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鼠脑内5-羟色胺在应激性溃疡形成中的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红  张席锦 《生理学报》1985,37(5):416-424
通过神经化学和神经药理学的方法,在大鼠观察了冷冻加束缚应激性溃疡的形成过程中,脑内5-羟色胺(5-HT)的作用。结果如下:1.在应激过程中,脑内5-HT 及其主要代谢产物5-羟吲哚乙酸(5-HIAA)的含量明显升高,特别是5-HIAA 的含量随着应激时间的延长持续上升,说明5-HT 的代谢加快。2.脑内5-HT 或5-HIAA 含量在应激45min 时与溃疡指数呈明显的负相关,而在应激180min 时则与溃疡指数呈明显的正相关。3.侧脑室注射5-HT或其前体5-羟色氨酸(5-HTP),对应激性溃疡的形成呈双重作用,小剂量时减轻而大剂量时加重溃疡的形成。4.腹腔注射5-HT 合成阻断剂对氯苯丙氨酸(pCPA)可降低大鼠脑内5-HT 和5-HIAA 含量,使应激60min 鼠的溃疡形成加重,而使应激180min 鼠的溃疡形成减轻。以上结果提示,在大鼠的冷冻加束缚应激性溃疡的形成过程中,脑内5-HT 起着一定的作用,它很可能在应激早期减轻而在应激晚期加重溃疡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应激性溃疡确切的病理机制,目前还不清楚。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有多种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参与应激性溃疡的形成和发展;但胃粘膜防御功能的下降更属重要。本文仅对氢离子返流和粘膜局部缺血两种因素在近年来进行的研究以及临床观察情况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3.
已有资料表明二甲基亚砜(DMSO)具有抗应激性溃疡作用。Cochran等报道大鼠口服95%DMSO可抑制冷束缚应激引起的胃粘膜损伤。另有报道证实DMSO可抑制休克应激引起的胃溃疡的发生。但DMSO对大鼠浸水应激性溃疡的影响目前尚未见报道,本工作旨在探讨DMSO对大鼠浸水应激性溃疡的影响及其机制。  相似文献   

4.
应激在人类健康与疾病领域的研究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有研究发现,约75%-90%的疾病与应激机制的激活有关。大量流行病学资料和试验表明,应激容易引起病毒感染、应激性溃疡、心血管病、精神病和肿瘤等疾病。动物试验也证实,寒冷环境能引起高血压的发生。目前,低温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已逐渐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其影响机制十分复杂。应激对机体免疫的影响已有报道,[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在各种应激情况下,体内释放的内源性鸦片样物质增多。已知它们参与某些应激引起的镇痛和摄食活动,并与内毒素休克的病理发展有关。最近,美国明尼苏达州的Morley等人报道,内源性鸦片样物质也参与应激性溃疡的形成。他们应用冷冻束缚法制备应激性溃疡的模型,即将大鼠放入特制的笼内束缚,在4℃环境中放置2小时。在束缚前分别向脑室内或静脉内注射2-丙氨酸甲啡肽或纳曲酮,观察这两种药物对溃疡形成的影响。结果,静脉内注射纳曲酮(20mg/kg)可明显减低溃疡指数,而脑室内注射(20μg)却无效;另一方面,静脉内注射2-丙氨酸甲啡肽(20μg)引起溃疡指数增加,而脑室内注射(20μg)却有相反的作用。作者注意到,上述外周注射的纳曲酮和2-丙氨酸甲啡肽虽然对溃疡指数有影响,却不影响胃酸的分泌量,可是脑室内注射2-丙氨酸甲啡肽却明显减少胃酸的分泌,这说明脑室内注射2-丙氨酸甲啡肽减少溃疡指数是由于减少了胃酸分泌的继发性结果。  相似文献   

6.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基础,环境、遗传等多因素共同影响下都能促进AS的形成与发展,越来越多研究表明慢性应激对于AS形成起到关键的作用,慢性应激可通过过度激活交感神经系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与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促进AS的形成,并且与Toll样受体、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脂联素等因素有密切联系。在研究慢性应激与AS发生的模型中,目前Apo E-/-小鼠、SD大鼠、Wistar大鼠等啮齿类动物仍然是主要模型,灵长类动物模型研究虽然更具有临床意义,但由于其成本、数量等因素限制了广泛使用。本文主要就慢性应激与AS的动物模型研究、慢性应激促进AS发生发展的相关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中枢5-羟色胺(5-HT)可通过兴奋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加重大鼠冷冻加束缚应激性溃疡。本工作进一步观察了脑室注射5-HT对胃粘膜代谢的影响及其与甲状腺激素的关系。应激180min大鼠的胃粘膜ATP酶的活性较非应激发对照鼠升高42.6%;如应激前10min向侧脑室注射5-HT50μg或腹腔注射四碘甲腺原氨酸(T_4)200μg/kg,均匀进一步提高应激后胃粘膜ATP酶的活性。在侧脑室注射5-HT后应激180min的鼠,血浆三碘甲腺原氨酸(T_3)和T_4水平均与胃粘膜ATP酶的活性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用高效液相层析测定观察到,应激鼠胃粘膜ATP和ADP水平均明显低于非应激鼠,分别为非应激鼠的70.3%和76.8%。腹腔注射T_4进一步减少应激后胃粘膜ATP和ADP的水平。这些结果提示,中枢5-HT可能通过甲状腺激素提高胃粘膜ATP酶的活性,使ATP和ADP含量下降,这可能与其加重溃疡的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8.
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在大鼠应激性溃疡中的表达及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在应激性溃疡中表达的变化及中药组方应激宁对其变化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水浸-束缚应激(WRS)4h,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胃黏膜组织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bcl-2和Bax在正常大鼠胃黏膜组织中有散在的表达;应激宁组bcl-2阳性细胞数目较应激组增多,两者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应激组Bax阳性细胞数目较应激宁组增多,两者也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在应激组和应激宁组中,Bax阳性细胞数目均比bcl-2增加(P<0.05)。结论WRS后胃黏膜组织bcl-2和Bax的表达差异很可能参与了胃黏膜损伤和修复过程,应激宁对胃黏膜的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是在各种因素影响下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所致的一种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临床上,糖尿病常累及胃肠道系统,表现为胃粘膜萎缩性变化,胃酸分泌障碍、胃排空迟缓和较高的胃溃疡发生率。因此,从实验角度探讨糖尿病与应激性溃疡的关系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实验拟建立四氧嘧啶所致的大鼠糖尿病模型,并以禁食 束缚 冷浸法作为应激刺激,以观察糖尿病时大鼠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情况。 1 材料和方法 1.1 动物 Wistar雄性大鼠(体重190~250g),由本校实验动物研究中心提供,实验前在本室饲喂3d,饮食不限。 1.2 糖尿病模型的制备 动物随机分为给药组和对照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探讨母子分离应激对complexin Ⅱ基因缺陷(Cplx2-/-)小鼠快速移动行为的影响。实验分4组:应激Cplx2-/-组、应激Cplx2+/+组、无应激Cplx2-/-组和无应激Cplx2+/+组。无应激组小鼠正常饲养,应激组小鼠从出生后第2日至第21日每天施加母子分离应激。小鼠生长到第4周时,利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其基因型。4组小鼠腹腔注射激动剂去氧麻黄碱或生理盐水后,采用EthoVision系统对小鼠快速移动行为进行记录。结果显示,应激Cplx2-/-组、应激Cplx2+/+组、无应激Cplx2-/-组和无应激Cplx2+/+组注射去氧麻黄碱后,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均出现快速移动行为不同程度的增多(P<0.01);与无应激Cplx2-/-组相比较,应激Cplx2-/-组注射去氧麻黄碱后快速移动行为增多更为明显(P<0.001);与应激Cplx2+/+组相比,应激Cplx2-/-组注射去氧麻黄碱后的快速移动行为增多更为明显(P<0.001)。本实验证实小鼠的行为可能受母子分离应激和Cplx2基因等因素的多重影响。  相似文献   

11.
应激状态下NO的胃粘膜保护作用及其与壁细胞泌酸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应激状态下一氧化氮(NO)的胃粘膜保护作用及其与壁细胞泌酸的关系.方法:采用水浸-束缚应激(WRS)方法制备应激性溃疡(SU)动物模型,检测胃粘膜溃疡指数(UI)、胃粘膜NO含量和壁细胞H ,K -ATPase活性,观察L-硝基精氨酸甲酯(L-NAME)和L-精氨酸(L-Arg)对应激后大鼠壁细胞H ,K -ATPase活性及胃粘膜损伤的影响.结果:L-NAME(20 mg·kg-1)可使胃粘膜NO含量减少(P<0.01),壁细胞H ,K -AT-Pase活性增加(P<0.05),并加重应激所致的胃粘膜损伤;L-Arg(300 mg·kg-1)则使胃粘膜NO含量增加(P<0.01),壁细胞H ,K -ATPase活性下降(P<0.05),减轻应激所致胃粘膜损伤.结论:NO对应激状态下大鼠胃粘膜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壁细胞H ,K -ATPase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揭示认知行为干预对颅脑肿瘤患者术后情绪及认知的影响,选取大理学院附属医院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颅脑肿瘤患者8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常规护理干预组(n=40)和认知行为干预组(n=40)两组,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疼痛感、应激性溃疡发生情况、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分析显示,认知行为干预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抑郁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护理干预组(p0.05);认知行为干预组患者的VAS评分和应激性溃疡发生率(10.0%)也显著低于常规护理干预组22.5%(9/40)(p0.05);认知行为干预组患者的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干预组(p0.05)。本研究表明,颅脑肿瘤术后患者深受焦虑抑郁情绪影响,认知行为干预较常规护理干预在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疼痛感、应激性溃疡发生情况、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具有更好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13.
山莨菪碱对大鼠浸水应激时胃溃疡,胃酸和胃运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激性溃疡是一种急性浅表性胃粘膜损伤,常发生于休克、败血症、烧伤和心、肺、肝、肾等器官衰竭的危重病人。由它导致的消化道出血常可危及生命。因此,研究其发生机制及预防措施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和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水浸束缚应激及电击足底应激诱导的大鼠脑内FOS蛋白表达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和方法:本实验观察水浸束缚复合应激源与电击足底单一应激源诱导的大鼠脑内Fos 表达。结果:①水浸束缚和电击足底均引起脑内边缘系统、间脑、脑干等许多核团内Fos 表达;②在边缘系统,水浸束缚应激1h 的Fos 表达较为显著,以后逐渐减弱;③随着水浸束缚应激时间的延长,间脑和脑干各核团Fos 表达逐渐增强。实验还观察到水浸束缚应激各组的胃粘膜都有不同程度的溃疡形成;电击足底应激组无异常变化。结论:水浸束缚和电击足底都是加工性应激源,首先激活边缘系统;随着水浸束缚应激时间的延长,间脑和脑干Fos 表达也逐渐增强,这可能与持续应激和胃溃疡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对烧伤所致应激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选取我院烧伤科收治的烧伤后应激性溃疡出血患者40例,将其随机分为星状神经节阻滞组(SGB组,n=20)和常规治疗组(Control组,n=20)。SGB组进行烧伤规范治疗的同时采用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隔日一次,持续治疗一周;Control组只进行常规烧伤治疗。检测和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ET-1、NO的含量及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SGB组患者治疗后血浆ET-1及NO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Control组(P0.05)。结论: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有效提高烧伤后应激性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可能与其调节血浆ET-1、NO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在生物体系中,脂质过氧化和糖基化总是与应激醛的形成有关。但直到最近几年才证明这些脂质过氧化和糖基氧化产生的应激醛产物有很强的生物毒性,能对细胞造成种种与衰老过程相关的急性或慢性伤害。例如,当血浆和各种器官处于氧化应激过程中,脂质过氧化产生的4-羟基壬烯醛(HNE)和另外几种应激醛产物的含量显著增加,而HNE有细胞毒性、诱变和基因毒性等特性。大量的研究表明,生物组织中产生的应激醛与脂质过氧化和糖基化造成的病理生理后果有关,即应激醛是旨质过氧化或糖基化过程中的第二毒害信使和重要媒介。因此,有必要了解脂质过氧化和糖基化中应激醛的形成机理、种类、在生物体中的代谢以及它们对生物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以在大脑中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沉积形成老年斑和神经元内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神经纤维原缠结为主要病理特征。AD的病因目前以tau蛋白磷酸化、Aβ蛋白的沉积和代谢紊乱假说为主,但确切的机制尚未明确。内质网-线粒体结构偶联又称线粒体相关内质网膜(mitochondria-associated ER membranes, MAM),近年来MAM在内质网应激中的作用得到广泛的关注。许多研究表明MAM与AD的发生有密切的联系。Ca~(2+)稳态是维持细胞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当MAM完整性遭到破坏,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Ca~(2+)稳态失衡和氧化应激,Ca~(2+)浓度异常则会触发内质网应激,从而导致神经元死亡,引发AD。该文介绍了MAM对内质网应激的调节作用,评述了MAM与AD发生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8.
书讯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由林浩然院士和张勇、卢丹琪、李水生完成的译著《鱼类应激生物学》(ISBN 978-7-306-06706-7)已于近日由中山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为美国科学出版社2016年出版的"鱼类生理学"系列专著中的第35卷《鱼类应激生物学》(Biology of Stress in Fish)。它全面收集和总结了近三十多年来在鱼类应激生物学方面发表的科学著作和研究成果,内容包括:一、对应激的综合性论述—应激的概念,应激反应的生理特性,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不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稳定斑块破裂及继发血栓形成是导致急性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不稳定斑块的形成与炎症反应、细胞凋亡等有密切联系,新近研究表明,组织蛋白酶-S、生长相关基因蛋白-α和内质网应激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趋向不稳定的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就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深入了解不稳定斑块的形成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探讨应激状态下大鼠脑边缘系统内一氧化氮合酶 (Nitricoxidesynthase,NOS )阳性神经元的变化及这种变化与脑神经元损伤发生的关系。采用捕食应激动物模型 ,将 8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3组 :对照组 (n =2 0 )、单纯捕食应激组 (n =30 )、加强捕食应激组 (n =30 )。采用还原型尼克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黄递酶(NADPH d)组织化学方法 ,研究应激后 1、 3、 6、 12、 2 1、 30dNOS阳性神经元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 :对照组NOS活性平稳 ,但应激后NOS活性变化明显。与对照组比较 ,应激 1- 3d ,单纯应激组和加强应激组NOS阳性神经元数目在皮质、纹状体、海马、下丘脑等部位增多 ,即NOS活性升高 ;第 4 - 12d ,NOS活性进一步升高 ,除皮质外与对照组相比具显著性差异 (P <0 0 1) ;其中 ,应激单纯组和加强组海马和下丘脑室旁核分别在第 6d、第 12dNOS活性最高。从第 13d起NOS阳性神经元的活性开始逐渐降低 ;到第 30dNOS活性下降明显 ,但其活性仍高于对照组 (P <0 0 5 )。对于同一时间点而言 ,与对照组相比 ,加强应激组的NOS活性变化大于相应的单纯应激组。结果提示 :NOS活性程度与心理应激程度密切相关 ;应激过程中大鼠脑边缘系统过量增多的NO产生的神经毒性可能是应激导致大鼠脑边缘系统神经元受损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