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鼎湖山森林植物种群分布格局分析与联结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布格局分析与联结分析是研究植物群落空间分布及结构的重要方法。本文以鼎湖山自然保护区马尾松群落,马尾松阔叶树混交林群落和厚壳桂森林群落为对象,选择22个主要的乔木、灌木、藤本种群,应用Greig-Smith分布格局分析、Kershaw强度分析。Hill二项局部方差分析和谱分析等四个分布格局分析方法及结合分析、协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三个联结分析方法,描述和指示了植物种群水平分布的斑块性及种群之间在空间分布上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从统计处理和实用范围等方面比较了各方法的合理性及有效性。研究表明,分布格局分析对于南亚热带森林植物种群分布格局强度与规模的分离是有效的。其中Greig-Smith方法有一定的适应性,并可通过与Hill方法的结合应用使其缺陷得以补偿;而谱分析方法更适用于大样本的分析。联结分析中,只有少数种间发生正或负的联结;三个方法各具特点,尤以结合分析在计算上和图示上为佳。  相似文献   

2.
Logistic、Mitscherlich、Gompertz方程是一类三参数饱和增长曲线模型,广泛地应用于许多学科领域.本文基于logistic方程饱和值K估计的三点法、四点法,推导出Mitscherlich、Gompertz方程K值的三点法、四点法估计公式,并以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中两种优势乔木厚壳桂、黄果厚壳桂种群为例,先用三点法或四点法估计出K值,再通过线性回归与非线性回归相结合的方法,可获得三个增长模型中三个参数的最优无偏估计.实例研究表明,两个优势种群增长数据均符合三个增长模型,但更符合增长曲线呈S形的logistic、Gompertz方程,且以logistic方程最适合于观察;黄果厚壳桂种群增长快于厚壳桂种群.  相似文献   

3.
南亚热带森林片断化对厚壳桂种群遗传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森林片断化是造成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但从种群遗传学角度开展的研究还远远不够。因此,本文采用ISSR(inter-simplesequencerepeat)方法对广东省鼎湖山、黑石顶、大雾岭、古田、萝岗和饶平6个地点的南亚热带片断化森林中的厚壳桂(Cryptocaryachinensis)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每个种群分成体、小树和幼苗3个年龄级采样,共采集厚壳桂样品448个。7个ISSR引物共扩增出209条多态性带。研究结果表明,6个厚壳桂种群的总遗传多样性为0.1529,种群平均遗传多样性为0.0537。和保护较好的厚壳桂种群相比,萝岗和饶平的两个村边林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较低。6个厚壳桂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系数(GST)为0.6489。AMOVA分析结果表明,总的遗传变异中,67.97%(P<0.0002)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间,2.06%(P<0.01)的遗传变异存在于不同年龄级之间,29.96%(P<0.0002)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种群内。基于遗传距离的UPGMA分析结果表明,6个厚壳桂种群大致分成两支:一支包括大雾岭和黑石顶2个种群,另一支包括其他4个种群。鼎湖山、古田、大雾岭和黑石顶不同年龄级均各自聚合在一起。可以看出,森林的破碎化导致了南亚热带厚壳桂种群遗传多样性降低,种群间基因流受阻,提示我们对于同一地区的易危物种,这种威胁将很大,急需开展相关的保护研究。  相似文献   

4.
森林群落的演替过程,是以各优势种群的动态为其表现特征.本项系列研究以系统地揭示鼎湖山森林植被演替过程各优势种群的动态为目的,本文研究了其中演替顶极种黄果厚壳桂和厚壳桂种群的动态.结果表明在演替过程中,其生态位宽度在针阔叶混交林阶段后期逐渐增大,这一趋势将至地带性中生性季风常绿阔叶林阶段.在这类中生性树种的发展过程中,种群的分布格局强度均有在高集群和随机分布之间、围绕低集群分布呈波动的趋势;其与早期先锋树种马尾松种群的生态位重叠值和种间联结值在针阔叶混交林阶段有较低值,至阳生性阔叶树种为优势常绿阔叶林阶段下降为零;而与阳生性树种的生态位重叠值和种间联结值由高向低转变,说明这类种群作为群落顶极种的特性.  相似文献   

5.
鼎湖山森林优势种群数量动态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4  
王伯荪  彭少麟 《生态学报》1987,7(3):214-221
本文分析研究了鼎湖山森林群落优势种群的数量动态,结果表明厚壳桂和黄果厚壳桂的增长曲线是与逻辑斯谛曲线相一致,椎栗的增长曲线则是一条近似的抛物曲线。拟合组建了种群增长方程(6)、(7)、(8)、(9)、(12),并论证了可信度及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6.
鼎湖山气候顶极群落种间联结变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彭李菁 《生态学报》2006,26(11):3732-3739
通过与前人工作的比较,研究鼎湖山地带性植被气候顶极群落种间联结22a来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了22a,其种类结构尤其优势种类组成没有明显变化,这反映了厚壳桂群落处于演替的顶极阶段,其物种组成上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现群落中的种间联结强度比1984年趋于缓和,高联结值的种对减少,完全正或负联结的种对,1984年为15,而2006年为5;一般联结的种对大为增加,联结值40以下的1984年为约1,2,而2006年为约3/5弱,表明群落的种群更趋向于独立分布而不是联结分布。生物竞争特性对种间关系有一定1的影响。主要原因是与物种对群落的选择和群落对生存物种的选择和淘汰有密切的关系。特别虫灾事件使该群落的群落结构有了较大的波动,但是群落的性质没有改变。反映了厚壳桂群落作为地带性气候顶级群落具有稳定性与较强的自我调节、自我恢复能力。整个群落的种群随时间进程趋向于独立分布,但这种分布趋势有其相对性,其中强独立分布(完全没有种间联结)的种群分布格局变弱,弱独立分布(只有微弱种间联结)的种群格局变强。  相似文献   

7.
采用ISSR分子标记对广东省黑石顶地区厚壳桂(Cryptocarya chinensis)不同年龄级(成体、小树、幼苗)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和具有相同生活史特征的物种相比,黑石顶厚壳桂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低,总的基因多样性为0.0901;不同年龄级遗传多样性由成体-小树-幼苗逐渐降低,分别为0.0880、0.0793、0.0648.3个年龄级间的遗传分化为Gst=0.1410,st=0.0659(AMOVA).这一地区厚壳桂种群低的遗传多样性是由于这一地区森林片断化后,种群隔离导致不同地区种群间基因流的不畅通、个体数量缩小使得种群内遗传漂移作用加剧.但种群世代间遗传分化可能由取样误差导致的遗传漂变所产生.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利用形态性状和2个分子标记(ITS和RPB2),对国产厚壳桂属(Cryptocarya)物种进行系统发育研究,并简要分析其物种多样化的成因。结果显示,形态和分子证据均支持将国产厚壳桂属物种划分为两个组:离基三出脉组和羽状脉组。云南、海南、广西和广东地区可能是国产厚壳桂属物种分化的“摇篮”,这些地区分布着我国90%以上的厚壳桂属物种。大多数国产厚壳桂物种形态特征十分相似,分子序列也没有显著差异,推测可能是近期物种快速分化形成所致。  相似文献   

9.
广东黑石顶森林群落黄果厚壳桂幼苗出生和死亡特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黑石顶森林群落中黄果厚壳桂种群幼苗的出生和死亡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黄果厚壳桂幼苗具有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特点,一年中以幼苗旺盛生长的季节率最高,且死亡者主要是1年生和2年生的幼苗,3年以上幼苗很少死亡,幼苗出生和死亡与种群密度,林内光照及土壤水分的相关性因幼苗生长的群落环境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0.
广东黑石顶森林群落黄果厚壳桂幼苗出生和死亡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黑石顶森林群落中黄果厚壳桂种群幼苗的出生和死亡的定位研究结果表明:黄果厚壳桂幼苗具有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的特点,一年中以幼苗旺盛生长的季节死亡率最高,且死亡者主要是1年生和2年生的幼苗,3年以上幼苗很少死亡。幼苗出生和死亡与种群密度、林内光照及土壤水分的相关性因幼苗生长的群落环境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1.
贡嘎山麦吊杉群落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及相互关系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宁 《植物生态学报》1995,19(3):270-279
本文对贡嘎山麦吊杉群落各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除麦吊杉和铁杉等大型针叶树种呈随机分布外,其余优势种群皆呈聚集分布。结合种群结构的分析表明,种群的分布格局随树龄的变化是个动态因子,并与微环境条件的变化有关。通过种间联结系数半矩阵的分析,对62种乔木的种间联结、种群分布与生态幅度进行了描述,划分出麦吊杉群落中不同的生态组合,表明各种群间也有不同的竞争和结合关系,但总体上显示出各生态组合的适应共性。  相似文献   

12.
江西九连山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与分布格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江西九连山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变化"的方法,应用统计软件对该地区常绿阔叶林群落优势种群的年龄结构特征和分布格局进行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润楠的存活曲线表现为极显著的线性关系,罗浮栲与赤楠等种群的存活曲线表现为显著的线性关系;种群的年龄结构既有稳定型或增长型,也有衰退波动型,如木荷、润楠等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增长型,拟赤杨、枫香等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丝线吊芙蓉、罗浮槭、鹿角栲等种群的年龄结构由稳定型趋向衰退型。应用聚集度指标、方差和均值比率、负二项式分布等方法研究各主要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结果为构成群落乔木层的12个主要优势种群的分布格局均属聚集分布,并符合负二项式分布。  相似文献   

13.
蒙古栎群落蒸腾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石福臣  杨国亭 《植物研究》1993,13(3):302-306
本文用ZHT型数字式蒸腾仪对蒙古栎群落及其种群,进行了连续的时间及空间梯度测定与分析,得出了蒙古栎群落乔木、灌木及草本植物蒸腾强度的日变化规律,并从蒸腾生理角度提出了各种群在群落中的地位,说明了蒸腾强度是反映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的一个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14.
鼎湖山森林群落数量分析——Ⅱ.优势种群间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鼎湖山森林群落的乔木优势种群,应用2×2联表 X~2检验、相关系数t-检验,相关图解分析等方法,进行了种间联结测定和相关分析;并通过方差分析比较不同群落中优势种群间的分布差异。研究表明:种群间的相关性与种群的密度、年龄结构、生活型与生态幅度以及所在植物群落的演替阶段有关。取样面积的大小决定着种群联结的表征。本文应用的研究方法适用于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乔木种群相关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黄果厚壳桂种群生态学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彭少麟  李丹 《生态学报》1999,19(4):485-489
通过对黄果厚壳桂的生态学特征研究表明,黄果厚壳桂是南亚热带季风绿阔叶林中地生性顶极群落中的优势种群,在南亚热带低山区域有广泛的分布,在森林群落演替的过程中,黄果厚壳桂是最早进入群落的中性性树种之一,其具有较高的光合速率和摄取营养物质的能力,一旦获得适应的生境,其生物量和第一生产力将在群落占较大比重.黄果厚壳桂种群为优势种组成的生态系统内小气候相对稳定,各生理,生态特性差异较小,黄果厚壳桂是地带性植  相似文献   

16.
缙云山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优势种群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用林木大小级分析了缙云山常绿阔叶林次生演替系列群落优势乔木种群密度动态。通过方差分析,用均方—区组图探讨优势种群分布格局动态,研究了种群增长、分布格局与群落演替的关系。通过对演替期间优势种群大小级密度、结构、存活曲线的分析,估计优势种群在演替系列群落中出现的顺序,从而分为演替森林先锋种、顶极先锋种和顶极种。大小级结构分析结果表明,白茅群丛只有Ⅰ、Ⅱ级苗木;马尾松林除V级大树外,为一倒金字塔形;针阔混交林与银木荷林具完整等级的典型金字塔形,栲树林的金字塔不规则。种群分布格局随演替进程而变化,但主要表现为集群分布。以K值判断,顶极群落优势种群集聚度低于混交林。演替期间,种群个体格局规模增大。环境格局变化相应于分布格局而变化,如马尾松种群,规模增加强度下降,如银木荷,或规模强度都增加,如白毛新木姜子。  相似文献   

17.
四川缙云山林下乔木幼苗分布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1 引言 研究林下乔木幼苗的分布格局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不仅可以表达植物种群中幼苗群的特征,而且可根据幼苗群对随机性的偏离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  相似文献   

18.
四川大头茶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14,自引:3,他引:11  
金则新   《广西植物》1996,16(3):233-238
采用相邻格子样方法取样数据,应用方差/均值比的t检验法、负二项参数、扩散型指数、Cassie指标、丛生指标、平均拥挤指数和聚块性指数等方法,分析了四川大头茶种群在不同群落中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在不同群落中,其空间格局均为集群分布,但集群程度有所差异.此外,还分大小级对四川大头茶种群的分布格局进行分析,从幼苗到乔木,其集群程度从大到小。  相似文献   

19.
黑石顶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黄果厚壳桂的AFLP分析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以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分析了黑石顶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优势种群黄果厚壳桂(Cryptocarya concinna)在三个不同群落类型中的遗传多态性及遗传结构,并比较了该3个种群间的遗传分,以4对AFLP选择引物组合产生了大量扩增表型带,用AMOVA、PHYLIP等软件分析计算了种群的遗传结构。结果表明黑石顶黄果厚0壳桂种群具有高的种群内遗传多态性、低的种群间遗传分析。并讨论了种群遗传变化与生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王燕  毕润成  许强 《广西植物》2017,37(7):901-911
为探究针阔混交林群落的空间分布特性、种间关系及演替规律,该研究通过点格局分析方法中的Ripley’L函数对山西太岳山南部1 hm~2针阔混交林中主要乔木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空间关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样地内共调查木本植物41科71属76种,以蔷薇科、毛茛科、唇形科、豆科、菊科、百合科为主,科的分布区类型主要以世界广布为主,属的分区类型以北温带为主;辽东栎(Quercus wutaishanica)、槲树(Quercus dentata)、油松(Pinus tabuliformis)和山杨(Populus davidiana)是该群落的主要树种,样地内的林木总径级结构与主要乔木种群的径级结构相似,呈近似正态分布。辽东栎和槲树的空间分布相似,随尺度增大种群的聚集性减弱并逐渐表现出随机分布的格局特征;油松和山杨在一定尺度范围内呈现聚集分布;主要树种均在一定尺度上表现为两两正相关,且槲树与油松、山杨在整个尺度内都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山西太岳山南部针阔混交林中各个乔木种群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