晰定位,同时对该菌株隔膜形成过程微丝动态观察发现,微丝参与胞质分裂进程中肌动球蛋白收缩环CAR (Contractile actomyosin ring)的形成。微丝荧光标记菌株可用于微丝在真菌发育中的动力学研究,这为深入研究微丝在真菌发育及致病过程中的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  相似文献   

18.
C-cadherin控制非洲爪蛙早期胚胎中微丝骨架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皮细胞间形成的Adherensjunctions复合物通过E—cadherin胞质区段,经由catenin家族蛋白介导,与细胞中微丝骨架系统(micrOfilament)相互作用,参与控制细胞极性、迁移,发育中的形态建成运动以及组织稳态维持等重要生命现象。多方面实验证据表明,cadherin复合物与微丝骨架系统的相互作用是高度动态的;作者前期的工作发现,在非洲爪蛙早期胚胎中,经典cadherin(C-cadherin)在细胞膜上的表达量决定细胞中微丝骨架合成总量。该研究进一步提供实验证据,表明随着囊胚期细胞增殖的进行,囊胚中期以后,细胞表面c—cadherin逐步富集,相应地细胞中微丝骨架的合成量也增加。我们还通过细胞解聚,C-cadherin敲降和过量表达,以及c-cadherin与F-actin共定位分析等实验验证在囊胚期外胚层细胞中,细胞膜C—cadherin表达量与细胞微丝骨架的合成量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细胞内微丝骨架的变化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癌细胞的形态及癌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如粘附、迁移和浸润)与细胞内骨架系统密切相关,本研究利用Phalloidin-FTTC标记人肝癌Bel-7402细胞内F-肌动蛋白(F-aetin),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测细胞微丝骨架与癌细胞形态的关系,及Cyt-B处理Bel-7402细胞后,癌细胞内微丝骨架的变化。结果显示:癌细胞内F-aedn解聚,F-aetin小体的聚集重组是癌细胞的形态变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对花粉管中的微丝和微管研究的几个问题的进展进行了综述,包括微丝和微管在花粉管中的分布;微丝和微管在花粉管胞质流动、细胞器运动以及花粉管生长中的作用等几个方面,并对今后这些方面研究的重要总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