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福建产小鱼仙草挥发油的含量及其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系统对小鱼仙草(Mosla dianthera Maxim),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以SE-54石英毛细管柱分离出43个峰,用GC/MS鉴定出39个成分,其主要成分为百里香酚(37.15%),香荆芥酚(14.85%),丁香烯(5.75%),芳樟醇(5.40%),檀香烯(4.12%),律草烯(3.61%),香桧醇(2.87%)等,占总挥发油的98.40%,又应用气相色谱归一化法计算了各化学成分含量。  相似文献   

2.
三花莸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印锁  李兆琳 《植物研究》1993,13(4):394-398
用自制的水蒸气蒸馏-溶液萃取装置从马鞭草科莸属Caryopteris Bunge植物三花莸C.terniflora Maxim.中提取挥发油,含量为1.003%,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普法对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含量为分离出50多个组分,质谱鉴定了25个成分,占总色谱峰面积的63.78%。三花莸挥发油 的主要组分为α-柠檬烯(37.40%),(+)-顺-桧醇(26.90%),还含有α-蒎烯,  相似文献   

3.
中国珍稀植物明党参嫩茎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对明党参嫩茎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从挥发油中鉴定出27种成分,占总油量的97.502%,其主要成分是Mang牛儿醇乙酸酯(46.636%),明党参炔(11.483%),β-金合欢烯(10.986%为阐明明党参特征性化学及茎叶的一切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荆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对产于秦岭略阳的黄荆叶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共确定出了35种成分。主要成分为石竹烯(33.01%)、桉树脑(13.30%)、β-水芹烯(13.23)、别-香树烯(6.58%)和β-法呢烯(5.56%)。  相似文献   

5.
八角枫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八角栎是八角枫科八角枫属药用植物,分布较广。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GC/MS/DS)分析了水蒸气蒸馏得到的八角枫挥发油,鉴定出59种化学成分,其主要成分为:1,8-桉叶素(43.325%)、β-侧然(10.713%)、丁香酚甲醚(7.088)、α-松油醇(7.017%)、α-蒎烯(5.830%)等5种化合物。被鉴定的59种成分,共占挥发油总量的97.04%。  相似文献   

6.
湖北栀子花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从湖北栀子花鲜花中提取栀花挥发油。通过DB-5弹性石英毛细管柱GC/MS分析所得栀子花挥发油,共鉴定了40个化合物并测定了其相对含量。湖北子发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芳樟醇(17.92%),茉莉内酯(9.11%)和惕各酸顺-3-己烯酯(6.54%)。  相似文献   

7.
广藿香根与根茎挥发油成分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广藿香根和根茎中挥发油成分进行了分析,从根油中分离出50个色谱峰,鉴定了47个化合物,占总量的95.02%,主要含广藿香酮(81.71%)、d-苦橙油醇(2.88%)、十六烷酸(2.21%)、广藿香醇(1.98%)和3,7,11-三甲基-2,6,10-十二烷三烯-2-醇乙酸酯(1.09%)、广藿香醇(1.98%)和3,7,11-三甲基-2,6,10-十二烷三烯-1-醇乙  相似文献   

8.
粉绿铁线莲挥发油成分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青海粉绿铁线莲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共鉴定出59种组分,其中主要成分为十六酸乙酯,9,12,15-十八三烯酸乙酯,亚油酸乙酯,十九烷,正二十五烷,正二十六烷,6,10,14-三甲基-2-十五烷酮,双(2-乙基己基)邻苯二甲酸酯,十八烷酸乙酯,N-苯基-萘胺等,其中十六酸乙酯的含量最高,占挥发油成分总量的24.06%,检出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7.8%。  相似文献   

9.
湖北土荆芥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用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湖北产土荆芥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鉴定了80种组分。其中主要组分是:薄荷醇(31.331%)α-松油烯(13.210%),香芹烯醇(8.526%)、对伞花烃(8.343%)、1,8-桉叶油素(7.417%)等5种化合物。被鉴定的80种成分,共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9.112%。  相似文献   

10.
多花含笑叶的挥发油成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技术,结合标准谱库,对昆明产多花含笑叶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分离鉴定了42个化合物,其中单萜16个,倍半萜21个,分别占精油总含量的21=21%和49.08%,主要成分为γ-木罗烯(12.04%),十六碳三烯酸甲酸(7.45%),兰桉醇(7.38%),1,8-桉叶素(5.76%),α-愈创木烯(5.64%),香桧烯(4.26%),十六碳二烯酸甲酯(4.26%),β-槛香烯(3.76%),β-蒎烯(3.20%)等。  相似文献   

11.
花椒挥发油的超临界CO2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超临界萃取法与水蒸气蒸馏法从花椒中提取花椒挥发油,用GC—MS方法测定各种提取方法得到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相对含量。结果表明,水蒸气提取挥发得率为3.8%(W/W),主要成分为柠檬烯(22.75%)、沉香醇(21.70%)、罗勒烯(3,7-二甲基-1,3,7-辛三烯)(14.27%)等。超临界CO2萃取法挥发油得率为5.9%(W/W),主要成分为柠檬烯(14.01%)、沉香醇(13.18%)、罗勒烯(3,7-二甲基-1,3,7-辛三烯)(26.23%)等。两种方法所得到的挥发进行比较,水蒸气蒸馏法分离法得到的挥发油中分离出78个峰,其中含量和相似度高的成分有31种,占86.31%。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的花椒挥发油中分离出了152个峰,含量和相似度高的成分有36种,占74.72%。两种提取方法所得到的主要挥发油中有27种成分相同。  相似文献   

12.
分析凤尾蕨的挥发性成分,为其开发利用提供实验依据。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凤尾蕨(PterisCreticaL)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挥发油进行分析。共分离出85个化学成分,鉴别出68个化学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81.40%,其中相对百分含量大于2%的分别确定为庚醛(5.480%),,壬醛(4.470%),甲基丁香酚(3.880%),柏木脑(3.797%),正己烷(3.607%),2-己烯醛(3.061%),3,5-二甲氧基甲苯(2.822%),(+).香橙烯(2.624%),芳樟醇(2.539%),异黄樟脑(2.312%),3-辛醇(2.243%),丹皮酚(2.165%),2-正戊基呋喃(2.119%)。本文首次采用GC—MS联用技术对凤尾蕨的挥发性成分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苔藓Bazzania japonica的挥发油,用毛细管色谱法对挥发油进行了分析,采用归一化法确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并用GC-MS联用技术对分离的化学成分进行鉴定。经计算机检索并结合文献调研,共鉴定出38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3%,其中含2个单萜、31个倍半萜(其中11个为含氧倍半萜)和4个二萜(其中1个为含氧二萜),主要成分为4-epi-11-nor—aristola-1(10),11-diene(10.5%),4-epi-11-nor-aristo-la-1,9,11-triene(6.5%),β-caryophyllene(8.0%),β—barbatene(7.2%),globulol(8.8%),aristol-1(10)-en-12-ol(9.1%),和tridensenone(8.7%).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气-质联用法对银杏内生菌发酵液中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分离出18个峰,被确认为17种化合物。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分析各成分的质量分数,含量较高的物质有:苯乙醇(80.103%),4-乙基-2-甲氧基-酚(3.346%),十二烷(2.534%),邻苯二甲酸异辛酯(2.204%),邻苯二甲酸二丁酯(2.158%),4-乙基-酚(2.157%)。化合物的类型主要为醇类(80.341%),酚类(5.503%)和酯类化合物(4.844%)。该挥发油只存未加热的纤维蛋白平板上表现活性,说明其具有纤溶酶原激活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乐东拟单性木兰花部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及其抑菌活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GS-MS技术分析了乐东拟单性木兰花部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共鉴定了57种成分的化学结构与相对含量,占总含量地85.59%。其中,β- 蒎烯(12.85%)、D-柠檬烯(7.78%)、石竹烯(4.89%)、十氢-4a-甲基-1-亚甲基-7-(1-甲基乙烯基)-萘(4.70%)为主要成分。此外,醇类中α-杜松醇(3.61%)、1氢-[1,3]环戊并[1,2]环戊并[1,2]环丙并-苯(3.52%)、倍半萜含氧衍生物石竹烯氧化物(3.33%)和α-蒎烯(3.22%)也占有较大比例。体外对4种供试病原菌的抑菌实验表明,该挥发油对大肠杆菌和伤寒杆菌有一定的抑制或杀灭能力。  相似文献   

16.
川桂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与抗菌活性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采用GC-MS技术分析了川桂(Cinnamomum wilsonii)叶挥发油的化学组成,确定了29种成分的化学结构与相对含量,其中,芳樟醇(38.71%)、反式柠檬醛(22.67%)和顺式柠檬醛(18.52%)为主要成分。体外对14种真菌或细菌的药敏实验表明,该挥发油具有明显的抗菌活力,尤其对皮肤真菌和污染霉菌有效,其MIC为0.1~2.0μl/ml。  相似文献   

17.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GC-MS-DS)联用技术,首次了长白Song木根部挥发油成分,鉴定出16个化合物,占总含量的92.88%,成分中以α-蒎烯为主,质量分数达50%以上,此外含有β-蒎烯,胡椒烯等。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制的同时蒸馏萃取装置提取文山三七叶的挥发油成分,然后用GC-MS法分析并鉴定了各组成及质量分数。挥发油中共鉴定出69个成分,占总峰面积的73.09。主要挥发性成分及面积归一化法测得含量为棕榈酸(27.36%)、亚油酸(10.68%)、亚麻醇(8.60%)、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4.67%)、1,3-环辛二烯(3.90%)、5.十八炔(2.31%)、植物醇(1.92%)、六氢化法尼基丙酮(1.39%)、斯巴醇(1.35%)等。  相似文献   

19.
豺皮樟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GC-MS联用技术从豺皮樟(Litsea rotundifolia var.oblongifolia)叶挥发油中分离和鉴定了27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88.75%,其中主要成分是十二烷酸(43.68%),肉豆蔻酸(14.61%),十一烷酸(4.70%),棕榈酸(4.15%)。  相似文献   

20.
贵州老鹰茶(红果黄肉楠)挥发油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常压水蒸气蒸馏提取贵州老鹰茶(Actinoaphne cupularis(Hembsl.)Gamble)的挥发油,挥发油得率0.21%,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定性分析。结合计算机检索技术,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NIST化合物谱库检索,应用气相色谱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的相对含量。从Actinodaplme cupularis挥发油中检出138种成分,鉴定出66种成分,占挥发油组成的47.83%,主要成分是异丁子香烯(I*socaryophillene),含量8=28%;其次是大根香叶烯B(Germacrene,1,2,3,4,4a,5,6,8a-octahydro-7-methyl-4-methylene-1-(1-methylethyl)-(1.α.,4a.α.,8a.α.)-),含量6.57%,其挥发油成分主要是萜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