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选择6种吸附树脂和离子交换树脂对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进行固定化,筛选出了固定化效果较好的大孔弱碱性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D-380为载体,用先吸附后交联的方法固定化.通过实验对固定化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的固定化条件为:加酶量6 U/g树脂、吸附pH7.5、吸附时间4h、吸附温度30℃、交联剂戊二醛终浓度0.1%、交联时间2h.实验表明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固定化酶有很好的稳定性:固定化酶在连续20次的底物水解反应后,剩余酶活达到71%.当温度达到80℃时游离酶几乎失去酶活,而固定化酶剩余酶活为60%以上.游离酶的pH稳定性范围为pH7~8,而固定化酶为pH 6.5~8.5.  相似文献   

2.
为了检测血红素加氧酶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和共固定化酶系的反应动力学,利用2′,5′-ADP-Sepharose4B柱对血红素加氧酶、NADPH-细胞色素c还原酶和胆绿素还原酶进行非膜重组,再以纤维素为载体,用重氮化法固定此重组的酶复合物和共固定非重组的3种酶,发现固定化的重组酶系比非重组酶系能更好地发挥协同作用,在室温条件下可催化血红素一步合成胆红素.共固定化酶的最适pH为7.2,最适温度为38℃,Km值为0.93μmol/L.巯基试剂和金属卟淋对固定化酶有抑制作用,共固定化酶比游离酶系稳定性提高,38℃下的操作半寿期可延长至420h,在0~4℃保存两个月其酶活力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3.
常用的固定化生物催化剂是将一种酶或一种微生物固定化,制成固定化酶或固定化细胞。近年来,德国、丹麦等科学家报道了一种新的联合固定化方法。该法是将一种微生物与另一种来源的酶固定在同一载体上,以形成联合固定化系统。目前已报道了两种联合固定化方法,一是将酶首先固定在载体上,再将微生物细胞包埋到固定酶中;二是将一种酶溶液与一种微生物混合,再经戊二醛或单宁等处理得到联合固定化物。丹麦Godtfzedson等人报道了将一种酶交联在葡聚糖凝胶上,再将不溶性的固定化葡聚  相似文献   

4.
真菌的固定化细胞制备及应用敬一兵(四川都江堰市国营林场611830)真菌细胞具有多种酶系,广义认为它自身就是一种天然的固定化酶反应器。利用真菌细胞作为酶源,催化一系列的反应,在实践应用上是非常有意义的。为了有效地开发和运用真菌酶源,具有操作技术简便、...  相似文献   

5.
高分子络合树酯固定化多酚氧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为探索新的固定化酶方法,以漆酚-酪氨酸树酯为固定化酶载体,与Cu2+络合制备成高分子络合剂,对多酚氧化酶固定化,实验结果表明,这种固定化方法是可行的.固定化多酚氧化酶的适宜pH值为6.64和7.17,在60℃放置25 min后活力保留50.7%,以邻苯二酚为底物的米氏常数为1.49×10-2 mol/L,较游离酶略小.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固定化酶模型.  相似文献   

6.
选择6种吸附树脂和离子交换树脂对D-泛解酸内酯水解酶进行固定化,筛选出了固定化效果较好的大孔弱碱性丙烯酸系阴离子交换树脂D-380为载体,用先吸附后交联的方法固定化。通过实验对固定化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出最佳的固定化条件为:加酶量6U/g树脂、吸附pH7.5、吸附时间4h、吸附温度30℃、交联剂戊二醛终浓度0.1%、交联时间2h。实验表明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固定化酶有很好的稳定性:固定化酶在连续20次的底物水解反应后,剩余酶活达到71%。当温度达到80℃时游离酶几乎失去酶活,而固定化酶剩余酶活为60%以上。游离酶的pH稳定性范围为pH7~8,而固定化酶为pH6.5~8.5。  相似文献   

7.
氨基化硅胶固定化葡萄糖氧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利用溶胶-凝胶技术,以四甲氧基硅(TMOS)和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APMDMOS)为前驱体制成了一种功能化的材料——氨基化硅胶.并以戊二醛为交联剂,利用该氨基化硅胶为载体对葡萄糖氧化酶(GOD)进行交联固定化,研究了TMOS用量、戊二醛浓度、给酶量、温度和pH值等因素对固定化GOD活力的影响,并考察了固定化GOD的热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红外光谱验证了氨基化硅胶交联固定化GOD的可行性.确定出了优化的固定化条件:TMOS用量为10%,戊二醛的浓度2.0%,给酶量1 600 U,最适pH和最适温度分别为5.2和32℃.固定化GOD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贮存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酶和微生物细胞固定化研究的逐渐深入,对固定化的各种载体材料和固定化方法也进行广泛研究。本文报道一种固定化酶的新型交联剂——环氧聚胺(Epoxy-polyamine简称E.P.A.)用于游动放线菌葡萄糖异构酶和大肠杆菌青霉素酰化酶交联固定化的研究结果。一、材料和方法 1.菌体及试剂 (1)菌体含青霉素酰化酶之大肠杆菌,由华北制药厂提供。含葡萄糖异构酶之游动放线菌,由上海新型发酵厂提供。 (2)环氧聚胺上海市化学试剂商店。  相似文献   

9.
曹文娟  袁海生 《菌物学报》2016,35(3):343-354
采用壳聚糖交联法和海藻酸钠-壳聚糖包埋交联法固定化桦褶孔菌产生的漆酶,探讨最佳固定化条件,固定化漆酶的温度,pH稳定性及操作稳定性,并以两种固定化酶分别对4种染料进行了降解.结果表明:(1)壳聚糖交联法固定化漆酶的最佳条件为:壳聚糖2.5%,戊二醛7%,交联时间2h,固定化时间5h,给酶量1g壳聚糖小球:1mL酶液(1U/mL),固定化效率56%;(2)海藻酸钠-壳聚糖包埋交联法固定化漆酶的最佳条件为:海藻酸钠浓度4%,壳聚糖浓度0.7%,氯化钙浓度5%,戊二醛浓度0.6%,给酶量4mL 4%海藻酸钠:1mL酶液(1U/mL),固定化效率高达86%;(3)固定化的漆酶相比游离漆酶有更好的温度和pH稳定性;(4)比较两种固定化漆酶,海藻酸钠-壳聚糖包埋交联法固定化酶的温度及酸度稳定性要优于壳聚糖固定化酶,但可重复操作性要弱于后者,两者重复使用8次后的剩余酶活比率分别为71%及64%;(5)两种固定化酶对所选的4种不同结构的合成染料均有较好的降解效果,其中壳聚糖固定化酶对茜素红的降解效果及重复使用性极佳,重复降解40mg/L的茜素红10次,降解率仍保持在100%.  相似文献   

10.
目的:筛选一种适合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固定化的树脂载体,进行固定化工艺优化及固定化酶性质研究。方法:以固定化率和表观酶活回收率为指标,筛选固定化效果最佳的一种树脂,采用单因素实验对固定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阴离子交换树脂载体ESR-2表现出最优的固定化率(94.03%)和酶活回收率(47.45%);最佳固定化条件为加酶量4U/g、pH 8.0、15℃吸附10h,最佳条件下固定化酶表观酶活为2.1U/g,表观酶活回收率达51.6%。固定化酶的最适pH为8.5,最适温度为35℃,连续反应10批次后酶活剩余77.92%。结论:树脂载体ESR-2固定化S-腺苷甲硫氨酸合成酶酶活及稳定性较好,能够用于S-腺苷甲硫氨酸的工业化大规模生产。  相似文献   

11.
多孔醋酸纤维素球形载体固定化糖化酶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报道了一种多孔醋酸纤维素球形固定化酶载体的制备技术,以NaIO4氧化法活化,固定糖化酶,测定了固定化糖化酶的催化反应特性,并与游离酶作了比较.固定化酶在55℃下水解10批淀粉溶液,总反应时间超过24 h,活力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2.
固定化过氧化物酶丝素膜的制备及其性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家蚕丝素经高浓度的中性盐氯化钙溶解后,制成了固定化过氧化物酶丝素膜,对这种酶膜的活性和理化特性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这种酶膜的活性高,酶促反应温度范围宽,最适pH5.0-7.0,热稳定性也较游离酶好,这与用溴化锂溶解丝素后制成的固定化过氧化物酶膜相仿.因此,用这种方法制成的丝素膜同样是一种良好的固定化酶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13.
甲壳素和壳聚糖作为酶和细胞的固定化载体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天然高分子甲壳素及其主要衍生物壳聚糖是一类新型的、作为酶和活细胞固定化载体的有效材料。本文综述了它们对十几种酶和活细胞的固定化作用,并提出了将它们制备成凝胶型珠状交联树脂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4.
固定化酶作为一种绿色高效的生物催化剂,其性能远超游离酶。目前酶的固定化技术适用范围仍然较小,酶的研究范围多停留在模型酶阶段,扩大固定化酶的研究范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金属有机骨架材料(MOFs)作为酶固定化的载体在近些年得到了广泛的探索,但是具有生物功能的酶-MOFs复合材料的许多特性仍有待挖掘。采用仿生矿化的合成方法将5-羟甲基糠醛氧化酶(HMFO)固定到以沸石咪唑酯(ZIF-8)为代表的MOFs材料中,制备得到一种新的生物催化剂HMFO@ZIF-8,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其形态区别于经典的菱形十二面体。采用考马斯亮蓝法测定蛋白质浓度,计算得到酶的固定化效率达到89. 0%。HMFO@ZIF-8催化5-羟甲基糠醛的转化率达到84. 3%,收率和选择性均高于游离酶。拓展了MOFs固定化酶的研究范围,为研究其他生物大分子复合材料的生物催化剂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固定化酶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酶作为一种生物催化剂 ,一经发现就被人们广泛应用在酿造、食品、医药等领域。由于酶可以在常温、常压等温和的反应条件下高效地催化反应 ,一些难以进行的化学反应在酶的催化下能顺利地完成。酶的开发利用在2 0世纪得到了巨大的发展 ,但由于酶一般必需在温和的条件下才有催化作用 ,在实际运用中也就带来了很多问题 ,从而限制了酶制剂产品的使用和开发 ,固定化酶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产生的。1 固定化酶简介1916年 Nelson和 Griffin最先发现了酶的固定化现象后 ,科学家就开始了固定化酶的研究工作。 196 9年日本一家制药公司第 1次将固定化的酰…  相似文献   

16.
D-氨基酰化酶可用于D-氨基酸的生产,本研究利用来源于Microbacterium natoriense TNJL143-2的D-氨基酰化酶,分别通过琼脂糖包埋、介孔二氧化硅MCM-41和SBA-15吸附,制备了三种固定化酶,并对三种固定化酶的固定化条件、酶学性质、活性保持时间、重复使用次数、米氏常数等参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MCM-41载体固定化酶的蛋白固定率为91.6%,SBA-15载体固定化酶的蛋白固定率为88.0%,琼脂糖包埋法蛋白固定率为79.5%。MCM-41、SBA-15以及琼脂糖三种载体固定化酶最适反应pH均为7.0,最适反应温度范围均为37℃。在固定化酶的活性保持时间以及重复利用活性方面,SBA-15固定化酶同样优于其他两种固定化酶。以D型苯丙氨酸(D-Phe)为底物时,琼脂糖包埋固定化酶的Km为28.8 mol/L,SBA-15固定化酶的Km为25.9 mol/L,MCM-41固定化酶的Km为25.0 mol/L。同时本文还探索了三种固定化酶的pH使用范围及酸碱稳定性、温度使用范围及热稳定性,结果显示,SBA-15作为固定化载体均表现出较广的适用范围及较高的稳定性。在不同条件的反应体系中,SBA-15固定化酶的蛋白损失率始终小于其他两种固定化酶。  相似文献   

17.
目前,工业微生物提供了大量的酶源。为了进一步提升酶的利用,固定化酶技术推动了生物催化过程的进展。固定化酶载体的研究为固定化酶技术发挥酶作用提供了更大的空间。近年来研究发现,智能型载体作用于酶的固定化方面较传统固定化酶方式具有独特的优势,增加了酶的负载量,稳定和提高了酶活力,降低了底物和产物抑制,并且简化了酶回收操作,是一种理想的酶固定化载体材料。本文针对对环境因素,例如温度、pH、离子强度、光以及磁等,敏感的智能固定化酶载体研究进展,从载体性质、应答机理、以及这些载体固定化酶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产延胡索酸酶的皱褶假丝酵母固定化细胞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比较了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琼脂凝胶和明胶三种包埋方法制备的固定化细胞的酶话力和回收率。其中以聚}呵烯酰胺凝胶包埋的细胞酶的表现活力和回收率最高,表现活力最高为723 7单位/克细胞,回收率最高为90%左右。 2. 比较了固定化细胞和自然细胞延胡索酸酶的一般性质:pH,温度和二价金槭离子对两者的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固定化细胞热稳定性比自然细胞好一些。Mn++,Mg++,Ca++和Fe++二价金属离子对两种细胞酶的热钝化均无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分别采用海藻酸钠、明胶和壳聚糖为载体,并以戊二醛为交联剂,通过包埋-交联和吸附-交联两种耦合固定化方法制备固定化锰过氧化物酶。探讨了酶的不同固定化条件和固定化酶的部分性能。与游离酶相比,制备的3种固定化酶最适反应pH分别由7.0降低到5.0、5.0和3.0,最适反应温度分别由35℃升高到75℃、55℃和75℃。3种固定化酶的耐热性都显著提高,其中用壳聚糖制成的固定化酶在pH 2.2~11的宽范围内表现出很好的酸碱耐受性。30℃连续测定6~9次酶活力,重复使用的3种固定化酶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将固定化酶应用在偶氮染料的脱色中,用明胶制成的固定化酶在静置和摇床条件下,以及用海藻酸钠制成的固定化酶在摇床条件下,均表现出与游离酶相近的脱色能力,并且在重复进行的摇床实验中,脱色能力未降低,反应前后的酶活力均没有损失。  相似文献   

20.
以壳聚糖微球为载体,采用交联-吸附法固定重组β -葡萄糖苷酶.研究考察了该酶的固定化条件及固定化酶转化大豆异黄酮类底物黄豆黄苷的最适反应体系和系统稳定性.结果显示该固定化酶能够有效转化大豆异黄酮的三种糖苷,黄豆黄苷最适转化条件为pH 6.4,45℃.在pH6.4的缓冲液中4℃贮存25 d后,酶活力仍保持85%以上.固定化重组酶在重复使用10批次的情况下,底物转化率仍能保持在85%左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