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光周期对春石斛开花及多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春石斛为试材,研究光周期对其开花及多胺(腐胺、亚精胺和精胺)含量的影响,以期了解春石斛开花的光周期特性以及期间能源物质多胺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春石斛短日照处理植株开花较长日照处理的提前约18d,为称量性短日照植物;同时,短日照处理植株的花芽多,开花量犬,花径较长日照大。不同光周期诱导开花过程中,春石斛叶片内腐胺含量最高,波动较大,短日照处理下基本维持比长日照高的水平。亚精胺含量其次,且随生长发育逐渐升高,短日照处理下一直保持比长日照高的水平。精胺含量最低,变化不大,短日照下保持与长日照相同或略高的水平。由此推测,春石斛为称量性短日照植物,高水平的腐胺和亚精胺可能与春石斛花芽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2.
月季切花衰老过程中多胺与膜脂过氧化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月季切花为材料,研究了月季切花瓶插过程中多胺含量的变化,外源多胺处理对月季药花体内多胺含量的影响以及多胺与膜脂过氧化的关系。结果表明,月季切花瓶插衰老过程中腐胺在前2d略有增加,亚精胺和精胺均呈下降趋势;外源亚精胺和精胺处理均能增加切花体内多胺含量,并能延缓切花衰老和改善切花品质;且亚精胺和精胺处理降低了MDA含量的积累和膜相对透性的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NaCl胁迫对茄子嫁接苗根系多胺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压液相色谱法对80 mmol.L-1NaCl胁迫下营养液栽培茄子嫁接苗和自根苗根系多胺代谢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胁迫2 d时,嫁接苗根系游离态亚精胺和结合态多胺含量显著高于自根苗,游离态腐胺和束缚态多胺显著低于自根苗,游离态精胺含量两者无显著差异。胁迫10 d时,自根苗3种形态的多胺含量均下降,显著低于对照植株,而嫁接苗根系游离态精胺、结合态腐胺和束缚态多胺含量显著高于对照植株。研究结果表明,NaCl胁迫显著提高了茄子嫁接苗和自根苗根系多胺氧化酶的活性,且自根苗增加幅度显著高于嫁接苗;嫁接苗胁迫初期根系结合态多胺的迅速积累及胁迫后期保持较高的精胺含量有利于其耐盐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腐胺、亚精胺和精胺对稀脉萍的成花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种作用随多肢的浓度增加而增强。多胺合成抑制剂MGBG强烈抑制稀脉萍群体的增殖速率,并使稀脉萍群体在非诱导光周期下开花。这种由MGBG引起的增殖速率的降低及成花诱导作用均可被多胺逆转。稀脉萍成花诱导过程中,内源腐胺含量显著升高,亚精胺则下降。  相似文献   

5.
低温胁迫对建兰叶片内源多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素心建兰为材料,研究低温胁迫(5℃)对建兰内源多胺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温胁迫下建兰生长期的叶片多胺(PAs)总量和亚精胺(Spd)、腐胺(Put)含量都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精胺(Spm)含量则是下降然后上升最后稳定在比原来含量更高的水平上,说明有可能在低温胁迫下建兰通过调节内源多胺的总量和不同多胺种类的比例来抵御低温对生理的破坏作用;开花期的建兰叶片因受低温胁迫的影响未能合成足够的亚精胺(Spd),从而抑制了建兰的开花。  相似文献   

6.
荔枝果实发育过程中内源多胺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荔枝果实中多胺含量以亚精胺(Spd)最高,腐胺(Put)其次,精胺(Spm)最低,三者分别于花后7 d和28 d各出现1个高峰.果皮、假种皮和种子中总多胺含量以各自发育初期为最高,随后急速下降,快速膨大期间的变化则不大.花后0~21 d,单果中Put、Spd和Spm含量最低;花后28 d,出现第1个小高峰;果实快速膨大期Spd含量急剧升高,Put和Spm升高较慢.  相似文献   

7.
氯化钠胁迫对嫁接黄瓜叶片多胺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日本耐盐品种‘帝王新土佐’南瓜为砧木,以’新泰密刺’黄瓜为接穗,在100 mmol·L-1 NaCl胁迫下,对黄瓜嫁接和自根植株不同时期叶片中不同形态多胺含量的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NaCl胁迫下黄瓜嫁接植株游离态腐胺(Put)含量在胁迫2 d时与自根植株无显著差异,其余时间均显著高于自根植株;游离态亚精胺(Spd)和游离态精胺(Spm)含量在整个胁迫期间均显著高于自根植株;游离态多胺总量(PAs)在胁迫第4天出现峰值;嫁接植株游离态Put/PAs值在胁迫4 d时与自根植株无显著差异,其余胁迫时间均显著低于自根植株,而(Spd+Spm)/Put值在整个胁迫期间均显著高于自根植株;嫁接植株结合态和束缚态Put、Spd和Spm含量在整个胁迫期间均显著高于自根植株,结合态和束缚态PAs在胁迫第6天出现峰值;结合态多胺的Put/PAs值和(Spd+Spm)/Put值变化趋势与游离态多胺一致;嫁接植株束缚态Put/PAs值在胁迫6 d时与自根植株无显著差异,其余时间均显著低于自根植株,而(Spd+Spm)/Put值在整个胁迫期间均显著高于自根植株.表明黄瓜嫁接植株表现出较强的耐盐特征.  相似文献   

8.
以切花菊(Dendranthema morifolium)品种‘神马’为试材,外源喷施0.1mmol·L-1的亚精胺(Spd)与多胺合成抑制剂D-精氨酸(D.Arg),转入昼10h/夜14h的短日条件下进行开花诱导,测定不同花芽分化时期顶芽内源多胺[腐胺(Put)、亚精胺(Spd)、精胺(spm)]和几种激素[生长素(IAA)、玉米素核苷(ZR)、异戊烯基腺苷(iPA)、赤霉素(GA)]含量的动态变化,分析多胺对激素和花芽分化的作用关系。结果表明,外源多胺和多胺合成抑制剂能够显著影响顶芽内源多胺(Put、Spd、Spm)和激素(IAA、ZR、iPA、GA)的含量,顶芽内高水平多胺有利于菊花花芽分化的启动和保持;外源多胺及多胺合成抑制剂可能通过影响内源多胺含量从而影响内源激素或者直接影响内源激素和内源多胺,进而调控花芽分化:内源Put与IAA关系密切,高水平的内源Put不利于IAA的积累;ZR和iPA含量与内源多胺总量的变化趋势一致;外源多胺及多胺合成抑制剂对GA的影响主要在花序分化期和小花分化期,且高水平的内源Spd和Put不利于GA的积累。  相似文献   

9.
杨浚  俞炳杲 《植物学报》1989,6(3):156-160
L-精氨酸和精胺均具有延缓大麦离体叶片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含量下降的作用。L-精氨酸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移动性。但其最适浓度高于精胺100倍,作用时间也滞后于精胺。L-精氨酸可使叶片内多胺含量增加,多胺合成抑制剂ABA则削弱L-精氨酸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L-精氨酸转变成具有强烈生理活性的多胺可能是其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0.
水稻胚与胚乳分化发育中的内源多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胚发育过程中,其内源多胺以腐胺、亚精胺为主。在幼胚分化期,腐胺和亚精胺的含量很高;幼胚分化完成时,其含量急剧下降;直至分化后期才趋稳定。在胚及胚乳发育时期,还出现一种未知多胺X_(22),其含量除在胚分化完成时较少外,在胚发育的其他各期中,含量则一直很高。DNA和蛋白质含量的变化,从分化期开始递增直至物质积累成熟期,其趋势均相同。多胺可能参与胚与胚乳中核酸和蛋白质合成的调节。  相似文献   

11.
L-精氨酸与精胺延缓大麦离体叶片衰老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精氨酸和精胺均具有延缓大麦离体叶片叶绿素、蛋白质和核酸含量下降的作用。L-精氨酸具有良好的渗透性和移动性。但其最适浓度高于精胺100倍,作用时间也滞后于精胺。L-精氨酸可使叶片内多胺含量增加,多胺合成抑制剂ABA则削弱L-精氨酸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L-精氨酸转变成具有强烈生理活性的多胺可能是其作用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12.
多胺(polyamines)主要包括腐胺(putrescine)、亚精胺(spermidine)和精胺(spermine),普遍存在于细胞和生物体中。多胺在细胞生长、发育、蛋白质/核酸合成和细胞信号传导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衰老过程中,人体内的多胺水平逐渐降低。研究发现,老年人心血管系统中的多胺水平明显低于年轻人,而补充外源多胺能有效增加血液多胺水平,并且可以改善年龄相关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diseases,CVD)。因此,本文就多胺在老年CVD中的保护作用作一综述,以期为老年CV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3.
对大叶相思(Acacia auriculiformis)栽培植株进行观察,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其花部形态和开花生物学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叶相思开花期为8~12月,穗状花序由114.9±11.9朵花组成,每朵花含124.1±16.5枚雄蕊,每雄蕊含有8粒16合花粉,单花花粉量为15885粒;雌蕊1枚,具14.4±1.8个胚珠,柱头凹陷,属于湿柱头类型。P/O值为1103.1;大叶相思花在夜间开放,开花可分为5个阶段。开花期间观察到雌蕊先于雄蕊伸出花冠和雄蕊先于雌蕊伸出花冠并存的现象,推测雌雄基本同熟。SEM观察花药在开花的第2阶段形成开裂线,第4阶段完全开裂并开始散粉。雄蕊于开花第1天的9: 00~12: 00大量散粉;雌蕊柱头在开花第1天上午出现分泌物,随后逐渐减少。开花后3~4 d柱头开始凋零,柱头可授期约为3 d,以开花第1天10: 00之后的可授性最佳。  相似文献   

14.
200 mmol/L的NaCl胁迫8 d大麦幼苗叶片和根系中的三种形态多胺都有不同程度地下降,其中游离态多胺含量的下降幅度最大;高氯酸不溶性结合态多胺含量变化较小.根系中PAO的活性先上升后下降,而叶片中PAO的活性先下降后上升.游离态多胺中,亚精胺和精胺(Spd Spm)的含量变化与相应部位PAO的活性变化趋势相反,表明PAO在盐胁迫下可能调节了游离态多胺的含量从而影响高氯酸可溶结合态与高氯酸不溶结合态多胺的含量.  相似文献   

15.
以百合小鳞茎离体发生为实验系统,研究了鳞片(外植体)内多胺和多胺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与小鳞茎发生之间的相关性。随着细胞脱分化、愈伤组织形成、小鳞茎发生等过程,内源腐胺、亚精胺和精胺的含量均失上升后下降,变化曲线为“钟形”,其含量达最高峰的时间为肉眼可见小鳞茎出现之前。多胺氧化酶活性在小鳞茎发生初期逐渐下降,6d后开始上升,并在小鳞茎突起时达最大值。由于内源多胺水平和多胺氧化酶活性的变化与小鳞茎发生有密切关系,可作为这一形态发生过程的生化指示。  相似文献   

16.
植物多胺的薄层—荧光测定法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多胺(PAs)是一类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低分子量脂肪族含氮碱,它包括精胺(Spm)、亚精胺(Spd)、尸胺(Cad)和腐胺(Put)。近年的研究表明:多胺广泛地存在于动物、植物、微生物及人体内,和核酸、蛋白质以及激素等重要的生命物质的代谢与调节密切相关。关于多胺的定量测定,目前国外已报道的大都采用以层析分离为基础的检测方法,但在国内尚不多见。本文通过对多胺的丹磺化衍生,薄层分离、荧光检测等处理,结合对大麦叶片内源多胺的测定,对薄层一荧光法的准确性、精密度、最小检出量和标样的参比范围作一分析,为在定量测定植物材料中  相似文献   

17.
苹果幼苗侧根形成与内源多胺关系的通径分析(英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采用偏回归和通径分析研究苹果幼苗侧根形成与内源多胺含量之间的关系。多胺对苹果幼苗侧根形成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内源多胺的水平高低与侧根数量之间有显著的线性相关。腐胺、亚精胺和精胺对侧根形成的影响不同,它们对侧根数量的直接通径系数分别是0.0756,0.1558和0.8023。因而表明精胺在增加侧根数量中的作用最大,而亚精胺和腐胺几乎没有直接的作用。不过,亚精胶和腐胺通过影响精胺水平,对侧根形成有很大的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土壤自然干旱条件下叶面喷施精胺(Spm)、D-精氨酸(D-Arg)、甲基乙二醛-双(脒基腙)(MGBG)不改变小麦幼苗内源多胺含量变化趋势,只是不同程度地影响内源多胺水平。Spm处理提高内源腐胺(Put)和亚精胺(Spd)水平;D-Arg处理的内涵Put和Spd水平也略有提高;MGBG提高内源Put水平,且MGBG作用前期降低Spd水平,后期则导致Spd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19.
王静  刘森 《生命的化学》2020,40(4):513-519
多胺(polyamines)普遍存在于各种生物体中,参与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细胞生长和增殖、蛋白质和核酸的合成、免疫细胞的分化、炎症反应的调节以及肠道功能的维持等。多胺主要包括腐胺(putrescine)、亚精胺(spermidine)、精胺(spermine)以及胍丁胺(agmatine)。随着衰老进程的发展,细胞内的多胺水平会逐渐随之降低。在衰老相关的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多胺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本文就多胺对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改善作用作一综述,期望可以对未来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和缓解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钙离子和亚精胺对盐胁迫条件下玉米幼苗生长状况、电解质渗漏、离子含量和多胺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下,钠离子和腐胺含量升高,质膜受到严重伤害,而钾离子、钙离子、亚精胺以及精胺水平降低。外加氯化钙和亚精胺不但能逆转氯化钠带来的离子平衡失调、多胺代谢紊乱,而且还能减轻氯化钠导致的生长抑制和质膜伤害。在盐胁迫条件下,二环己基胺引起多胺含量严重下降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能被外加氯化钙处理所缓解。这些结果提示,钙、多胺代谢以及盐渍环境下玉米生长之间可能存在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