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沙群岛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西沙群岛主要的植被类型是常绿珊瑚岛林、灌木林或滨海植被。本区有植物89科224属340种,其中大型真菌6科11属22种,地衣1种,蕨类4科4属5种,被子植物78科208属312种。根据其经济用途,划分为10个类型,主要资源植物有药用植物、蜜源植物、食用植物、观赏植物等。西沙群岛的植物区系与海南岛十分相似,属、种的相似性指标分别为98.46%和94.09%。泛热带分布的属是本区系中最大的部分,占总属数的70.00%。最后对西沙群岛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沙群岛的猛水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渔民的渔捞基地之一,西沙群岛是这个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群岛附近的海域中生存着丰富的水产资源,这里的海洋生物色泽艳丽,潮间带的甲壳动物尤其繁多,是一个良好的渔场。1973年和1974年,中国科学院北京动物研究所协同当地水产机构对西沙群岛先后进行了两次渔业生物学基础调查,采集一批浮游甲壳动物水样,其中猛水蚤的种类很多。据部分水样分析结果,将新纪录与新种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寄居虾类在我国沿海到处可以看到。古时称它为寄居虫,又名(贝亭)。过去除我国台湾产的有牧茂市郎(1923)报告12种外,仅有刘瑞玉等(1963),Gee(1925),Ping(1930),Schmidt(1928)等的零星名称记录,尚未见有详细报告。近年来我们在黄海、渤海、东海、南海的潮间带及其近海,和西沙群岛等的珊瑚礁之间采集了不少的材料,经整理后,共计有2科9属35种,此外我们尚未采到产于我国台湾的5种,产于香港的1种(Clibanariusclibanarius),共计为10属41种。就这些材料,对中国沿海的寄居虾,作了区系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三亚岩相潮间带底栖海藻群落结构及其季节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解三亚潮间带大型海藻生态现状,布设6条岩相断面,于2008年1—11月进行了四季野外的调查,并使用物种多样性指数与聚类分析研究了潮间带大型海藻四季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变化。调查共鉴定出大型底栖藻类130种,隶属于4门75属,其中红藻门41属67种、褐藻门16属31种、绿藻门15属29种、蓝藻门3属3种。潮间带海藻种类数季节变化不大,并呈低潮带>中潮带>高潮带的垂直分布特征,且中低潮带有共同分布种,夏季尤为普遍。潮间带海藻夏冬两季平均生物量高于春秋两季,但并无显著差异。优势种季节变化明显:春季有波利团扇藻Padina boryana、日本仙菜Ceramium japonicum、半叶马尾藻Sargassum hemiphyllum、海柏Polyopes polyideoides,夏季有波状软凹藻Chondrophycus undulates、冠叶马尾藻Sargassum cristaefolium、宽扁叉节藻Amphiroa dilatata、石花菜Gelidium amansii,秋季有冠叶马尾藻、波状软凹藻、叶状铁钉菜Ishige foliacea,冬季有瓦氏马尾藻Sargassum vachellianum、苔状鸭毛藻Symphyocladia marchantioides、珊瑚藻Corallina officinalis、波利团扇藻、日本仙菜。群落多样性冬高夏低:Shannon多样性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最大值出现在冬季,Shannon多样性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最低值出现在夏季。区域底栖藻类以暖水性热带-亚热带种为主,其次为温水性的暖温带种类,基本符合南海南区暖水区系特点。研究表明,尽管三亚潮间带底栖海藻种类数与生物量上并无显著的季节差异,但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均显示出一定的季节变化。  相似文献   

5.
浙江马鞍列岛海域潮间带底栖海藻分布特征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章守宇  梁君  汪振华  王凯 《应用生态学报》2008,19(10):2299-2307
2007年3—7月对浙江马鞍列岛海域潮间带底栖海藻进行了调查,初步查明该海域潮间带底栖海藻的组成、分布情况和温度属性,并利用相似性指数(Sc)和相对重要性指数(IRIc)分析了调查海域潮间带底栖海藻的优势种组成.结果表明:调查海域采集到的31种海藻隶属于3门24属,其中绿藻门5属7种,褐藻门5属8种,红藻门14属16种;在波浪和潮汐作用下,潮间带出现局限分布种和选择性分布种,孔石莼、鼠尾藻等在调查岛礁区域广有分布;红藻门种类在调查海域的出现频率为61.1%,为优势门类,绿藻门种类在该海域的总体水平分布基本呈均匀状态;81%的调查种类分布在低潮带,其中包括一些中潮带延伸种类,中、低潮带的海藻组成相似性值为0.47,并且中、低潮带的生境趋同效果大于高、中潮带.马鞍列岛潮间带底栖海藻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带现象,温水性种类占绝对优势,优势种多为暖温性种.该海域底栖海藻属于暖温带-亚热带过渡型海洋植物区系.  相似文献   

6.
谷宣  陈国贵  王文卿  王瑁 《生态学报》2022,42(7):2974-2983
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调查是滨海湿地生物多样性监测的重要环节。目前普遍应用的传统侵入性调查方法(挖掘法、手捕法和陷阱诱捕法)存在干扰强、耗时久和劳动密集等问题,无法客观反映活动性较强的蟹类等重要功能类群的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对陆地野生动物研究中常用的相机陷阱法进行了符合潮间带应用条件的便携式设计,并以红树林蟹类为例,通过与3种传统侵入性调查方法进行对比,探讨相机陷阱法在潮间带底栖蟹类群落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结果表明:(1)相机陷阱法在种群密度测定方面比挖掘法提高2.1倍,比手捕法提高10.3倍,比陷阱诱捕法提高16.3倍;(2)相机陷阱法在调查物种数方面均高于3种传统侵入性调查方法,适用于沙蟹科(Ocypodidae)和方蟹科(Grapsidae)蟹类调查;(3)相机陷阱法对个体大小选择性弱,采样更加全面;(4)相机陷阱法在群落alpha多样性(Shannon-Wiener指数)、beta多样性(样方-多度矩阵总方差Var (Y))和功能多样性(Rao二次熵和功能离散度)调查方面整体不弱于侵入性调查方法。此外,相较于侵入性调查方法,相机陷阱法对沉积物结构破坏小、不干扰蟹类群落结构,在兼顾数据丰富性的同时又具有高效性。然而,由于相机陷阱法基于蟹类底表活动性,无法适用于冬季调查、夜行性蟹类和游泳型蟹类调查。未来,相机陷阱法的发展将与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处理技术结合以满足数据处理需求。研究揭示了相机陷阱法在潮间带底栖蟹类群落中的应用优越性与局限性,为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生态学的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肖汉洪 《四川动物》2003,22(1):24-27
经调查硇洲岛潮间带蟹类共有63种,分隶于11科、34属,其中硬相有20种,软相43种。硇洲岛蟹类属于南海蟹类区系的成分,几乎完全是热带及亚热带性质;并对其种类组成和生态分布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李长林  李伟 《菌物学报》2013,32(4):752-757
报道了分离自青岛沿海潮间带海藻的青霉属3个中国新记录种:产红青霉Penicillium rubens、苏门答腊青霉P.sumatrense和葡萄生青霉P.viticola,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学描述和系统发育分析。研究菌株保存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标本室(OUCMB)。  相似文献   

9.
叶海兔属Petalifera Gray,1847是海兔科Aplysiidae的一群小型种类,除了分布于地中海,大西洋的Petalifera petalifera Rang,1828曾被认为是环热带分布种外,见于世界各热带、亚热带海域潮间带—潮下带浅水区的海草间、石头下。在我国,张玺(1935)报道过分布于黄、渤海区,生活在潮间带大叶藻Zostera marina上的一种斑叶海兔Petalifera punctulata。作者在青岛沿岸潮间带大叶藻上又发现2种,一种是分布于日本南部沿岸的枝叶海兔Petalifera ramosa,在我国为首次记录、另一种命名为青岛斑叶海兔Petalifera qingdaonensis是新种。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青岛沿岸潮间带采集9种海藻,包括3种褐藻、4种绿藻和2种红藻,通过传统培养方法共分离获得92株真菌。根据形态学特征和真菌转录间隔区(ITS)r DNA序列分析对所得菌株进行鉴定,结果显示:92株真菌隶属子囊菌门56种,担子菌门1种及接合菌门1种;优势属为枝顶孢属、曲霉属、枝孢属、青霉属和帚霉属;无性型真菌40种,占总菌株数量的75%;绿藻门刺松藻的真菌多样性最高,其次为褐藻门鼠尾藻,红藻门珊瑚藻的真菌多样性最低。本研究首次对中国沿岸潮间带海藻中的真菌多样性进行报道,为进一步研究藻生真菌生态功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底质环境对浙江衢山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于2005年12月对岱山衢山岛的岩礁、泥滩和泥沙滩三种不同底质环境的潮间带生物进行了调查,以了解底质环境对其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底质类型潮间带分布的底栖动物种类数量不同,岩礁分布23种、泥滩分布17种、泥沙滩分布15种。不同底质的底栖动物生物量和栖息密度分布呈显著差异,且均为岩礁断面>泥滩断面>泥沙滩断面。不同底质潮间带底栖动物的多样性指数也不相同,其中Shannon-Weiner指数、Pielou均匀度和Margalef种类丰度的变化为泥滩断面>泥沙滩断面>岩礁断面,而Simpson优势度则表现为泥滩断面<泥沙滩断面<岩礁断面。对三种不同底质类型的潮间带动物分布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底质环境决定着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种类及数量的分布特征,从而揭示了潮间带底质环境是影响底栖动物分布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西沙群岛礁栖鱼类物种多样性及其食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新的方法(即潜水调查法)调查了西沙群岛浅水区的礁栖鱼类, 并从食性角度分析鱼类群落特征及其对水质环境变化的响应。2006年5-6月, 对西沙群岛6个岛礁(东岛、永兴岛、羚羊礁、金银岛、华光礁和中建岛)共10个站位的礁栖鱼类种类、数量和长度进行了调查, 结合公开资料(FishBase等)确定鱼类食性。共记录到29科71属119种鱼, 其中50种是新记录。至此, 西沙群岛的鱼类总记录已达到717种。从不同站位来看, 永兴岛西的种类数量和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最高。多数鱼种分布范围狭小。摄食浮游动物和底栖无脊椎动物的鱼类是优势类群, 而草食性、杂食性和食物链顶端食性的鱼类数量和生物量较低, 反映出西沙群岛珊瑚礁生态系统整体上健康稳定。永兴岛的杂食性鱼类的数量比例和生物量比例均高于其他岛礁, 反映出鱼类群落已对水体富营养化产生响应。  相似文献   

13.
北京自然博物馆于1965年2—4月在西沙群岛采获一批动物标本,鱼类标本经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郑葆珊同志协助鉴定后,其中有些种类在我国为首次记录。现将其中的7个属种报道于下。1.长尾光鳞鲨 Nebrius macrurus(Garman) 须鲨科(Orectolobidae)  相似文献   

14.
中国西沙群岛植物多样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西沙群岛是我国南端的一群热带岛屿,自然环境独特,植物区系特殊.本文通过对西沙群岛24个岛屿的野外实地调查,并结合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分析了西沙群岛的植物多样性、分布以及植物区系,并列出了该地区的植物名录.结果表明,西沙群岛共有维管植物396种,隶属于85科262属,其中野生植物220种,栽培植物176种.总体来说,西沙群岛植物种类较贫乏,各岛屿植物多样性差异较大.植物区系以热带成分为主,是我国热带珊瑚岛植物区系的典型代表,其区系成分与海南岛植物区系联系最为密切,与我国台湾、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的区系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福建海坛海峡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结构及次级生产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解海坛海峡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现状,我们于2005年10月、2006年4月在位于台湾海峡北端的海坛海峡设置6条断面,依据<海洋监测规范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GB17378.7-1998),进行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采样.共采获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228种,其中多毛类77种、软体动物75种、甲壳动物52种、棘皮动物7种、鱼类5种、其它类群动物12种.年平均生物量(湿重)为12.14 g/m2,年平均密度为571.5 ind./m2 .在数量组成中,软体动物占优势(314.2 ind./m2, 5.38 g/m2),其次是多毛类(20 4.7 ind./m2, 3.35 g/m2).Shannon-Weiner多样性指数3.419, 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3.271, Pielou均匀度指数0.780, 群落特征表明海坛海峡潮间带生态环境属正常状况.年平均去灰干重2.19 g(AFDW)/m2,依据Brey(1990)的公式计算,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3.72 g(AFDW)/ (m2·a),年平均P/B值为1.74 a-1,表明海坛海峡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中,个体小、生命周期短、繁殖力高、栖息密度大的种类对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次级生产力的贡献较大[动物学报 54(3):428-435,2008].  相似文献   

16.
1985-1990年连续5年在烟台沿海采集的标本,迄今发现的固着动物计13纲20目58科75属115种。研究表明:烟台沿海固着动物以印度-西太平洋区系的广温性常见种为主;主要分布于海港码头,潮下带与岩石潮间带。  相似文献   

17.
根据1999-2001年在广东硇洲岛海滨的岩石岩,砾石滩,泥沙滩,泥沙滩,沙滩,红树林区潮间带和近海区潮下带等各种生态环境采集到的瓣鳃类动物的整理鉴定,获得瓣鳃炎77种,分隶于24科44属,本文对其区系组成及分布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厦门潮间带春季鸟类群落的生态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厦门岛位于台湾海峡西部,北纬24°20′,东经118°4′左右,属典型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08℃,年降雨量约1100mm。厦门岛三面隔海与大陆相邻,一面潮向外海;潮汐是规则的半日潮,同时具有日潮不等的特征,潮间带每日两次暴露于空气中[5]。厦门鸟类区系及生态分布情况,曾有几位国外学者做过零星考察[2,7],但未有系统专门报道。关于潮间带鸟类群落研究的国内报道也尚不多见,仅有陆健健等对东海北部的行鸟鹬群落做过研究[4]。我们于3~5月间对厦门潮间带鸟类进行了调查,目的在于初步了解厦门不同地区潮间带的鸟类种类组成和数量状况,探…  相似文献   

19.
我们于1974年11月至1975年1月在祖国的西沙群岛的永乐群岛和宣德群岛的主要岛屿分别进行了生物考察。特别对和五岛(东岛)盛产的红脚鲣鸟的生活环境及习性作了一些考察,兹报道如下: 一、红脚鲣鸟的生活环境与习性 红脚鲣鸟 Sula sula rubripes是我国西沙群岛最常见的一种海鸟(见图1、2)。成千上万只居住在西沙群  相似文献   

20.
1977年7月作者在鉴定上海自然博物馆收藏的蝗虫标本的过程中,发现我国西沙群岛蝗虫一新属新种及海南切翅蝗Coptacra hainanensis Tinkham的雄性。兹记述于后。 模式标本保存于上海自然博物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