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采自太湖西部的江苏溧阳市神墩遗址地层的17块土样进行了孢粉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在距今约7千年以前,研究地区尚无人类活动的痕迹,遗址点周围主要生长常绿和落叶阔叶混交林,如青冈、枫香、胡桃、栎、枫杨、悬铃木、榆和松等,反映比较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马家浜文化早期气候温暖湿润,体现出良好的生存环境,但向晚期过渡时,气候环境发生变化,温凉偏干。马家浜文化晚期,遗址周围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森林繁茂,气候温暖湿润,自然环境比较适宜人类活动与居住。良渚文化时期,木本植物花粉明显减少,草本花粉增加,约占孢粉总数的50%,气候环境为温凉。草本植物花粉中直径大于37μm的禾本科含量很大,达37.1%,可能是先人类进驻,开始进行农作,有水稻和小麦等农作物的大量种植。春秋时期,气候条件比良渚时期要好,较温湿,环纹藻等藻类孢子有较多出现,说明遗址区可能曾被淡水淹没成湖沼环境。  相似文献   

2.
文中报道了西班牙西北部San Isidro和Leitariegos地区两口钻井全新世孢粉学比较研究的结果.孢粉分种析结果显示了两地孢粉组合成分上的不同.根据从San Isidro地区泥炭沼泽获得的孢粉组合中乔木和灌木花粉百分含量变化,建立了两个组合带.孢粉植物群代表了一个松属占统治地位的森林,桦属、栎属、榛属等花粉含量变化序列可能和气温升高,降雨量增加有关.根据乔木花粉相对丰度变化,Leitariegos地区钻井剖面建立了3个孢粉组合.桦木属花粉含量增加说明是桦树林,栎属和榛属花粉居次要地位,松属花粉含量下降.文中还总结了两个孢粉序列所反映的人类活动、植被演替以及地形景观改变等之间的关系.两地钻井剖面底部碳同位素年代测定表明二者的底部并不同时.  相似文献   

3.
河南织机洞旧石器遗址的洞穴堆积和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IS3阶段晚期是末次冰期中一个气候比较温暖的间冰阶,当时人类活动相当活跃,在世界各地这一时期的人类文化遗址不仅数量多,而且文化面貌也发生明显的变化。织机洞遗址是一处以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为主的洞穴遗址,洞穴中堆积地层可以划分为四层:下部含丰富的打制石器称下文化层,属旧石器中晚期;中部不含石器;上部含少量打制石器称中文化层,属旧石器晚期;顶部含有裴李岗和秦汉时期的文化遗存称上文化层,属全新世时期。根据光释光年代测定,文化遗存最为丰富的下文化层,年龄为距今3·5—5万年,相当于MIS3阶段的中晚期,正处于"旧石器晚期革命"的前夕。孢粉分析结果表明,下文化层所处的MIS3阶段气候比较温暖湿润,为暖温带草原-疏树草原环境,良好的气候环境有利于当时古代人类的生存与繁衍。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距今8 000-7 000年跨湖桥文化和万年之久的上山文化的相继发现,浙江钱塘江流域新石器考古取得了突破性成果,环境考古工作也随之取得了重要进展。我们通过该区域诸暨楼家桥遗址文化层的AMS14 C年代测定和孢粉详细分析,重建了遗址区距今约6 500年以来的植被环境及人类活动的过程,特别是对文化层中间的间歇层成因进行了重点剖析。结果表明在楼家桥河姆渡文化早期阶段,研究区孢粉组合以青冈属(Cyclobalanopsis)、栎属(Quercus)为主,指示了遗址点附近分布有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反映当时气候温暖湿润,适宜人类渔猎和采集的定居生活,同时水稻农业已具一定规模。此时受人类干扰作用较小,地带性植被并未发生改变。随后距今约6 100年文化层中断,形成了自然沉积的间歇层,其孢粉组合面貌显得十分"异常",主要表现为松属(Pinus)骤增;少量的云杉属(Picea)、冷杉属(Abies)和铁杉属(Tsuga)组成的亚高山针叶植物首次出现;与海相相关的刺甲藻属(Spiniferites)、舌形藻属(Lingulodinium)首次集中出现;同时,淡水盘星藻属(Pediastrum)持续产出。结合钱塘江区域全新世环境演变特点,推断当时杭州湾已经形成,其强烈的海潮上涌顶托造成河水阻塞,受海水及河水淹没的共同作用,从而导致文化层突然中断,不利的环境迫使古人类放弃遗址居住点。此后,随着水灾等环境改善,河姆渡文化晚期先民重返楼家桥。此时,孢粉组合发生了显著改变,以栎属为优势的次生阔叶林形成,说明随着人类稻作农业活动强度的增大,森林植被受到了较强的干扰。  相似文献   

5.
香港壕涌遗址孢粉、植硅石组合及其环境考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香港壕涌遗址孢粉、植硅石组合表明:自新石器时期以来该遗址周围植被以热带-亚热带蕨类植物为主;草本植物以禾本科、莎草、藜科等主为;在遗址附近的高地及山坡上生长了常绿阔叶林,其成分包括:阿丁枫香属(Altingia)、栲属(Castanopsis )、常绿栎(evergrenn Quercus)、棕榈(Palmae)等;植被面貌是人类活动干扰的结果。新石期时期,遗址受海水影响,人类活动以采集、捕捞为主;唐宋时期,禾本科花粉及典型水稻硅酸体的大量出现,反映了稻作农业的发展及人类生存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重庆忠县甘蔗丘遗址自商周时期以来的215cm厚的文化堆积层进行孢粉、炭屑和磁化率指标的综合研究。结果表明,商周时期出土器物丰富,磁化率值和炭屑浓度整体较高,但孢粉浓度很低,表明该地点处于一级阶地上,先人在此生活不仅用水方便,且因当时气候偏干凉,较少受到极端洪水灾害威胁,较高的炭屑表明了古人用火频繁。到唐宋时期中期,出土器物明显减少,孢粉浓度增大,且属种增多,尤其是喜湿植物孢粉浓度明显增大,可能表明该时期环境较为潮湿,居住地有可能受到洪水破坏,农业活动在遗址处开始发展,其炭屑浓度和磁化率值减小的特征也说明人类居住地迁出和土地性质已开始以初级农业活动为主。唐宋后期气候更为暖湿,区域降雨量增大,由于遗址区位于长江干流一级阶地上,易受洪水灾害的威胁,先民在该区的活动进一步减少。明清时期早期,孢粉浓度虽然变化不大,但水稻型禾本科花粉浓度大幅度增加,次生性的松属也相应较高,显示出人类农业活动增强,遗址地可能逐渐演变为农田;到了明清后期,炭屑浓度和磁化率值又逐渐增大并出现峰值,反映遗址区开始受到近代农业活动的强烈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重庆忠县中坝遗址剖面82个地层样品和遗址附近的12个现代表土样品进行孢粉分析,结果表明:表土样品中孢粉含量较高,沉积地层中频繁出现蕨类植物孢子(相对于木本和草本花粉,其数量多,比例高),揭示出中坝地区植被长期处于次生化状态。表土花粉中,松在乔灌木中占明显优势;旱生草本花粉以蒿属、十字花科和菊科等为主;蕨类孢子以水龙骨、三缝孢子、凤尾蕨、石松孢子和单缝孢子为主,植被处于次生化。地层花粉中,蕨类孢子以凤尾蕨属、卷柏属、其它三缝孢子和单缝孢子为主;乔灌木植物花粉以松属和榆属占优势;草本植物花粉中,禾本科、菊科、藜科和蒿属等含量较高。研究点孢粉分析显示,人类活动对中坝遗址影响较大:1)新石器晚期:先人栽培种植活动已经开始;2)新石器时代末期至六朝,受人类活动影响,植被覆盖度较低;3)商代至周初至秦汉时期,人类活动不断加强;4)唐宋时期,人类栽培种植活动较活跃;5)明清至现代,人类砍伐当地植被日趋严重,导致植被次生化现象增强。  相似文献   

8.
江苏绰墩遗址马家浜文化期的孢粉组合和环境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江苏省苏州绰墩遗址马家浜期的文化层展开孢粉分析研究,结合绰墩遗址前期的研究成果,可以推论:全新世以来的气候变化,对长江三角洲新石器时期人类生存与发展,影响甚微。预测未来数百至数千年间冰期的气候事件,也不会对这一地区高速发展的经济带来威胁。孢粉分析的结果再次证明长江下游是中国稻作起源地之一,但在马家浜文化期,绰墩遗址可能存稻作活动的间断。  相似文献   

9.
对玉溪遗址剖面53个地层样品和附近山地的9个现代表土样品进行了孢粉分析,结果表明:玉溪文化时期(6 000a.BP—7 200a.BP)孢粉组合以乔灌木为主,草本次之,蕨类孢子含量较少。乔灌木中以松属、桦木属、栎属占绝对优势;草本中藜科、蒿属含量较高;蕨类孢子以凤尾蕨为主。孢粉谱反映了较为湿润的气候特征。表土孢粉以超代表性的松属占绝对优势,可能是植被群落演替过程中松属植物作为先锋种类表现在演替初级阶段具有明显生长优势的结果,表土孢粉组合基本与当地植被状况相吻合。本研究在14 C测年基础上结合其它代用指标发现在剖面上部第4—8层和下部淤泥层中Rb/Sr值较高且乔灌木花粉百分含量明显增加,可以解释为该段淤泥层为古洪水遗迹,洪水可能有利于对孢粉的富集。地层剖面中文化层与淤泥层呈现交互沉积,表明周期性的洪水事件影响到了人类活动的连续性。  相似文献   

10.
通过四川螺髻山(1984、2017年)表土和化石孢粉与植被的关系分析发现:孢粉组合中木本植物含量(91.0%)占绝对优势,松属、冷杉属、青冈属、常绿栎类、落叶栎类、桤木属、杜鹃花科、禾本科和蒿属为主要花粉类型;人工次生林花粉组合能很好地反映母体植被的群落特征,并可指示优势种的存在和人类活动痕迹;针阔混交林花粉组合能较好地反映群落整体特征,花粉类型能与母体植被中优势种较好地对应;常绿阔叶林、针叶林和灌丛草甸的花粉组合难以反映母体植被的群落特征。DCA表明,花粉谱的百分含量,能较好地区分人工扰动植被和天然植被,但人工次生林、常绿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之间以及针叶林和灌丛草甸之间未能区分。30年前后表土孢粉组合变化明显,1984年样品以松属、青冈属和桤木属等花粉为主,而2017年采样分析中松属、桤木属花粉占绝对优势。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强,部分地区松树和桤木大面积飞播或种植,表土孢粉组合对当地植被指示意义与扰动强度呈负相关关系。现生植被与表土孢粉组合的差异能为恢复古植被和古环境提供参考,但原生植被已经被破坏地区的孢粉图谱,就很难作为重建历史时期植被的根据。本研究可以为亚热带山地利用孢粉学恢复第四纪时期植被与气候,探讨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古代人类麻风病和梅毒病的骨骼例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振标 《人类学学报》1994,13(4):294-299
文中记述了从中国不同时代考古遗址出土的人类麻风病和梅毒病骨骼标本的若干宏观病理特征,通过与国外资料对比,认为麻风病和梅毒病已经在秦汉时期的中国居民中传播,但是,目前至少还没有找到可靠病骨例证来证实麻风病和梅毒病均起源于中国。  相似文献   

12.
稳定同位素分析技术近年来发展为复原古代民族食物结构、社会经济模式的有效手段。本文应用该技术对内蒙古自治区纳林套海汉代墓葬出土人骨中的C、N同位素比值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纳林套海汉代居民日常饮食结构中保持着非常高的动物性食物摄入, 植物类食物的摄入中以C4类植物为主。结合其他相关研究结果, 我们认为西汉王朝通过实施移民屯垦和属国等政策, 大力推动了河套地区的农业和畜牧业生产, 改变了河套地区原有的经济模式和人们的饮食结构。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复原汉代北部边疆的经济模式研究提供有益的线索和证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广西罗泊湾出土的6个西汉初期殉葬人的口腔情况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发现这些个体的口腔主要特点是;对刃(牙合)比例高,各种腭型比例与现代壮族人相近,铲形门齿,智齿萌出率高,龋齿,牙周病罹患率不高,牙齿磨耗较重。  相似文献   

14.
河南省鹤壁市的淇县宋庄东周墓地的多座墓葬不仅出土大量青铜礼乐器和陶器,而且存在人殉现象,宋庄墓地的发现为探讨东周时期豫北地区考古学文化与政治格局提供了重要线索。为了分析宋庄墓地东周墓葬人殉的种系来源,本文对其中保存较好的7例女性人殉颅骨进行了形态学分析。淇县宋庄组与仰韶文化的宝鸡组和大汶口、龙山文化的呈子组均具有较大相似性,与青铜时代的毛饮合并B组、西村周组和双楼组也较为接近。初步认为,淇县宋庄女性人殉与东周时期的豫北和晋地传统居民在体质特征存在一定的区别,而与周人畿内和郑韩故城及其以西以北地区的中原文化居民有更多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山东地区6处考古遗址出土的18例古代居民的骨化甲状软骨为研究材料,结合现代医学和法医学的研究,通过对甲状软骨骨化情况的观察分析以及部分数据测量,发现古代居民中骨化甲状软骨多保存骨板下缘、下结节以及上下角,而且骨化甲状软骨对古代居民性别和年龄的判断有一定指示作用。甲状软骨在骨化程度、进展速度以及骨化机制上存在性别差异,古代居民中男性比女性更容易保存骨化甲状软骨,且男性多见保存联合部中下段,女性并无个体保存联合部。另外在本文的骨化甲状软骨的两项测量数据上,男性明显大于女性。甲状软骨的骨化个体间差异很大,单独使用甲状软骨骨化规律进行年龄判断并不可取,但可作为一种参考依据来辅助判断。值得注意的是,保存有骨化甲状软骨且年龄明确的古代居民皆大于30岁。  相似文献   

16.
侗族九个红细胞血型系统和ABH分泌型的分布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报道了广西侗族的ABO、MNSs、Rhesus、Duffy、Kidd、P、Diego、Lewis和Xg等九种红细胞血型系统和ABH唾液分泌型的分布。共调查了201名父母均系侗族而彼此无血缘的学生,其中男116名,女85名。结果表明,广西侗族中ABO系统的r基因(0.6286)、MN系统的m基因(0.6294)、Duffy系统的Fy~a基因(0.9651)、Kidd系统的JK~a基因(0.4628)和Rhesus系统的CDe染色体(0.7532)等频率都很高,ABO系统的q基因(0.1672)、P系统的P_1基因(0.1333)和Lewis系统的Le~a基因(0.3232)等频率较低。MNSs系统的S基因(0.0124)频率很低,而MS染色体连锁率却为零。Xg系统的Xg~a基因频率(0.3746)与汉族和维吾尔族一样,处于低水平。Lewis系统的Le(a )表型者中发现八例是ABH唾液分泌型,但分泌的物质不是A便是B,而分泌H物质的唾液分泌型者全部都是Le(a-)型。六个民族间遗传距离分析表明,侗族与壮族在血缘上最近,其次是与朝鲜族、蒙古族、汉族相近,而与维吾尔族最远。  相似文献   

17.
计算了汉、回、蒙古、维吾尔、侗、高山、朝鲜和壮等八个民族红细胞抗原常见等位基因数、常见血型和血型组合频率、血型相同的二人随机相遇的概率、血型组合数、常见和罕见的血型组合、AB、Rh(D-)型频率及排除亲子关系的概率。结果表明,中国北方民族的血型系统的多态程度比南方民族高。  相似文献   

18.
植物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具有易于恢复但保持困难的特点。根据广西南部冬季无霜冻的气候特点,在广西南宁进行了一年生陆地棉细胞核雄性不育系洞A的三年露地栽培。结果表明:二、三年生洞A在5月上旬开花、6月下旬吐絮,这是一年生洞A在相同环境条件下难以达到的;与一年生洞A相比,二、三年生洞A的子指、单株铃数、产量显著增加,但单铃重、衣分显著下降,僵瓣率显著增加;纤维品质基本没有显著变化。说明利用陆地棉细胞核雄性不育系在南亚热带的宿生栽培进行良种繁育具有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湖南汉族、侗族16对遗传性状的调查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1  
佘朝文  皮建辉  舒孝顺  贺林  冯国鄞 《遗传》2001,23(5):406-408
本对湖南汉族、侗族的16对遗传性状进行了调查。计算出了每对性状的出现率及除扣手和交叉臂外的14对遗传性状的基因频率,分别析了民族间和性别间的差异,同时还分析了惯用手,扣手、交叉臂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