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厉瑛  陶红  张黎明  庹焱  桂莉  张静 《蛇志》2004,16(2):21-23
海蛇咬伤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严重的一种海洋生物伤。海蛇为爬行纲蛇目海蛇科的一类毒蛇,世界上现有记录的海蛇分为2亚科16属约50种,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及印度洋热带与亚热带的暖水海域。我国记录的有10属16种,分布于辽宁、山东、江苏、浙江、台湾、福建、广东、广西、海南诸省区的海区,以北部湾的海蛇资源最为丰富。海蛇均为毒蛇,其毒性远大于陆地毒蛇,人的中毒致死量为3.5mg左右,一般纯海蛇毒的LD50均小于0.10mg/kg,如常见的青环海蛇为0.05mg/kg,平颏海蛇为0.06mg/kg。  相似文献   

2.
青环海蛇     
青环海蛇是我国常见的一种海蛇,海蛇都是剧毒前沟毒牙毒蛇。青环海蛇主要分布于波斯湾、印度洋及太平洋地区;在我国沿海都有分布,在北部湾的海蛇主要以青环海蛇为主。该蛇体较长,全长120~200厘米,尾侧扁如浆,腹鳞小,其宽度不超过相邻体鳞的2倍,具2棱;腹鳞大小通身较为一致,个别腹鳞纵裂为二,背鳞园形,起棱或具短棘,覆瓦状排列,37—43行。第二、三枚下唇鳞后有一列小鳞嵌于下唇缘与下唇鳞之间。幼蛇头背深橄榄色或黑色,有时有黄色与蹄形斑;躯尾橄榄色或浅黄色,有50~71  相似文献   

3.
抗青环海蛇毒血清治疗海蛇咬伤4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李其斌  陈冠中 《蛇志》1994,6(4):4-6
本文采用日本蛇族学术研究所精制的抗青环海蛇毒抗血清治疗海蛇咬伤中毒病人4例,其中青环海蛇咬伤2例,平颏海蛇咬伤1例,小头海蛇咬伤1例。治疗结果3例痊愈,1例死亡.临床观察表明,抗青环海蛇毒抗血清有对抗多种海蛇咬伤中毒的治疗作用,对危重病人用量要足够。  相似文献   

4.
1980—1982年我们在福建平潭岛沿海进行海蛇调查,捕到青环海蛇(Hydrophis cyanoci-nctus)1245条、长吻海蛇(Pelamydrus platurus)1822条和黑头海蛇(H.melanocephalus)46条,合计3113条。其中有24条海蛇身体上附着数量不同(1—28个)的细板条茗荷(Chochadermavirgatum hunteri):长吻海蛇6♂6♀,附着1—  相似文献   

5.
福建沿海已知海蛇8种。在东山岛海域仅采得5种,即青环海蛇Hydrophis cyanocinctus、黑头海蛇H.melanocephalus、小头海蛇Microcephalophis gracilss、长吻海蛇Pelamis platurus和海蝰Prraecutata viperina。 对海蛇食性的研究,前人做过大量工作。克劳伯(Klauber,L.M.,1935),克拉维(Klawe,W.L.,1964),克里谟尔(Klemmer,K.,1967),沃里斯(Voris.H.K.et al.,1978)分别对不同种海蛇的食性进行了研究。麦柯克尔(Mccoskcr,J.E.,1975)则总结了1926—1972年前人所做的工作,比较详细地介绍了有关印澳地区十多种海蛇的食性。刘凌冰等(1985),对福建中部的连江、平潭海蛇的食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青环海蛇属海蛇科,在我国南海与东海很常见。它的毒液有很强的毒性,其中含有神经毒素及多种蛋白质(Liuet al.,1973,1974;苏拔贤,曾家荣等,1984)。 已知蝰蛇科与眼镜蛇科蛇毒中含有蛋白酶抑制剂(Sadaaki Iwanaga et al.,1975与Yasuji Hokama et al,1976)。但尚未见关于海蛇科蛇毒中有胰蛋白酶抑制剂的实验报道。我们的工作中,初步发现海蛇科的青环海蛇蛇毒及其组份表现胰蛋白酶抑制剂活性。  相似文献   

7.
海蛇,为世界上确认的十大类毒蛇之一,主要以神经毒素为主.顾名思义,海蛇生存于海里,一般不主动攻击人,且出水后数小时便会自然脱水死亡.沿海地区经常有海蛇伤人报导,而远离海边的南宁市出现海蛇伤人,实属罕见.我院于1992年5月中旬,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成功抢救一例重症海蛇咬伤患者,现报告如下:一、病例摘要患者吴世勇,男,18岁,南宁市人,海鲜餐馆服务员.住院号87214.吴某于92年5月19日中年11时许在捕杀海蛇时,不慎被海蛇咬伤右手无名指,当时伤处只有少许麻感,无出血、疼痛、肿胀等,未予重视.作后3小时开始出现胸闷、全身肌肉疼痛、视物模糊及睁眼无力、懒言等症;才急由他人送来我院急诊,经切开排毒、对症处理后收入住院.入院查  相似文献   

8.
抗海蛇毒血清用于海蛇咬伤早期急救与监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厉瑛  张黎明  桂莉  庹焱  张静 《蛇志》2006,18(1):15-18
目的观察抗青环海蛇毒血清用于海蛇咬伤动物模型早期急救的效果及监护重点的筛选,为抗海蛇毒血清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40只新西兰兔随机分成5组,采用大腿肌肉注射青环海蛇毒素拟海蛇咬伤模型,分别于中毒后0.5h、2h及4h给予抗海蛇毒血清及相应的急救措施,连续监测各项生理和生化指标以及24h存活情况。结果0.5h和2h给予抗海蛇毒血清组动物的各项指标明显优于4h应用抗海蛇毒血清组,24h存活情况良好;4h应用抗海蛇毒血清组中,早期进行呼吸支持组的部分指标优于无呼吸支持组,24h存活率提高。结论抗青环海蛇毒血清是有效的对抗海蛇咬伤的急救药物,越早使用效果越好,对各脏器能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在丧失最佳应用抗海蛇毒血清的情况下,尽早应用呼吸机进行人工呼吸支持,有助于提高后期的存活率,减少发展成危重病例的可能,为进一步抢救赢得时机。  相似文献   

9.
平颏海蛇毒的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家树  吴秀荣 《动物学报》1990,36(3):268-274
用CM-sephadex C-50柱层析,醋酸铵缓冲液洗脱,从平颏海蛇(Lapemis hardwickii)毒腺提取物中分得15个蛋白组分。其中2个有磷脂酶A_2活性,用免疫学方法证实为肌肉毒组分。其中10个是能作用于突触后膜的神经毒组分。肌肉毒的蛋白质含量约占粗毒蛋白质总量的32.2%。神经毒的蛋白质含量约占粗毒蛋白质总量的52.3%。神经毒的毒性比肌肉毒的毒性强。这些结果提示,平颏海蛇毒有肌肉毒和神经毒两种。神经毒是平颏海蛇毒的主要毒性成分。  相似文献   

10.
广西的蛇类资源与蛇伤调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报道作者在广西壮族自治区 (中国的一个省 )进行蛇类资源和蛇咬伤情况的调查结果。至今为止发现栖息在广西境内的蛇类有 7科 4 2属 96种 ,其中盲蛇科( Typhloidae)、 1种、蟒科 ( Boidae) 1种、闪鳞蛇科( Xenopheltidae) 1种、游蛇科 ( Colubridae) 71种、眼镜蛇科 ( Elapidae) 6种、海蛇科 ( Hydrophiidae) 7种、蝰科( Viperidae) 9种 ,其中有毒蛇 33种。经蛇伤流行病学调查推算 ,广西每年蛇伤病人约 376 0 0例 ,其中约 1 0 1 9例死亡 ,而蛇伤死亡率最高为眼镜王蛇咬伤 ( 5 7.1 % ) ;其次为银环蛇 ,由于抗蛇毒血清供应不足 ,很多边远地区病人因不能及时接受抗蛇毒血清治疗是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