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安徽省宁国县胡乐司中奥陶世胡乐组的笔石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胡乐组一名源自胡乐页岩。许杰(1934)创建胡乐页岩时,描述了胡乐地区胡乐页岩的主要岩性特征及笔石9属18种和亚种,并建立了2个笔石带:1).Glossograptus hincksii - Trigonograptus lineatus zone,2).Dicellograptus sextans - Climacograptus latus zone。1962年,张文堂将胡乐页岩称为胡乐页岩组。嗣后,钱义元、李积金等(1964)称为胡乐组,并明确指出胡乐滥泥坞剖面为许杰(1934)创建胡乐页岩时的标准剖面。穆恩之(1974)为建立中国奥陶系年代地层单位“阶”,先用“期”称之,中奥陶世早期称为“胡乐期”,1980年正式使用胡乐阶,包括3个笔石带:Hu_1 Glosso-  相似文献   

2.
浙赣地区奥陶纪的一些多枝笔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的一些多枝笔石,是笔者和陈洪冶、谢文伟等于1982—1984年,分别在江西崇义下奥陶统樟木曲组和浙江江山下奥陶统宁国组及中奥陶统胡乐组采获的。包括 Temnogra-ptus,Thamnograptus,Goniograptus,Zygograptus,Yushanograptus 和 Amphigraptus 等6属、8种,包括1新种。其中切笔石(Temnograptus)和灌木笔石(Thamnograptus)在赣西南,以及偶笔石(Amphigraptus)在浙西均系首次发现。棱笔石(Goniograptus)及联笔石(Zygo-graptus)在赣西南樟木曲组中部见及,前者并  相似文献   

3.
甘肃平凉的平凉组和新疆柯坪大湾沟的萨尔干组中具有大量保存良好的Ningxiagraptus(宁夏笔石属)标本,为其研究提供了极佳的化石材料。本文结合新发现的材料,对Ningxiagraptus的分类位置进行厘定,对其变革历史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为深入研究笔石的分类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案例。在对正笔石目笔石的分类和亲缘关系判别时,以笔石体的始端发育型式和特征为主,辅以笔石枝的结合方式及胞管性质是可行的方法。Ningxiagraptus虽具简单直管状胞管,第2个胞管自胎管口部向上转曲伸出,构成"U"字形始端,但其始端发育型式和始端形态却与Dicellograptus(叉笔石)近似,故将Ningxiagraptus归属有轴亚目的双头笔石超科。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双笔石类—尖笔石类—两形笔石类—单笔石类的演化系列为笔石研究者所公认。因为以往尖笔石类出现在下志留统Parakidograptus acuminatus带,两形笔石类出现在P.acuminatus带和Orthograptus vesieulosus带,而单笔石类在O.vesiculosus带才开始出现。因此,上述的演化系列很容易为人们所接受。陈旭等提出:“单列部分只由1个胞管组成的笔石,应该代表两形笔石科各属中原始的种群,它们正是尖笔石(Akidograptus)  相似文献   

5.
一九七八年至一九八一年间,笔者等三次在江西南部崇义县的樟木曲和牛皮湾一带(图1)下奥陶统宁国组的Didymograptus abnormis带、Oncograptus magnus带和Cardiograptus amplus带中获得许多等称笔石科和心笔石科的新材料,有二个新亚属,除一个未定种外,尚有十一个新种。其中特别是一些具有轴隙构造的“肿笔石”和“心笔石”,在等称笔石科与心笔石  相似文献   

6.
江西崇义早奥陶世茅坪组的笔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记述早奥陶世茅坪组笔石9属25种,其中2新种.根据一些新材料的发现和笔石群的详细研究,将茅坪组笔石划分为3个带,即上部的Adelograptus-Clonograptus 带,中部的Aletograptus-Trograptus带,下部的Staurograptus-Anisograptus带.  相似文献   

7.
一、笔石分布与特征1953年,穆恩之在研究辽宁太子河流域寒武纪和奥陶纪笔石时,将上寒武统凤山组燕州层顶部发现的笔石进行了初步研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寒武纪笔石带——Dictyonema wutingshanense 带(包括在三叶虫 Quadraticephalus 带中).1955年,他对此带笔石进行了详细描述,其中包括辽宁辽阳五顶山的 Dictyonema  相似文献   

8.
对川西汉源-荥经地区CYD2井下奥陶统弗洛阶大乘寺组的笔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Baltograptus deflexus笔石带在这一覆盖区发育良好。CYD2井的该带笔石动物群共含2属5种。根据下垂对笔石类的始端发育型式,修正前人对波罗的笔石属(Baltograptus)和巅峰笔石属(Corymbograptus)内一些种的归属,并对CYD2井的5种笔石进行描述。可能受制于钻心标本的限制,该地区的Baltograptus deflexus带笔石动物群分异度较低。川西汉源-荥经-峨眉山地区的大乘寺组与上覆二叠系梁山组呈假整合接触,表明该地区长期遭受沉积间断和剥蚀作用,B.deflexus带的确定,指示了这一长期剥蚀作用的最大深度。  相似文献   

9.
贵州思南奥陶纪末至志留纪初大息场组的笔石研究结果表明,大息场组共产出笔石6属7种:Styracograptus chiai(Mu,1949),Normalograptus mirnyensis(Obut and Sobolevskaya,1967),Normalograptus ajjeri(Legrand,1977),Metaclimacograptus hughesi(Nicholson,1869),Avitograptus avitus(Davies,1929),Atavograptus atavus(Jones,1909)和Korenograptus laciniosus(Churkin and Carter,1970)。自下而上可识别出相当Dicellograptus complexus带、Akidograptus ascensus带和Cystograptus vesiculosus-Coronograptus cyphus带的3个含笔石地层带。虽然大息场组的笔石动物群分异度较低,但全都是上扬子区奥陶-志留系之交的常见属种,除S.chiai(Mu)之外,其它都是全球广布的物种。  相似文献   

10.
本文所介绍的介虫类化石是1961年杨敬之、穆恩之二同志在湖北长阳马鞍山一带下二叠纪地层中所采获。化石产在栖霞石灰岩的底部和顶部的黑色有机质页岩中,共计27种12属:在这27种中除 Hollinella tingi(Patte)一种曾在三叠纪飞仙关页岩中发现外都是新种。这些化石是采自(1)双珠岩;(2)张家堖;(3)放牛坪;(4)许家沟等四个不同的地方。按层位来说,第1和第2是位於栖霞灰岩的底部直接盖在马鞍煤系的白色砂岩之上,第3、4两地是栖霞石灰岩的顶  相似文献   

11.
陕西紫阳地区在古地理上位于扬子台地西北缘,区域内志留纪地层发育,其中志留系兰多维列统(Llandovery)特列奇阶(Telychian)笔石相地层出露较为完整,笔石带较为连续。Oktavites excentricus(Bjerreskov,1975)是特列奇阶Oktavites spiralis笔石带重要的伴生分子,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文中通过对紫阳地区一系列特列奇阶剖面研究后认为,Oktavites excentricus较短的化石延限和广泛的古地理分布使其具备地层对比潜力,这将为Oktavites spiralis笔石带的进一步细分提供依据。同时,Oktavites excentricus胞管为典型的奥氏笔石式,其笔石体的盘旋方式又与稍晚的Cyrtograptus lapworthi(Tullberg,1883)(笔石带化石,弓笔石类的早期代表)十分接近,因此,对该种的演化过程的研究也为讨论弓笔石的起源过程提供了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12.
娇笔石科的新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笔者等整理浙江的笔石标本时,发现一些娇笔石科的笔石,这些笔石经鉴定有下列四种:1.中国双线笔石Dinemagraptus sinicus Mu et Qiao(新种)2.美丽娇笔石Abr(?)graptus f(?)rmosus Mu3.三枝拟娇笔石Parabrograptus tribrachiatus Mu et Qiao(新属、新种)4.分枝江山笔石Jiangshanites ramosus Mu et Qiao(新属、新种)这些笔石标本大部分是卢衍豪、穆恩之、侯祐堂、张日东、刘第墉等在浙江江山黄泥岗附近的中奥陶统胡乐页岩组中所采得的;小部分是葛梅钰、景延祥、张德明等在浙江龙游志棠附近的胡乐页岩组中采得的。娇笔石科系笔者之一(穆恩之)于1958年创立的。这一科的特征是,两枝的无轴笔石,除了胎管以外,其体壁均已退化,形成网线结构。在创立该科时包括两个属,即双  相似文献   

13.
自从穆恩之、李积金(1958)发表了浙西宁国页岩中的攀合笔石之后,中国阿伦尼克期(Arenigian)的有轴攀合笔石引起了广泛的注意.因为它们是最早的双列有轴笔石,见于 Cardiograptus amplus 带和 Glyptograptus austrodentatus 带,其中的假栅笔石(Pseudoclimacograptus)后来在更早的 Azygograptus suecicus 带发现(葛梅钰,1964).笔者曾研究过广西阿伦尼克期 D. abnormis 带顶部 C. amplus 带的 Exigraptus 和 Glyptograptus,讨论了双列有轴笔石的起源,但未获得保存为立体状态的良好标本.1980年,笔者之一(韩乃仁)在浙西江  相似文献   

14.
皖南、赣北奥陶纪笔石立体标本形成环境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南、赣东北和赣西北地区奥陶纪笔石地层发育良好,笔石化石丰富。宁国组和胡乐组均为笔石相地层,但笔石的保存特点并不相同。立体保存的黄铁矿化笔石标本主要见于宁国组,而胡乐组的笔石几乎均为薄膜标本。在比较宁国组和胡乐组在岩性、颜色、化石、矿物和元素等方面的特点后发现,两者有较明显的差异。这表明宁国组和胡乐组形成时的环境是不同的,前者为弱还原环境,后者为较强的还原环境,而在研究区内影响笔石体立体保存的主要因素为还原环境和较高的铁含量。在还原环境下,铁可呈Fe~(2+)存在,笔石体内含有硫,死亡后经降解作用可生成H_2S;H_2S和Fe~(2+)结合可使笔石体黄铁矿化,从而使笔石体硬化而呈立体保存下来。宁国组的铁含量明显高于胡乐组,这似可以解释宁国组产有较多笔石立体标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玉米叶绿体同工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玉米叶绿体两种同工酶图式的研究结果:(1)过氧化物酶同工酶显示7—12条酶带,细胞色素氧化酶有7—11条酶带;(2)叶绿体与上清液中,同一品系两种同工酶图式一致;(3)杂种F_1中第4和第5条互补酶带表现稳定。可能与光合性能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16.
江西玉山下奥陶统宁国组底部工字笔石带的笔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我国下奥陶统的工字笔石带(Tetragraptus(Etagraptus)approximatus zone)的笔石早有报道(李积金、陈旭,1962;陈旭、韩乃仁,1964;肖承协等,1975;许杰等,1979;陈旭等,1981)。这个笔石带在国内牵涉到宁国组的底界,在国外牵涉到Arenig和Tremadoc的分界,地层意义较大。本文记述的这个笔石带的笔石,均产自江西玉山县牟家坞,部分标本系笔者之一(韩乃仁)于1960年采集的,其它系另三位作者于1979年采集的,共计5属(或亚属)、12  相似文献   

17.
本文描述的新笔石——多枝中华反向笔石(Sinodiversograptus multibrachiatus gen.etsp.nov.),是最近笔者之一(陈旭)同曹瑞骥、刘第墉、张太荣等同志调查四川北部地层时,在南江县桥亭附近的下志留统Spirograptus turriculatus 带中采得的。这种笔石的标本很多,保存在风化退色的黑色页岩中。页岩大都变成浅棕色或粉红色,而笔石则保存为黑色碳质薄膜,相当清楚。从一系列不同发育阶段的标本,可以看出此种笔石的发育过程。这种笔石体的发育过程,不论对研究单笔石科的幼枝发育问题,或者对于研究这个新属及其相近的属如反向笔石属(Diversograptus)和捲笔石属(Streptograptus)等的演化关系,都是相当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特马豆克阶是奥陶系底部第一个阶,笔石是特马豆克阶高分辨率地层划分与对比的重要化石类群。江南斜坡带是我国早奥陶世特马豆克期漂浮笔石分异度和丰度最高的相区之一,位于该区的湖南益阳南坝剖面,发育有完整的上特马豆克阶笔石地层,特马豆克阶-弗洛阶界线附近地层连续,上特马豆克阶笔石地层研究已取得较大进展,但下特马豆克阶地层缺乏系统研究。近年来,通过对该剖面笔石标本的不间断采集,新识别出下特马豆克阶笔石带Rhabdinopora flabelliformis parabola带。到目前为止,湖南益阳南坝剖面特马豆克阶可以识别出5个笔石带,自下而上依次为:Rhabdinopora flabelliformis parabola带、Adelograptus tenellus带、Aorograptus victoriae带、Araneograptus murrayi带以及Hunnegraptus copiosus带。基于目前已识别出的笔石带,参考国内外同期笔石地层资料,本文详细讨论华南特马豆克期笔石带序列,并与国内外同期地层进行精确对比。  相似文献   

19.
研究简史吉林浑江地区下奥陶统发育良好,剖面连续,化石丰富,研究历史也早.1958-1960年,长春地质学院吉南区测大队于浑江地区进行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测制奥陶系剖面,并采集了笔石等大量化石.1979年,吉林省地质局根据南京地质古生物所对笔石的研究,在靖宇县(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中报道了 Adelograptus-Clonograptus 带在本区的存在.陈均远等(1983),周志毅等(1984)均指出本区冶里组底部有 Dictyonema flabelliforme-Staurograptus dichotomus 带.1983年,林尧坤将华北区下奥陶统冶里组分为5个笔石带,并指出吉林辉南、浑江等地的冶里组亦有这些笔石带的带  相似文献   

20.
根据浙西中-上奥陶统胡乐组、鄂西上奥陶统庙坡组的笔石材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开展早期双头笔石类及其相关类群的分支系统学研究。该分支分析共选择13个生物分类单元,其中,早期双头笔石类群包括Jiangxigraptus mui,J.wuningensis,J.sextans,J.vagus,J.intortus和Dicranograptus irregularis,相关的双列笔石类群包括Undulograptus austrodentatus,U.sinicus,Archiclimacograptus caelatus,Dicaulograptus hystrix,Undulograptus?praesextans和Undulograptus dicellograptoides,外类群为Exigraptus uniformis。针对该分析类群特点,共选择"始端发育及构造"、"胞管形态特征"等25个性状。另外,还特别选择"生物地层信息",作为性状之一进行对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早期双头笔石类是一个独立的单系群,其起源经历两枝分叉—攀合—再分叉—仅始部攀合的演变过程。始部攀合、末端分叉的Dicranograptus很可能由完全分叉的Jiangxigraptus或Dicellograptus衍生而来。分类单元的地层延限分布与这一演化序列的分支节点基本相符,因此从地层发生的角度也验证了Dicranograptus的"始部攀合"是一种衍征。含与不含"生物地层时代属性"这一性状的对照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反映所选分类单元的起源先后关系与其地层记录具有较好的相关性,无"幽灵谱系"现象。该分支分析还表明,以Undulograptus dicellograptoides和Jiangxigraptus mui为代表的"两枝单列上斜"的特征在达瑞威尔期可能独立发生两次,这一现象很可能是一种趋同或重复演化,而不是系统演化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