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长耳鸮越冬的习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耳鹗又名长耳木兔、长耳猫头鹰,因嗜食鼠类而有益于农业,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长耳鹗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具有迁徙习性,每年的秋季,离开繁殖地(我国东北、内蒙古、青海、甘肃至新疆等地)南迁,旅经华北广大地区,冬季几乎遍布全国.河北省东部山麓平原、平原和低平原地带都有长耳鹗越冬种群的分布,其中以在保定市直隶总督署博物馆大院内集群越冬的种群数量最大,1985年12月28日的集群数量曾达298只.  相似文献   

2.
不同栖居地和越冬时期长耳鸮的食物组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2003—2006年连续3个冬季北京城区和城郊越冬长耳鸮的食团,研究了长耳鸮食物组成的时间与空间变化特征。每月收集1次长耳鸮食团,通过其内容物分析长耳鸮食物中的猎物种类和数量构成。结果表明:城区和城郊两地长耳鸮3种主要猎物中蝙蝠的被捕食率分别为41.6%和43.0%,鼠类为27.5%和39.4%,鸟类为30.7%和18.9%;城区和城郊长耳鸮的食物构成在2004—2005年与2005—2006年的冬季存在显著差异,初冬和冬末的食物构成差异也呈显著水平;同区域的长耳鸮食物构成在年度间和不同越冬时期皆存在显著差异;两地越冬长耳鸮捕食猎物比例的差异与生存环境中猎物资源的可获得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乌鲁木齐市区越冬期长耳鸮的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9~2011年间,利用食团分析法对乌鲁木齐市越冬长耳鸮(Asio otus)的食性进行分析。3年累计收集长耳鸮食团683份,辨认出1 132只猎物。分析结果表明,长耳鸮在冬季共捕食小型哺乳类6种,鸟类2种。小家鼠(Mus musculus)是最常见的食物,占总捕食量的53.45%。小型哺乳类是长耳鸮的主要食物,它在食物组成中出现的总频率为88.16%,以生物量计,小型哺乳类占食物构成的95.13%。长耳鸮的食物组成年度间差异显著,与当地猎物资源多样性和可获得性密切相关,表明长耳鸮可能采用机会主义者的捕食策略。  相似文献   

4.
长耳鸮食性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2—1984年在曲阜孔庙共采集地区留鸟长耳鸮食物团375个,对其中353件进行了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3—5月,食物团中鼠类占94.44%;而在冬季,鼠类占99.4%;在春季及冬季,极少捕食有益鸟类等。 据胡鸿兴对武昌珞珈山长耳鸮的越冬习性和食性分析,武昌珞珈山长耳鸮有季节迁徙(11月中、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习性,食有害动物占89.3%;有益动物占10.6%。关于北方的长耳鸮生态,尚未见报道。我们从1982年3月至  相似文献   

5.
长耳Hao在越冬期的习性,数量及食性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长耳Hao在保定市的越冬期为180天左右。10月到11月份数量逐渐增多,12月到翌年2月份数量趋于稳定,达240只以上;3、4月份数量逐渐减少,通过对1028块食物残块的分析得出其91.1%的食物为鼠类,月变动范围在85.5%到98.5%。  相似文献   

6.
长耳在保定市的越冬期为180天左右。10月到11月份数量逐渐增多;12月到翌年2月份数量趋于稳定,达240只以上;3、4月份数量逐渐减少。通过对1028块食物残块的分析得出其91.0%的食物为鼠类,月变动范围在85.5%到98.5%。  相似文献   

7.
长耳鸮的繁殖习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耳鸮(Asio otus)是重要的森林益鸟,是鼠类的天敌。1988年和1989年两年间在吉林省左家自然保护区的山地阔叶林中对其繁殖习性作了研究,简报如下。 一、数量变化及活动规律 长耳鸮为留鸟。我们在 30公顷和 10公顷的样地中,采用 50×50米的方格法(Holmes and Sturges,1975;Holmes et al.,1979a)对数量的年度变化作了调查。繁殖季节(3—7月),1988年为1.5只/公顷,1989年为2.0只/公顷;非繁殖季节(8—2月)由于样地内繁殖的长耳鸮雏鸟出飞,井活动分散而范围较广,因此数量较低,1988年为0.5只/公顷,1989年为0.75只/公  相似文献   

8.
鼠得克Difenacoum是第二代抗凝血杀鼠剂,其化学名称为3-(3-P二二苯基—1、2、3、4—四羟基萘基—4—羟基香豆素)。本药剂对有耐药性的鼠类效果更为显著。为确定其对黑线姬鼠、高山姬鼠的毒力(按抗凝血灭鼠剂常规测定法作一或三次灌胃测定)、适口性等毒杀效果,特作下述实验,现将实验情况简报于后:一、毒力测定:(一)药物:系军事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研究所1979年合成的纯品一克。(二)动物:野外捕获的黑线姬鼠、高山姬鼠在实验室饲养7~20天,分别选择20~35克健康成年鼠8—10只,雌雄各半备用。(三)给药:将鼠得克按所需浓度,精密称取后,用聚乙二…  相似文献   

9.
长耳鸮冬季生态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耳^冬季生态的观察马生祥,萧文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宁武县036007长耳鸦(血bOI。)是昼伏夜出而以啮齿动物为主要食物的猛禽,素有“灭鼠能手”之称。我们于1992——1994年每年10月至翌年的4月,在山西省芦芽山自然保护区对长耳籍冬季生态进行...  相似文献   

10.
洞庭湖区黑线姬鼠食性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于2009年4月至2011年6月,在洞庭湖区湖滩、滨湖农田、防洪堤坝3种生境中捕捉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223只,观察胃内容物,分析了洞庭湖区黑线姬鼠的食性。结果表明:洞庭湖区3种生境中黑线姬鼠的食物组成都以植物种子为主,总计达(66.55±2.37)%,其次为植物茎、叶,其比例为(19.01±2.13)%,植物根所占比例为(8.27±1.05)%,动物性食物为(6.05±0.97)%。但黑线姬鼠的食物组成会随着不同生境、季节而有一定的变化。种子资源相对较少的季节和生境,相应的黑线姬鼠的食物组成中的种子所占比例就会较低。同一生境中,幼年鼠和亚成年鼠的食物组成与成年鼠、老年鼠区别较大,孕期雌鼠与同季节、同生境的非孕期雌鼠相比也有较大差异。说明尽管黑线姬鼠以取食植物种子为主,但其食性会随着生境可获得资源的不同而有所调整。  相似文献   

11.
为揭示啮齿动物食性及其对消化道肠道长度的影响,我们于2008 年在四川省宝兴县蜂桶寨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以中华姬鼠和社鼠为对象展开了研究。结果发现社鼠和中华姬鼠均以摄食种子为主,食谱中各食物成分在性别之间无显著差异,但季节变化明显。在各食物成分中,摄入种子百分比与中华姬鼠及社鼠小肠长之间呈显著正相关,而昆虫成分则相反。分析认为,中华姬鼠和社鼠取食食物成分的季节变化,可能与不同季节中食物资源可获得性的不同有关,消化道长度的变化可能体现了对季节性食物资源和能量需求的适应.  相似文献   

12.
短耳鹗(Asio flammeus Pontoppidan)隶属鹗形目、鸱鹗科、耳鹗属,猛禽,又名“短耳猫头鹰”、“小耳木兔”、“田猫王”,群众称之为“猫头鹰”。此鸟在苏北分布数量不多,较为罕见,笔者于1983—1986年5月,在江都、高邮等地对短耳鸦进行了观察,现将短耳鹗冬季生态简要报道如下。一、越冬期短耳鸮是苏北地区的冬候鸟,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迁来,翌年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迁离,1984年10月27日,曾在江都三周乡的爱民村见到6只,1985年11月16日,在江  相似文献   

13.
北红尾鸲繁殖习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活在徂徕山林场的北红尾鸲(Phoenicurus auroreus),筑巢前雄鸟寻选巢址,雄、雌鸟共同筑巢,筑巢材料多种,多是雌鸟衔运。每年筑巢二次,均于墙洞内,并对巢区有依恋性。巢筑完后开始产卵,每窝4—5枚。第一窝产于4—5月上旬、第二窝为6月,1986年6月见一窝产1卵而弃巢。雌鸟孵卵,孵卵期12天。雏鸟由雄、雌亲鸟共同饲育,每雏每次喂一至多种和多只昆虫。每日喂雏有三次高蜂,5—7时是一日中喂雏活动最频时刻。11天163小时喂雏1317次,雄鸟喂雏715次、雌鸟602次。12日龄喂雏192次为最多一天。12、13日龄,雌鸟每日喂雏次数多于雄鸟。  相似文献   

14.
北京市区越冬长耳的食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2004年11月至2005年4月,采用食团分析法对北京市区内天坛生物制药厂和国子监公园内栖息越冬的长耳鸮(Asiootus)的食物组成进行了分析。发现天坛生物制药厂长耳鸮的食物中啮齿类占41.0%,翼手类占29.5%,鸟类占29.3%,食虫类占0.2%;国子监长耳鸮的食物组成中翼手类占53.8%,啮齿类占21.5%,鸟类占24.7%。翼手目主要种类有山蝠(Nyctalus noctula)和普通伏翼(Pipistrellus abramus)等。长耳鸮三类主要食物所占比例的逐月变化显示,翼手类所占百分比不断上升,啮齿类所占比例先上升而到翌年1、2月开始下降,鸟类所占百分比一直在下降。蝙蝠大量出现于温带冬季鸮类的食物中属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5.
为了检测左炔诺孕酮-炔雌醚(EP-1)对雄性中华姬鼠和黑线姬鼠的不育效果, 将32只雄性中华姬鼠和30只雄性黑线姬鼠分为 30mg/kg 单剂量组、30mg/kg多剂量组和对照组, 15d 和 45d 后剖检, 比较睾丸、附睾、储精囊、精子密度、睾酮含量及睾丸组织形态的变化。结果发现:给药后第 15 天,两种试鼠的睾丸、附睾、储精囊的重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精子密度、睾酮含量显著下降; 曲细精管结构破坏明显。给药后第45天,处理组各生理指标继续下降,但与第15天相比差别不显著;单剂量组和多剂量组在两个时间点的差别并不显著。结果表明,EP-1对雄性中华姬鼠和黑线姬鼠的繁殖器官有显著抑制效果,单次给药与多次给药的不育效果差别不大。  相似文献   

16.
邸志鹰 《生命世界》2013,(11):64-75
2004年12月的一天,我独自一人在偌大的北京天坛公园转悠。反复对照北京乌友“红嘴蓝鹊”画的地图,我摸索到了目的地——天坛神厨寺的柏树林,可是望穿双眼却不见我要拜访的“朋友”。“红嘴蓝鹊”在电话中肯定地告诉我:“一定在的,你仔细找找!”凭借树下散落的食茧,我终于找到了我的新友_长耳鹗。它蹲坐在5米多高的柏树上,睡眼惺忪,好半天都不动一下。  相似文献   

17.
云南姬鼠的蛋白多态性及其遗传分化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宿兵  陈志平 《动物学研究》1996,17(3):259-262
本文采用蛋白电泳技术对来源于云南省若干地区的姬鼠属(Apodemus)的3种姬鼠──高山姬鼠(A.chevrieri)8只,中华姬鼠(A.draco)3只和大耳姬鼠(A.latronum)1只,以及作为外群的同科的绒鼠属的大绒鼠(Hapalomysdelalori)3只进行了分析。共检测遗传座位27个,发现21个座位存在多态性。根据蛋白多态的数据对研究对象进行遗传分化关系的探讨,用系统分析软件PHYLIP计算它们之间的分化关系,得到了一棵无根系统树。结果表明,作为外群的大绒鼠明显不同于其它3种姬鼠而聚在最外面。8只高山姬鼠个体汇聚成独立的一支,中华姬鼠的3个个体也聚成一支,但大耳姬鼠却聚在中华姬鼠一支中,因此我们认为大耳姬鼠同中华姬鼠的分化时间可能比较晚近。  相似文献   

18.
黑线姬鼠(Apodemus agrarius)是贵州省农田中的优势种。1984—1991年在全省对其种群动态和繁殖生态进行了调查,现简报如下: 据贵州26个县、市调查,共捕鼠17 459只,其中黑线姬鼠11 699只(67%),占绝对优势。其活动场所为田坎、沟边、草堆、坟地等,黄昏(19—21时)和黎明(5—7时)为日  相似文献   

19.
对嫩江下游流域人工林区两同域共存优势种黑线姬鼠东北亚种(Apodemus agrarius mantchuricus)与黑线仓鼠三江平原亚种(Cricetulus barabensis manchuricus)夏季主要食物组成及消化道形态结构的适应性变化进行了比较分析.二者均以当年生植物嫩茎、叶、种子及昆虫为主要取食对象,但黑线姬鼠对茎和叶的采食频次小于黑线仓鼠,而种子、根和昆虫类在黑线姬鼠的食物中出现的频次则相对较高.与食物组成相适应,黑线仓鼠的胃、盲肠和大肠在长度及重量上均显著大于黑线姬鼠,这是黑线仓鼠对高纤维和低蛋白食物的适应性调整.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啮齿动物在长期的进化中产生了不同的食物资源利用模式,而其消化道形态结构的变化则可能是其在长期的种间竞争和进化压力下进行食物资源分享的一种功能性反应.  相似文献   

20.
黑线姬鼠华北亚种生物学的调查,四川省卫生防疫站(1978)已有详细报道。现将川东北达县地区的异点作如下补充简报:食物习性:据对531只鼠胃内容物的颜色、气味、残渣的分析,淀粉类食物占84%,纯绿色性植物占12.4%(冬、春季),两者混合性食物占3.6%,未发现动物昆虫性食物。洞穴:可分夏秋季和冬春季两种洞型。夏秋季洞穴常见有二个洞口(95/127),洞道全长30—50厘米,深16—37厘米,巢穴直径7.2厘米、厚1.5厘米,冬春季洞穴则以3个洞口居多(109/162),洞道全长50—189厘米,深36—94厘米,巢穴直径12.6厘米、厚2.7厘米。有岔道及盲道。上述资料说明,其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