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蒸、煮、油炸、微波四种常用的加工方式处理紫甘薯和胡萝卜,结合体外模拟消化,测定加工前后和消化各阶段原料中总酚、总黄酮、总花青素、总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和抗氧化能力(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变化。同时,按不同比例将不同热加工处理前后紫甘薯和胡萝卜进行复配,评价混合膳食的抗氧化相互作用。结果表明,蒸、煮加工能有效地将紫甘薯、胡萝卜中结合状态的植物化学物转化为游离状态,供人体吸收利用,且蒸、煮加工条件所导致的植物化学物降解程度,相对于油炸与微波更低。相对于油炸和微波加工,蒸、煮处理后的紫甘薯、胡萝卜具有更好的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将相同处理方式的紫甘薯、胡萝卜按不同比例复配,发现当水溶性植物化学物比例更高时,整体能够表现出明显的抗氧化协同作用。各加工方式紫甘薯的总酚、总黄酮含量在胃消化阶段增长趋势最明显,在肠消化阶段增势明显放缓,总花青素含量在消化过程中持续下降,胃消化阶段抗氧化能力最佳。各加工方式胡萝卜的总类胡萝卜素含量在消化过程中持续上升,且肠消化阶段增长趋势大于胃消化阶段,其DPPH、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在肠消化阶段最佳。  相似文献   

2.
培育新品种的工作,在生物教学和农业科学研究中,尤其是在大搞羣众性的科学研究活动的今天,佔有很重要的地位。因此,創造一种簡单实用的气溫杀雄器,对广泛开展培育新品种的工作有着重大的意义。在高中生物学课本中,介绍了一种气溫杀雄器。我們認为这种杀雄器的构造复杂,自己不能制作,因而不能普遍推广;并且,由于这种杀雄器沒有保溫装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一个简易有效的石蜡切片真空浸蜡器及其使用方法。此法可缩短浸蜡时间,减少动植物组织的损害,且可随时观察与控制浸蜡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研究ABT-1和NAA对掌叶覆盆子枝条处理扦插生根的影响,旨在为掌叶覆盆子大量快速繁殖提供参考依据。试验结果表明:掌叶覆盆子直接枝插无法生根,使用ABT-1和NAA一次浸条处理只能促使愈伤组织形成,只有先后二次浸条处理后才能生根。用ABT-1处理的效果好于NAA,其中50mg·kg-1处理最为经济;在50mg·kg-1ABT-1处理中,首次浸条2h,第二次浸条2~3h效果最好。嫩枝3~8月扦插最好,而老枝3~5月扦插最佳  相似文献   

5.
灌溉对干旱沙区紫花苜宿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文明 《生态学报》2002,22(8):1247-1253
研究了干旱沙区不同水分处理下紫花苜蓿的(Medicago sativaL.)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对紫花苜蓿植株高度,根系伸长生长和地上生物量形成的影响是不同的,在生长季内,灌水量最少的喷灌处理W3植株高度最低,灌水量较多的漫灌处理W1和灌水量居中的喷灌处理W2植株高度相对较高,表明较多的灌水有利于植株高度的生长;对于根系长度则相反,灌水量最少的喷灌处理W3根系伸长生长较快,到结实后期根系长度达到最大值107.60cm,说明适当的干旱可以促进紫花苜蓿根系伸长生长;地上生物量则是灌水量居中的喷灌处理W2最高,表明在干旱沙区这种特殊的环境处理下,采取W2这种灌溉方式种植紫花苜蓿,既可以获得较高的地上生物量,又可以节约利用水分。  相似文献   

6.
灌溉对干旱沙区紫花苜蓿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白文明 《生态学报》2002,22(8):1247-1253
研究了干旱沙区不同水分处理下紫花苜蓿的 (Medicago sativa L.)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 ,不同水分处理对紫花苜蓿植株高度、根系伸长生长和地上生物量形成的影响是不同的。在生长季内 ,灌水量最少的喷灌处理 W3植株高度最低 ,灌水量较多的漫灌处理 W1和灌水量居中的喷灌处理 W2植株高度相对较高 ,表明较多的灌水有利于植株高度的生长 ;对于根系长度则相反 ,灌水量最少的喷灌处理 W3根系伸长生长较快 ,到结实后期根系长度达到最大值 1 0 7.60 cm,说明适当的干旱可以促进紫花苜蓿根系伸长生长 ;地上生物量则是灌水量居中的喷灌处理 W2最高 ,表明在干旱沙区这种特殊的环境条件下 ,采取 W2这种灌溉方式种植紫花苜蓿 ,既可以获得较高的地上生物量 ,又可以节约利用水分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超高压处理对灵芝生长及其漆酶合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灵芝致死率随处理压力的增大而增加,在150MPa下处理30min获得了一株生物量和漆酶产量都大幅增加的菌株G1502,其最大生物量及酶活分别比出发菌株提高了19.34%和282.67%,发酵时间也缩短了1d。  相似文献   

8.
国际生物量公司(Biomass International)从废液中生产甲烷的固定化细胞反应器,其处理废水的性能现在又有了进一步的增大。他们兴建了一座能处理含有高浓度悬浮固体废液的装置。含固体悬浮物浓度高达11,000ppm的废液被成功地处理,产生出理论值的甲  相似文献   

9.
土壤微生物群落可以指示土壤质量变化,是土壤生态系统变化的预警及敏感指标。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方法研究了高寒杜鹃灌丛草地不同强度放牧及围封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变化规律和响应。结果显示,高寒杜鹃灌丛草地土壤总PLFA量、细菌生物量、真菌生物量和放线菌生物量均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而显著降低(P0.05)。重牧灌丛草地,围封后的土壤总PLFA量、细菌生物量、放线菌生物量、G~+/G~-和压力指数显著高于放牧处理,而细菌/真菌比显著低于放牧处理;中牧灌丛草地,围封后的土壤总PLFA量、细菌生物量、细菌/真菌比显著高于放牧处理,而真菌生物量和压力指数显著低于放牧处理;轻牧灌丛草地,围封处理的土壤各生物量和生物量比值与放牧处理无显著差异。PLFA主成分分析表明:主成分一(PC1)主要包括14:0、15:0、10Me16:0和18:1ω9c等直链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占PC1的53.68%;主成分二(PC2)主要包括由i16:0、16:1ω7c、i17:0、cy17:0、17:0、18:1ω9t、18:0和cy19:0等支链饱和脂肪酸和环丙烷脂肪酸组成,占PC2的51.34%;各处理样地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相似;围封处理的响应程度大于放牧处理。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总PLFA量、细菌生物量、真菌生物量和放线菌生物量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细菌/真菌比值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呈极显著负相关。以上表明过度放牧降低了高寒灌丛草地土壤微生物活性,显著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适度放牧和围封可维持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稳定,围封有利于过度放牧草地土壤微生物的恢复。  相似文献   

10.
通过野外试验与室内模拟相结合,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混合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微生物和线虫种群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野外试验采用网袋法(即1mm和100μm网眼网袋,分别限制大型土壤动物和螨类的进入),室内试验采用灭菌一接种法,以观测不同生物组成条件下线虫和微生物对凋落叶的分解作用。结果表明,伴随分解进程,微生物基本呼吸速率不断下降且与分解进程正相关。利用底物诱导呼吸法测定微生物生物量以及细菌、真菌生物量的变化表明,微生物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的演替遵循一定的路线。当土壤动物参与分解时,由于捕食压力的存在,微生物一般按照“双峰”型路线变化,并存在明显的生物演替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对C的利用效率也不断提高;当不存在这种捕食压力时,微生物表现为“单峰-递减”式发展模式,生物量由强到弱变化,微生物对C的利用效率持续下降。土壤动物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表现为“单峰”型变化动态,与微生物量“双峰”动态形成互补,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是一种“捕食-激发”作用下的种群消长关系,这种关系的强烈程度与捕食压力有关。“双峰”发展路线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凋落叶的分解进程。  相似文献   

11.
利用滤纸培养皿法研究藜科植物梭梭和甜菜根水浸提和乙醇浸提两种浸提液对肉苁蓉种子萌发和吸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水和乙醇浸提的根浸提液对肉苁蓉种子萌发和吸器形成无明显作用;两种根醇浸提液添加10 mg·kg-1赤霉素(GA3)处理的肉苁蓉种子萌发率均提高了10倍以上,但与只加赤霉素处理组(GA3对照)无显著差异。在根浸提液中添加1 mg·kg-1氟啶酮(FL)处理的肉苁蓉种子萌发率与FL对照组无显著差异,其中甜菜根水浸提液处理组肉苁蓉种子萌发率最高,达39.4%。与根浸提液中添加赤霉素处理仅能使萌发率提高不同,寄主根浸提液中添加FL后,萌发肉苁蓉种子芽管上均有吸器形成,梭梭根醇浸提处理的吸器形成率最高,达16.2%。梭梭根醇浸提液中同时添加GA3和FL,肉苁蓉种子萌发率可提高到52.3%,但吸器形成率与浸提液中添加FL处理无差异;FL对照仅有6.7%的萌发肉苁蓉种子形成吸器,显著低于梭梭根醇浸提液添加FL处理组。不同处理的肉苁蓉种子吸器形成位置和形态有差异,添加寄主根浸提液处理的吸器大多出现在芽管顶端,多个乳头状凸起成爪状;未添加寄主根浸提液的FL对照组吸器出现位置大多在芽管底部或顶端出现分叉。研究证明,乙醇浸提和水浸提两种方式都能从寄主根中提取出促进肉苁蓉种子吸器形成的物质但对促进种子萌发作用不明显;GA3和FL可显著提高肉苁蓉种子的萌发率,但萌发肉苁蓉种子吸器的形成受寄主根浸提液中某些物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葡匐茎草本蛇莓对基质分条件的克隆可塑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葡匐茎草本植物对基质养分供应水平的克隆可塑性,在一栽培实验中葡茎草本植物蛇莓(Duchesnea indica Focke)经历了高、中、低养分(N,P,K)水平的环境处理。实验表明,蛇莓植株生物量在较高养分条件下较高养冠比在低养分条件下最大,高欠之,中养分量小;对铺匐茎的生物量投资在中养分条件下最大;对叶柄的生物量投资没有对养分处理发生反应。蛇莓植株在人工养分下比在高养分和中分条件下形成  相似文献   

13.
西南喀斯特地区两种草本对干湿交替和N添加的生长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周  高凯敏  刘锦春  梁千慧  陶建平 《生态学报》2016,36(11):3372-3380
喀斯特地区的"岩溶干旱"和频繁的变水环境成为喀斯特地区植被生长和分布的重要选择压力,是该地区植被恢复重建的主要障碍因子。N沉降也会对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系统造成难以预测的影响。为了探究喀斯特地区草本植物对干湿交替和N添加的生长响应,以苍耳(Xanthium sibiricum)和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水分受控实验,研究了5种不同水分处理[对照组(CK)、干旱组(D)、1周干湿交替处理组(DW-1)、2周干湿交替处理组(DW-2)和3周干湿交替处理组(DW-3)]与N添加(N+、N-)对两种草本植物生长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抑制了植物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株高、叶面积、总根长和根体积等生长指标和地上生物量均显著降低,根冠比增大。不同程度的干湿交替对植物的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补偿效应,但这种补偿效应的大小随着干旱持续时间的延长而减弱。N添加对植物的生长和生物量积累有显著地促进作用,株高、根表面积、根体积和根生物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但这种促进作用随着干旱历时的增加而减弱,可能与土壤水分状况有关。同时,N添加还影响着植物生物量的分配,在促进两种植物地上和地下生长的同时,还促进了植物根冠比的增加。  相似文献   

14.
通过野外试验与室内模拟相结合,对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混合凋落叶分解过程中微生物和线虫种群动态变化进行了系统研究。野外试验采用网袋法(即1 mm和100 μm网眼网袋,分别限制大型土壤动物和螨类的进入),室内试验采用灭菌-接种法,以观测不同生物组成条件下线虫和微生物对凋落叶的分解作用。结果表明,伴随分解进程,微生物基本呼吸速率不断下降且与分解进程正相关。利用底物诱导呼吸法测定微生物生物量以及细菌、真菌生物量的变化表明,微生物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的演替遵循一定的路线。当土壤动物参与分解时,由于捕食压力的存在,微生物一般按照“双峰”型路线变化,并存在明显的生物演替现象,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对C的利用效率也不断提高;当不存在这种捕食压力时,微生物表现为“单峰-递减”式发展模式,生物量由强到弱变化,微生物对C的利用效率持续下降。土壤动物在凋落叶分解过程中表现为“单峰”型变化动态,与微生物量“双峰”动态形成互补,捕食者与被捕食者之间是一种“捕食-激发”作用下的种群消长关系,这种关系的强烈程度与捕食压力有关。“双峰”发展路线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凋落叶的分解进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梨胶锈菌性子期和锈子期菌丝吸器的形成方式、吸器及其与寄主细胞界面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观察结果表明:梨胶锈菌性子期和锈子期寄主胞间菌丝吸器的形成方式有两种:一种是由寄主胞间菌丝直接形成吸器;另一种是由寄主胞间菌丝先形成吸器母细胞,然后由吸器母细胞形成吸器。吸器在开始形成时只是一个乳头状的侵入楔,以后逐渐形成囊状、镰刀状、指状及其它不规则形状的吸器。多数吸器分化为颈和吸器主体两部分,在颈部及部分吸器主体外有一个由类似寄主细胞壁物质形成的领圈。吸器内部的超微结构与寄主胞间菌丝基本相同,但吸器壁比胞间菌丝或吸器母细胞的壁薄。吸器鞘的厚度随着吸器伸长膨大 而逐渐增厚。  相似文献   

16.
固态发酵的参数周期变化及对微生物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宏强  陈洪章   《生物工程学报》2005,21(3):440-445
研究了压力脉动固态发酵反应器内环境参数的周期性变化以及这些周期性的环境刺激对于固态培养的斜卧青霉发酵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这种反应器中,在空气压力脉动的带动下,反应器内的温度和空气湿度也会发生较大幅度的周期性变化,变化的周期和空气压力脉动的周期相同,变化的幅度随着压力脉动的幅度增大而增加;在外界周期刺激的条件下,较未加外界周期刺激斜卧青霉的生物量增加了104% ,二氧化碳的产生总量增加了229%和纤维素酶的产量增加了320 % ,数据显示外界周期刺激不仅增加了菌体的生物量同时增加了其代谢活性。  相似文献   

17.
茯苓菌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及其多糖的提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茯苓菌株F2.10的液体培养条件,并对其中的多糖进行了提取和分析.结果表明,最佳培养条件为初始pH 5.5、摇床转速150r/min、培养温度26℃、装液量80 mL/250mL三角瓶、培养时间5 d;最适碳、氮源分别为4 %蔗糖和3 %豆饼粉.在此条件下100 mL培养液可获得2.21 g干重生物量.用水煮和稀碱浸提法可从30 g干菌丝体中分别获得1.38 g水溶性多糖和19.75 g碱溶性多糖.IR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多糖的主要成分为β-D-葡聚糖.  相似文献   

18.
生物浸制标本保存技术探讨二则1预防防用油变质的处理”目前生物浸制标本的防腐液均用36%~40%的甲醛溶液。而甲醛溶液在温度较低或封闭差的情况下,易生成仲甲醛而变浑浊,使标本上附着一层较厚的聚合物,影响教学效果,缩短了生物浸制标本的使用寿命。为避免这种...  相似文献   

19.
三种浸矿细菌协同作用的回顾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宏飞  李辉  刘东奇 《微生物学通报》2016,43(12):2730-2737
生物浸矿技术相比于传统的矿物加工技术具有成本低、易操作和污染小的特点,可以用来处理金精矿、低品位金矿、难处理金矿或者是高硫煤炭。为了更好地利用多种浸矿细菌的协同作用,本文综合阐述了生物浸矿的协同作用优势和存在的一些问题,对今后协同浸矿的发展做了预测。本文首先分析了3种主要浸矿细菌,包括氧化亚铁硫杆菌、氧化亚铁钩端螺旋菌和氧化硫硫杆菌等各自的生物学特性,接着重点分析了国内外近些年来浸矿细菌的协同作用研究进展情况和作用机制,最后展望了未来二十年内浸矿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答:裸子植物胚珠里的胚囊内有许多个颈卵器生长于配子体组织中,每个颈卵器中有一个大型的卵细胞,没有极核细胞,卵受精后发育成胚(其中有一个发育成熟,其余的败育).胚乳是由雌配子体——成熟的胚囊发育而来的。这种现象有别于被子植物双受精后形成的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