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鲇肠道黏液细胞的类型、分布、发育及分泌方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氏试剂(AB-PAS,AB染液pH2.6),对鲇(Silurus asotus)肠道黏液细胞的类型与分布进行了研究,同时采用扫描和透射电镜,研究了黏液细胞的发育与分泌方式。结果显示:鲇肠道黏液细胞染色后呈深蓝色、淡蓝色和浅蓝色,主要含有酸性黏多糖:形态上进一步可将其分为囊状、梨状和杯状三种形态。肠道中黏液细胞的分布密度以中肠最高。其次是后肠,前肠最低;肠道黏液细胞由肠黏膜基底层细胞衍生后,不断向肠腔表层推移而发育成熟;发育过程中黏液细胞内富含大小不等的黏原颗粒,其分泌方式为顶浆分泌。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改良甲苯胺蓝染色法探讨了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 ♀×O. aureus♂)胃肠道肥大细胞的分布及其形态特点。结果发现,经甲苯胺蓝染色的肥大细胞其核着深蓝色,颗粒被染成紫红色,着色深浅不一。肥大细胞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呈圆形、椭圆形或梭形、菱形,散在或集中分布在黏膜层固有膜和黏膜下层,尤其常见分布于小血管周围。经统计,肥大细胞在奥尼罗非鱼的胃、幽门盲囊、后肠、前肠、中肠的数量依次减少。胃和幽门盲囊内肥大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前肠和中肠(P0.05),与后肠无显著差异;前肠、中肠和后肠内肥大细胞数量并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3.
南方鲇消化道杯状细胞分布及类型探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研究应用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氏(AB-PAS)染色方法对南方鲇(Silurus meridionalis)消化道杯状细胞的分布特点进行了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南方鲇消化道杯状细胞的数量从肠前段、肠中段到肠后段,呈现递增趋势,有杯状、囊状和梨形三种不同的形态,AB反应阳性,PAS反应阴性,分泌物主要含酸性粘多糖,属Ⅱ型粘液细胞。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利用石蜡切片结合组织化学方法研究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O. aureus♂)消化道内非特异性酯酶、酸性磷酸酶和碱性磷酸酶的分布特点。结果发现,非特异性酯酶大量密集分布在前肠,其次为胃、食管和中肠,极少数零散分布在后肠。酸性磷酸酶主要分布于奥尼罗非鱼前肠,其次为中肠和胃,极少数分布在食管和后肠。碱性磷酸酶大量密集分布在奥尼罗非鱼前肠和中肠,其次为胃、食管和后肠。结果表明,奥尼罗非鱼前肠、中肠、食管和胃有较强的吸收和消化脂质功能,前肠、中肠和胃是蛋白质吸收和消化的主要部位,前肠和中肠是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  相似文献   

5.
采用阿利新兰-碘酸雪夫氏反应(AB-PAS)染色法及酶学方法研究了大鳞副泥鳅成熟个体肠道各段黏液细胞分布及消化酶活性。结果表明, 大鳞副泥鳅肠道黏液细胞分为Ⅰ、Ⅱ、Ⅲ和Ⅳ 4种类型。前肠至后肠, 黏液细胞数量逐渐减少。前肠主要分布Ⅲ和Ⅳ混合型黏液细胞, 后肠则以Ⅱ和Ⅳ型酸性黏液细胞为主。肠道胰蛋白酶活性显著高于淀粉酶和脂肪酶。且后肠消化酶活性显著低于前肠和中肠。根据黏液细胞及消化酶活性分布特点, 表明大鳞副泥鳅属于杂食性鱼类, 前肠为其主要的消化吸收场所, 后肠中性黏液细胞的数量较少以及消化酶活性较低, 表明其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功能较弱, 与其为辅助呼吸功能的特点相关。  相似文献   

6.
鳜鱼消化道黏液细胞和6种酶的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阿利新蓝-过碘酸雪夫氏(AB-PAS)染色和酶组织化学方法对鳜鱼消化道各部位黏液细胞和6种酶的分布与定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黏液细胞可为分为4种类型,食道黏液细胞多数为Ⅲ型和Ⅳ型,未见Ⅰ型和Ⅱ型;胃贲门和胃幽门黏膜上皮仅有Ⅰ型黏液细胞;胃体黏膜上皮则以Ⅲ型细胞为主;幽门盲囊中主要为Ⅱ型细胞;前肠和中肠中Ⅳ型黏液细胞最多,Ⅰ型最少;后肠黏液细胞则以Ⅳ型和Ⅱ型为主。酸性磷酸酶(ACP)主要分布于幽门盲囊和前肠的黏膜上皮;碱性磷酸酶(ALP)主要分布于食道、幽门盲囊和整个肠道黏膜上皮;非特异性酯酶(NSE)主要分布于胃幽门、中肠和后肠黏膜上皮;过氧化物酶(POX)在胃幽门黏膜上皮中活性较高;琥珀酸脱氢酶(SDH)主要分布于胃腺中;腺苷三磷酸酶(ATPase)在消化道各部位均有较多分布。鳜鱼消化道黏液细胞和酶的分布型与其它动物有相似之处,也有其一定的特异性,与消化道不同部位的消化吸收机能相适应。  相似文献   

7.
采用活体解剖、测量及HE、AB-PAS染色等方法,对45尾体长范围11.30~28 cm花Hemibarbus maculates Bleeker的消化系统形态学、组织学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花消化系统具有以下特点:(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消化道包括口咽腔、食道、肠和肛门,消化腺包括肝胰脏和胆囊,无胃。(2)口下位,吻尖而细长,口裂长/吻长雄性显著大于雌性(P0.05);口咽腔黏膜上皮为复层鳞状上皮,内有黏液分泌细胞和味蕾结构。(3)食道粗短,前段有味蕾,肌层发达且内壁有较深的纵向褶皱,黏膜层内有大量的杯状细胞、黏液分泌细胞,还有柱状上皮区域,游离面具有纹状缘。(4)肠呈S型,无肠腺,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比肠长均值为0.98±1.29;食道粘膜下层及环肌层最厚与肠道各段有极显著差异(P0.01)。前肠、中肠和后肠黏膜皱褶数量、黏膜皱褶高度、黏膜下层厚度、杯状细胞数量显著减少(P0.05),浆膜层厚度却增加,前肠和后肠有显著差异(P0.01)。(5)食道和肠道的黏膜层发现有数量较多的颗粒细胞。(6)肝不分叶,为长条形,胆囊被肝包围;肝与胰脏不分开,胰脏弥散于肝、脾及肠管之间,比肝胰脏重(%)雄性(1.83±0.64)显著大于雌性(1.34±0.50)(P0.05)。(7)体长(L)与消化道长(Y)的关系呈线性相关:Y=1.1692L+1.2688(R2=0.653)。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小鼠变应性鼻炎模型,观察小鼠鼻腔黏膜组织的重塑情况。方法:20只BALB/c小鼠被随机分为致敏组和对照组,使用卵清蛋白(OVA)诱导建立小鼠变应性鼻炎模型。通过HE染色观察小鼠鼻黏膜的大体重塑情况,吉姆萨染色观察嗜酸性粒细胞,阿辛蓝-过碘酸-希夫染色观察杯状细胞;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的水平。结果:小鼠变应性鼻炎模型的生物学行为评分为6.5±1.3,提示造模成功。与对照组相比,致敏组鼻腔黏膜出现上皮细胞脱落、坏死,杯状细胞增生,鳞状上皮化生,固有层和黏膜下层腺体增生、血管扩张,组织水肿,固有层内可见特征性的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造模后鼻腔黏膜结构存在重塑。致敏组小鼠鼻黏膜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及杯状细胞计数分别为(26.4±5.72)和(24.14±3.12),而对照组分别是(8.31±2.42)和(9.41±1.22),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致敏组血清中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为(18.9±3.1)pg/ml,对照组为(8.3±1.4)pg/ml,致敏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卵清蛋白诱导建立的小鼠变应性鼻炎模型鼻腔黏膜存在组织重塑。  相似文献   

9.
采用常规石蜡组织切片的方法对野生和养殖黄鳍鲷(Sparus latus)消化道的形态组织结构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野生和养殖黄鳍鲷的消化道存在一定差异。(1)形态学研究表明,食道粗而短,胃呈V形,分为贲门部、胃体部和幽门部,胃与肠的连接处有4条幽门盲囊,肠道在体腔内迂回两个回折。野生黄鳍鲷牙齿更为坚硬锋利,体腔中脂肪较少,消化道更为粗短。野生和养殖黄鳍鲷的肠道系数分别为0.71±0.03和0.94±0.12。(2)组织学研究表明,食道黏膜上皮由扁平细胞层和杯状细胞层组成,杯状细胞发达。胃黏膜由单层柱状上皮组成,无杯状细胞,贲门部和胃体部胃腺发达。幽门盲囊组织学特征与肠相似,上皮为柱状上皮,其中的杯状细胞少于肠。肠中,前肠杯状细胞最多,中肠次之,后肠最少。直肠杯状细胞多于肠。野生与养殖黄鳍鲷组织学的区别在于,消化道相同部位养殖鱼的杯状细胞多于野生鱼,野生鱼的肌层厚度大于养殖鱼。黄鳍鲷消化道的形态组织结构与其生活环境和食物是相关的。  相似文献   

10.
人工养殖稀有鮈鲫消化道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活体解剖和显微技术对人工养殖的稀有鮈鲫消化道组织结构进行了详细观察,并描述了其形态结构。结果表明:稀有鮈鲫为杂食性无胃鱼,肠道系数0.64±0.06。消化道包括口咽腔、食道、肠和肛门。口咽腔和食道粘膜层为复层扁平上皮,内含较多杯状细胞、粘液细胞和少量味蕾;食道粗短,肌肉层发达。肠由前肠、中肠和后肠三部分组成。肠道由前到后,粘液细胞数量逐渐增多,粘膜皱褶数量逐渐减少,粘膜皱褶高度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