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似鮈类鱼类的系统发育研究(鲤形目:鲤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似类8属13种和外类群7属10种鱼类的比较研究,选取37个骨骼及外部特征,运用外类群比较法进行特征分析,根据分支系统学原理重建了似类的系统发育。特征分析和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似类是具有许多共同离征的单系群,朝着流水性底栖生活和刮食性的主干方向发展;其中以似属最原始,胡属最特化构成7对姐妹群。蛇属是较早分化出的相对特化的类群,棒花鱼属和小鳔属的关系相对较远。  相似文献   

2.
论山毛榉科植物的系统发育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本文运用分支分类学方法,对山毛榉科植物进行了系统发育的分析。山毛榉科作为单元发生群包括柯属、锥属、粟属、三棱栎属、水青冈属和栎属。桦木科和南山毛榉属被选择作为外类群。对大量的性状进行评估之后,选择了25对性状作为建立数据矩阵的基本资料。性状极化以外类群比较为主,同时也采用了化石证据和通行的形态演化的基本原则。数据矩阵由7个分类群、2个外类群和25个性状组成。采用最大同步法、演化极端结合法和综合分析法对该数据矩阵进行了分析。在得到的3个树状分支图中按照最简约的原则,选出演化长度最短的谱系分支图作为本文讨论山毛榉科属间的系统演化关系的基础。关于山毛榉科植物的系统发育,作者的观点如下:(A)现存的山毛榉科的6个属形成了4条平行进化的分支路线,它们分别被处理作4个亚科,即:栗亚科,三棱栎亚科,水青冈亚科和栎亚科;(B)平行进化是山毛榉科植物系统发育过程中的主要形式。生殖过程中的一些特征,如:果实第二年成熟,胚珠通常败育等,是影响山毛榉科植物属间基因交流的主要原因。在现存的山毛榉科植物中,柯属是最原始的类群。三棱栎属和锥属的起源也较早,而栗属、水青冈属和栎属是特化的类群。  相似文献   

3.
中国慈姑属系统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中国慈姑属植物间的系统发育关系。选取了12个与该属系统发育有较重要关系的特征,将8个已知分类群与外类群刺果泽泻属进行了比较。应用数量分支分析的Farris-Wagner方法,建立了中国慈姑属系统发育分支图。讨论了各分类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该属起源和数量分支分析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雪雀属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雀形目:文鸟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雀属Montifringilla7种36个形态特征作为分类单元,进行支序分析。以麻雀属Passer、石雀属Petronia部分种类作为比较外群,讨论雪雀属的分类地位及其与近缘属麻雀属、石雀属系统发育关系;分析了雪雀属内种间的系统发育。支序分析的结果表明雪雀属为单系群,建议将雪雀属划分成两个亚属,讨论了雪雀属种类在进货上的位置,在3个近缘属的系统发育关系中,麻雀属类群较原始,雪雀属类群较进化,石雀属在进货中介于二之间。  相似文献   

5.
中国栎属(壳斗科)基于叶表皮及叶结构特征的分支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以三棱栎为外类群,基于叶表皮及叶结构特征对中国栎属进行初步的分支分析,结果显示了栎属内稳定的“支”结构及其种间关系。栎亚属可划分为5个组,分别为巴东栎组,高山栎组,Jiang子栎组,麻栎组和槲栎组,Jiang子栎组是栎亚属常绿栎类与落叶栎类之间的过渡类群;高山栎组应为栎亚属常绿栎类中的特化类群,而非最原始类群,5个组中,仅巴东栎组不是单系类群,而是一个多系类群,青冈亚属较栎亚属早分支,可划分为3大类;无毛类,简单被毛类和复杂被毛类;无毛类最原始,复杂被毛类与栎亚属关系最近,因此,叶表皮及叶结构特征对解决栎亚属组间亲缘关系有重要的分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6.
逗亚科似逗属鱼类的物种界定保持争议, 系统发育关系尚待解决。研究取样似逗属鱼类所有种, 使用核基因多位点序列重建似逗属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 运用分子的物种界定方法并结合形态特征分析厘定我国似逗属鱼类的分类。贝叶斯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 桂林似逗与平江似逗是单系种; 似逗与扁嘴似逗是多系种, 前者包括五个谱系A至E, 后者包括两个谱系A与B。POFAD距离分析和Structurama分析的结果表明似逗和扁嘴似逗的每个谱系是独立遗传种群, BP & P分析结果强烈支持它们是不同种。*Beast物种树结果揭示: 扁嘴似逗谱系B位于似逗属鱼类的基部位置; 似逗谱系A与B是姊妹群关系, 似逗谱系C是扁嘴似逗谱系A的姊妹群, 它们一起与桂林似逗形成姊妹群关系; 似逗谱系D与E是姊妹群关系, 它们一起是平江似逗的姊妹群。结合形态证据, 对我国似逗属鱼类分类厘定如下: 限定严格意义似逗包括似逗谱系A+B; 恢复长吻似逗(Pseudogobio longirostris Mori, 1934)给予似逗谱系C分类名; 似逗谱系D与E是隐存种, 桂林似逗与平江似逗是有效种。  相似文献   

7.
东亚似Ju类鱼类的起源和演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采用分支扩散法和分支离散法两种生物地理学方法分析了似Ju类的起源和演化,结果说明似Ju类于第三纪末起源于中国北方的原始Ju类,逐步向南扩散,在其物种分化过程中可能存在南北两个分化中心。  相似文献   

8.
獐牙菜属植物的起源, 散布和分布区形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4  
本文根据植物类群的系统发育和地理分布统一的原理,讨论了獐牙菜属植物的起源、散布和分 布区的形成。獐牙菜属包括11组16系154种,间断分布在亚洲、欧洲、北美洲和非洲。中国西南部- 喜马拉雅地区汇集了大多数种类、不同演化水平的类群以及形形色色的特有类群,成为该属的多样化 中心和多度中心。该属的原始类群和外类群也集中分布在中国西南山地,极有可能是该属的起源地。该 属的分布区类型中出现了各式的间断分布,根据有该属植物分布的大陆间及大陆与岛屿间分离和连接 的时间推测,该属的起源时间至少不会晚于晚白垩纪,也许更早,可追溯到中白垩纪。通过分类群间亲 缘关系和现代分布分析,显示出该属植物从起源地向周围和一定方向散布,形成了三个主要散布途径。在散布过程中植物本身也发生演化和就地特化,形成新的类群。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尖舌苣苔族(Klugieae)的5个属中12个种59个地方居群消长动态的统计分析,计算了该族各属物种的居群绝灭速率。在120年的时间区间内,尖舌苣苔族物种的居群绝灭速率和生境受破坏程度呈正相关。显然,一个类群物种的居群绝灭速率对于该类群分布地区环境的受破坏程度具有较强的指示意义。尖舌苣苔族各属物种的居群绝灭速率与其系统发育年龄和进化程度密切相关。进化水平较低,即系统发育上比较原始的类群,其居群绝灭速率往往较高;进化水平较高,即系统发育上比较年青的类群,其居群绝灭速率则低。地区性特有类群,尤其是特有属更容易遭受绝灭的危险。藉此,可在短时期内比较准确地了解该类群的濒危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中国千金藤属植物化学分类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各结构类型的异喹啉类生物碱在千金藤属植物中的分布规律及千金藤属植物的亲缘关系,在较原始的类群中,生物碱的结构类型和数量均较少,而在较进化的类群中内,其结构类型得到较大的发展,化合物的数量也相对增多,显示异喹啉类生物碱的结构类型及数量与属内植物群的进化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一些结构类型特化的生物碱和在植物界中分布极为狭窄的化学成分对亚属下各植物组的划分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Guatteria类群由4个新热带的属组成,即Guatteria,Guatteriopsis,Guatteriella和Heteropetalum。不同的作者基于不同的证据得出的它在番荔枝中的地位各不相同。基于宏观和微观的形态特征,对该类群进行了表型和分支分析。分支分析表明,所研究属的系统发育分支方式仅由极少数共同衍征支持,同型现象非常明显,所获得的唯一的最简约分支图可分为两个基本部分,即一个(假)合生心皮分支和一个离生心皮grade。在表征聚类图和主成分分析的三维构象图中同样可以区分出离生心皮和(假)合生心皮两个表征群,表征分析表明Guatteria类群处在其它离生心皮类和(假)合生心皮类的中间位置。然而分支分析表明Guatteria类群与番荔枝科中最进化的(假)合生心皮类有姊妹群关系。Guatteria类群是离生心皮类中最进化的一类。番荔枝科中离生心皮类和(假)合生心皮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经历了强烈的形态分化而显示出极大的形态差异,然而在系统发育上它们可以通过Guatteria类群作为纽带而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2.
为厘清鲟形目鱼类的系统发育, 研究新测定了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长江鲟(A. dabryanus)、短吻鲟(A. brevirostrum)、纳氏鲟(A. naccarii)、鳇(Huso dauricus)和匙吻鲟(Polyodon spathula)共6种鲟类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联合已测的17种鲟类的线粒体基因组数据, 利用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法重建了鲟形目鱼类的分子系统发育关系, 并采用似然值检验对不同的树拓扑结构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 6种新测鲟类的线粒体基因组大小为16521—16766 bp, 编码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转运RNA基因和2个核糖体基因, 与大多数已测的鲟类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构高度相似。基于23种鲟形目鱼类线粒体基因组数据, 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表明: (1)鲟形目的两个科, 匙吻鲟科(Polyodontidae)和鲟科(Acipenseridae)均为单系; (2)鲟科的内部亲缘关系复杂, 鲟属和鳇属的物种均不构成单系群。鲟科鱼类按分子系统发育重建结果可以分为3个类群: 尖吻鲟类(A. sturio - A. oxyrinchus clade)、大西洋鲟类(Atlantic clade)和太平洋鲟类(Pacific clade)。树拓扑结构的检验结果表明, 鲟科的系统发育关系为(尖吻鲟类(太平洋鲟类, 大西洋鲟类))。铲鲟属(Scaphirhynchus)是大西洋鲟类的基部类群。研究也说明线粒体基因组数据在鲟形目鱼类系统与进化研究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沙鳅亚科鱼类3属14个代表种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的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与鲤形目鱼类的控制区序列进行比较,将沙鳅亚科鱼类的控制区分为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三个区域。同时识别了沙鳅亚科中一系列保守序列,并给出了它们的一般形式。以胭脂鱼为外类群,对比条鳅亚科、花鳅亚科、以及平鳍鳅科的代表性种类,采用NJ、MP和ML法构建沙鳅亚科的分子系统树。分子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沙鳅亚科为一单系,包括3个属:沙鳅属、副沙鳅属和薄鳅属,各属均构成单系。根据分子系统学、形态学的结果及地理分布推断,沙鳅亚科中沙鳅属可能为最为原始的属,副沙鳅属其次,而薄鳅属最特化。    相似文献   

14.
中国紫金牛属的分支分类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60个形态学性状,对中国广义报春花科(Primulaceae s.l.)紫金牛属(Ardisia)90个分类群的系统发育关系运用分支分析方法进行了分析。采用最简约性分析得到了100个同等简约树。50%多数规则一致树的分支结构与以前建立的紫金牛亚属划分系统基本一致。外类群酸藤子属、铁仔属、密花树属聚在分支树的最基部,紫金牛属为一单系类群。形态分支树的一致性指数和保持性指数和各分支内部支持率均较低,只在种与变种或亚种之间获得较高的支持率。高木亚属、腋序亚属、短序亚属、顶序亚属处于分支树较为基部的位置,推测这四个亚属的类群在紫金牛属中较为原始;圆齿亚属和锯齿亚属共同组成一大支,二者亲缘关系紧密,推测这两个亚属为该属中最为进化的类群。结合形态学对属内系统发育关系进行了讨论和推测了一些性状的演化趋势,以期为分类修订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盘Ju属鱼类口吸盘的形态分化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伟  崔桂华 《动物学研究》1993,14(4):307-312
本文从研究盘Ju属鱼类口吸盘的形态结构入手,探讨它们口吸盘结构分化的进化意义和生物学意义。具大,小吸盘的两个类群是盘Ju鱼类的演化进程中分化优的两个自然类群,它们为适应不同的栖息环境,吸盘的微观结构和须的长短等进一步分化,分化途径在两个类群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6.
刘星月  李文亮  杨定 《昆虫知识》2007,44(5):626-631
脉翅总目是全变态类昆虫中起源较早的古老类群之一,有关该类群的分类及系统发育研究对阐明全变态类昆虫的起源演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就脉翅总目的系统地位、目级阶元、科级阶元和属种级阶元的系统发育几个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着重介绍近年来国内外取得的研究成果,其中包括基于形态和分子数据所得的最新系统发育假设。最后,对脉翅总目系统发育研究中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进行归纳。  相似文献   

17.
基于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的东亚鳜类系统发育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鳜类为东亚特有类群。为验证东亚鳜类的单系起源,解决其分类划分的争议,本文采用特异性引物PCR扩增法获得了鳜类中鳜、大眼鳜、斑鳜、暗鳜、波纹鳜、长体鳜细胞色素b基因的全长序列,结合GenBank中日本少鳞鳜、朝鲜少鳞鳜和中国少鳞鳜的序列,初步构建了东亚鳜类种间的系统发育关系。NJ树和MP树均一致表明,鳜类为单系类群,可分为两支:鳜鱼群和少鳞鳜群。长体鳜未单独成群,而与鳜鱼属聚为一支,不支持将长体鳜单独设属,而应归入鳜鱼属。鳜鱼群中,MP树推测的长体鳜、暗鳜较为原始,鳜、大眼鳜、斑鳜和波纹鳜为特化种类的系统关系假设与其形态、生态特征表型进化较为一致。少鳞鳜群中,中国少鳞鳜与朝鲜少鳞鳜为姐妹种,再与日本少鳞鳜构成姐妹群的系统关系与其地理分布格局较为一致。本研究结果可为深入探讨鳜类物种有效性、系统分类位置及生物地理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线粒体matR基因序列初步探讨三白草科的系统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次报道了三白草科3个种及其外类群齐头绒(Zippelia begoniaefolia Bl.)的matR基因序列。研究材料包括三白草科现丰孤所有6个种和两个选定外类群,分析软件是PAUP 4.0b 4a。分别采用最大简约法、距离法和最大似然法进行分析,都得到一个同样的系统发育树,只是支持率有所不同。结果显示三白草科是一个单系,Anemopsis是Houttuynia的姐妹群,并且,它们构成三白草科的第一个分支,是Gymnotheca-Saururus支的姐妹群。Gymnotheca和Saururus的姐妹群关系也被强烈支持。  相似文献   

19.
珍珠菜属系统发育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运用形态学性状对珍珠菜属(Lysimachia)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内类群包括珍珠菜属29个代表种以及珍珠菜族其它单种、寡种属;仙客来属(Cylclamen)被选作外类群。最简约性分析表明,珍珠菜属并不构成-自然分类群;在其严格一致化树的二岐分支中,异花珍珠菜(L.crispidens)单独构成一支,其它所有内类群构成一支。香草亚属(subgen.Idiophyton)、木黄连花亚属(subgne.Lysimachiopsis)以及珍珠菜亚属(subgen.palladia)均表现为单系群,而黄连花亚属(subgen.Lysimachia)则为一异形的并系群。球尾花亚属(subgen.Naumburgia)仍“内藏”于珍珠菜属的主体之中。而喉鳞花亚属(subgen.Seleucia)则偏离出来而与七瓣莲属(Trien talis)构成姐妹群。如何准确地界定珍珠菜属和进行属下分类群的划分,还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作者解剖观察了33种,隶于4目、7亚目、15科、19属的中国鳐类脑颅的形态。研究结果认为:锯鳐目和鳐目是原始类群,它们均具吻软骨,其中圆犂头鳐科和团扇鳐科是特化类群。电鳐目亦具吻软骨,它们是特化和退化类群。在较高等的鲼目则无吻软骨。依据鳐类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脑颅亦各具有不同的式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