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细胞PPARα表达的影响,探讨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防治作用。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和高脂运动组。后两组喂食普通饲料的同时在实验前三周给予脂肪乳剂灌胃,以诱发脂肪肝。七周有氧运动后测大鼠体重、肝湿重、测血浆TC、TG、ALT、SOD及MDA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肝细胞PPARα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TC、TG显著升高(P0.05,P0.01),高脂运动组均无显著性差异。高脂组TC、TG显著高于高脂运动组(P0.01,P0.01)。2)高脂组PPARα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和高脂运动组(P0.01);高脂运动组显著高于对照组。3)高脂组肝小叶结构模糊,肝窦界限不清,汇管区结构模糊,肝细胞肿胀,有空泡样改变,肝脂肪变性。高脂运动组肝脏仍有脂肪积聚,但肝细胞空泡消失,呈好转趋势。4)高脂运动组MDA显著低于高脂组(P0.01);高脂运动组SOD显著高于高脂组(P0.01)。结论:运动可以通过上调PPARαmRNA来促进脂肪酸氧化、降低血脂,从而有效预防肝细胞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细胞PPARα表达的影响,探讨运动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保护防治作用.方法: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脂组和高脂运动组.后两组喂食普通饲料的同时在实验前三周给予脂肪乳剂灌胃,以诱发脂肪肝.七周有氧运动后测大鼠体重、肝湿重、测血浆TC、TG、ALT、SOD及MDA水平;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测肝细胞PPARα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TC、TG显著升高(P<0.05,P<0.01),高脂运动组均无显著性差异.高脂组TC、TG显著高于高脂运动组(P<0.01,P<0.01).2)高脂组PPARα 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和高脂运动组(P<0.01);高脂运动组显著高于对照组.3)高脂组肝小叶结构模糊,肝窦界限不清,汇管区结构模糊,肝细胞肿胀,有空泡样改变,肝脂肪变性.高脂运动组肝脏仍有脂肪积聚,但肝细胞空泡消失,呈好转趋势.4)高脂运动组MDA显著低于高脂组(P<0.01);高脂运动组SOD显著高于高脂组(P<0.01).结论:运动可以通过上调PPARαmRNA来促进脂肪酸氧化、降低血脂,从而有效预防肝细胞脂肪变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同时补充玉米肽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大鼠减脂的作用及其与脂肪分解关键酶甘油三酯脂肪酶(ATGL)和脂蛋白酯酶(LPL)关系。方法:4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150只,体重160~180 g,随机选取15只作为普通膳食不运动组,给予普通饲料喂养。剩余135只大鼠进行8周的高脂饲料喂养建立肥胖大鼠模型,以体重超过普通膳食不运动组大鼠平均体重的20%作为肥胖大鼠建模成功的标准。将建模成功的肥胖大鼠40只随机分为5组(n=8):肥胖对照组、酪蛋白组、玉米肽组、运动组和运动+玉米肽组。除酪蛋白组、玉米肽组喂养自制饲料外,其余各组均用普通饲料喂养,运动组每天进行15 m/min,持续时间60 min的跑台运动,每周6天。4周运动和玉米肽干预后取血,检测大鼠血浆中TG、TC、HDL、LDL的含量;取大鼠肾周、附睾脂肪和肝,检测肾周和附睾脂肪的重量,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肝ATGL、脂肪LPL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肥胖对照组大鼠相比:①运动组、运动+玉米肽组大鼠的体重、附睾和肾周脂肪含量明显降低(P<0.05),且运动+玉米肽组比运动组下降得更明显(P<0.05),而其它组大鼠无显著差异。②运动组大鼠血浆TG显著降低,运动+玉米肽组的血浆TG、TC显著降低(P<0.05),其它组大鼠的TG、TC无显著差异;血浆HDL和LDL各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③运动组和运动+玉米肽组大鼠的肝ATGL、脂肪组织LPL的蛋白水平明显增加(P<0.01),且运动+玉米肽组比运动组的更显著(P<0.05);其他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同时补充玉米肽都可以明显降低大鼠的体脂和血脂水平,且后者的作用更强,这可能与其更显著地增加肥胖大鼠肝ATGL和脂肪LPL的蛋白水平有关。而仅仅补充玉米肽不能降低大鼠的体脂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营养性肥胖大鼠肝脏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体重(200±20)g的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n=8),测定各组大鼠肝脏细胞O自由基和N自由基。结果:高脂饲料组大鼠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提高,茶多酚补充组丙二醛(MDA)含量比对照组及高脂饲料组显著下降;高脂饲料组大鼠肝脏TNOS、iNOS活性及NO含量显著升高,茶多酚降低了总-氧化氮合酶(TNOS)、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活性及NO含量。结论:高脂饲料诱导了大鼠肝脏细胞的氧化应激状态,茶多酚提高了营养性肥胖大鼠肝脏的抗氧化能力,对营养性肥胖大鼠肝脏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新加越鞠丸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血清脂联素及瘦素的影响.方法:3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9只.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制备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8W病理显示造模成功后,每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连续4W.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血清中脂联素(ADP)浓度及瘦素(LP)浓度,HE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大鼠比较,模型对照组血清中ADP浓度明显降低(P<0.05),LP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对照组大鼠比较,新加越鞠丸组血清中ADP浓度明显升高(P<0.05),LP明显降低(P<0.05);新加越鞠丸组大鼠较水林佳组,血清中ADP浓度显著升高(P<0.05),LP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新加越鞠丸可通过升高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血清瘦素水平,减轻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血脂异常大鼠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2月龄健康成年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普通饲料饲养)、高脂组(高脂饲料饲养)和罗格列酮组(高脂饲料饲养后5 mg·kg-1罗格列酮灌胃),其中血脂异常模型构建时间为5周,罗格列酮的干预时间为1周。第6周实验结束后对各组大鼠进行准确称重,采血,离心留取上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用于检测待测血清中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用于检测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C-反应蛋白(CRP)、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ADMA)及一氧化氮(NO)产生量。在无菌条件下分别分离各组大鼠肾周、附睾和腹膜后的脂肪组织并准确称量,即为大鼠的内脏脂肪重量,并对上述10项指标进行两两相关性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脂组的大鼠体重和内脏脂肪重量均显著增加(P0.05),血清TG、TC和LDL-C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NO产生量和血清SOD水平均显著减少(P0.05);血清MDA、CRP和ADMA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与高脂组相比,罗格列酮组的大鼠体重和内脏脂肪重量均显著降低(P0.05),TG、TC和LDL-C水平略有改善,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NO产生量和血清SOD水平均显著增加(P0.05);血清MDA、CRP、ADMA水平均显著减少(P0.05),血清TG水平和SOD水平呈负相关(Y=-0.014X+2.967,P=0.001)。结论:罗格列酮对血脂异常的大鼠具有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损伤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血清生化指标和病理学的监测分析来建立标准的SD大鼠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方法:选取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模型组采用直接饮酒法,于第8、12和20周时检测大鼠血清生化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甘油三酯(TG),并于第8、12周时随机采集5只大鼠肝组织,20周时采集剩余所有大鼠肝组织并进行病理学分析。结果:模型组于第8、12和20周时体重增长量均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ALT、AST均高于对照组(P〈0.01),第8周和12周时TG高于对照组(P〈0.01)。病理学结果显示肝组织从8周至20周呈现出酒精性脂肪肝、重度酒精性脂肪肝伴肝炎和酒精性肝纤维化等演变过程。结论:直接饮酒法可成功地复制出酒精性脂肪肝动物模型,通过监测分析可了解酒精性脂肪肝病变的整个过程,为今后建立酒精性脂肪肝和肝纤维化动物模型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鞣花酸对高脂饮食引起的大鼠肥胖预防的影响。方法:将40只SD雄性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鞣花酸高剂量组(高脂饮食+30 mg/kg/d鞣花酸,EAH),鞣花酸低剂量组(高脂饮食+10 mg/kg/d鞣花酸,EAL),阳性对照组(高脂饮食+37.8mg/kg/d奥利司他,O),模型对照组(高脂饮食+10 mL/kg/d 0.5%CMC钠溶液,HFD)和空白对照组(普通饮食+10 mL/kg/d 0.5%CMC钠溶液,ND),连续给药10周,测量体重、进食量、体脂、肝重、肾重,计算脏器系数和脂肪系数,测定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E染色观察脂肪细胞和肝脏组织细胞形态。结果:干预10周后,与模型对照组比较,鞣花酸高、低剂量组大鼠体重和进食量均显著下降(P0.05),脂肪系数显著降低(P0.001);鞣花酸高、低剂量组血清HDL-C增加(P0.01),鞣花酸高剂量组血清TC降低(P0.05);HE染色观察发现鞣花酸高、低剂量组脂肪细胞直径显著变小,肝组织脂滴空泡明显减少,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鞣花酸可能通过抑制高脂饮食大鼠的摄食量从而抑制其体重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蓝斑核(LC)orexin-A对肥胖抵抗(OR)大鼠自发活动的影响及机制并进一步探究LC的orexin调控是否与肥胖抵抗相关。方法:雄性SD大鼠和选择性培育的OR大鼠,一侧蓝斑核置管,缓慢均匀注射0.5μL药物(orexin-A或人工合成脑脊液),用大鼠自发活动检测装置SPA箱红外线活动传感器测定测大鼠自发活动(SPA),间接测热法测定其能量消耗,定量磁共振身体组成分析器检测大鼠脂体重和瘦体重。大鼠肥胖程度用体脂百分比表示。结果:与SD大鼠相比,OR大鼠的总体重,脂体重和去脂体重显著降低(P0.05)。OR大鼠肥胖程度明显小于SD大鼠(P0.05)。OR大鼠在3月龄是主要表现为水平活动,6月龄时垂直活动增加,故OR大鼠随年龄增长活动量显著增多(P0.05)。OR大鼠注射orexin A增加SPA的作用比SD大鼠更强,其主要原因是OR大鼠水平活动时间明显高于垂直活动时间。与SD大鼠相比,OR大鼠SPA水平高、体重轻,日间能量消耗和SD大鼠无明显差异,夜间活动消耗更多能量。在OR大鼠的LC注射orexin-A后,两组高剂量orexin-A可显著增加SPA(P0.05),并呈现剂量依赖性。对于SD大鼠,只有最高剂量的OXA才能引起SPA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最高剂量的两组orexin-A注射后,OR大鼠SPA改变比SD大鼠更显著(250 pmol:P0.05;500 pmol:P0.05)。结论:蓝斑核(LC)orexin-A对肥胖大鼠自发活动有重要影响,其orexin调控与肥胖抵抗相关。  相似文献   

10.
蚕蛹油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蚕蛹油对高脂大鼠模型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的影响。方法SD大鼠100只,雌雄各半,按体重并参考血脂水平随机分为9组:空白对照组,高脂对照组,预防低剂量组,预防中剂量组,预防高剂量组,治疗低剂量组,治疗中剂量组,治疗高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月见草油),分别喂饲各种饲料。于第11周处死大鼠,检测肝脏的肝重指数和肝脏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结果实验11周末,预防组、治疗组和阳性对照组大鼠的肝重指数,肝脏TG、TC及MDA水平均明显低于高脂对照组(P<0.05),并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蚕蛹油可通过调整脂质代谢,具有十分显著的预防和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形成的效果,优于月见草油。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观察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形成过程中脂质代谢、肝组织病理学改变、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及相关键因子的转录和蛋白水平的变化,探讨Nrf2及其相关因子在NASH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sD大鼠分为正常组和模型组,以饲喂高脂饲料建立非酒精性脂肪肝炎模型,分别于4、12周末处死,检测血清和肝组织中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油红O染色法检测肝组织内脂肪沉积变化,常规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计算NAFLD活动度积分(NAS),免疫组化检测肝组织Nrf2表达;Real-time PCR和Westernblot技术检测肝组织Nrf2及其相关因子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4周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C和肝组织TC、TG、LDL-C等指标较同期正常组均显著增高(P〈0.01,P〈0.05),12周模型组大鼠血清、肝组织脂质含量持续增高(P〈0.01,P〈0.05),肝组织HDL-C较正常组显著降低(P〈0.05),比4周变化明显。②4周和12周模型组大鼠肝细胞内沉积大量脂肪滴,肝细胞脂肪变严重,伴有肝细胞气球样变;且随着高脂饮食喂养时间的延长,肝组织内脂肪沉积以及肝细胞脂肪变程度明显加重,NAFLD评分、Nrf2表达强度均显著增高(P〈0.01)。③4周、12周模型组大鼠Nrf2、H01、NQOt、rGCS、GST的mRNA和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调或抑制,且12周比4周变化明显(P〈0.01,P〈0.05)。结论:Nrf2及相关因子可能参与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在NASH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曹彦  易艳荣 《生物磁学》2011,(10):1817-1820
目的:探讨SOCS-3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发病中的作用以及吡格列酮的干预作用。方法:29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8只),高脂饮食组(21只)。饲养8周后,从高质饮食组随机抽取5只大鼠证实造模成功后,将该组余下的16只大鼠继续以高脂饲料喂养,并随机分为NAFLD对照组(8只);吡格酮干预组(8只),予以吡格列酮3mg·kg^-1·d^-1灌胃。16周末,处死所有大鼠,检测血糖、血胰岛素、血脂、肝脏SOCS-3mRNA和SREBP-lcmRNA表达及肝脏病理学。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AFLD组血糖、血胰岛素、血脂、肝脏脂肪变水平及肝组织SOCS-3mRNA、SREBPlCmRNA表达显著上调。吡格列酮干预组sOCS.3mRNA、SREBP-1cmRNA表达较NAFLD组下调,且血糖、血胰岛素、血脂、肝脏脂肪变水平下降。SOCS-3mRNA表达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SREBP.1cmRNA表达水平、肝脂肪变成显著正相关。结论:SOCS-3可能通过胰岛素抵抗及上调肝组织SREBP-lcmRNA表达参与NAFLD发病,吡格列酮能抑制肝脏SOCS-3的表达,对NAFLD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物种差异对NAFLD模型复制的影响,探讨不同鼠种NAFLD形成及其机制.方法 长爪沙鼠、SD大鼠、ICR小鼠各20只,按种属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模型组,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16周后,观察肝脏HE及Mallory三色染色病理变化,计算肝指数,检测血清血脂(CHO、TG、LDL-c、HDL-c)、肝功能(GOP、GPT)及肝组织中抗氧化酶(SOD、GSH-PX、CAT)活性及羟脯氨酸(Hyp)、丙二醛(MDA)、游离脂肪酸(FFA)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各模型组:沙鼠Hyp、CHO、TG、LDL-c、HDL-c、肝指数、GOP、GPT、MDA、FFA均升高,SOD、GSH-PX、CAT活性降低(P<0.05,P<0.01),肝脏出现纤维化;大鼠CHO、肝指数、GOP、GPT、FFA、SOD活性升高,MDA含量、GSH-PX、CAT活性降低(P <0.05,P<0.01),有局灶性脂肪肝炎;小鼠CHO、LDL-c、HDL-c、肝指数、CAT活性升高,MDA含量降低(P <0.05,P<0.01),肝脏病理正常.结论 三种动物在脂质代谢、肝功能、氧化应激等方面有显著的差异,并形成了不同的NAFLD模型:沙鼠形成伴高TG、CHO血症的肝纤维化模型、大鼠形成伴高CHO血症的局灶性脂肪肝炎模型、小鼠形成高胆固醇血症模型但肝脏未发生明显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脏CT值与动脉粥样硬化(AS)程度的关系,寻找AS活体量化观测指标,提高AS干预实验的质量。方法40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A(绞股蓝)组、B(辛伐他汀)组、C(高脂模型)组、E(对照组)组,分别喂饲高脂饲料+绞股蓝5g,kg、高脂饲料+辛伐他汀5mg/kg、高脂饲料、标准饲料。实验前和实验后3周、6周、9周检测三酰甘油(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第7周和第9周进行CT检查。进行动脉和肝脏病理学检测。结果①TG、TC、LDL-C、HDL-C:A组、B组、C组饲养后TG、TC、LDL-C明显升高(P〈0.05),A组和B组TG、TC、LDL-C低于C组(P〈0.05),A组TG、HDL-C、LDL-C优于B组(P〈0.05)。②CT检查:饲养后7周、9周,A、B、C组CT值明显下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高于B组、C组(P〈0.01),B组高于C组(P〈0.01)。③主动脉病理学:C组严重的大面积AS,A组和B组AS面积和程度显著低于C组(P〈0.01)。④肝脏病理学:A组、B组、C组肝脏弥漫性肿大,边缘钝而厚,灰黄色,A组较B组、C组肝脏色泽红润、肿大程度轻。A组2/3以上肝细胞发生脂肪样变。B、C组肝脏脂肪样变几乎为100%。结论肝脏CT值与AS的程度有一定的关系,可作为AS程度的量化指标,对指导实验过程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在非酒精性肝脂肪变模型大鼠中的表达情况,以探求其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造模组,分析各组在2、4、6、8周4个时间点血清ALT、AST、TG、TC的变化及肝组织RBP4的表达情况。结果:随着造模时间延长,造模组大鼠肝脏脂肪变越来越明显,血清ALT、AST、TG、TC逐渐升高(p〈0.05)。造模组肝组织RBP4的mRNA的表达随造模时间逐渐增强;造模组免疫组化结果发现,RBP4的表达随造模时间逐渐增强(p〈0.05)。结论:在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中,RBP4的表达随造模时间延长而增加,与同期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因此RBP4可能作为一个敏感的指标反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生及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康Ⅳ号(Gankang Ⅳ,GKⅣ)对脂肪肝(FL)组织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形态学的影响。方法64只SPF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A组、B1组、B2组、B3组、C组、D组。A组、B1组、B2组、B3组、C组给予高脂饲料(84.4%标准饲料+10%猪油+0.5%胆固醇+0.1%胆盐+5%蛋黄粉)和白酒复合复制大鼠FL模型,B1组、B2组、B3组、C组分别给予肝康Ⅳ号低、中、高剂量和东宝肝泰灌胃干预,设空白对照D组。第6周末处死动物取肝脏制备10%的肝匀浆检测TC、TG、SOD、MDA。检测肝脏病理学。结果(1)TC、TG:B1组、B2组、B3组、C组与A组比较,TC、TG含量明显下降(P〈0.05~0.01),B2组、B3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2)SOD、MDA:B1组、B2组、B3组、C组与A组比较,MDA含量明显下降(P〈0.05~0.01),SOD水平明显升高(P〈0.05~0.01);在SOD方面,B1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B2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在MDA方面,B1组、B2组、B3组与C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3)肝脏病理学:A组为重度脂肪肝,C组、B1组为中度脂肪肝,B2组、B3组脂肪肝程度轻于C组、B1组。结论GKIV能有效降低肝脏组织脂质沉积,防止MDA的升高,SOD的下降;减轻FL程度,呈现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PPAR-γ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探讨非酒精脂肪性肝病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A(正常组)15只普通饮食,B(高脂组)15只高脂饮食。8周后,自两组各随机抽取2只大鼠处死,光镜观察证实脂肪肝造模成功,继续喂养4周后处死所有大鼠,取血清做免疫生化检查,取肝组织标本,分别以光镜观察做出NAS评分,免疫组化和PCR法检测肝组织PPAR-γ蛋白的表达。结果:1.高脂饮食可以成功的复制NAFLD的大鼠模型;2.血清GLU、TC、TG、HDL-C、LDL-C在高脂组表达量较正常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免疫组化显示:高脂组PPAR-γ表达量较正常组升高;结论:1.高脂饮食可成功复制NAFLD模型;2.PPAR-γ在NAFLD大鼠肝脏成脂性改变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与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icrosomal triglyceridetransfer protein,MTP)的关系。方法:将雄性Wistar 大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 组)、高脂组(B 组)和MTP 抑制剂组(C 组),每组各20 只。B 组、C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 周后确认非酒精性脂肪肝建模成功,C组大鼠给予混有特异性小肠MTP抑制 剂JTT-130 的高脂饲料喂养,B 组大鼠建模过程始终喂养高脂饲料,A 组大鼠喂养普通饲料。于第12周,分别测定大鼠血清甘油 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含量,以及 肝脏TC、TG、磷脂含量。同时测定肝脏中微粒体甘油三酯转运蛋白(MTP) 的活性与mRNA 表达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A组)相 比,高脂组(B组)大鼠血清TC、TG、HDL-c 浓度和肝脏TC、TG含量明显提高(P<0.05),MTP 活性及mRNA 水平明显下调(P< 0.05)。与高脂组(B 组)比较,MTP 抑制剂组(C 组)大鼠血清TC、TG、HDL-c 浓度和肝脏TC、TG 含量明显下降(P<0.05),而 MTP 活性及mRNA 表达量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存在MTP表达下调,特异性小肠MTP 抑制剂 JTT-130 可以有效抑制肠道对TG的转运,不影响肝脏TG分泌,并在降低高脂大鼠血浆TG和胆固醇水平的同时也降低肝脏TG 含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脂饮食致肥胖小鼠脂肪组织RIP140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将C57BL/6J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饮食(NFD)组、高脂饮食(HFD)纽分别喂养14周后,测量两组小鼠体重,以NFD组小鼠体重作为对照,选取HFD组中体重大于对照组小鼠平均体重20%的小鼠作为肥胖组小鼠。对照组和肥胖组小鼠取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水平(FIns),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RT—PCR技术检测两组小鼠附睾脂肪组织RIP140 mRNA的表达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HDF组小鼠中有12只符合标准计入肥胖组。肥胖组小鼠TG、TC、FBG、Fins(P〈0.05),HOMA-1R(P〈0.01)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肥胖组小鼠脂肪组织RIP140mRNA的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小鼠脂肪组织R1P140 mRNA表达水平与TG水平呈正相关(r=0.536,P〈0.05),与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r=0.465,P〈0.05),而与TC、FBG、Fins水平相关分析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小鼠脂肪组织RIP140 mRNA表达增加,并与胰岛素抵抗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