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明确乳腺癌中Akt的过度表达与P-gp、GST-π、TopoⅡ三种耐药蛋白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60例乳腺癌中Akt和P-gp、TopoⅡ、GST-π的表达情况.结果 乳腺癌中Akt、GST-π和TopoⅡ的表达与肿瘤大小相关,随着肿瘤体积增大,AKT、GST-π和TopoⅡ的阳性表达率增高;Akt和P-gp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高表达,且随着淋巴结的数目增多Akt表达越来越高;Akt、P-gp和GST-π的阳性表达患者预后差;Akt与P-gp、GST-π、Topo-Ⅱ阳性表达之间均呈显著相关性.结论 信号转导途径中Akt的激活与P-gp、GST-π、TopoⅡ三种耐药蛋白有相关性,AKT有可能在乳腺癌多药耐药的发生机制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癌在体外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和与P-糖蛋白(P-glycoprotein 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lutathione-S-transferase GST-π)和拓扑异构酶Ⅱ(topoisomeraseⅡ TopoⅡ)表达的关系。方法收集81例手术切除胃癌标本,制备单细胞悬液,分别加入HCPT、CDDP、ADM、5-Fu和MMC培养48h,用MTT比色法检测胃癌细胞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gp、GST-π和TopoⅡ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胃癌细胞对不同化疗药物敏感性不同:5-Fu(43.4±9.2)、CDDP(41.9±8.7)和HCPT(40.6±8.3)对胃癌细胞的抑制率与ADM(31.6±7.8)和MMC(28.7±7.3)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织中Pgp、GST-π和TopoⅡ蛋白的阳性率分别为61.33%、65.33%和68.00%。Pgp阳性者显示对ADM、HCPT有明显的体外耐药性(P0.05),GST-π在5-Fu、CDDP和MMC耐药组阳性率显著高于敏感组(P0.05),而TopoⅡ在HCPT、ADM和MMC耐药组中的表达显著低于敏感组(P0.05)。结论 Pgp、GST-π和TopoⅡ可以作为胃癌对化疗药物原发性耐药的标志,结合MTT药敏检测,有助于筛选有效化疗药物。  相似文献   

3.
P-gp、HSP27和TopoⅡ在消化道癌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消化道癌组织中P-糖蛋白(P-gp)、热休克蛋白(HSP27)和拓扑异构酶(TopoⅡ)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163例消化道癌标本,包括食道癌43例,胃癌48例,大肠癌72例,采用石蜡切片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染色.结果 P-gp在消化道癌中的阳性率为49.69%,HSP27在消化道癌中的阳性率为57.67%,TopoⅡ阳性率为47.85%.P-gp和HSP27在高分化组阳性率高于低分化组(P<0.05),而TopoⅡ消化道癌低分化组阳性率高于高分化组(P<0.05).TopoⅡ在食道癌组阳性表达率高于胃癌(P<0.05);而P-gp在大肠癌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胃癌(P<0.05).结论三种耐药标志物与癌组织分化程度相关;联合检测消化道癌组织中P-gp、HSP27和TopoⅡ,对制定化疗方案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P-gp、TopoⅡ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明确化疗前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L)中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拓扑异构酶Ⅱ(TopoisomeraseⅡ,TopoⅡ)的不同表达与NSCLC的组织类型、细胞分化程度、TNM分期是否相关,是否存在原发耐药,是否影响NSCLC患的预后,本实验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97例化疗前NSCLC患中P-gp、TopoⅡ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P-gp在腺癌中高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的病例中高表达,且P-gp和TopoⅡ在表达上虽不具有相关性,但两表达程度及其交互作用都是NSCLC患预后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樊峰  吴伟国  何影娟 《蛇志》2005,17(4):241-243
目的 研究MDR1及GST-π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115例乳腺癌的耐药指标MDRl、GST-x进行检测。结果 乳腺癌中MDR1和GST-π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7.4%(43/115)、27.8%(32/115),临床Ⅲ期患者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临床Ⅰ、Ⅱ期,MDR1与GST-π表达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通过检测MDR1和GST-π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对化疗药物的选择具有指导作用,对判断预后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P-糖蛋白(P-gp)、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在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57例卵巢恶性肿瘤、8例正常卵巢与4例良性肿瘤中P-gp、GST-π的表达。结果P-gp在卵巢恶性肿瘤与正常卵巢及良性肿瘤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P-gp表达与恶性肿瘤分期、分级无关,而与组织学类型及化疗有关。GST-π的表达在卵巢恶性肿瘤与正常卵巢及良性肿瘤中的表达有显著性差异,与化疗有关,而与组织学类型、分期、分级无关。结论卵巢恶性肿瘤中存在着原发耐药,P-gp及GST-π的表达与化疗耐药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乳腺癌侵袭转移和多药耐药之间的关系,为治疗方案的个体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乳腺原发灶及相应腋淋巴结转移灶中P-gp、MMP-2、c-erbB-2的表达,结合临床表现、病理学指标,分析其相关性。结果:46例原发灶P-gp阳性表达35例(76.1%),MMP-2阳性表达25例(54.3%),c-erbB-2高表达18例(39.1%);相应腋淋巴结转移灶P-gp阳性表达28例(60.9%),MMP-2阳性表达16例(34.8%),c-erbB-2高表达16例(34.8%);P-gp、MMP-2蛋白表达水平与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均呈正相关(P<0.05),c-erbB-2蛋白表达水平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数量呈正相关,与ER、PR表达呈负相关,P-gp阳性表达与MMP-2和c-erbB-2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肿瘤原发灶与转移灶存在异质性,P-gp、MMP-2、c-erbB-2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多药耐药和侵袭转移有关,检测上述基因在原发灶与转移灶的表达,为乳腺癌选择个体化的化疗、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乳腺癌侵袭转移和多药耐药之间的关系,为治疗方案的个体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乳腺原发灶及相应腋淋巴结转移灶中P-gp、MMP-2、c-erbB-2的表达,结合临床表现、病理学指标,分析其相关性。结果:46例原发灶P-gp阳性表达35例(76.1%),MMP-2阳性表达25例(54.3%),c-erbB-2高表达18例(39.1%);相应腋淋巴结转移灶P-gp阳性表达28例(60.9%),MMP-2阳性表达16例(34.8%),c-erbB-2高表达16例(34.8%);P-gp、MMP-2蛋白表达水平与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均呈正相关(P〈0.05),c-erbB-2蛋白表达水平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数量呈正相关,与ER、PR表达呈负相关,P-gp阳性表达与MMP-2和c-erbB-2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肿瘤原发灶与转移灶存在异质性,P-gp、MMP-2、c-erbB-2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多药耐药和侵袭转移有关,检测上述基因在原发灶与转移灶的表达,为乳腺癌选择个体化的化疗、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及汉族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P-gp、MRPI和GST-∏的表达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运用S-P法检测分别检测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22例和非宫颈鳞癌组织20例,汉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30例和非宫颈鳞癌组织30例,新辅助化疗前后P-gP、MRPI和GST-π的表达水平。结果:①新疆维吾尔族正常宫颈、初治宫颈癌组织中P-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72.7%;MR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40.9%;GST-π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90.9%。P-gp、和MRP1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ST-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新疆汉族正常宫颈、初治宫颈癌组织中P-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56.7%;GST-π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60%,MR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86.7%。P-gp、GST-π和MRP1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中:NACT后宫颈癌组织中GST-π阳性表达显著上升(P<0.05),有统计学意义。NACT后宫颈癌组织中P-pg、MRP1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一种耐药性稳定的三阴性乳腺癌4T1耐药小鼠模型,为研究体内肿瘤耐药机制和逆转药物的筛选奠定实验基础。方法采用顺铂(DDP)低剂量诱导及体内外交叉致瘤结合的方法建立三阴性乳腺癌耐药小鼠模型;MTT法检测细胞耐药特性;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分析耐药相关基因MDR1、BCRP、MMP7及GST-π表达差异;免疫组化分析耐药相关蛋白P-gp、BCRP、MMP7表达差异;蛋白印迹法检测磷酸化Akt(phosphorate-Akt,p-Akt)和总Akt(total-Akt,t-Akt)蛋白表达;小动物成像检测观察肿瘤生长情况。结果 MTT显示建立的三阴性乳腺癌耐药4T1小鼠模型的耐药指数为12.84;耐药小鼠肿瘤组织中MDR1、BCRP、MMP7、GST-π基因mRNA的表达量及P-gp、BCRP、MMP7蛋白的表达量均高于非耐药小鼠(P0.01);Western blot显示,耐药小鼠肿瘤组织的p-Akt蛋白表达明显高于非耐药小鼠,t-Akt蛋白表达没有差异。非耐药小鼠与耐药小鼠肿瘤组织生长速度未见明显区别(P0.05)。分别给予这两种模型小鼠相同剂量的DDP治疗后,耐药小鼠对DDP的敏感性明显低于非耐药小鼠(P0.01)。结论初步建立了三阴性乳腺癌耐药4T1小鼠模型,为三阴性乳腺癌临床个体化治疗及耐药逆转研究等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动物平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对Ki-67、p53、P-糖蛋白(P-gp)和谷胱甘肽转移酶(GST-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84例三阴乳腺癌患者,根据患者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42例每组。对照组使用表阿霉素联合环磷酰胺完成化疗,观察组使用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完成新辅助化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Ki-67、p53、P-gp和GST-π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的缓解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6.19%(32/42)比45.24%(19/42)](P0.05)。化疗前,两组患者Ki-67、p53、P-gp和GST-π阳性表达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患者的Ki-67、p53、P-gp和GST-π阳性表达率较化疗前显著降低(P0.05),但对照组的Ki-67、p53、P-gp和GST-π阳性表达率和化疗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观察组的Ki-67、p53、P-gp和GST-π阳性表达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紫杉醇联合表阿霉素新辅助化疗治疗三阴性乳腺癌的疗效确切,其能有效降低Ki-67、p53、P-gp和GST-π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及汉族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P-gp、MRPI和GST-∏的表达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运用S-P法检测分别检测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22例和非宫颈鳞癌组织20例,汉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30例和非宫颈鳞癌组织30例,新辅助化疗前后P-gP、MRPI和GST-π的表达水平。结果:①新疆维吾尔族正常宫颈、初治宫颈癌组织中P-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72.7%;MR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40.9%;GST-π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90.9%。P-gp、和MRP1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GST-π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新疆汉族正常宫颈、初治宫颈癌组织中P-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56.7%;GST-π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60%,MR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0%、86.7%。P-gp、GST-π和MRP1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在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中:NACT后宫颈癌组织中GST-π阳性表达显著上升(P〈0.05),有统计学意义。NACT后宫颈癌组织中P-pg、MRP1阳性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在新疆汉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中:NACT后宫颈癌组织中P-pg、GST-π阳性表达显著上升(P〈0.05);有统计学意义。NACT后宫颈癌组织中MRP1阳性表达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⑤新疆维吾尔族妇女化疗前宫颈鳞癌组织中MRP1及GST-π表达阴性和阳性患者NACT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P-gp表达阴性患者NACT有效率显著高于P-gp表达阳性患者NACT有效率(p〈0.05);⑥汉族化疗前宫颈鳞癌组织中P-gp、GST-π表达阴性患者NACT有效率显著高于P-gp、GST-π表达阳性患者NACT有效率(p〈0.05);化疗前宫颈鳞癌MRP1表达阴性和阳性患者NACT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pg和GST-π可作为预测汉族宫颈鳞癌化疗敏感性指标。P-pg可作为预测维吾尔族宫颈鳞癌化疗敏感性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P-gp、MRPI和GST-π的表达及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运用S-P法分别检测维吾尔族妇女宫颈鳞癌组织22例新辅助化疗前后及正常宫颈组织20例P-gP、MRPI和GST-π的表达水平。结果:①新疆维吾尔族正常宫颈、初治宫颈癌组织中P-gp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0%、40.9%;MR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5%、31.8%;GST-π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9.01%。P-gp和GST-π在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P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NACT后宫颈癌组织中P-pg阳性表达显著上升(P<0.05),有统计学意义。NACT后宫颈癌组织中MRP1、GST-π阳性表达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新疆维吾尔族妇女新辅助化疗前宫颈鳞癌组织中P-gp、MRP1及GST-π表达阴性和阳性患者NACT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P-pg、MRP1、GST-π无法作为化疗敏感性指标预测维吾尔族宫颈鳞癌新辅助化疗疗效。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拓扑异构酶Ⅱα(TopoⅡ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规律以及在乳腺癌化疗的预测价值。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资料完整的126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标本。结果:拓扑异构酶Ⅱα在126例浸润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为49.2%,其与乳腺癌淋巴结转移、HER-2蛋白表达密切相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月经情况、肿瘤大小、临床分期、ER、PR状态无相关(P〉0.05)。结论:拓扑异构酶Ⅱ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高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密切相关,TopoⅡα可作为指导乳腺癌化疗的重要指标和判断乳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FOXO1蛋白表达与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相关性。方法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21例导管内癌、30例导管内乳头状瘤及15例正常乳腺组织中FOXO1、Ki-67及活化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FOXO1及活化Caspase-3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导管内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和阳性表达强度均显著低于导管内乳头状瘤和正常乳腺组织。Ki-67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导管内癌中的阳性表达率和阳性表达强度均显著高于导管内乳头状瘤和正常乳腺组织;浸润性导管癌中FOXO1、Ki-67及活化Caspase-3的表达强度与癌组织的病理学分级无关;在浸润性导管癌、导管内癌、导管内乳头状瘤及正常乳腺组织中,FOXO1蛋白的表达强度与Ki-67呈显著负相关,而与活化Caspase-3的表达强度呈显著正相关。结果 FOXO1蛋白的表达下调可能与乳腺导管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该蛋白可能是一种细胞增殖的负性调节因子,同时亦是一种细胞凋亡促进因子,FOXO1基因有可能成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基因治疗的有效靶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肺原位移植耐紫杉醇肿瘤动物模型以及耐药机制的研究。方法利用本实验室已经获得的耐紫杉醇肺癌细胞株(A549-Taxol),测定其耐药指数和细胞对抗癌药物的敏感性后,采用穿刺法将约为每毫升5×10~6细胞注入小鼠肺部,3周后统计存活率以及成瘤率并且观察小鼠状态。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检测肿瘤中耐药基因GST-π、P-gp170和MMP-7的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情况。结果 A549-Taxol肺癌细胞的耐药指数为508倍; GST-π、P-gp170和MMP-7耐药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 0.001),且A549-Taxol组肺癌细胞的侵袭能力显著高于A549组。用5×10~6细胞量进针5 mm的注射入肺部的存活率与成瘤率分别为100%和85%,成瘤后免疫组化显示耐药蛋白在A549-Taxol组裸鼠中明显表达,且耐药蛋白高于A549裸鼠组。结论 GST-π、P-gp170和MMP-7的表达与肺癌紫杉醇耐药相关,初步建立了耐紫杉醇的肺癌原位动物模型,耐药细胞对紫杉醇的耐药性保持稳定并可用于后续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观察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在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及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癌组织发生的关系。本实验应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凋亡相关基因p53,bcl-2mRNA,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蛋白在44例乳腺导管非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并与6例乳腺导管单纯性增生及26例乳腺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为,p53mRNA在乳腺导管单纯性增生组织中呈较强表达(66.7%),在乳腺导自欺欺人这非典型增生组织中阳性表达为40%(轻度;55.6%,中度:41.7%,重度;26.1%)。在癌组织中的表达率为19.2%(导管内癌:21.4%,浸润性导管癌:16.7%),p53蛋白在导管单纯性增生组无表达,在导管非典型增生组阳性表达为24%(轻度:11.1%,中度;25%,重度;34.8%)。在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为38.4%(导管内癌:35.7%,浸润性导管癌:41.7%),bcl-2mRNA在单纯性增生组无表达,在非典型增生组中阳性表达为轻度:11.1%,中度:16.7%,重度:39.1%,在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为导管内癌;78.6%,浸润性导管癌83.3%。实验结果表明,在乳腺导管重度非典型增生组织中可检测到p53基因有较高的表达缺失,突变及bcl-2mRNA过表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p38MAPK)的表达关系,以及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等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7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及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VEGF-C和p38MAPK蛋白的表达,并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13例伴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及12例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的新鲜组织中VEGF—C和p38MAPK蛋白表达。结果VEGF—C和p38MAPK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7.0%和61.4%)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VEGF-C和p38MAPK蛋白在伴有淋巴结转移组的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05,P=0.005);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VEGF-C和p38MAPK表达存在显著正相关(r=0.383,P=0.001),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TNM分期(P=0.019,P=0.010)有关;VEGF-C和p38MAPK蛋白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肿块的大小(P=0.203,P=0.086)和患者的年龄(P=0.0.266,P=0.087)无明显关系。Western blot也证实,VEGF-C和p38MAPK蛋白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结论VEGF-C和p38MAPK的蛋白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其有望成为乳腺癌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肿瘤标志因子CD44及CD24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择从2015年1月到2017年1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80例纳入本次研究,另选同期在我院治疗的导管原位癌患者30例,小叶增生患者20例及导管单纯增生患者20例的组织提取标本进行对照,分析CD44及CD24在乳腺癌组织和不同病变类型中的表达,并分析CD44~+/CD24~-细胞在癌症免疫分型中的表达以及CD44~+/CD24~-细胞与乳腺浸润导管癌相关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内的CD44阳性率为52.50%,CD24的阳性率为57.50%,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的11.25%和15.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D44及CD24在导管原位癌及乳腺浸润导管癌中的阳性率高于小叶增生和导管单纯增生,导管原位癌的阳性率高于乳腺浸润导管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CD44在乳腺浸润导管癌不同分化类型中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24在乳腺浸润导管癌不同分化类型中的阳性率差异不显著(P0.05)。CD44~+/CD24~-细胞在不同癌症免疫分型以及不同分化中的阳性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4~+/CD24~-细胞与乳腺浸润导管癌患者的年龄、月经状态、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以及远处转移之间均无明显关系(均P0.05)。结论:CD44及CD24在乳腺癌组织内存在较高的阳性率,且CD44~+/CD24~-在乳腺原位癌及低分化的乳腺癌组织内具有更高的阳性率,临床上可尝试通过监测CD44~+/CD24~-的阳性表达情况评价患者的病情及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人乳腺细胞系及乳腺组织中SIAH2和P-ERK表达的变化,探讨乳腺癌中SIAH2与P-ERK的关联。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40例乳腺石蜡包埋组织中SIAH2和P-ERK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人乳腺细胞系和2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SIAH2和P-ERK的蛋白表达情况,人乳腺癌细胞系表达SIAH2-siRNA后,P-ERK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中SIAH2和P-ERK阳性率与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SIAH2和P-ERK呈正相关性。人乳腺癌细胞系以及乳腺癌组织中SIAH2和P-ERK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人乳腺正常上皮细胞系与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SIAH2和P-ERK蛋白表达量(P<0.05);表达SIAH2-siRNA的乳腺癌细胞系与对照组相比,P-ERK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 SIAH2、P-ERK过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有关。在乳腺癌细胞系中抑制SIAH2表达后,P-ERK表达也减少,因此抑制SIAH2可以抑制ERK通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