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6 毫秒
1.
“国际植硅石研究会议”为两年一度的国际性学术会议 ,其前身为“欧洲植硅石研究会议”,始于 1996年。鉴于“第一届欧洲植硅石研究会议”在西班牙举办时 ,吸引了世界各地植硅石工作者的参加 ,于是将 1998年在法国举办的第二届会议名称更改为“国际植硅石研究会议”,由当地研究机构和国际植硅石学会联名主办。  第三届国际植硅石研究会议于 2 0 0 0年 8月 2 1日至 2 5日在比利时中非皇家博物馆隆重举行 ,来自世界各地 17个国家的42位代表出席了会议 ,包括比利时 (12 )、法国 (6 )、美国 (5 )、西班牙 (3)、英国 (2 )、澳大利亚 (2 )、墨西…  相似文献   

2.
河南贾湖遗址植硅石组合及其在环境考古学上的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取自河南贾硝新顺时代遗址的9块考古样品进行了植硅石分析,结合孢粉分析资料,恢复了该遗址的古生态环境,进而较好地解释了枯息于淮河流域的贾湖先民较早开始和妥耕农业的生态学原因。  相似文献   

3.
《生命世界》2005,(10):60-63
第一阶段——萌芽时期人类初步认识并利用野生稻的阶段时间:新旧石器时代过渡时期,距今约2万~1.5万年代表性遗址:江西万年县吊桶环、湖南澧县十里岗时代特征:在高出地表近60米的吊桶环,发现了大量距今1.7万年左右的稻壳上的植硅石;高出地表近10米的十里岗,也发现大致相同的时间段里稻叶上的植硅石。这些异地而年代又基本相同的稻属植硅石的发现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4.
分散孢粉与植物大化石地质记录的不一致是常见现象,基本上是受孢粉的高产量及其外壁的较强抗腐蚀性,以及沉积环境的影响所致。主要根据我国古、中生代孢粉及植物化石资料,举例说明其地质记录的差异和其导致的不同解析和结论,及其古植物学意义。涉及的问题包括:1.新疆北部石炭二叠纪和塔里木盆地二叠纪的植物区系性质,2.我国古、中生代的主要成煤植物,3.古植代/中植代界线和植物在二叠纪末有无群体灭绝,4.某些植物类群的最早化石记录或起源,5.某些地层的地质时代问题。本文对此等问题提出的与古植物学家不甚一致的结论,如塔里木自早二叠世已属亚安加拉区,我国古、中生代主要成煤植物是真蕨类尤其是树蕨,而非鳞木类、科达类,或中生代裸子植物;如果将盾籽类作为中植代植物,则古植代/中植代界线在亚安加拉区要下降到Bashkirian之内或Bashkirian—Moscovian之交,等等,是否正确,有待检验。  相似文献   

5.
香港壕涌遗址孢粉、植硅石组合及其环境考古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香港壕涌遗址孢粉、植硅石组合表明:自新石器时期以来该遗址周围植被以热带-亚热带蕨类植物为主;草本植物以禾本科、莎草、藜科等主为;在遗址附近的高地及山坡上生长了常绿阔叶林,其成分包括:阿丁枫香属(Altingia)、栲属(Castanopsis )、常绿栎(evergrenn Quercus)、棕榈(Palmae)等;植被面貌是人类活动干扰的结果。新石期时期,遗址受海水影响,人类活动以采集、捕捞为主;唐宋时期,禾本科花粉及典型水稻硅酸体的大量出现,反映了稻作农业的发展及人类生存方式的改变。  相似文献   

6.
江西九江第四纪红土中的植物硅酸体及孢粉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九江第四纪红土中植物硅酸体、孢粉记录表明:该地红土是湿热环境下的产物;红土形成时期发育了亚热带常绿落叶阔叶类植被;九江第四纪红土中植物硅酸体保存不如中国北方黄土。古土壤A层被侵蚀及铁、铝氧化物的高含量可能是造成红土中植物硅酸体保存不佳的主要原因;亚热带植被中乔木类植物硅酸体抗溶解力弱;经工土中禾本科植物夺地 体保存与风化指标、全有机碳成正相关;禾本科植物硅酸体总量自剖面底部(网纹红土)一顶部(褐黄土层)逐渐增多,可能暗示中更新世晚期以来存在较为普遍的气候恶化趋势,气修总体向变冷、变干方向发展;红土剖面5m及3.0左右古土壤A层的出现及剖面风化指标与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表明:该地红土经历了堆积与风化同时进行的加积型风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为了充分利用已有的非定量分析孢粉资料,开展孢粉相及孢粉与烃源岩关系研究,引入孢粉相对密度概念,定义为孢粉样品鉴定中每个盖片数的孢粉个数。根据牛28井相同井段对比分析,孢粉相对密度的变化趋势与地层中孢粉实际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以东营凹陷古近纪为例,探讨了孢粉相对密度在石油地质中的应用。可以利用孢粉相对密度进行层序划分对比,孢粉相对密度在区域上的变化具有同步性。通过对孢粉相对密度在横向上分布规律研究,能为研究孢粉量的区域分布特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硅是最新确认的植物必需元素,但硅在高等植物中的沉积机理尚未揭示.以新鲜水稻茎、叶为材料,分别采用传统湿法灰化和低温粉碎自然沉降法分离出植硅石,HF溶液溶解、离心后用NaOH等溶液对沉淀物逐级分离、提取,得到一系列碱性有机物质,上清液层析脱盐后得到酸性蛋白质;将各组分分别与硅溶液进行反应.结果表明传统湿法灰化提取水稻植硅石不含有能够沉淀硅的物质,低温粉碎自然沉降法提取的植硅石含有两种组分能够诱导形成硅沉淀.这两种物质分别为来自HF提取液中的酸性蛋白和来自NaOH提取液的碱性多肽与酚类混合物.酸性提取液中含有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4.4 kD的蛋白质,与硅藻沉淀硅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近似.不同酸碱度下酸性蛋白对硅的沉积量不同,以pH 5左右诱导量最大.  相似文献   

9.
孢粉-植被-气候关系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不断深入 ,第四纪孢粉学研究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特别是近些年来 ,孢粉 植被 气候关系研究已成为世界孢粉学界的热点之一。空气孢粉学的研究在大气环境污染监测、花粉过敏症、农业收成预报和第四纪植被与环境重建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并不断发展 ;近年来 ,为开展全球范围的古环境研究 ,各大洲相继建立了孢粉数据库 ,大量开展表土孢粉研究。中国第四纪孢粉数据库的建立 ,汇集了我国近半个世纪积累的孢粉资料 ,并利用中国第四纪孢粉数据 ,系统开展了中国现代表土孢粉、6kaBP(中全新世 )及 1 8kaBP(末次盛冰期 )的生物群区模拟及重建 ,建立了花粉 气候转换函数和响应面模型 ,并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冲积物孢粉学和环境考古孢粉学研究 ,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研究还有待于深入 ;特征指示种花粉雨研究 ,对古生态环境重建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是我国首次应用孢粉分析对西藏东南部海洋性冰川中粒雪和孤拱形成研究的初步总结。其基本原理是依据粒雪层和冰层中花粉含量的多寡的季相变化规律以及孢粉种类成分,区分晚夏和冬季的粒雪层理,进而进行年层和冰带的划分。通过对西藏若果冰川9.3米深粒雪试坑的孢粉研究,我们认为它是1972—1975年积累的粒雪层,通过对若果冰川弧拱冰样的孢粉分析,发现孢粉组合有明显的季相变化,证明孤拱可能是粒雪年层的遗迹和夏季雪崩堆积构成。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钱家店凹陷ML12井等12口井的孢粉材料,是目前所知该凹陷姚家组孢粉类型最丰富、数量最多且保存最完好的,已鉴定出孢粉共计116属,包括蕨类植物孢子51属、裸子植物花粉32属和被子植物花粉33属。根据姚家组中蕨类植物孢子分异度较高及相对含量较低、裸子植物花粉分异度较低及相对含量高、被子植物花粉分异度较低及相对含量波动幅度巨大的孢粉组合特征,将其命名为Exesipollenites-Nevesisporites-Retitricolpites组合。该组合与大庆长垣姚家组孢粉组合具有很好的横向对比性。以塔里木盆地西部东巴组中、下段被子植物花粉的演化阶段为参照标准,钱家店凹陷晚白垩世姚家组的孢粉组合时代应为晚白垩世Coniacian期—Santonian期。本文中的工作填补了钱家店凹陷姚家组孢粉组合研究的空白,并为深入认识我国北方区姚家组沉积时期植物群的特征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相似文献   

12.
新近系谢家阶层型剖面的孢粉植物群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中国新近系建阶研究中,文章作者对中新统最下部的一个阶谢家阶层型剖面开展了古地磁、孢粉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工作。文中是在磁性地层学的时间标尺上,着重讨论孢粉植物群的变化规律。谢家阶层型剖面中发现的孢粉组合特征,总体上与我国中新世早期的孢粉植物群变化规律相一致。但裸子植物花粉,尤其是云杉(Picea)花粉的含量在两个含孢粉丰富的样品中,由下到上明显增加,反映出研究区早中新世气候具有趋冷特征,与同期深海氧同位素变化规律可相对比。而耐旱植物,尤其是藜科(Chenopodiaceae)和蒺藜科(Zygophyllaceae)白刺属(Nitraria)花粉的含量明显降低,反映谢家期后期孢粉组合所指示的湿度具有较明显的增加,推测与东亚季风在新近纪的发展存在着一定的耦合关系。此外,蒿属(Artemisia)花粉在样品中时有见到,与其在我国新近纪地层中的分布规律相一致,与车头沟剖面古地磁的测量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13.
中国孢粉学会与华北油田勘探研究院于1987年9月24—28日在河北省任丘市的华北油田联合召开了全国孢粉形态学术讨论会,出席这次会议的有来自石油、煤炭、地质矿产、高校及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代表共100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孢粉形态学家王伏雄教授,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所长路安民教授,植  相似文献   

14.
辽河盆地大民屯凹陷沈249井早白垩世九佛堂组孢粉组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249井九佛堂组孢粉材料是目前所知辽河盆地孢粉类型最丰富、数量最多且保存最完好,可确定63属,包括蕨类植物孢子40属和裸子植物花粉23属;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可称其为Cicatricosisporites Concavissimi sporites Classopollis孢粉组合,具有裸子植物花粉相对含量明显较高、分异性较低,而蕨类植物孢子分异性明显较高、相对含量较低的特点;该组合与辽西九佛堂组、内蒙古二连盆地赛汉塔拉组一段的孢粉组合具有很强的一致性。本文资料可弥补辽河盆地九佛堂组孢粉组合的空白,并为深入认识我国北方区九佛堂组沉积时期植物群特征提供重要的帮助。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云南省香格里拉地区(海拔3 400~4 700 m)7个植物群系下采集的21个现代苔藓样品进行了孢粉研究,探讨了现代孢粉组合与样点周围植被之间的关系,以及主要孢粉类型的代表性与传播能力。结果表明,香格里拉地区不同植物群系的孢粉组合具有不同的代表性成分与变化特征,能较好地反映当地植被状况。桦木林和黄背栎林的孢粉组合中指示性成分分别是高含量的桦木属和常绿栎类花粉;冷杉林下的样品,除采自仅有稀疏冷杉的冷杉林下的样品外,其他样品的孢粉组合都较好地反映了高含量的冷杉属花粉;杜鹃灌丛和蔷薇灌丛的孢粉组合分别以高含量的杜鹃花科和蔷薇科花粉为特征;在花粉产量低且植被较开阔的流石滩疏生草甸中,孢粉组合以高含量的草本花粉和外来乔木花粉(如松、冷杉等)为主。松属花粉在本研究区各植物群系下所有样品的孢粉组合中均有较高含量,说明松属花粉产量高、传播能力最强,具有超代表性;铁杉属和桤木属花粉也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它们是外来花粉的主要成分,在不同植物群系下其花粉含量的高低与当地植被的郁闭度及当地植被花粉产量有关;桦木属和常绿栎类花粉代表性强,花粉产量高,也具有较强的传播能力;冷杉属花粉具有明显的低代表性,但其传播能力较强;杜鹃花科花粉的代表性较好,但传播能力差,其花粉散布范围基本在有母体植物生长的地方;柳属花粉代表性低,其花粉含量高于1.0%可能指示柳树的存在;单裂缝孢子的蕨类植物在本研究区部分样品中有较高含量,说明单裂缝孢子的蕨类植物比三裂缝孢子的蕨类植物可能更能适应海拔3 400 m以上的高海拔环境。  相似文献   

16.
浙江长兴龙潭组孢子花粉组合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一、绪言孢粉分析在我国的普遍开展仅仅是晚近六、七年的事。解放前记载我国孢粉化石的资料极少,几乎没有正式的研究报告,古生代方面亦是如此。1926年,日人赤石(Y.Akasegwa)报导我国山东、河北及吉林三省少数煤样的显微结构时,曾略为提到其中的孢粉化石,并认为我国古生代煤样中所含孢子颇少。稍后,中国地质学家谢家荣(1931)在“中国煤的植物细胞组织与植物群及其地层意义”一文中却指出,我国各时代的煤样都合有大量的小孢子。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证明:我国晚古生代合煤地层确合有大量孢粉化石,值得我国孢粉工作者从多方面作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我国常见孢粉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我国常见的15种花粉进行了氨基酸、磷脂、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元素、核酸、胡萝卜素、黄酮素、生长素等的分析研究,为孢粉生油、孢粉热变质与油气成熟度、孢粉埋藏学、孢粉壁结构、抱粉生理学研究以及我国花粉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中国第四纪晚期孢粉记录整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倪健  陈瑜  董丹 《植物生态学报》2010,34(8):1000-1005
孢粉数据库是重建过去植被格局以及研究古气候变化和大气圈-生物圈-人类活动相互关系的基础,而孢粉取样信息的记录和整理是建立孢粉数据库的重要前提。该文在收集我国1960–2008年发表的孢粉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整理分析了第四纪晚期,尤其是2万年以来(全新世为主)全国孢粉采样点的信息,包括采样地点名称、详细采样位置、省份、采样点经纬度和海拔高度、样品类型、取样深度、孢粉样品数量、14C测年数量及年代记录、覆盖的时间段和参考文献。总结发现,我国目前共有2324个表土/湖泊表层花粉采样点和987个第四纪晚期的地层沉积剖面和钻孔,其中高质量的地层孢粉采样点714个。虽然我国以及部分国际上从事第四纪研究的科学家尽了最大努力开展中国疆域的孢粉学研究,但由于人力、物力以及地形条件的限制,在我国仍然存在部分孢粉采样的"地理空隙",比如北方和西北荒漠地区、青藏高原无人区、中南部山区和东部人类活动频繁区域。然而,该数据信息库的不断完善,将为中国第四纪孢粉数据库的建立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云南泸沽湖周边山地不同植被类型下采集的32个表土样品和36个泸沽湖湖泊表层样品进行了孢粉分析,探讨了不同植被类型内的表土孢粉散布特征,对比分析了山地表土与湖泊表层孢粉分布特征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山地植被类型的孢粉组合具有不同的代表性成分与变化特征,能够较好地反映相应的植被类型。湖泊表层孢粉研究表明,湖泊内不同位置的孢粉组合差异较小,说明湖泊表层孢粉反映的是区域植被的平均分布状况。对比分析泸沽湖周边山地表土与湖泊表层样品的孢粉组合,两者存在一定的差异,表现为:湖泊表层的孢粉组合中乔木花粉(主要是松属)平均含量比表土高,但波动范围要小;草本花粉平均含量要低,且波动范围也小。这可能是由于乔木植物植株较高,而且有些乔木植物花粉具有气囊,更易借助风力将花粉传播到比较远的湖泊中的原因造成的。冷杉和铁杉花粉在所有样品中含量都相对较低,分别不高于6.5%和3.6%;桦属、桤木属、常绿栎类花粉的最高值出现在有这些母体植物生长的表土样品中,在其他样品中则明显较低。在表土孢粉样品中经常可以见到冷杉的气孔器,但在湖泊表层样品中却没有见到,说明气孔器不易到达湖泊中。该研究是对中国西南表层孢粉研究的有益补充,同时为泸沽湖新生代特别是第四纪化石孢粉解释提供了可靠的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晚白垩世孢粉植物群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8  
本文根据我国已发表的资料,综合分析研究了我国各地晚白垩世及早、晚白垩世时限前后的孢粉植物组合,特别对其中的被子植物花粉演进序列进行了探索,并和北半球五个主要的晚白垩世孢粉植物发育地区(加拿大西部,美国东部、中西部,东欧,前苏联远东地区)连续的晚白垩世被子植物花粉演化序列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我国晚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发展基本上可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即(1)前短轴类被子花粉发育期,(2)短轴类被子花粉发育期,(3)进化被子花粉发育期,(4)脊榆粉发育期,它们发育的时限分属于赛诺曼期(Cenomanian),土仑期至桑托期(Turonian-San-tonian),坎佩尼期(Campanian)和马斯特里赫特期(Maastrichtian)。根据孢粉植物群特征和其所反映的古气候,将我国晚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分为两个孢粉植物地理区,即;东北中生孢粉植物区和西北—东南旱生孢粉植物区,后者又分为西北亚区和东南亚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