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影响红豆杉内生真菌拟盘多毛孢属菌株H619生长的11个发酵因素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菌适宜生长的C源、N源、C/N、pH值、Ca~(2 )和Mg~(2 )浓度分别约为蔗糖、玉米粉、25:1~35:1、7~8、1.5‰、0.07‰;最优培养条件约为装料比50 mL/250 mL、接种量10%、转速176 r/min,温度25℃,发酵周期7 d。探讨了各因素影响菌丝生长的显著性,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
五、摘要根据向日葵胚(约5毫米长)的离体培养试验,我们得出下列结论: 1.IAA(0.05—20ppm)对于生长有促进作用,表现在鮮重的显著增加。IAA有引起胚愈伤组织形成的作用,1ppm IAA约有1/4的胚长愈伤组织,5ppm的约2/3,10ppm以上的100%胚长愈伤组织。IAA在低浓度时(0.05—0.1ppm)对根的形成与生长有促进作用,在高浓度时(10—20ppm)对根的形成与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 2.椰子乳汁(经高压消毒)对苗的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对于根的生长有抑制作用,这种现象在培养前两周差别特别明显,在后期差别逐渐缩小。高浓度的椰子乳汁(20%以上)也可以引起愈伤组织的形成,但不如IAA有效。 3.当IAA和椰子乳汁混合处理时,对于生长的影响及愈伤组织的形成表现得更为明显。而椰子汁与IAA的作用有某些类似之处,但不能表明椰子乳汁中起作用的物质只是一种IAA。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复合性血管瘤(composite hemangioendothelioma,CHE)的临床病理和生物学特点。方法:结合相关文献对1例肺复合性血管内皮瘤伴皮肤和脑转移的临床资料、组织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镜检见肿瘤组织由良性、中间型及恶性血管多种成分混合组成:肺组织与头皮的真皮及皮下组织的病变相似,为浸润性生长,病变包括上皮样血管内皮瘤(约占50%)、网状型血管内皮瘤(约占15%)、梭形细胞血管瘤(约占20%)、"血管肉瘤样"区域(约占5%)和良性血管病变(约占10%)。颅内病变可见上皮样血管内皮瘤、梭形细胞肿瘤及动静脉畸形区域。免疫组化标记示FⅧRAg( )、cD34( )。结论:肺复合性血管内皮瘤属交界性/低度恶性肿瘤,确诊依赖于病理形态学,有复发倾向,少见转移。  相似文献   

4.
南方冰灾干扰后车八岭山地常绿阔叶林地被植物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区余端  王楚彪  苏志尧 《生态学报》2015,35(13):4500-4507
按生长型划分广东省车八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山地常绿阔叶林地被植物,研究自然干扰后连续3a(2008—2010年)不同生长型地被植物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自然干扰后地被植物优势种的变化不大;草本植物约占优势种的60%,藤本植物约占20%—30%,灌木约占10%—20%。(2)2008年各生长型地被植物的在样方中个体数分布较其它年份都更为分散且更多;2009和2010年各生长型地被植物的个体数分布模式更为相似,尤其是灌木。2008—2010年草本植物丰富度逐年增加;藤本植物逐年减少;灌木2009年最多,2008年次之,2010年最少。(3)多响应置换过程的结果显示各生长型地被植物3a间的组成和分布有极显著差异(P0.0001);从各年度的两两比较看,各生长型地被植物组成和分布的年际差异显著程度逐渐降低:其中以草本植物的年间差异最大、年间变化的指示种最多;藤本植物居中;灌木的年间差异最小、年间变化指示种也最少。指示种分析与指示种在不同组分年份中的变化情况结合起来能筛选出指示作用更强的指示种。  相似文献   

5.
目的:构建针对猪肌肉生长抑制素mRNA的RNA干涉载体,并体内验证其有效性。方法:分别体外转染化学合成4个19 bp的siRNA片段获取针对肌肉生长抑制素的序列,构建RNA干涉载体,将上述载体注射到猪股四头肌中,RT-PCR检测证明其表达有效性及生肌调节因子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获得了针对肌肉生长抑制素的2个小干涉RNA序列,构建了2个重组载体,股四头肌注射混合后的等量重组载体,RT-PCR显示注射重组RNA干涉载体可显著降低肌肉生长抑制素的mRNA水平(约降低了40%),生肌调节因子mRNA水平显著上调(分别约为对照组的2.1~3.9倍)。结论:该试验为在转基因动物的肌肉中表达外源基因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植物名称:谷子(Setaria italica)九谷品种。材料类别:大田栽培的九谷取用穗长约2~15cm的幼穗。培养条件:(1)愈伤组织的诱导采用组合的培养基,即PC-l2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MS生长物质+1/2MS铁盐,附加500mg/l(单位下同)水解乳蛋白(LH)、5%蔗糖、0.5%(v/v)酵母浸出  相似文献   

7.
小兴安岭红松径向生长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尹红  王靖  刘洪滨  黄磊  朱海峰 《生态学报》2011,31(24):7343-7350
基于SRES A1B温室气体排放情景,由全球气候模式(MPI_ECHAM5)产生的逐日气候模拟数据驱动TREE-RING树轮生态机理模型,模拟了小兴安岭红松(Pinus koraiensis)树木径向生长变化.结果表明:在A1B情景下,随着大气CO2浓度的不断增加以及局地气温的不断升高,红松树木生长开始和结束时间显著提前,2011-2060年比1961-2010年径向生长开始时间平均提前约5d左右,生长结束时间平均提前约3d左右.红松树木的径向生长量不断增加,2011-2060年比1961 -2010年径向生长量平均增加约35%,径向生长量的增加主要是CO2施肥作用的结果,在不考虑CO2施肥效应下,只考虑降水量变化使树木径向生长量增加约2%,而未来50a的气温变化使树木径向生长量相对于1961 -2010年减少约23%.  相似文献   

8.
植物名称:凤仙花(Impatiens balsamina)。材料类别:顶芽。培养条件:以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1) BA 0.5mg/L(单位下同);(2) BA 0.1+IAA 0.01+GA 0.01。蔗糖3%,琼脂0.6%,pH5.8~6.0。温度25±2℃,照光10~12小时,光照度约1500lx。生长与分化情况:将无菌苗从靠近子叶处切  相似文献   

9.
陆生生境中喜旱莲子草的生长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原产南美洲, 后被引入到北美洲、大洋洲、东南亚和中国等地, 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外来入侵种。对喜旱莲子草陆生种群的有效控制一直是一个难题。本文中通过种植实验建立了陆生生境中喜旱莲子草主枝长、生物量、叶面积和斑块面积等的生长模型。结果表明: (1)喜旱莲子草的主枝长、生物量、叶面积和斑块面积等均表现为指数式生长, 其日增长率(%)分别为4.28、11.27、11.59和8.67。(2)喜旱莲子草的地上重(x)-地下根茎重(y)的异速生长指数b约为3/4(01), 即总重和叶面积相对于主枝长呈二次幂增长, 由此可进一步推出总重和叶面积与斑块面积成正比; 生物量-叶面积的异速生长指数b约为1, 为等速生长(b=1), 即单位生物量所支持的叶面积不随植株大小的变化而变化(冠层恒定性)。其叶面积比为88.24 cm2/g, 比叶面积为287.97 cm2/g。通过本研究期望对喜旱莲子草陆生局域斑块的生长进行预测, 同时为进一步建立其控制模型提供基础数据, 为制定经济有效的控制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五色椒和辣椒下胚轴的不定芽分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名称:五色椒(Capsicum frutescens var.cerasiforme);辣椒(C.frutescens) 材料类别:3周或4周龄幼苗的下胚轴切段,约1~2cm长。培养条件:培养基(1)MS IAA1mg/L(单位下同) BA2 LH500;(2)1/4MS IAA0.2。每日光照10~12小时,500lx,恒温25℃。生长与分化情况:五色椒与辣椒下胚轴切段在  相似文献   

11.
植物名称:崖椒(Zarthoxylum schinifolium)。材料类别:崖椒萌发枝条的茎尖。培养条件:培养基:①1/2MS(大量元素)+BA0.3 mg/L(单位下同)+GA0.5+NAA0.03,②MS+BA0.5+GA0.5+NAA0.3,③1/2MS+IAA0.2。培养温度23⒍28℃,光照2000~2500lx,每日光照11~12小时。生长与分化情况:(1)茎尖在培养基①上,25天左右基部逐渐膨大,30天左右开始生长,约两个月可长成3cm左右的无根苗。(2)将无根苗剪成具  相似文献   

12.
长白山原始林红松径向生长及林分碳汇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白山地处温带针阔混交林的中心地带,其植物生长对气候变化反映较为敏感。运用树木年代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以该区保存完好的地带性顶级群落阔叶红松林为研究对象,探讨了红松(Pinus koraiensis)径向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期揭示全球气候变化对阔叶红松林及红松树木生长的影响。以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北坡为研究地点,建立红松树轮年表,计算年均生物量生长量,与逐月各气候因子进行相关和响应函数分析,以期揭示红松径向生长与气候变化的关系。同时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分别建立了红松树轮指数、年均生物量生长量与主要气候因子的模拟回归方程。主要结论如下:(1)长白山红松年表特征分析表明其生长对气候变化敏感,适用于进行树轮气候学分析;(2)红松径向生长受当年生长季前期温度影响较大;(3)温度是限制红松径向生长的主要因子,气候变暖将促进红松的径向生长;(4)目前林分单位面积地上生物量为310.88t/hm~2,单位面积林分生物量生长量约为5.077t hm~(-2)a~(-1),即每公顷每年固碳约2.539t,表明该地区老龄阔叶红松林仍具有较强的固碳能力。  相似文献   

13.
我们曾证实了鸡胚视网膜基膜是培养视网膜神经纤维生长的最适基底。本文研究了不同发育时期鸡胚(E6、E12)的基膜对于不同发育时期(鸡胚E6、E12;新生金仓鼠d 0,d1,d 9和成年金仓鼠)视网膜纤维生长的影响。结果是:(1)随着视网膜的发育,在E6或E12基膜上神经纤维生长的长度和茂密程度下降;(2)发育早期的视网膜(E 6,d 0,d 1)在E6和E12基膜上,纤维生长的长度相近;(3)发育晚期的(E 12,d 9)以及成熟的视网膜在E12基膜上纤维生长的长度要比E6基膜上的长(约1.5-1.9倍);(4)E12和E6基膜对纤维生长作用的差别可能和层粘连蛋白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改良的石蜡包埋切片染色技术,对太平洋日本沿岸收集到的286头斑点原海豚(Stenella attenuata)的牙齿标本进行了年龄鉴定,定义了斑点原海豚的牙齿质和牙骨质生长层组(GLGs)。从年龄和生长的角度对斑点原海豚的一些种群生物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推算了部分种群参数。斑点原海豚在约18龄时,牙齿质停止生长,牙髓腔封闭。牙齿质中计数到的GLGs最多为18层,牙骨质中计数到的最多为42层。斑点原海豚的年龄与生长在一定范围内遵循一定的幂函数关系。5—6龄以前,斑点原海豚生长迅速,雌雄生长无明显差异。8—14龄之间,雄性的生长快于雌性。雌性约17龄时达到饱和体长191cm,雄性约22龄达到饱和体长201cm[动物学报51(3):476-485,2005]。  相似文献   

15.
目前已知石蒜科植物含有约一百五十种生物碱。其中有些生物碱具植物生长调节作用。Yamagu-chi (1953)曾以石蒜碱(Lycorinc)或石蒜裂碱(Lycorenine)处理蚕豆种子,降低其细胞分裂。Ceriotti(1967)从水仙鳞茎分离出一种生物碱Narciclasine,强烈抑制小麦侧根的生长,显示似秋水仙素的作用。Toshihiko(1968)从石蒜鳞茎分离得两个植物生长抑制剂Lycoricidinol和Lycoricidine,抑制燕麦胚  相似文献   

16.
植物名称:山莴苣(Lactuca indica)。材料类别:叶片、叶柄、下胚轴、子叶。培养条件: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1)BA 0.5mg/L(单位下同)+NAA 1.0;(2)BA 0.5+NAA3.0;(3)BA 1.0+NAA 0.5;(4)BA 3.0+NAA0.5;(5)BA 6.0+NAA 0.5。培养温度25~28℃,光照10~12小时,光照度约1000lx。生长与分化情况:取无菌苗的四种外植体,在培  相似文献   

17.
紫背竹芋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1 植物名称 紫背竹芋 (Stromanthesan guinea)。2 材料类别 基生芽。3 培养条件 诱芽培养基 :( 1 )MS 6 BA 5~ 1 0mg·L- 1 (单位下同 ) IAA 0~ 0 .2。诱根培养基 :( 2 )MS NAA 2。附加 3%蔗糖、0 .8%琼脂 ,pH5 .8~ 6.0 ,培养温度 ( 2 5± 1 )℃ ,光照度 1 0 0 0lx左右 ,光照时间 1 2h·d- 1 。4 生长与分化情况  剥取紫背竹芋基生芽 ,消毒后培养在 ( 1 )号培养基上 ,外植体正常生长。约 30d左右 ,从基部萌发新芽 ,新芽生长一段时间又可继续产生子芽。诱导芽可用作继代培养不断扩…  相似文献   

18.
植物名称:竹节参(Panax japonicum)。材料类别:嫩茎、根茎。培养条件: 培养基:(1)MS IAA1 2,4-D1 KT0.1(浓度单位:mg/l,下同);(2)MS IAA1 2,4-D0.5 NAA2.5 KT0.1;(3)MS IAA1 2,4-D0.2 KT2。培养物置于23±1℃,1600—2000lx照光12小时的条件下静置培养。生长与分化情况:嫩茎和根茎截段当置于(1)培养基上,10天后便可见到外植体变粗变厚,切口处凹凸不平,略带白色或微黄色,15天后出现瘤状突起,并逐渐形成致密的淡黄色愈伤组织,初时愈伤组织生长缓慢2~3个月以后生长稍快,将愈伤组织移至培养基(2)后,约经1个月可见愈伤组织表面  相似文献   

19.
2016年2-4月搭乘"科学"号科学考察船对采自热带西太平洋海区的浮游有孔虫进行船上现场分离,分别在两种不同温度(22℃和27℃)下对Globigerinoides sacculifer进行单种培养,研究温度对G.sacculifer生长的影响。培养实验结果表明:G.sacculifer的个体生长受温度的影响显著,27℃下生长率(29.72μm/day)显著大于22℃(17.28μm/day)(P0.05)。22-27℃之间的温度系数Q10为2.96,G.sacculifer体长每天增长约17.28~29.72μm,达到成体大小(~400μm)约需2周。本研究结果显示,热带西太平洋海区G.sacculifer的温度系数较高,表明其对温度的反应极为敏感。  相似文献   

20.
利用不同方法测定红松人工林叶面积指数的季节动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2种异速生长方程法、凋落物法、综合法(对光学仪器法进行木质部分及集聚效应校正后结合凋落物法)和光学仪器法测定了小兴安岭红松(Pinus koraiensis)人工林的叶面积指数(LAI)。首先利用光学仪器法测定有效叶面积指数(Le)的季节动态;其次为获得相对准确LAI,基于生长季节(5—8月)的展叶调查,结合凋落物法、综合法和2种异速生长方程法分别测定LAI的季节动态。结果表明:生长季节红松叶片8月初停止生长,迟于其他树种约两周;不同方法测定红松人工林LAI的季节变化均呈单峰型,且在8月初达到峰值,分别为异速生长方法-B(10.58)凋落物法(7.90)异速生长方法-A(6.70)综合法(4.41)光学仪器法(1.81);在整个调查期内(5月至11月),相对于异速生长方法-B、凋落物法、异速生长方法-A和综合法,光学仪器法分别平均低估81.69%、75.50%、70.18%和48.90%。本研究探讨了非破坏条件下测定红松人工林LAI季节动态的直接方法,并比较了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研究结果可为有效测定常绿针叶林LAI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