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狭翅雏蝗Chorthippus dubius是我国北方草原的重要蝗种之一,在大发生年对牧草的威胁很大。它对牧草的损失至今尚无较准确的定量估算。本文通过测定不同发育阶段狭翅雏蝗的取食率、掉落毁损率,结合野外自然种群数据,对内蒙古草原三种植物群落中狭翅雏蝗造成的牧草损失进行了估测,并对三种草场蝗虫的经济阈值进行了计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狭翅雏蝗对羊草、冷蒿、大针茅的取食率相似;取食率与虫体体重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 2.狭翅雏蝗每个个体在一生中平均造成牧草损失487.55—784.4mg(干重),每日消耗与浪费的牧草为7.64—11.45mg。 3.狭翅雏蝗种群造成的牧草损失在冷蒿群落、羊草-大针茅-羊草群落、羊草-大针茅群落分别为1.52,1.65,0.76g/m,占地上初级生产量的2.96%、1.18%、0.42%,表现为越退化的草场,狭翅雏蝗对牧草的压力越大。其累积损失量的季节程式可以刚logisuc方程拟合。 4.狭翅雏蝗的经济阈值在羊草、羊草+大针茅+冰草、冷蒿草原分别为每平方米18.5、19.4、11.8头四龄为主个体。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草原主要蝗虫的防治经济阈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邱星辉  康乐  李鸿昌 《昆虫学报》2004,47(5):595-598
通过取样调查确定内蒙古草原的优势蝗虫种类;根据5种优势蝗虫自然种群的结构和数量,计算了其蝗蝻和成虫的平均寿命;在半自然条件下测定了这5种蝗虫在不同发育阶段的日食量。根据这5种蝗虫蝗蝻和成虫平均寿命及其日食量数据,估算了不同蝗虫造成的牧草损失,提出了其防治经济阈值(3龄蝻,头/m2), 其中:毛足棒角蝗Dasyhippus barbipes为22.7,小蛛蝗Aeropedellus variegates minutus为37.4,亚洲小车蝗 Oedaleus asiaticus为16.9,宽须蚁蝗 Myrmeleotettix palpalis为34.3,狭翅雏蝗Chorthippus dubius为36.7。  相似文献   

3.
其实每次草原蝗灾暴发,造成严重危害,都不是一种蝗虫引起的,而是几种模样迥异,习性不同的蝗虫共同泛滥为害的结果。在内蒙古草原可引起蝗灾的蝗虫包括有毛足棒角蝗、褐色雏蝗、宽须蚁蝗、皱膝蝗、白边痂蝗、小翅雏蝗、宽翅曲背蝗、红腹牧草蝗、条纹鸣蝗、异爪蝗、狭翅雏蝗等等。本文中的所有图片都是中国科学院康乐研究员所拍摄,这是他在草原上十多年研究期间积累下来的,是研究草原蝗虫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本刊为首发。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围栏封育后羊草草原和大针茅草原蝗虫丰富度的变化,比较了蝗虫在羊 草草原和大针茅草原的发生特点.结果表明,以毛足棒角蝗为主导种的大针茅草原蝗虫生 物量是以小翅雏蝗为主导种的羊草草原蝗虫生物量的4~5倍;围栏封育后,羊草草原蝗 虫的生物量增加 24%,而大针茅蝗虫的生物量略有减少;围栏措施改变蝗虫的结构组成, 使毛足棒角蝗、鼓翅皱膝蝗、宽须蚁蝗、亚洲小车蝗等旱生和中旱生的地栖或兼栖偏地栖 种类的发生减少,条纹鸣蝗、小翅雏蝗、红腹牧草蝗等中生的植栖或兼栖偏植栖种类增加, 短星翅蝗及狭翅雏蝗的生物量在大针茅草原增加而在羊草草原减少.  相似文献   

5.
草原生态系统狭翅雏蝗种群的能量动态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为揭示蝗虫在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作者从一关键种着手,采用室内能量参数(取食量、排泄量、呼吸量、生产量)的测定结合野外自然种群数据的方法,讨论了3个植物群落(代表不同的退化程度)中狭翅雏蝗的能量动态。结果表明:(1)狭翅雏蝗种群的生产量(P)为1.1—2kJ/m~2,通过种群的能流(A)为3.4—6.6kJ/m~2,(2)其同化效率(A/C)为48%—58%,生态效率(P/C)为14%—18%,生长效率(P/A)为30%—32%;(3)狭翅雏蝗总摄食量(C)为6.9—13.8kJ/m~2,占地上初级生产量的0.21%—1.03%;另有0.21%—1.93%的牧草因蝗虫取食而掉落;狭翅雏蝗对牧草的压力表现为在越退化的草场,其压力越大。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主要蝗虫及其食料植物的无机化学成分的特征进行了讨论。所用蝗虫及有关植物均采自中国科学院内蒙古草原生态系统定位站及其邻近地区。这些蝗虫包括:短星翅蝗、宽翅曲背蝗、宽须蚁蝗、毛足棒角蝗、狭翅雏蝗、小翅雏蝗、红翅皱膝蝗、鼓翅皱膝蝗。比较并讨论了其无机化学成分的差异及含量关系的特征(表1、2)。对上述蝗虫及其食料植物间无机化学成分的差异做了图解(图1—8)。  相似文献   

7.
狭翅雏蝗(Chorthippus dubiua)是我国北方草原的重要蝗种之一,在大发生年对牧草的威胁很大。它对牧草的损失至今尚无较准确的定量估算。本文通过测定不同发育阶段狭翅雏蝗的取食率、掉落毁损率,结合野外自然种群数据,对内蒙古草原三种植物群落中狭翅雏蝗造成的牧草损失进行了估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8.
狭翅雏蝗是我国西北草原的重要害虫之一。在内蒙古锡林河流域典型草原,其种群发生与气象因素有着密切关系。一般冬暖和6月干旱有利于其种群发生;7—8月多雨及7月平均最低温度较高有利于提高种群存活率。 在强度放牧条件下,在锡林河流域,狭翅雏蝗主要发生地冷蒿群落和羊草群落,由于小地形和下垫面性质不同,具有不同的小气候条件。1984年的小气候观测表明:在6月,冷蒿群落土壤含水率低于羊草群落,相应的前者狭翅雏蝗种群密度高于后者;在7—8月,冷蒿群落的温度、相对湿度以及温度和相对湿度的日变幅均低于羊草群落,冷蒿群落对小气候的调节能力较羊草群落强,冷蒿群落狭翅雏蝗蝻的存活率高于羊草群落。  相似文献   

9.
在采用蝗虫微孢子虫Nosema locustae防治过的草场中进行抽样调查,研究了草原蝗虫优势种类、混合种群平均密度与蝗虫微孢子虫疾病分布之关系,以及该疾病的空间分布。在防治后的当年,蝗虫微孢子虫疾病的感染率随着混合种群平均密度及靶标蝗虫亚洲小车蝗Oedaleus asiaticus的感病率的下降而降低。但是,次靶标蝗虫如宽须蚁蝗Myrmeleotettixpalpalis(一种中后期发生的种类)其感病率呈上升趋势,表明该疾病可在不同发生期种类蝗虫之间进行有效地传播。病蝗虫在防治后第7d其空间分布呈随机分布(Poisson),第28d 则是聚集分布,第40d时也呈聚集分布。于1993年、1994年对1988年(样区Ⅱ)、1989 年(样区Ⅲ)采用微孢子虫防治过的草场进行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在二个样区中,二年混合种群平均虫口密度与混合种群的平均感病率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289, r=0.479)。蝗虫微孢子虫病在主要优势种,如亚洲小车蝗、宽须蚁蝗、白边痂蝗Bryode maluctuosumluctuosum、皱膝蝗Angaracris /I>spp.、毛足棒角蝗Dasyhippus barbipes均有分布。二个样区中的混合蝗虫种群的平均感病率在1994年显著低于1993年。混合蝗虫种群的种类组成也有所变化,与1993年相比,1994年宽须蚁蝗及白边痂蝗的比例上升较大,而亚洲小车蝗的比例下降。经过5—7年的扩散,蝗虫微孢子虫病至少可扩散距防治区1 000m,其扩散方向可能与风及地势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
锐劲特对青海省草原蝗虫防治价值的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过马营乡(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对锐劲特控制草原蝗虫的作用进行了笼罩和野外实验。目的在于分析该新杀虫剂对草原蝗虫的作用方式,特效性及野外应用之最低剂量。红翅皱膝蝗(Angaracrisrhodopa),宽须蚁蝗(Myrmeleotettix palpalis)和狭翅雏蝗Chorthippus dubius被选用作实验材料。结果表明极低剂量的锐劲特(4 g和 8 g/ha活性物质)便对蝗虫有很强的触杀和胃毒作用。在笼内,两种不同浓度的锐劲特的药效几乎没有差别。除了宽须蚁蝗成虫,触杀的击倒作用一般较胃毒的迅速;锐劲特对狭翅雏蝗 5龄蝻的控制作用达 2周以上。在野外对 4个剂量的锐劲特(2,3,5和 10 g活性物质/ha)及 5个剂量的 20%的杀灭灵(90, 75, 60, 45, 30 g活性物质/ha)的短期防效进行了比较。锐劲特的短期防效较杀灭灵为好。不同剂量的锐劲特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处理后不同时间内蝗虫的死亡率,在短期控制效果上几乎没有差别。施用锐劲特26天后,喷洒过 3 g活性物质/ha以上剂量的实验小区内草原蝗虫的密度仍处于极低水平,表明该药野外施用的最低剂量为3g活性物质/ha。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Almost all of the methods traditionally selected to estimate forage damage caused by grasshoppers in grassland are to determine the forage damage in relation to forage yield in fall. But the damage to standing forage, not the forage yields in fall,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determining forage damage and economic thresholds in grazing pasture. A new method that combines the field hang-cage rearing with natural grasshopper population dynamics to evaluate the damage to standing forage wa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complex grasshoppers economic threshold models in grazing pasture can be described as: a0+ a 1 M 1 + a 2 M 2+a3S1+a4S2= C Where M1: biomass of Myrmeleotettix palpalis (Zub.); M 2 : biomass of Chorthippus dubius (Zub); S 1 : average individual weight of My. palpalis; S 2 : average individual weight of Ch. dubius, a0-a 4 : constants. The level of grasshopper's infestation was described with regard to both grasshopper density and phenology.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北方草地蝗虫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李鸿昌  邱星辉 《昆虫知识》1992,29(3):149-152
<正> 就目前所知,我国严重为害草地的害虫约计40余种(田畴等,1988),其中主要为蝗虫类。其为害遍布我国北方草地。仅在内蒙古,每年发生面积约500~1000万亩,在为害严重的局部地区其虫口密度达200头/m~2。蝗虫的大发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草原蝗虫个体大小及生活型划分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颜忠诚  陈永林 《生态学报》1997,17(6):666-670
根据内蒙古锡林河流域草原蝗虫的形态测量指标,对23种蝗虫进行了个体大小及生活型量化划分的探讨,结果表明,23种蝗虫可以划分为大、中、小3个类群,生活型表现为从典型的地栖型到典型的植栖型的渐为特征。个体在小与生活型紧密相关,个体大的种类常为地本型,而个体小的种类多为植栖型。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典型草原蝗虫食性的研究1.罩笼供食下的取食特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欧亚大陆东部的我国内蒙古地区空间,系由生命系统及其无机环境组成的复合草原生态系统,并在其内部进行着能量与物质的新陈代谢,它包括全部生命和无生命物质的繁衍演替及传递,以及人为活动所施加的可能影响。蝗虫Acridoids——动物亚系统结构中的功能单位之一,做为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者(消费者),通过对不同植物群落中一些植物类群的  相似文献   

15.
不同放牧强度下的内蒙古草原蝗虫群落动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内蒙古草原蝗虫群落在不同放牧强度下的动态变化。植物和蝗虫的取样涉及3种植物群落类型。每一种群落类型又根据放牧强度的不同,划分为5个放牧梯度。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蝗虫群落的组成和结构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使用贴近度分析及择近原则的方法,阐明了蝗虫种的优势度变化及替代种的替代次序。通过灰色关联及系统聚类分析方法的结合,分析了11个蝗虫种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反应。对应性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说明,蝗虫群落的变化是与某些植被因子和土壤因子密切相关,特别是植物种类数、生物量、高度以及土壤硬度和含水量等。某些蝗虫种的生态指示意义也在文中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Vegetation and grasshopper community variables were monitored on the natural steppes grazed by livestock in Inner Mongolia, China. The sites sampled belong to 3 vegetation types laid separately in 3 continuums from different grazing intensities. Each continuum consisted of 5 plots along grazing gradients. Within the plots, the species composition, population number and population calorific value of grasshoppers that was converted from their biomass varied sensitively with increase of grazing intensities. The methods of neartude and choosing rules of fuzzy mathematics were used to analyze successive populations of grasshoppers. By combining the gray relation with hierarchic cluster analysis, eleven grasshopper species were divided into 3 grazing guilds based on their responses to grazing. The results from detrended correspondence and the multivariate regression analysis proved that there were close successive relationships among the grasshopper species that varied with the changes of plant species, biomass, height and coverage. The importance of some grasshopper indicators to grassland change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