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胃癌细胞系中p53抑癌基因变异的检测及其序列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p53抑癌基因由于点突变,缺失或易位等方式而丧失活性是多种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机理之一。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方法,对四种人胃癌细胞系MGC803,BGC823,GC7901和PAMC-82中p53基因的第5、6、7、8四个外显子进行检测,结果发现,PAMC-82的第5和第8外显子,GC7901的第6外显子存在突变。PCR-直接测序证明,它们分别在174位、280位、204位密码子发生缺失G,GC→CG,AT→CG转变,因而可使其编码的p53蛋白分别发生移码突变,Arg→Thr,Glu→Ala,而丧失肿瘤抑制功能。实验结果表明,p53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过程中,尤其是较晚阶段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非同位素PCR-SSCP方法的初步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链构象多态性检测法(PCR-SSCP)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项检测人类基因组突变的新技术。然而,在该技术中需要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核苷酸或引物,从而限制了其广泛临床研究及诊断方面的应用。本文报告一种改进的PCR-SSCP方法,该方法不用同位素标记引物,而直接在溴乙啶染色的聚丙烯酰胺凝胶上显示SSCP。用该方法对55例平滑肌肉瘤p53基因第7外显子突变的检测表明,38%的瘤组织DNA存在异常的SSCP。其中10例有HaeⅢ和MspI酶切位点的突变(18%),19例有突变型p53蛋白的过度表达(9例同时有异常SSCP改变)。而p53质粒DNA,平滑肌瘤及Alzheimer病患者基因组DNA无p53基因第7外显子扩增片段的异常SSCP改变。同时,还使用该方法对临床诊断的20例Alzheimer病患者和8例健康对照进行了β-淀粉样蛋白前体基因第16和17外显子的扩增及分析,均未发现有异常SSCP改变及EcoRI,BclI酶切位点的突变。本研究结果提示,该非同位素PCR-SSCP方法可靠、敏感、简便、快速,具有潜在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人胃癌细胞系中P53抑癌基因变异的检测及其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P53抑癌基因由于点突变,缺失或易位等方式而丧失活性是多种瘤发生发展的重要机理之一。本文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锡多态性分析(PCR-SSCP)方法,对四种人胃癌细胞系MGC803,BGC823,GC7901和PAMC-82中P53基因的第5、6、7、8四个外显子进行检测,结果发现,PAMC-82的第5第第8外显子,GC7901的第6外显子存在突变,PCR-直接测序证明,它们分别在174位、2  相似文献   

4.
将含脊髓灰质炎病毒(PV)RNA聚合酶的不同长度基因片段克隆到载体pSG5质粒上,分别构建了4个表达RNA聚合酶的质粒。体外转录实验证明,pSG5-POL1.99和pSG5-POL2.03质粒转染细胞的提取物促进了特异的RNA转录,表明两质闰可表达RNA聚合酶。将PV的5’NCR序列插在载体pGREEN LANTERN-1的CMV启动子下游,构建了pGREEN LANTERN-1-5’NCR质粒;  相似文献   

5.
利用PCR技术,从正常人胎肝染色体DNA中克隆到长度为1572bp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基因组基因片段,它包含除第一个外显子和第一个内含子外所有外显子及内含子。再人工合成13bp外显子1的编码区,并与1572bp片段拼接,从而得到除第一个内含子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组基因。将克隆得到的EPO基因插入载体pSV2-dhfr得到pSV2-EPO表达载体,转染COS-7细胞后获得高效表达。利用自行研制的小鼠抗人EPO单抗及兔抗人EPO多抗,对表达产物进行ELISA定量测定,细胞分泌EPO量高达251±7U/ml.Krystal法测得体外生物活性241.5±6.5U/ml.用EPO单抗免疫沉淀结合SDS-PAGE对转染细胞的表达产物做了进一步鉴定,清晰地看到了EPO条带。从高效表达EPO的转染细胞中分离纯化mRNA,用RT-PCR方法扩增并克隆到EPO的cDNA,这为EPO在其它系统中的表达及EPO的功能与结构的研究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应用PCR技术扩增出HBV DNA C基因片段并与pAT153质粒重组,转化到E.coli RRI中,经体内扩增,提纯,用光生物系标记,制备了C基因的重组质粒探针。该探检测灵敏度在Southern印迹中达1pg,在点印迹中为5pg。用此探针以Southern印迹方式配合PCR技术检测乙肝病人血清中的HBV DNA,在53例PCR产物电泳检测阴性的样品中,Southern杂交又检出18例阳性。  相似文献   

7.
应用PCR技术扩增出HBVDNAC基因片段并与pAT153质粒重组,转化到E.coliRRI中,经体内扩增,提纯,用光生物素标记,制备了C基因的重组质粒探针。该探针检测灵敏度在Southern印迹中达1pg,在点印迹中为5pg。用此探针以Southern印迹方式配合PCR技术检测乙肝病人血清中的HBVDNA,在53例PCR产物电泳检测阴性的样品中,Southern杂交又检出18例阳性。  相似文献   

8.
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67例胃标本中p53和c-myc的表达与多药耐药性(MDR)的关系。结果显示本组胃癌中p53阳性32例,阳性率47.8%;c-myc阳性37例,阳性率55.2%;P-gp阳性39例,阳性率58.2%。p53的异常表达与mdr-1基因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63,P<0.05),而c-myc和mdr-1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提示p53异常表达可增加mdr-1基因的表达,从而使胃癌细胞获得MDR表型  相似文献   

9.
陈炜  何秉旺 《微生物学报》1997,37(4):270-275
用PCR方法扩增短芽孢杆菌α-乙酰乳酸脱羧酶基因,引入原核表达载体pBV220中,得到重组质pALD1.pALD1的ALDC基因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每毫升发酵液产酶80单位以上,双原始菌株提高200余倍。SDS-PAGE蛋白质分析表明,大肠杆菌DH5α表达的ALDC占细胞总蛋白量的40%以上。研究了重组质粒稳定性,大肠杆菌DH5α和HB101分别大无选择压力下30℃连续培养50代以上,41℃诱导  相似文献   

10.
p53基因突变几乎存在于所有人类肿瘤中,尤其与严重危害妇女健康的恶性肿瘤──乳腺癌关系密切。研究表明:野生型p53基因是抑癌基因,而突变型p53基因则是癌基因──呈显性负调控突变型。本研究首次构建了这种类型的172HIS突变型p53基因的转基因鼠,用以研究p53基因突变与乳腺癌发生的关系。用重组PCR法把小鼠p53基因的第172个密码子CGC突变成CAC(由编码精氨酸突变为编码组氨酸),得到172HIS突变型p53基固。将其插入到大鼠乳清酸性蛋白(WAP)启动子与SV40poly(A)信号序列之间。获得置于载体pBL119(Fig.1)上的表达结构WAP-172HISmtp53-SV40。经过BssHII酶切,纯化该表达结构部分。通过显微注射,将其分别导入FVB和C57BL品系小鼠受精卵中,获得32只F0代鼠。经PCR鉴定,其中9只为转基因阳性鼠(Fig.2)。对其进行的Southern分析(Fig.3)证实了PCR的鉴定,并得出了每只鼠中整合的转基因拷贝数(Table1)。当这9只鼠哺乳第二天时,取乳腺制备RNA,进行Northern杂交分析,其中5只的乳腺中有转基因表达,其中3只呈较高水平表达(Fig.  相似文献   

11.
表达流行性感冒病毒血凝素蛋白的重组腺病毒的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RT-PCR方法扩增流感病毒血凝素基因,将其克隆到5型腺病毒载体质粒pAD5C中。用此质粒与EcoRI酶切回收的5型腺病毒基因组片段共转染293细胞,通过PCR初步筛选得到重组病毒。SDS-PAGE电泳、West-ern blot重组病毒能表达流感病毒的血凝素蛋白。此重组病毒经滴鼻免疫Balb/C小鼠,ELISA实验证明能诱导小鼠产生针对流感的循环抗体IgG和分泌型抗体IgA。本实验证明,利用E  相似文献   

12.
人GM—CSF cDNA的克隆和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诱导的人胚肺细胞HFL株中提取总RNA.经RT-PCR反应获取了人GM-CSFcDNA,DNA序列测定表明其顺序与文献报道完全一致。为了获得高效表达,应用PCR改造了人GM-CSF的cDNA5’端核苷酸序列,并将改造的人GM-CSF基因插入含T7启动子的质粒pET-11d构建成表达质粒pETC-5,将此质粒转化大肠杆菌株BL21(DE3)得到表达菌株BLEC4。表达菌株用0.5mol/LIPTG诱导2小时后,产生大量重组蛋白并形成包涵体。SDS—PAGE电泳图谱扫描结果表明,rhGM-CSF产量占菌体总蛋白量的16%。ELISA和TF-1细胞培养测定表明,初步纯化和复性的rhGM-CSF具有天然的hGM-CSF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广东省一例慢性丙型肝炎病人血清中获得丙型肝炎病毒(HCV)5'端非编码区(5'NCR)302bp的cDNA片段,经补齐和提纯后插入pUC19质粒,获得的重组体pUN进行序列测定。将pUN的目的基因亚克隆进体外转录载体pSPORTI多克隆位点的EooRI和PstI切点之间,所得重组体pSN线性化后由T_7RNA多聚酶及SP6RNA多聚酶引导体外转录反应,产物经凝胶电泳及特异引物RT-PCR,证实SP6引导的是正义RNA,T7合成的是反义RNA,其大小分别力429bp和362bp。并证实所得RNA力HCV5'NCRcDNA转录而来。获得的HCV5'NCRcDNA和RNA在常规逆转录和PCR步骤中用于设立有效的模板对照,对消除假用性及评估试剂有重要意义。同时,HCV5'NCR体外转录载体的构建可用于制各RNA探针和反义RNA,改进后还可作为定量PCR的竞争性模板。  相似文献   

14.
hBMP—2cDNA在COS细胞和小鼠肌肉中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了骨形态发生蛋白BMP-2cDNA在COS细胞和小鼠肌肉中的表达的情况,从pSPS65BMP-2质粒中回收BMP-2cDNA,删除5端的非翻译序列,插入pSVL载体中,构建了含有BMP-2全长编码序列的重组表达质粒pSVLBMP-2将表达质粒导入COS-7细胞中,细胞RNA点杂交结果表明,转染BMP-2基因的细胞内BMP-2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细胞培养上清的ELISA显示,转染BMP-2c  相似文献   

15.
广东两株人免疫缺陷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省两名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的病人中采血,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将其与正常人PBMCs共培养分离人免疫缺陷病毒(HIV),3周后检测上清HIV-1p24抗原(ELISA法)超过阈值。将共培养第四周细胞和上清分别感染H9细胞(T细胞淋巴瘤传代细胞),一周后检测HIV-1 p24怕,证明有病毒生长。用HIV-1 ENV基因引物的套式聚合酶链反应(Nested PCR)证实,两株新分离的病毒  相似文献   

16.
利用COS7细胞暂时表达系统,研究转译起始序列对EPO-cDNA表达的影响。通过DNA重组技术,构建了原EPO-cDNA表达载体pCSV-EPO(1),其转译起始序列为5'AATTCATGG3'。同时通过定点突变技术,将起始序列改变成5'CCACCATGG3',而构建了另一表达载体PCSV-EPO(2)。后经序列分析证明无误后和前均通过DEAE-dextran法转染COS7细胞上清,测定结果为  相似文献   

17.
利用EB病毒转化可产生较高水平人IgG和特异性抗2型登革病毒人抗体的Hu-TLC-SCID小鼠脾细胞,通过免疫组化、免疫荧光和PCR法检测转化细胞的人B细胞表面标志、EB病毒抗原和EB病毒基因。结果表明,被转化的Hu-TLC-SCID小鼠脾细胞能继续产生抗2型登革病毒的特异性人抗体,并具有人B细胞的、SmIgG标志及EB病毒潜伏膜蛋白-1(LMP-1)基因,可表达LMP-1和EB病毒核抗原(EBNA)。  相似文献   

18.
P物质对大鼠DRG神经元胞体膜的作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本文在大鼠DRG神经元标本上应用细胞内记录,以确定SP对DRG细胞的膜反应及其可能的离子机制。实验所测DRG细胞静息膜电位为-58.9±8.2mV(X±SE,n=81)。传导速度:A_(α/β)细胞为20.4±4.8m/s(X±SE),范围14.1-28.7m/s(47/60);Aδ及C类细胞为9.8±5.2m/s,范围1.2-13.7m/s(13/60)。浴槽滴加SP(10 ̄(-7)-3×10 ̄(-4)mol/L)在大多数细胞可引起明显的膜去极化反应(56/60)。少数细胞对SP无反应(4/60)。在SP去极化期间膜电导值有所增加,从平均值2.72×10 ̄(-8)mho增加24.6%(n=3)。所测逆转电位值在+40-+50mV之间(n=3)。浊流平衡液(BSS)中NaCl以氯化胆碱置代,或用含TTX(10 ̄(-5)mol/L)的BSS灌流,可使SP-去极化幅值大大减小但不能完全消除。而高(20mmol/L)和低(0mmol/L)Ca ̄(2+)的BSS灌流时,使SP-去极化幅值相应的增加和降低。用含10 ̄(-4)mol/LCd ̄(2+)及10 ̄(-2)mol/LTEA的BSS灌流,均使SP-去极化明显减小。  相似文献   

19.
PCR—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对p53基因点突变检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对分析基因的突变是一种有效的手段,并具有其独特的优点。PCR与SSCP结合后检测灵敏度更高,而在许多类型的肿瘤都存在有p53抑癌基因的突变,章综述了PCR-SSCP分析技术检测p53基因突变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生长素结合蛋白cDNA的克隆及其在烟草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拟南芥内质网生长素结合蛋白基因的cDNA序列,设计合成了Ap5和Ap3两个引物,应用RT-PCR技术扩增了拟南芥的ABP基因。将该基因克隆在植物表达载体p35SSIN的35S启动子必Nos3‘端之间,得到植物表达载体p35SE。通过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对烟草SR1进行了转化,由分子杂交等检测证明,生长素结合蛋白基因已在烟草中表达,同时转基因烟草后代对生长素的敏感性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