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野生灵长类夜宿地的利用方式可以明确地反映一个物种特有的生境利用方式和生存之道。2003年12月至38兽2004年10月,我们利用可自动脱落GPS无线电项圈对云南省丽江市金丝厂的一个滇金丝猴(Rhinopithecus bieti)群体的活动进行了持续跟踪记录。本研究着重于对所研究猴群夜宿树的选择和夜宿地的利用方式的考查,并结合可能影响夜宿地选择和利用的环境因素,比如天气、季节、日均温度等做了系统分析。研究群计有180余只个体,家域面积约27.8 km2。GPS项圈记录到夜宿树的有272个夜晚,由此我们确认了131个夜宿地。其中70个(54.3%)夜宿地仅利用了一次,剩余的则不同程度地多次利用(2~9次)。在这些重复利用的夜宿地中,持续利用同一夜宿点的情形共发生了19次,其中连续3个夜晚在同一夜宿地过夜的现象出现了3次,剩下的16次是连续利用同一夜宿地2次。这种连续利用同一夜宿地的情况占重复利用同一夜宿的7.0%,发生频率不高,而且几乎都出现在冬季(84.0%)。滇金丝猴对于同一夜宿地的重复造访的时间间隔约50 d。一旦发生连续重复利用的情况,猴群当天的移动距离显著缩短(527 m vs...  相似文献   

2.
睡眠行为在非人灵长类动物的生活史中占有十分重要地位。关于非人灵长类睡眠地点选择与利用的研究是灵长类行为生态学领域的核心课题之一。本文回顾以往的研究, 总结了非人灵长类动物睡眠地点选择的三个主要影响因素, 即捕食压力引起的安全因素, 睡眠地点的舒适因素和卫生因素; 分别对非人灵长类睡眠地点选择的三种主要形式进行了初步的成因讨论, 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探索性地展望。  相似文献   

3.
西藏红拉雪山滇金丝猴的夜宿地与夜宿树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树栖灵长类动物要在夜宿地度过半生以上的时光,因此选择合适的夜宿地及夜宿树对其存活尤为关键。影响夜宿地以及夜宿树选择的主要因素是逃避天敌捕食,但对于栖息在温带森林的灵长类而言,还必须面对低 温以及食物缺乏等因素的影响。2003 年6 月至2005 年3 月,采用跟踪猴群,记录夜宿地并依据地面粪便颗粒数确定夜宿树,在西藏红拉雪山自然保护区对小昌都滇金丝猴的夜宿地及夜宿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主要 研究时间段196 d 夜宿地记录中猴群使用了101 个夜宿地,使用2 次以上的夜宿地有67 个,夜宿162 d。夜宿地全部位于针叶林中,冬季夜宿地主要分布在向阳、背风和低海拔处。比较重复利用夜宿次数多与夜宿次数少的树发现:夜宿多的树高大,底枝长,而与底枝高没有差异。比较夜宿和不过夜的树发现:夜宿树高大、底枝长。这些特点表明小昌都猴群夜宿地及夜宿树的选择可能受到逃避天敌和体温调节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人工投食行为对非人灵长类社会生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鹏 《人类学学报》2008,27(3):274-283
近年来,国内开展了对几种非人灵长类投食群的研究。借鉴日本猴(Macaca fuscata)、恒河猴(M.mulatta)和黑猩猩(Pan troglodytes)长期积累的研究经验,有利于我们减少人工投食对非人灵长类带来的不利影响,也有利于推动国内非人灵长类社会生态学的深入研究。本文通过比较这三种灵长类野生群和投食群之间的差异,量化地分析了人工投食对灵长类动物社会生态学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社会行为方面,人工投食会导致灵长类动物的聚集、增加争斗频率、改变个体间等级关系、延缓分群现象、影响活动域和增加新兴行为。在种群数量方面,人工投食会缩短雌性性成熟时间、增加出生率和婴猴存活率、减少成年猴死亡率。而人工投食对雄性性成熟、出生间隔等方面的影响仍需要进一步考证。最后我们讨论了人工投食行为的利弊,并建议应谨慎和妥善地实施人工投食,和对非人灵长类投食群进行合理的监管。  相似文献   

5.
中国南部长臂猿的分类与分布——附三个新亚种的描记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0  
长臂猿(Gibbons)系灵长类(Primates)中严格营树栖生活的较高级的一个类群。以前肢长于后肢及无尾为其特征,在灵长类中占有独特的分类地位,且仅分布于亚洲东南部的热带、南亚热带地区。迄今已知现生长臂猿共9种另12亚种。 过去,Anderson(1879);Thomas(1892);Allen(1938);Ellerman & Morrison-Scott(1951);李致祥等(1983)等先后报道中国南部及邻近地区有长臂猿3种另2亚种: 1.白掌长臂猿Hylobales lar carpenteri Groves  相似文献   

6.
笼养东北虎行为的时间分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1998 年4 月至2001 年3 月, 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对哈尔滨动物园的4 只笼养东北虎的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笼养东北虎在全年的昼夜行为时间分配表现为睡眠所占比值最多; 其次是卧息和活动; 摄食和其它行为(包括饮水、排尿、排粪、修饰、嗅闻、嬉戏、站立、直立、发声等) 最少。在不同季节笼养东北虎的活动变化规律基本相似, 一昼夜的睡眠、运动和卧息均有两个高峰期, 但高峰期出现和持续的时间有所差异。睡眠的高峰期在10 : 00~14 : 00 和20 : 00 至次日06 : 00 , 活动的高峰期在05 : 00~10 : 00 和14 : 00~17 : 00 , 卧息的高峰期在05 : 00~10 : 00 和13 : 00~20 : 00 , 摄食仅在16 : 00~20 : 00 有一个高峰期。冬季(12~2 月) 与春(3~5 月) 、夏(6~8 月) 、秋季(9~11 月) 相比, 东北虎在白昼睡眠的时间显著减少,夜晚则显著增多。  相似文献   

7.
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格花箐滇金丝猴夜宿地的季节性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9月至2006年9月,在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南端的格花箐,对一群(约250只)滇金丝猴的夜宿地选择与利用情况进行调查.整个调查历时13个月,确认研究群的夜宿点54个,共记录夜宿地的利用次数137次,提示研究群在其中一些地点多次夜宿.滇金丝猴夜宿地在平均海拔分布上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差异:夏季猴群夜宿地的平均海拔为3 352 m,为一年中夜宿地分布最高的时期;春季猴群则多选择在低海拔地区夜宿,平均海拔在一年中最低(3 082 m).猴群夜宿地集中分布于3 200~3 400 m的海拔范围,随季节变化,不同海拔梯度上的夜宿地数量和利用频次差异明显.虽然猴群夜宿地主要位于针阔混交林中,但是不同季节猴群夜宿地植被的组成明显不同.猴群明显偏好在位于南坡面和西坡面的地点过夜,在夏季和秋季尚未发现北坡向的夜宿地.研究还表明,不同季节,猴群都会不同程度地在少数几个地点多次过夜,但大多数夜宿地在一年中仅利用一次.滇金丝猴为什么会对某些地点多次利用尚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8.
灵长类近节指趾骨的弯曲程度被认为是树栖性和悬垂位移行为的一个重要指标。几何形态测量学—多项式曲线拟合法(GM-PCF)提供了一种更加精准的指趾骨弯曲程度的定量化指标,以剔除指趾骨大小因素之后的标准化曲线高度(NPCH)作为其弯曲程度的指标,配合指趾骨的曲线长度,可以更加全面地定量分析灵长类指趾骨弯曲程度与位移行为的对应关系。尤其是涵盖灵长类大部分位移行为方式的15个类群、328个个体、5000余件指趾骨的参考样本,基本可以满足各种化石灵长类指趾骨弯曲程度分析和位移行为方式重建的需求。本文总结了发现有完整第II-V近节指趾骨化石材料的人猿超科成员的颅后骨骼形态适应及位移行为的重建,并运用GM-PCF对这些指趾骨化石的弯曲程度进行了对比分析,以通过指趾骨弯曲程度重建人猿超科成员的位移行为适应,并可为这些人猿超科成员位移行为的完整演化图景增加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2017年4—8月,利用瞬时扫描法和红外相机调查法对四川小寨子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绿尾虹雉Lophophorus lhuysii的日活动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春、夏季绿尾虹雉的活动时间主要用于移动(38.04%),其次是取食(33.96%)、观望(17.01%)和静栖(7.05%),用于社会(2.14%)、保养(1.54%)和繁殖(0.27%)的时间较少;2)取食行为早晚的频次较高,静栖和保养行为在午后具有明显高峰,社会行为在清晨和夜宿前达到峰值;3)静栖、社会和保养行为节律存在性别和季节差异,繁殖行为节律存在性别差异;4)与笼养种群相比,野生绿尾虹雉的取食时间占比更大,静栖行为占比更少,移动、社会、繁殖和观望行为节律存在差异。了解野生绿尾虹雉的行为特征是保护该物种的重要基础,同时也可为人工圈养种群的管理提供参考,今后应重视其野外生态学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
云南富合山地区滇金丝猴游走模式的季节性差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泽华  丁伟 《动物学报》2004,50(5):691-696
从 2 0 0 0年 11月至 2 0 0 2年 1月 ,我们在云南富合山 (99°2 0′E ,2 6°2 5′N)记录了滇金丝猴 (Rhinopithe cusbieti)的游走以及其他行为 ,以描述猴群行为模式的季节性变化及其对温带环境的适应。由于季节间行为方式的相似 ,我们将冬季和春季、夏季和秋季的数据合并表述。猴群终年以取食树叶为主 ,多在过夜地附近活动。在冬 -春季 ,猴群一般在低海拔的南部地区活动 ,同时缩短日行走距离 ,花费较多的时间取食树叶、竹叶和竹笋 ;而在夏 -秋季猴群的活动模式与冬 -春季相反 ,并取食大量果实。我们将富合地区猴群的季节性游走模式以及食性看作是食物供给和温度变化之间折中的结果 ,这些行为特征和其它温带灵长类的相似。此外 ,过夜地的分布也会影响猴群利用家域内各方格的方式  相似文献   

11.
高黎贡山冬季白尾梢虹雉运动方式和生境偏好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2002及2003年1月,两次对高黎贡山大脑子白尾梢虹雉(Lophophorus sclateri)的运动方式和活动痕迹做了直接观察或样带/样方取样。该鸟滑翔是下行的主要运动方式,上行全为行走;所发现的3个夜宿地均位于坡度大、郁闭度高的近沟谷地带;冬季向低海拔迁移,与降雪有关,使得近沟谷带成为密集利用带。这样的运动和生境利用方式,显然是能耗最小化和觅食效率最大化的行为适应。  相似文献   

12.
蚤蝇是重要的法医昆虫,同时是实验室中遗传、发育和生物测定等研究的重要对象。然而,蚤蝇的昼夜活动节律和睡眠行为及其在脑部的神经网络目前还不清晰。本文通过捕获本地蚤蝇并对其进行分子鉴定,研究了蚤蝇的昼夜活动节律和睡眠行为,同时表征了蚤蝇脑部核心钟神经元和多巴胺神经元。结果表明:蚤蝇在12h光照∶12h黑暗(12L∶12D)条件下不存在对开灯前或关灯前的活动预期,其双峰活动模式是对开关灯的光反应行为。在全黑暗(DD)条件下蚤蝇内源活动周期接近24h。黑腹果蝇神经肽PDF抗体免疫显示蚤蝇脑部核心钟神经元4~5个,不像黑腹果蝇一样存在明显的神经轴突。在睡眠行为上,蚤蝇雄虫和雌虫在整体活动强度、睡眠节律模式、总睡眠上均没有明显差异。相反,雄虫总睡眠次数和晚上睡眠次数低于雌虫,而总睡眠持续时间、晚上睡眠持续时间、总入睡时间和晚上入睡时间高于雌虫。此外,影响睡眠的重要多巴胺神经元在蚤蝇脑部的分布与黑腹果蝇类似。  相似文献   

13.
同域分布黑叶猴和熊猴的活动时间分配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05年9月至2006年8月,在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选择一群黑叶猴和两群熊猴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收集相关的行为数据.通过比较两种灵长类活动时间分配的数据来探讨食物资源在时间和空间分布上的差异对两种灵长类动物活动时间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休息在黑叶猴的活动时间分配中所占比例明显高于熊猴; 熊猴用于移动的时间比例明显高于黑叶猴.两种灵长类采取不同的策略以应对喜食食物的季节性短缺.当旱季嫩叶和果实的可获得性降低时,黑叶猴明显增加用于移动和觅食的时间比例,相应减少用于休息的时间.与此相反,熊猴明显减少用于移动的时间比例,相应地增加用于社会性理毛的时间比例.分析表明,食物的可获得性以及食物组成的差异可能是影响同域黑叶猴和熊猴活动时间分配差异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Liu HY  Bao AM  Zhou JN  Liu RY 《生理学报》2005,57(3):389-394
目前有关月经周期对睡眠影响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而对月经周期中昼夜睡眠-觉醒及静息-活动节律尚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本研究旨在观察正常育龄期女性月经周期中睡眠-觉醒及静息-活动昼夜节律的变化.我们采用静息-活动监测仪(actigraphy)和睡眠日志,调查了12个自然生活状态下健康育龄期妇女在月经周期不同阶段,即行经期、围排卵期、黄体早期及黄体晚期中睡眠与活动节律的变化.结果显示,睡眠-觉醒节律参数在四期之间无统计学显著差异;而静息-活动节律方面,所有受试女性静息-活动节律的平均日周期长度为(24.01±0.29)h,并且四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行经期日间稳定系数(interdaily stability,IS)比黄体早期显著增加(P<0.05).黄体早期日间活动开始时间明显较黄体晚期提前(P<0.05);黄体早期的活动峰值时相比围排卵期显著提前(P<0.05).月经周期可以影响静息-活动昼夜节律时相.而总体静息-活动数量与质量未发生显著变化;健康育龄期妇女在月经周期的各阶段中睡眠-觉醒节律亦无明显变异.  相似文献   

15.
笼养东北虎雌雄行为差异的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98年4月-2001年3月在哈尔滨动物园,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对5只笼养东北虎(3雌2雄)的昼夜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东北虎的睡眠、卧息、运动和其他行为在时间分配上两性存在一定差异,即雌性的睡眠和卧息时间比雄性多,雌性的运动和其他行为时间比雄性少;但摄食行为的时间分配相差不大。两性日活动规律的差异为雄性的睡眠高峰主要在夜晚,卧息较雌性少且相对集中,运动出现和结束的时间较雌性延迟约1h。对两性及不同个体行为时间分配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发现,不同个体间仅运动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性间睡眠、卧息、运动和其他行为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笼养东北虎两性行为的差异可能与其野外的行为习惯有关,而这些行为习惯又与其担当的性别角色有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6.
肠道微生物组被誉为动物的“第二套基因组”,与动物的个体发育、营养获取、生理功能、免疫调节等重要活动密切相关。非人灵长类在生态位、社会结构、地理分布以及进化上与人类相近,开展其肠道微生物研究不仅有助于了解灵长类的生态、保护和进化,而且对深入了解肠道微生物在人类进化中所发挥的作用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总结了影响非人灵长类肠道微生物变化的因素,包括系统发育、觅食、栖息地破碎化、年龄和性别、圈养方式以及社群生活,并探讨了肠道微生物研究在非人灵长类生态、行为、保护以及适应性进化方面的应用。未来,非人灵长类肠道微生物研究将为灵长类生态、进化和人类健康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为灵长类的保护提供新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朱游荡期的夜宿地、觅食地、日活动行为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18.
从2001年3月至12月,对生活在广西扶绥珍贵动物保护区内-孤立石山上的一群黑叶猴(Trachypithecus francoisi)进行观察.通过收集有关栖息地利用的数据,探讨栖息地的破碎化对黑叶猴生态习性的影响.为分析人类活动对柄息地植被的影响,作者设置了10个植被样方,其中5个位于人类活动频繁的山坡;5个位于人类活动较少的山顶.观察结果表明,山坡的植物种类、多样性以及植物密度均低于山顶;山顶上黑叶猴喜食植物的密度也明显高于山坡.扶绥黑叶猴生境喜好程度分析表明,猴群偏好在食物丰富而人类活动少的山顶休息和觅食,而很少利用人类活动频繁的山坡.雨季里,猴群明显增加对山顶的利用率,而相应地减少对崖壁的利用.因此,扶绥黑叶猴对栖息地选择和利用可能是觅食利益和躲避人类活动干扰权衡的结果.黑叶猴选择崖壁上的突出平台或石洞作为夜宿地;通常重复利用少数几个夜宿地,并且会连续利用同一个夜宿地.  相似文献   

19.
生态限制模型(Ecological constraints model)认为随种群规模增加,灵长类种群会增加日移动距离、移动时间和取食时间,减少休息时间。果食性灵长类为取食斑块分布的高质量食物资源(如果实)而存在群内分摊竞争(Within-group scramble competition),很好地验证了生态限制模型。为了检验温带叶食性灵长类是否适用于生态限制模型,于2018年12月—2019年5月,在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拉沙山采用20 min瞬时扫描取样法收集猴群日活动时间分配,每隔30 min在地形图(1:50 000)上记录猴群活动位点收集其日移动距离数据,比较了同域分布的黑白仰鼻猴较大群(170只)和较小群(100只)冬春季的日移动距离和活动时间分配差异。结果表明,春季和冬季黑白仰鼻猴较大群比较小群的日移动距离更远;虽然春季较大群减少了社交时间、增加了移动时间,但是冬季两群活动时间分配无差异。此外,春季,较大群相比较小群的成年和青少年个体减少了社交时间,成年雌性增加了移动时间;冬季,较大群仅成年雌性增加了休息时间,其他不同年龄—性别组的活动时间分配无差异。本研究证实了黑白仰鼻猴群内存在分摊竞争,且春季分摊竞争的强度更高,符合生态限制模型。此外,群体规模对成年雌性的活动时间分配影响较大,这与其妊娠期相对高的营养和能量需求有关。  相似文献   

20.
朱Huan游荡期的生态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朱Huan游荡期的夜宿地、觅食地、日活动行为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